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咨询服务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2017-01-28杨美娜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科学中国人 2017年18期
关键词:心理障碍心理咨询毕业生

杨美娜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心理咨询服务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杨美娜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地发展,传统工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就业岗位面临着不断的缩减,“裁员”变成一种新的职业危机。这无疑对于将要走出校门的毕业生造成强大的就业心理负担。负面的心理压力如果不能有效的疏导和干预,势必给大学生和社会带来一定程度的伤害。高校心理咨询服务作为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的主要渠道,责无旁贷。心理咨询能帮助学生看清自我、正确面对就业困境,提高就业人心理素质。文章以心理咨询服务在大学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出现的缺失现状为着手点,探讨切实可行的就业指导心理咨询措施,搭建一个完善的心理咨询服务体系,给就业者提供相对专业的帮辅,培养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就业心理。

心理咨询服务;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心理咨询服务体系

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的重点民生问题,这不仅关乎着每个家庭的生计,同样也关乎着社会的稳定。作为国家人才集中输送地,大学所承载的就业压力不言而喻。而我们面对的受教群体主要是90后,是中国独生子女时代的主力军,特殊的时代背景,致使这一代人有他们独有的特征,养尊处优,独立性差,抗压能力弱等。突然间要步入社会,独自面对外界的各种困境,难免会彷徨和恐慌,这种情绪如果得不到适当的宣泄和排解,在就业时,就会产生惶恐、焦躁、挫败等复杂多变的心理障碍。我国针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理曾做过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超过8%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想过要轻生。就业心理障碍已然变成社会和学校不可规避的话题。由此可见,大学毕业生求职过程中暴露出的种种心理障碍若是无法妥当处理,必然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一、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

对于普通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心理障碍主要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认知心理层面,另外一个是情绪心理层面。两个层面的心理表象特征有相通之处,又有一定的差异性。而对于高校中的另一特殊就业群体—创业人群,其心理困惑可以简单概括为热情、冲动后的失望及挫败感。

(一)认知心理层面的心理障碍

1.依赖心理依赖和自卑,两者属于捆绑效应。依赖本身就是一种缺乏独立的表现,这部分学生在就业择业过程中,没有主见,依赖他人给予的建议,却知道自己的追求是什么。

2.攀比心理

人只有在己不如人的时候才会暴露攀比的心理,盲目的攀比心理导致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无法准确的定位自己的实力,以高于自己的对手为假想参照物,这样的心理直接影响毕业生的顺利就业。

3.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最常见的就业心理,80%的同学对于自己的职业目标不清晰,而这部分人的不约而同的选择就是跟风,脱离自身实际,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这样的情况势必使一部人碰壁,而多次的碰壁就会摧毁人的自信心,使其陷入自卑、焦虑的泥潭。

4.功利心理

很多大学生在选择就业时只考虑眼前这份工作薪资待遇是否可观,恨不得骤然变成富豪,求成心切,而不去考虑自我的长久发展空间,荒废本专业的学习,这其实是一种不健康的就业心理,对于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存在很大隐患。

5.啃老心理

有些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屡遭挫败,因此产生对求职的恐惧和灰心,导致个人生活费用只能依靠父母救济;还有部分学生因从小受家长宠溺,缺少生活自立能力,毕业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生活的地点由学校转为家里,他们不愿意或者找不到工作,只能加入“啃老”一族。这种啃老心理会使人对外界心生厌恶、愤慨、逃避。

(二)情绪心理层面的就业心理障碍

1.自卑心理

自卑是一个人妄自菲薄的心理表现,对自己失去信心,不能正视自己身上的优缺点,感觉自己是一个无用的人,这部分看待事情消极、悲观,认为自己事事不如人,长期处于一种压抑消极的负面心理暗示下。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在就业时多半选择逃避现实,无法顺利就业。

2.自负心理

与自卑心理刚好相反,心理自负学生往往表现的夜郎自大,心理自我定位过高,好高骛远地去追求高利益的职位,毫不犹豫地放弃当前工作条件相对艰苦但发展空间大的就职机会。结果就会出现“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现象,最终错过最佳就业期,在求职路上遭受心理挫败感。

3.焦虑心理

焦虑,是人内心紧张、不安、急躁、惆怅、恐慌等感觉交叉在一起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焦虑心理是大学生求职过程中常常碰到的一种心理问题,尤其是求职过程中面临选择或决定成败时,表现会更为明显,过度的焦虑影响就业还会影响个人的精神健康。

4.悲观心理

悲观心理是一种消极逃避的心理状态,有悲观心理的大学生大多数对自己的人生是否定的,认为自己没有能力胜任一份工作,于是在学校中得过且过,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带有悲观心理的毕业生,在求职时极易产生心里紧张、精神萎靡、甚至有逃避厌生的想法。

5.挫折心理

在大学生就业屡遭碰壁后,个人心理防线就会被突破,产生挫败感,身陷郁闷、绝望、懊悔、恼怒等各种复杂的情感中。人也随之变得焦急暴躁、怨天尤人、斗志消沉,更有甚者可产生攻击性行为等。

二、心理咨询服务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性

针对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障碍,高校要直面挑战,积极亮剑,让毕业生以正常的心理状态走向社会,也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心理咨询服务部门是高校处理心理疾病的专业组织,其地位不可撼动。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心理咨询服务是开展毕业生心理帮辅的主要方式。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其中一项主要衡量标准就是大学生心理素养。而高校心理咨询服务主要涵盖的业务有大学生心理咨询、治疗、危机干预等,它有健全的制度,有专职和兼职的从业教师,有专项的经费支持和固定的工作环境,能有指向性地对大学毕业生施展心理咨询、帮辅和心理治疗工作。

2.心理咨询服务为大学毕业生求职保驾护航。我国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提出要求,各高校要加强心理咨询服务资源的配备和有效利用,在学校内部建立各级心理咨询室,多途径、多形式、多层次地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全面、及时、优质的心理咨询、治疗工作。消灭就业者心理困惑,帮助他们实现自我准确定位,恢复信心,实现个人职业目标。

3.心理咨询服务为大学生提供全程式心理帮扶。从发现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障碍者到为他们开展咨询和治疗服务。心理咨询服务为心理障碍学生搭建了一趟绿色通道专列,心理咨询的从业者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为每一位就业心理障碍者提供倾听、鼓励、指导等帮助,系统地进行心理矫治,必要时,甚至为他们主动提供心理疾病治疗单位或医院联系,及时医治有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保证其身心健康地步入社会。

4.心理咨询服务为心理障碍毕业生找到良师益友。当毕业生面临就业逆境时,会产生各种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疾病。而此时,心理咨询服务老师会给予他们专业的心理辅导,来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并设身处地的参与到他们的个人职业规划中,为他们出言献策,彼此真诚的交流,鼓励了这部分特殊的学生,在他们的心里对老师也就埋下了友情的种子。

三、心理咨询服务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现状

1高校对就业心理咨询重视不够

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内容主要涵盖学业心理咨询、生活心理咨询、人格心理咨询和职业生涯心理咨询等四个方面。各高校都有独立的心理咨询室,但是更多的是偏向于心理问题学生的疏导和日常生活及人格心理的普及教育和宣传,对于职业生涯心理辅导属于盲区。职业心理咨询属于交叉学科,既有心理咨询范畴,又有职业规划范畴,但是很多高校都是将这两个科室分开。所以出现毕业季来临时,除了对普通就业同学的就业心理帮扶不足,很多高校对创业学生的心理咨询服务更是一片空白,在电子商务充斥的今天,很多大学生有创业的热情和冲动,但是由于自身的经验和格局不够,出现创业挫伤心理的学生与日俱增,这部分学生最需要的是有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能够为他们疏散压力和指明方向,但是由于学校的配套不够,也使这部分毕业生求救无门。

2.传统心理咨询方式存在弊端和不足

在自媒体时代的今天,QQ、“双微”、BBS、Blog等已成为大学生活的一部分,学生也更注意个人隐私的保护。而传统的心理咨询的方式有保密性不强的缺点,使得在校生避而远之,学生顾及面子或害怕个人隐私被他人知晓等原因,不情愿去心理咨询中心进行面对面的求助咨询。实际上,大多数心理障碍的学生顾及面子和隐私,宁可一直压抑自己,也不想被人贴上“心理有病”的标识。另外在校生接触职业心理健康知识途径,更倾向于浏览网站来获取,所以就出现了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不会主动去心里咨询中心寻求帮助,心理咨询中心又无人可帮的怪象。

3.高校就业心理咨询服务队伍建设不足

国内大学专职心理咨询师师生比远高于国外,外国是1:400,而国内是1:10000。这给国内大学心理咨询工作带来很大阻力。在师资严重匮乏条件下,很多大学辅导员承担着心理咨询服务的职能,这就导致心理咨询服务者专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业务能力不强等问题,从业者对就业心理辅导理论及实践知识缺乏,使就业心理服务工作实效性受到限制。

四、构建完善的就业心理咨询服务体系

1.加大高校传统就业心理咨询的重视力度

面对当下的高压就业态势,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素质,可以使学生顺利步入职场。要加大传统就业心理咨询的重视力度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规范传统就业心理咨询服务的管理。传统就业心理咨询服务之所以被高校所忽视,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对一个学校安全稳定威胁较小。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关于就业心理咨询服务的机构。就更谈不上规范。高校重视就业心理咨询服务的表现有: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服务制度,为其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师,预留专项的经费和专门的工作场地。有指向性地为毕业生实施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

第二,拓宽传统就业心理咨询服务宣传教育的渠道。目前多采用传统的宣传教育方式,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题日宣传活动、海报张贴学习、广播分享。但对于这些传统的宣传在新媒体时代的今天,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关注度很低,不利于开展就业心理咨询普及教育。高校应紧抓大学生使用新媒体平台的契机,开发学生喜欢用的网站或者APP,增加关注度,提高就业心理咨询普及教育的覆盖面。

第三、建立“班级-院级-校级”三位一体就业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将学生干部和辅导员纳入就业心理咨询服务体系中,扩大心理咨询工作队伍,从基层并对他们进行专业的培训,以保证为学生提供相对专业的介入处理。

2.创新高校心理咨询服务方式

在传统心理咨询服务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心理咨询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扩大心理咨询的受益面,使学生以健全的人格顺利毕业。

第一,大学生就业心理咨询要贯穿教育全过程。目前很多高校是将职业生涯规划贯穿整个大学,而就业心理咨询只是在毕业季时才开展,这中间就存在脱节的现象,使学生在规划过程中出现困惑时,无人去关注,无人去解答。高校应该让学生在还没面临就业前,就充分了解就业心理障碍以及排解的方法。提前做好心理咨询服务预防措施,提高大学生心理自我调节、防范与修复能力。

第二,建立新型在线心理咨询服务系统。为了补救大学就业心理咨询服务的弊端,大学可建立在线心理咨询服务,这样不仅回避了咨询者与咨询师面对面交流时产生尴尬,也保护了咨询者的隐私和自尊心。最重要是,能为咨询者提供实时心理咨询服务,让咨询者不再有后顾之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主动求助的欲望,真正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我国目前大学在线心理咨询系统网站不够完善,只是以传统方式提供心理知识普及教育,且内容更新慢,关注度低。这种情势下,新型在线咨询的系统应该增设在线咨询预约及在线心理咨询的服务功能。主要包括在线心理测评、在线咨询预约、在线心理咨询、典型案子查询及在线心理授课等模块。可以完成心理咨询一条龙服务,给学生提供便利及专业性指导。

3.加强就业心理咨询工作队伍建设

目前我国高校的就业心理咨询服务工作者,主要是有专业心理咨询师、就业指导师、辅导员以及学生干部构成,在专业水平并不高。大大影响毕业生就业心理咨询工作的实效性。而成立一支高水平、具有专业素养的心理就业咨询师团队是构建心理咨询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针对就业心理咨询队伍建设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不断从社会上引进高水平专业心理咨询师,提高心理咨询服务专业化水平。

第二,对于非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工作者,要进行系统的培训和外出调研学习,多吸取别人成功的经验,多鼓励这部分工作者报考心理咨询师、就业指导师,争取从业者能够持证上岗。

第三,鼓励就业心理咨询服务工作者多进行实战经验的积累,多发表论文,将实战经验上升为理论水平,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

第四,就业心理咨询工设立奖罚机制,提高从业者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态度。

高校就业压力长期存在,且越演越烈,毕业生就业心理障碍也会一直并存,面对这种社会现象,高校要做的是不断完善自身的就业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已达到减压的目的,让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走向社会,迎接职业挑战,完成他们的职业梦想。

猜你喜欢

心理障碍心理咨询毕业生
“割韭菜”的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规范
数据挖掘技术的心理障碍预测模型研究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17岁前恋爱,日后易出现心理障碍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心理咨询不简单
谈如何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克服解数学题的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