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学经典的艺术特点
2017-01-28尕藏尼玛青海民族大学西宁810000
⊙尕藏尼玛[青海民族大学,西宁810000]
红色文学经典的艺术特点
⊙尕藏尼玛[青海民族大学,西宁810000]
红色文学经典的概念源自于20世纪90年代,它具有独特的文学艺术审美价值,在叙事技巧和思想内容等方面具有显著特点。深入研究红色文学经典的艺术特点,对了解我国的革命文化及文学发展历程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主要从民间叙事形式、悲剧性的审美倾向、古典文化与世俗文化的融合等方面,全面分析了红色文学经典的艺术特征。
红色文学艺术特点文化
20世纪60年代初诗人钱祖承、徐荣街在《接班人之歌》中写道:“红色历史,一页一页用血写;阳光大道,老一辈一步一步踏出来。”形象地描绘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为了取得革命胜利付出的巨大代价。红色文学经典正是源于革命现实生活,描绘了革命前进中的挫折、胜利,展示了革命生活中的梦想和光荣。相较于其他文学形式,红色文学经典具有鲜明的特征,它以独特的文学形式展示了革命先辈的牺牲与伟大,并以特有的内涵传达了革命的力量。因此,深入研究文学经典的艺术特点,对探析我国文学艺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采用民间叙事艺术
民间文化由劳动人民创造,多存在于社会底层,满足底层老百姓的精神需求。由于民间文化多出于劳动人民之手,因此,它与高雅的贵族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红色文学经典多是为了服务工农兵,因此,在创作过程中时常考虑工农大众的文化水平,有机融入民间口头文学形式。比如李准的小说《李双双小传》即是一个典型的红色经典文本,李双双嫉恶如仇、大公无私的精神品质固然吸引着读者的注意力,但其与丈夫孙喜旺之间充满生活趣味的场景也为作品增色不少。李双双性格强势,丈夫孙喜旺则相对弱势,因此,在二人斗嘴时常以孙喜旺落败告终。这种人物性格设置就增强了这部红色经典的喜剧色彩。孙喜旺和李双双的人物设置与“东北二人转”的角色设置较为相似,一个是丑角,一个是旦角,他们一唱一和推动情节发展。孙喜旺胆小自私,李双双则大公无私,两种极为不同的性格难免产生各种摩擦,这些摩擦又衍生出一系列充满趣味的故事,极大地增强了这部红色文学作品的喜剧效果,同时也使这部作品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审美价值。赵树理在其红色文学创作中同样吸取了民间文化的叙事艺术,他在1950年创作了短篇小说《登记》,与《小二黑结婚》较为相似,展现了新时期农村青年男女反对包办婚姻,追求自由恋爱的现象。在这部红色文学作品中,小晚、艾艾等青年人追求婚姻自由,富有朝气和活力,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艾艾的母亲小飞蛾同样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小飞蛾是封建包办婚姻的受害者,出嫁之前她有自己的意中人,但这种情况在封建农村却被视为品行不端,婚后又时常遭受丈夫的毒打和婆婆的虐待,在这种生活中小飞蛾逐渐变得麻木,并安于包办婚姻。她起先对女儿艾艾的爱情并不同意,甚至百般阻挠,但她最终意识到不能让女儿走自己的老路,支持艾艾和小晚的婚事。正因为如此,赵树理在塑造小飞蛾这一形象时,并未按照意识形态要求一味地批判,而是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民间底层女性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这类旧时期女性的同情。通过以上论述不难发现,红色文学经典与我国民间文化具有密切关系,也正是这种联系极大地增强了红色文学的审美价值。
二、悲壮的审美风格
鲁迅先生曾说:“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红色文学经典中的悲剧审美,不仅有悲剧的一般性,还具有与众不同的美学风格。它不同于莎士比亚的性格悲剧、亚里士多德的过失悲剧。红色文学经典中呈现的悲剧性虽然也有悲伤与痛惜,但悲而不哀,呈现出一种悲壮之美。这使读者不仅不会在悲伤中沉沦,还会因悲痛而备受鼓舞。例如夏明翰在就义诗中写道:“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表明革命者的热情并不会被反动派扑灭,革命队伍将不断壮大,革命前途一片光明。陈毅同志在梅岭遭到敌人包围时,曾抱定牺牲决心,并写下流传久远的《梅岭三章》:“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面对死亡的威胁,并没有丝毫畏惧和哀怨,诗歌中充满了愿为革命牺牲自我的高尚精神。即使死后到了阴曹地府,也同样要集合革命力量,与黑暗社会的统治者进行抗争。这种悲壮的情怀,让读者在为英雄遭遇死亡威胁悲伤的同时,更感受到一种气贯长虹的精神激励。红色文学经典《狼牙山五壮士》同样具有这种悲壮的审美风格。一支八路军队伍根据战争形势,打算与当地群众转移,只留下五名战士负责掩护。战士们一直顽强地与日寇斗争,并将敌人引上狼牙山。到达山顶时,战士们的子弹已经用完,他们就搬起石头和敌人拼杀。当敌人逼近时,他们义无反顾地纵身跳下万丈悬崖,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壮歌。再如《抗日英雄杨靖宇》中,杨靖宇壮烈牺牲之后,凶残的敌人剖开他的胃,要看看他究竟靠什么生存下来,结果只在肠胃中看到了烂棉絮与野草。这种悲壮的场景使日寇震惊并脱帽致敬。这些悲壮的人物和事件,使得红色文学经典呈现出一种别样的艺术魅力。
三、有机融入古典叙事文学
我国古典小说类型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红色文学经典虽然关注文学的政治功效,但也有一些革命通俗小说如《烈火金刚》《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等采用了古典小说的写作模式,这些作品具有激烈的矛盾和离奇的情节,充分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烈火金刚》就是模仿古典武侠小说创作而成的。武侠小说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从唐传奇、宋元话本、明清白话,一直到现当代的港台武侠小说,深受社会大众的喜爱。这些作品的主人公多是江湖侠客,他们以匡扶正义为己任。这类作品多涉及除魔争霸、复仇夺宝等内容。小说主人公的成长时常与复仇有关,多经历家族灭门之灾,为报家仇历尽千辛万苦,在高人指点或帮助之下,最终大仇得报。《烈火金刚》就涉及许多复仇故事,但与传统武侠小说不同,作品中涉及的多为民族恨、阶级仇,这符合当时社会的意识形态。主人公丁尚武生于贫苦家庭,父母遭受地主迫害致死,他踏上复仇之路,历经种种磨难,最终他参加了革命,并将家仇上升为国恨,为了解放被压迫的劳苦大众而不懈奋斗。就作品结构而言,这部红色文学作品也采用了古典传奇小说手法,例如第三人称全知全能的叙事视角、章回体的叙事结构等。同时,为了增强作品的可读性,时常会设置一些离奇的情节,利用悬念环环相扣,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正是在创作中借鉴了古典文学的叙事技巧,红色文学经典具备了超越意识形态的审美价值。
四、大量的民俗描写
周立波在《山那边人家》中生动地描绘了婚礼过程、新房布置、喜庆气氛等。在《山乡巨变》中他更是引入大量的益阳民俗,绘声绘色地叙述了盛佳秀与刘雨生结婚时“闹洞房”的场景:“新娘将茶盘端到盛清明面前,他不接茶,笑着说道:‘你一个人单干吗?我不领情,请两位费力抬抬。’大家凑着趣怂恿,刘雨生只得过去,跟新娘一起抬着茶盘,把那放了桔饼丁子的甜水一盅一盅敬遍满房的宾客。”这里“吃抬茶”寓意好事成双,是一种民间习俗。小说中还谈到一些婚礼旧习俗,如“新过门的女子不能见祖宗”,所以,新娘下轿时,婆家人要撑开雨伞遮住神龛子。虽然这些风俗中包含了一些封建元素,但这也正显示了树立新风的重要性。钟敬文就曾说:“在文学创作中应当关注民众身边发生的各种事情,以及一些活生生的民俗现象。”除了婚事习俗,一些红色文学经典中还涉及民间丧事习俗。中国人深受儒家文化浸染,极为注重亲情,当至亲离世时,往往是人们最动情的时候,因此,各个时期的人民都十分看重亲人的丧事。《创业史》第二部描写了梁宝生带领社员为王二直杠出丧,孝子栓栓扛着引魂幡,穿着白孝衫,拿着哭丧棒,跟在灵柩后面的人则抬着纸人纸马和香烛纸钱,亲属们在送葬的路上一路号丧。到了下葬之时,孝子栓栓跳到墓坑中踩土,当坟堆堆好之后,开始燃放鞭炮,葬礼随之结束,号丧的妇女们也停止哭泣。这种民俗文化使得红色文学经典更贴近人民生活,更富可读性,容易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1]郑春.卓异的、缺失的和永恒的——试论“十七年”文学创作的爱国情结[J].山东大学学报,2000(4).
[2]范伯群.俗文学的内涵及雅俗文学之分界[J].江苏大学学报,2002(4).
[3]陈平原主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4]黄永林.大众视野与民间立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作者:尕藏尼玛,青海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3级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文秘方向)。
编辑:杜碧媛E-mail:dubi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