APP下载

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IgAGM)的联合检测(间接免疫荧光法)及其临床应用

2017-01-28任忠萍

科学中国人 2017年24期
关键词:免疫性肝病特异性

任忠萍

牡丹江市康安医院检验科

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IgAGM)的联合检测(间接免疫荧光法)及其临床应用

任忠萍

牡丹江市康安医院检验科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肝病相关抗体的联合检测及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肝功异常原因待查的419例患者(男性158例,女性26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学,多项基质联合检测人血清内的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结果: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4%、11%、5%、0.2%、5.7%、0、0、0.5%、4%、1.2%、1.7%。结论:多项基质联合检测,可极大地提高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率!

间接免疫荧光法;自身免疫肝病相关抗体;联合检测;临床应用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细胞、因子过度活化,自身抗体大量产生,造成的系统多器官广泛损害的慢性疾病。准确及时的免疫实验室指标,可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进而提高临床疗效。自身免疫性肝病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临床多见PBC和AIH。PBC属于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具体病理特征为肝内胆管损伤,并且会出现炎性瘢痕及胆汁淤积,从而引起肝衰竭及肝硬化。AIH是一种累及肝脏实质的特发性疾病,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以女性多见,临床常以皮肤瘙痒,黄疸、高y球蛋白血症、血清自身抗体阳性等为临床特点。AIH可分为I型:表现为ANA和ASMA阳性;II型:表现为LKM阳性;III型:表现为标志性抗体SLA/LP(特异性100%)。临床多以I型常见。II型和III型有时表现丙肝抗体阳性。

1 资料与方法

搜集我院肝病区肝功异常原因待查的419例患者的血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学,以HEp-2细胞,猴肝,大鼠肝,大鼠肾,大鼠胃,猴髂腰肌等六项基质为反应底物联合检测人血清内的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试剂盒采用德国欧蒙医学诊断公司生产的FA1300-1005-3型号试剂,检测结果用荧光显微镜进行判读。

2 结果

419例患者血清中ANA检出186例,阳性率44%;AMA检出46例,阳性率11%;ASMA检出20例,阳性率5%;LKM检出1例,阳性率0.2%;LMA检出24例,阳性率5.7%;LSP检出0例;LC-1检出0例;APCA检出2例,阳性率0.5%;抗骨骼肌抗体检出17例,阳性率4%;抗细胞骨架抗体检出5例,阳性率1.2%;ACA检出7例,阳性率1.7%。

3 讨论

ANA:泛指抗各种核成分的抗体,是一种广泛存在的自身抗体。是AIH最常见的自身抗体,但对诊断AIH是非特异性的,亦可见于PBC、病毒性肝炎、SLE、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干燥综合征等多种疾病。

AMA:是PBC诊断的重要实验室指标,在PBC患者的阳性率高达90%,并可在PBC发病前的数年出现,高滴度诊断PBC,低滴度诊断其他慢性肝病。血清AMA检测能够有效提高PBC的检出率,对PBC患者早诊断,早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ASMA:是I型AIH的血清学标志,高滴度的ASMA特别是以F-肌动蛋白为靶抗原的对I型AIH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而低滴度的靶抗原为非肌动蛋白的ASMA可出现于某些感染性疾病,系统性AID,炎症性肠病等。

LKM:是II型AIH的血清学标志,但在慢性丙肝患者中约2%—10%也可检测到抗LKM抗体。

LMA:属器官(肝)特异性自身抗体,常见于各种肝脏炎症性疾病患者,如I型AIH,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PBC,酒精性肝病等。在非肝病患者和健康者中常为阴性。

LSP:与LMA抗体相似,属器官(肝)特异性自身抗体,常见于各种慢性病毒性肝炎及AIH患者。在非肝病患者和健康者中常为阴性。

LC-1:为II型AIH的血清特异性抗体,特异性优于LKM,阳性率可达56%—72%。并与II型AIH的疾病活动性具有相关性,可作为II型AIH的疾病活动标志及预后指标。常与LKM同时存在,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常为阴性。

APCA:常见于恶性贫血患者,该抗体检测有助于恶性贫血与其他贫血的鉴别诊断。还可见于某些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疾病患者,如约30%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和1型糖尿病等。

抗骨骼肌抗体:多见于成年重症肌无力患者,也可见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RA及SLE等。

抗细胞骨架抗体:包括肌动蛋白型、波形蛋白型、原肌球蛋白型、细胞角蛋白型、纽蛋白型。

ACA:抗着丝点抗体是PSSc的亚型CREST综合征的特异性抗体,与雷诺现象有密切关系。此外,ACA还见于PBC、其他AID(SLE、RA、SS等)、关节痛、原发性甲状腺炎伴雷诺现象及局限性肺动脉高压患者。

综上所述,特异性抗体的阳性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项目将与自身免疫肝病相关的特异的抗体组合在一起,并采用ANA检测方法学的金标准—间接免疫荧光法只需一张基质片就可11项结果全部出来,为临床提供更多的诊断依据,极大的提高自身免疫肝病的诊断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1]李永哲,胡朝军,周仁芳,黄清水.自身抗体免疫荧光图谱—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2]姚云杰,张瑞凤.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8,10(4):470-471.

[3]史旭华,张奉春.抗线粒体抗体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5(8):506-508.

猜你喜欢

免疫性肝病特异性
自身免疫性脑炎免疫治疗进展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老年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综合康复治疗效果分析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病医院简介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婴幼儿湿疹800例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结果分析
肝病切勿以肝补肝
浅析中国民族舞蹈的特异性与舞蹈生态
祛毒汤联合醋酸泼尼松对狼疮样大鼠IL—6、IFN—γ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