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诸葛亮人化还是妖化?(下)
2017-01-28福建孙绍振
福建 孙绍振
《三国演义》:诸葛亮人化还是妖化?(下)
福建 孙绍振
赤壁之战:多元心理错位的宏大历史景观
胡适虽然对《三国演义》的艺术持否定态度,但是,并不绝对,他对赤壁之战,还是很肯定的。称道其想象力很丰富。但是,他的论断自相矛盾。他和鲁迅一样,否定了诸葛亮,而诸葛亮则是赤壁之战的主导者。实际上还是没洞察它在艺术上好在哪里。
胡适粗疏到连对赤壁之战的外延界定义都没有下。严格说来,赤壁之战应该是史诗性的奏鸣曲。以舌战群儒为前奏,草船借箭为序曲,以心灵搏斗主题为呈示:苦肉计、连环计、反间计、借东风等是展开,从表面上看,核心应该是赤壁纵火,曹军大败,尾声是华容道关公放走曹操,但是,实际上,应该是以三气周瑜,一气袭取荆州,二气东吴招亲,三气芦花荡,周瑜死亡为结束。为什么?因为,赤壁之战的魅力不仅在于孙吴联军与曹军的胜负,这只是实用理性价值,更在诸葛亮和周瑜在智能、情感上的生死搏斗。在赤壁之战之前,诸葛亮是寄人篱下,处在被动地位,而到了三气周瑜,在自己的部队中,诸葛亮处于主动地位。这一系列的矛盾,层层加码,直到周瑜被气死,才是审美价值的完整实现。
这完全是《三国演义》的伟大想象,在历史上,根本不存在的。事实上,周瑜与诸葛亮仅仅在赤壁之战前有所交往,战后,双方再也没有来往。
草船借箭是虚构的。鲁迅否定的原因,可能是诸葛亮料定三日之后必有大雾,这样精准的天气预报,超过你们江苏气象台,(大笑声)在那科学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是绝对不可能的。鲁迅忽略了这里是民间传说,是有超越科学的自由的。恰恰是准确的天气预料,构成了赤壁之战的宏大序曲。
如果从历史文献上来讲呢,这不是诸葛亮的事,有这么一点影子在孙权身上!孙权乘了船,去曹操那边侦察。曹操的水军射箭,船中箭甚多,船有点歪了。有人估计中了上千支箭吧。一支箭呐,金属的箭头,差不多四两,以十六一斤算,一千支就二百五十斤。船可能要翻了。但是孙权很机智,他把船调转头,让人家射另外一面,另外一面也有二百五十斤。就稳住了。(笑声)且不说这个故事发生在赤壁之战以后五年,如果移前五年,这样写,只能说明孙权是比较机智而已。后来《三国志平话》的作者把他换到周瑜身上去。周瑜跟曹操打仗,好像觉得不利就溜了,曹操在后面就追,双方都用箭来射。周瑜比较机智,他就把船用黑布给蒙起来,曹操的箭射到船上,都插在布里了,周瑜赚了好多箭。这样故事不见得有多精彩。到了《三国演义》作者把这个素材,拿到诸葛亮身上去,两个平庸的故事就变成了伟大的历史经典。为什么呢?《三国演义》增加了一个自然条件,诸葛亮事前就预料到三天以后有大雾。因为有了这个条件,使得鲁迅很不舒服,但是却让草船借箭,不仅仅是表现一个人的机智,而且表现了两个杰出的人之间奇妙的、深刻的心理错位。
周瑜找诸葛亮研究军事问题,表面上是要战胜曹操,实质上是要合法地整死诸葛亮。
他说要在江上作战,我什么都准备好了,但是呢,有个问题,刀枪够不着,要用弓箭,现在弓有了,没有箭。诸葛亮说,还缺了多少?他说缺十万支,你来一下吧。诸葛亮说要几天哪?他说十天。周瑜已经是刁难他了。在生产力那么低的情况下,备料啊,工匠啊,金属啊,竹片啊都没有。诸葛亮说,好像不用十天吧。(笑声)周瑜说,几天呢?三天吧。周瑜大喜啊,说,军中无戏言哪,立下军令状吧。(笑声)军令状啊,就是保证书嘛。完不成,军法处置。是吧?结果,就签下来了。走出营帐的时候,周瑜在怀疑。这怎么搞的,不负责任啊,叫鲁肃去探听他怎么回事?鲁肃就问诸葛亮,你怎么能答应这样的条件呢?诸葛亮说,我完蛋了,你救救我吧。鲁肃说,你自己搞的,我怎么救?诸葛亮说,你给我准备二十条小船,船上束满稻草,青布为幔,三天以后,你到江边来取箭。鲁肃说这个容易。第一天不见动静,第二天不见动静,第三天孔明和鲁肃到了江边,大雾弥天,二十条小船一字儿排开,诸葛亮拉着鲁肃进入中舱,饮酒作乐,然后下令鸣鼓进军。鲁肃说,不行啊。我们船上都是稻草人和军乐队,这不是当俘虏去吗?诸葛亮说没关系。我早就料到今天会有大雾,公然鸣鼓进军,为什么呢?曹操这个家伙啊,非常多疑,他一定怀疑我有埋伏,一定不敢出来打仗,一定用箭射稳住阵脚。探马报到曹军中帐,曹操说,诸葛亮这个人做事很谨慎,哪里会这样冒险呢?大雾迷天,肯定有埋伏,他瞒不过我,赶快用箭射住。于是箭如飞蝗,射了一个多小时吧。(笑声)他把原始材料里,周瑜的素材利用了一下,但不是船侧面改变,而是下令船头朝东,船尾朝西,可能又让它射了一个多小时,太阳快出来了,雾快散了,诸葛亮说,大家都回去吧。临走叫军士大喊:谢丞相箭。回到江东,把船停下来,把稻草人卸下来,把箭拔出来点一点,超过了十万支。
这里最大的一个创造是,增加了诸葛亮料定三天之后一定有大雾。由此把“借箭”的个人机智,变成了周瑜和诸葛亮的一个心理较量,这么一来,周瑜妒忌之心更加严重了。这个家伙留在刘备那里太危险,赶紧把他杀掉。其实,贯穿孔明与周瑜心理搏斗的线索,历史上是根本不存在的。但将周瑜与诸葛亮的心理搏斗贯穿到底,是赤壁之战的伟大创造。每一次较量都使周瑜的妒意递增,直至把周瑜送上死路。
再一次较量,是火攻。他说打曹操,我们来想个计策,先说的吃亏。写在手心里,两个人都写了个“火”字。英雄所见略同嘛。后来,周瑜检阅部队,旗角被风一吹,在他脸上一刮,周瑜突然晕倒了。为什么?刮的是西风,西北风,他想要对在江北的曹操用火攻,东南风才行啊,西北风都吹到自己船上了。他就病倒了。诸葛亮去探看周瑜,说你的病,我可以治的。开了个药方给他:“欲破曹公,需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一看,病就好了。这一轮斗智,诸葛亮又是棋高一着。接下去一轮,就更高了,不但知道要东风,而且会筑起法坛,把东风借来了。向谁啊!老天啊!(笑声)又把周瑜给气坏了,周瑜喟然叹曰:“此人有得天造化之法,鬼神不知之术。若留此人,乃东吴祸根也。及早杀绝,免生他日之忧。”步步棋高一着,对诸葛亮都是致命的危机,但是,层层都被诸葛亮轻松化解。赤壁之战的主线层层深入。《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不同,在一个军事三角的这个斗争里面,安排了超越军事三角的心理三角。心理三角不但是斗力,而且是斗志、斗气、斗感情。这三角之战,不完全取决于军事力量,而是取决于智力,甚至不完全取决于智力,而是取决于感情。气啊,心里一股气,而人活一口气,输了一口气,就不想活了。
诸葛亮的多智,鲁迅说近妖,其错有二:第一,人家是神化/仙化,不准确;第二,孤立地评价小说中的人物,脱离了人与人之间,特别是盟友之间的心理错位关系,就看不出艺术的奥秘来。关键是多智是给盟友周瑜逼出来的。周瑜是个好人啊,但他有个心理毛病,多妒。你虽然是我的战友,你的才能超过我,我不把你整死,我就不想活了。赤壁之战的伟大就在于多妒,逼出了多智,多智到近妖的程度,本来很荒谬,但是这是民间文学的想象,而且还碰到另外一个人,曹操,他又有心理毛病,多疑。多妒逼出了多智,多智算准了多疑,由于多疑,使得多智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以致多妒的更加多妒,多智的就更加多智,多智到可以借东风的程度,那多妒的盟友,就更加多妒。如此循环不已。(笑声)
《三国演义》的伟大,就在于突破了历史,把诸葛亮和周瑜的心理搏斗贯穿到底。赤壁之战后,多妒的人前面打仗,浴血奋战夺来的土地,多智的在后边轻而易举地占去了。多妒的用美人计招亲,企图把刘备杀了,结果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这也是历史文献上没有的,而是从元杂剧《两军师陋江斗智》中借来的素材。斗来斗去斗不过他,最后怎么办?我就不活了嘛。(笑声)这个世界上我已经够聪明,够阳光的了,还有人比我更强?(笑声)我不能活了,(笑声)临死口吐鲜血,“既生瑜,何生亮?”何等伟大的心理发现哪!(笑声)
多妒地活着就凭着一种智慧的优越感,也就是一口气。失败了,智不如人,优越感没有了。多疑的倒还能活下去,多妒的活不下去了。智不如人!不如人家就算了嘛,向他学习嘛。曹操赤壁大败,也是智不如人,司马懿是中了空城计,也是智不如人,人家都活得好好的,最后还取得了胜利。而周瑜心眼太小了,反过来说,荣誉感太强了,我智不如你,我就不活了,没有活头了。(笑声)“既生瑜,何生亮?”明明是被自己心理憋死的,他怪老天,老天啊,老天,你既然生这么聪明的周瑜,为什么又生一个比我聪明的诸葛亮?因为有人比我聪明,所以我就是活着也没脸了。这老天真是坏透了。这句话,并不是《三国志》里的,而是《三国演义》的伟大想象和创造。这里揭示出来的,不仅仅是周瑜,而且是人类妒忌心理的普遍规律。妒忌只发生在同等的人之间,因为它近距离,有现成的可比性。这一规律,直至现在我们的和西方的心理学还没有发现。
有人说,周瑜要害诸葛亮,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东吴,不留下奇谋强敌。这有一定道理,但是,如果真完全是为东吴,打了败仗,就应该吃一堑长一智,虽然屡战屡败,还要屡败屡战啊。但,这样的逻辑是理性的实用逻辑,可是《三国演义》里的周瑜遵循的是情感逻辑。这种逻辑是不实用的,因为不实用才是审美的。
妒忌,并不是坏人才有的,而好人、杰出的英雄也有的。这是人性的弱点啊。你想想看,一个以二十万不到的人马打败了号称八十三万大军的大英雄,居然这样小肚鸡肠,把自己搞死。应该说,民间的想象,民间的趣味,并不完全是幼稚的,在心理上,其真实和深刻的程度,远远超过了《三国志》。
可是胡适先生、鲁迅先生不理解,我的朋友刘再复先生也不理解,我实在只能说,我对他们的不理解非常——非常不理解。上海话,人心隔肚皮,我看到了人的局限性,他们看不到,没有办法,无可奈何!
赤壁之战之所以不朽,原因不但在于心灵奥秘的揭示,而且在于艺术结构的丰富。
周瑜和诸葛亮的心理错位堪称精绝:大敌当前,双方都面临着生死之危,作为盟友,只有齐心合力才是生存之道,可以说是生死关头啊。然而,在智力的竞争上双方又不能相容,无异于你活我死。这种关系的特点,不是简单的矛盾,而是我所说的“错位”。在这个错位结构当中,周瑜处于主帅地位,诸葛亮是客卿,周瑜反复处心积虑要置诸葛亮于死地。矛盾激化为公开的敌对是可能的,但是,却一直没有激化到二元对立的程度。如果一味二元对立,那就可能简单化了,就是战场那种公开杀伐的关系了。瑜亮关系之精彩,除了大敌当前的制约以外,在于小说人物错位的丰富上,作者在他们中间安排了一个鲁肃。这个人物看来是多余的,但是,由于增加了错位,显得非常重要。在历史上,鲁肃这个人很有战略眼光的,联刘抗曹就是他首倡的。他个子高大,挺帅的,而且有高超武功。(笑声)家里很有钱,也很慷慨的,曾经把家里的一半粮食捐给周瑜练兵啊。(《三国志·鲁肃传》)而《三国演义》把他塑造成忠厚老实、心地宽厚的长者,其实赤壁之战时,他才三十六岁。他是周瑜忠实的部下,但是,不主张周瑜杀害诸葛亮,他和周瑜的心理是错位的,他是诸葛亮的朋友,在长远战略上,他也知道,打败了曹操,诸葛亮会成为东吴的敌人,但是,在眼前,他竭力保护诸葛亮,心态和诸葛亮也是错位的。这个“第三者”的功能,和张飞出现在三顾茅庐中,王甫出现在关公败走麦城前后,晴雯死前晴雯嫂子以第三者骚包眼光看他们的关系,其错位功能是一样的。从鲁肃的双重错位心态中,观照出周瑜和孔明的错位,就构成了复合的多重错位。这里,就显示出小说艺术的一种规律:复合错位不但比单调的敌对,而且比单一的错位要精彩。
更精彩的是错位不但是复合的,而且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的、衍生的,由错位派生出错位来。
周瑜被孔明气死了,事前孔明想象到他要死了,是很高兴的。但是,《三国演义》的伟大还在于,居然大笔浓墨地写孔明跑过去吊丧,还写了篇祭文,念完了祭文,“伏地大哭。泪如泉涌,哀恸不已”。我最初读这一段,感受有点纠结,不知道这是表扬诸葛亮还是讽刺诸葛亮,你把人搞死了,你哭得出来呀。(笑声)孔明不是刘备啊,他不太会哭啊,怎么突然哭得这样成功呀?弄得周瑜的部下说:“都说公瑾与孔明不和睦,今观其祭奠之情,人皆虚言也。”在场的人都觉得,孔明的哭是真的。鲁肃见孔明如此悲切,也很感伤,心里想:“孔明自是多情啊。”就是周瑜气量太窄,自己弄死自己啊。其实,这一笔,体现了艺术上的规律性,那就是错位的衍生有时比静止的错位更具感染功能。如果按鲁迅的说法,写孔明“只见狡猾”,孔明的哭是假的,却引起周瑜部下的好感,这是一重错位,如果孔明的哭是真的,则是内心之喜与外表之痛的错位,也是错位的。然从文本整体观之,这种哭泣,既不完全是真的,也不完全是假的。真假之间本身就是错位的。仔细阅读其祭文,我觉得,不简单。
吊君弱冠,万里鹏抟;定建霸业,割据江南。
吊君壮力,远镇巴丘;景升怀虑,讨逆无忧。
吊君丰度,佳配小乔;汉臣之婿,不愧当朝。
吊君气概,谏阻纳质;始不垂翅,终能奋翼。
吊君鄱阳,蒋干来说;挥洒自如,雅量高志。
吊君弘才,文武筹略;火攻破敌,挽强为弱。
想君当年,雄姿英发;哭君早逝,俯地流血。
忠义之心,英灵之气;命终三纪,名垂百世。
这篇祭文啊,把周瑜三十五岁的生涯、功业全面地总结赞颂了一番。应该不是官样文章,而是实事求是的。祭文里,最后几句却含义甚深。
魂如有灵,以鉴我心;从此天下,更无知音。
关键是“从此天下,更无知音”,在诸葛亮心目中,所谓知音,就是在智商上能够和他在一个档次上的,只有周瑜,周瑜一死,则可以用《三国演义》常用的话说,天下无人矣。从这个意义上说,一方面是自诩,另一方面,也是对敌手的高度尊重和悲悯。这是《三国演义》的主题所关:虽为敌手,奇才之殇,良可痛也。故毛宗岗在第五十七回的总评中说:
孔明吊公瑾之曰:“从此天下,更无知音。”盖不独爱我者为知己,能忌我者亦知己也;不独欲用我者为知音,欲杀我者亦知音也。不宁唯是,苟能爱我而不能用,用我而用之不尽其才,反不如忌我杀我者之知我耳。
只有忌妒我,欲杀而不成的人,才最了解我的智慧的高超,这就是《三国演义》奇才至上论的逻辑。由此观之,孔明之哭,“生离死别”之痛,当非虚言。从这里看,《三国演义》的奇才决定论是很彻底的,超越敌我的,超越仇恨的。刘再复和鲁迅一样对这样的“虚伪”嗤之以鼻,实在暴露了没有理解《三国演义》思想和艺术的精华。其实,这里又显示了一条小说艺术的规律,蕴含深邃思想的错位,比之缺乏思想的错位,要精彩得多。这一点,在孔明挥泪斩马谡中得到突出的显示,诸葛亮爱才,杀之可惜,可出于军法,不得不杀,不得不杀之因,又归咎于自己未能领悟先帝之嘱。此时孔明之哭,在语言上有讲究,叫作挥泪,实在是太雅致了,如果说流泪,就俗了。弹泪呢?又太轻飘了。
但是,后来庞统跑出来说,你把人家气死了,又来吊唁,是不是太虚伪了一点?这个说法,又增加了诸葛亮和庞统的一层错位。从艺术上说,是神来之笔,显示出错位功能运动的精彩。
其实,这种小说艺术的规律,并非《三国演义》所独有,在《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也一样,胡屠户对范进前后相反的态度,从当面辱骂到不敢打耳光治疗,由旁观者嘲笑之。《水浒》中,李逵与人冲突之鲁莽往往有宋江宽容睿智的目光观之。《红楼梦》中,林黛玉初进贾府,王熙凤之放声与众人屏声息气之错位,由林黛玉不敢多说一句话的心态观之。《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和伏伦斯基跳舞入迷,由等待伏伦斯基求婚的吉蒂的眼中看出伏伦斯基眼中那“狗一样的驯顺”。至于安娜与伏伦斯基观赛马,精彩并不如卢卡奇所说,纯系描写,不同于左拉一味着重于包厢中上流社会之丰富细节,而在于安娜观伏伦斯基赛马转危为安后心态之失常,由她丈夫的目光看出来,而且力图掩饰。
难逃命运悲剧的儒将:智化和神化的对接
诸葛亮的形象就是《三国演义》奇才至上论的最高象征。他不是妖,甚至也不完全是仙,而是儒将。这种性质,早在晋朝的笔记文中就基本固定了。鲁迅在《古小说钩沉》中引晋裴启《裴子语林》中“诸葛武侯”条:
诸葛武侯与宣王在渭滨,将战,宣王戎服莅事;使人观武侯。乘素舆,著葛巾,持白羽扇,指麾三军。众军皆随其进止,宣王闻而叹曰:“可谓名士矣。”
这个形象出现的时机是战争即将开始,诸葛亮形象的特点:首先不是骑马的,而是坐着有轮子椅子的车;其次是,没有着戎装;再次是,一点不紧张,摇着鹅毛扇子,从容淡定。效果是“名士风度”,而不是叱咤风云的将军。在空城计中,他甚至还焚香操琴。一点也不超人,完全是腹有奇谋的儒将!这是诸葛亮形象的主体。《三国演义》把这个形象与民间的超人计谋和法术有时结合,大部分时间是分离的,法术所占篇幅很少。民间说书中还有一些粗糙的、不合理的成分,在《三国演义》里基本淡出了。如在《三国志平话》中,诸葛亮有时像张飞一样,哪怕在外交场合下,行径也很粗鲁。曹操致书孙权劝降,用的是委婉的、文雅的语言,带有骈文色彩。孙权吓得汗流浃背。诸葛亮一看形势,吓得“大惊”。居然在人家的军营大帐之中:
结袍挽衣,提剑就阶,杀了来使。
这样的行径,完全是民间的草莽英雄,显然太离谱了,哪里像在外交场合,更与此前称赞他不知是神是人不符。在《三国志平话》中,哪怕他对小皇帝刘后主也一样鲁莽,他在前线打仗,听说后主在宫内和太监黄浩一起寻欢作乐,他就赶回来,看到后主跟黄浩俩在玩耍,他“叫一声如雷‘官奴黄浩怎敢!’”当场就把黄浩锁了。这个水平啊,实在是太低了!我想曹操见了汉献帝都不敢这么不顾君臣之礼。到了《三国演义》里就把这个粗暴的、民间的、草莽的形象消除了,突出了他是一个杰出的人,一派儒将、贤相风范,但又是具有某种超人智慧和近乎神仙能耐的人。最明显地表现在对关羽放走曹操一事的处理,对其不加处罚,原因是他知道曹操命不该绝。但是,有一点他是不超人的,最主要的是,《三国演义》并不回避他也会犯错误,他在北伐时,就误用了夸夸其谈的马谡,结果导致失败。最后,他虽然严明地执行了军纪,把马谡斩了;但是,他哭了。这就不是神仙,不是超人,而是普通的人了。
当然,神化的篇幅有时和智化结合在一起,融合了神和人的特点。最明显的是,最后他知道自己要死了。在前线,突然得病,他说我阳寿已尽,只剩几天,是不是有办法做一些法术?有办法。就做了一些仪式,以七盏灯围着他,他坐当中。天上那个诸葛亮的将星就明亮了,看来有希望了。结果,部将魏延,听说司马懿派来部队,探探信息啊,匆忙跑到诸葛亮大帐里报告,一不小心踩灭了一盏灯,诸葛亮就活不下去了。马岱要杀魏延,诸葛亮说不要杀了,天命如此,老天注定我只能活这么久。从这一点说呢,他是一个超人,但是这个超人是有限的,天命是不可逾越的,毕竟他还只是一个不能超越生命大限的人。
不是有一种说法,中国文学缺乏悲剧精神吗?那是用西方的悲剧逻辑来硬套中国文学,一定要以崇高的人物的毁灭作为标准。我觉得对照《三国演义》,这是闭着眼睛说瞎话!《三国演义》中主要英雄都是悲剧英雄!诸葛亮是命运悲剧;刘备是最后意气用事的悲剧;关公是多傲的悲剧;孙权是战术上胜利,害了关公,战略上是失败,造成投降曹操的悲剧(早知如此,又何必打赤壁之战呢?),他的悲剧在战略性质上和关公相同;周瑜是多妒的悲剧;曹操是多疑的悲剧;张飞是对下残暴的悲剧;吕布是有勇无谋、不讲信义的悲剧;袁绍是不听奇谋反害谋士的悲剧;马谡是书本脱离实践的悲剧;魏延是不得信任而背叛的悲剧;杨修是不能控制自己才能的悲剧;孔融、吉平则是慷慨赴义的悲剧。其他一些次要人物也有悲剧,如董卓是残暴的悲剧,汉献帝是软弱的悲剧,陈宫是误投其主的悲剧,刘琮是投降主义的悲剧,刘璋是引狼入室的悲剧,刘禅是软弱昏庸的悲剧。阿斗这个悲剧很深刻,恰恰和《三国演义》中英雄人物建功立业的生命观相反,故产生了“扶不起来的阿斗”“此间乐不思蜀”的典故。悲剧如此纷繁,各不相同,有“同枝异花”“同花异果”之妙。这是毛宗岗的话,但是,毛宗岗用来说的是情节,如火攻之类,而我用来说的是人物的悲剧谱系,堪称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这要是放到古希腊,可真是不得了啊!他们搞来搞去就是俄狄浦斯王,命运悲剧。
但是在所有的悲剧中,最深刻的是诸葛亮的悲剧,诸葛亮形象的悲剧性特点是,天才的智慧和宿命的悲剧性的交融,不是他没有本事,而是老天注定他要失败。
这一点,恰恰是鲁迅、胡适、易中天、刘再复都没有看出来的。其中特别是鲁迅,他的“多智而近妖”流毒甚广。
殊不知,诸葛亮的悲剧,虽系天命,但是,他对自己的死亡,不像周瑜那样怪老天,而是理性地安排后事,把死亡可能引起的溃败转化为胜利。他说:不要傻乎乎狂退,为我雕一个木头像,敌人一进攻,就推出去。司马懿一看糟糕了,诸葛亮没有死啊,赶快退。在《三国志平话》中,诸葛亮死后,是姜维和杨仪杀退司马懿。接着在魏国政治中心就有了传说:“死诸葛吓走活仲达(司马懿)。”读者看不出战胜与诸葛亮有什么关系。到了《三国演义》中,加上了诸葛亮遗嘱刻自己的木头雕像,吓退了司马懿。这就把神化和人化结合起来了,这就是现实的心理战术嘛。这个故事不但在中国家喻户晓,而且在日本,有本《太平记》里面都写到了。
所以我对轻薄地贬损《三国演义》,说它是中国人心灵的“地狱之门”,愣说我们中国人心烂到了极点,十分恼火。这是站在洋人的道德制高点上藐视我们伟大的文化,自我作践到盲目的程度了。
上千年民族审美经验的结晶和升华
胡适只是笼统地肯定了《三国演义》的赤壁之战有艺术性,可他不知道这是一个多么丰富的艺术创造工程啊。不说它融汇了那上千年的文人、艺人的积累,就是概括《三国志》也是十分困难的。要知道《三国志》是一本非常特殊的历史书。只有传记,将近四百个,分魏、蜀、吴三本,并没有赤壁之战这一章啊,资料都分散在曹操、刘备、周瑜、孙权、诸葛亮、鲁肃等人的传记中,有些相关的事,在不同的传记里提一下,往往很简略,不但不连贯,而且还有相互矛盾的。正是因为这样,到了宋朝,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把《三国志》里这些不相连续的传记,用编年的办法连续起来,让皇帝看起来比较顺当。同一件事情,如赤壁之战就放在一起。但是呢,由于是编年,有一些前因后果,不在一年,又不连续。于是后来又有人,也是宋朝人,又编了一本书,叫《通鉴纪事本末》。它不是编年的,是记事的,赤壁之战就一章。但是,它不是写人的,而是记事的。
要读懂《三国演义》的艺术真谛,不能光从读者的眼光看,而是要从作者的眼光,看他如何驾驭这样复杂的素材,克服了什么困难,怎样结构了这么宏大的艺术形象体系。
《三国演义》面临的是这样的艰巨任务:第一,就是把不统一的、分别在各个传记里面的头绪繁复的人和事,各路军阀的混战过程和文人逸事、民间传说、戏曲故事,从庞杂无序化为有序的整体。第二,这个整体还不是时间的顺序,而是要统一为情节因果系统,不是单纯的,而是多重因果的有机统一。第三,《资治通鉴》《通鉴纪事本末》的记事是比较完整的,但是,非常简略。曹操大军逼境,鲁肃跟孙权建议,刘表属下的荆州很重要,要去联合。鲁肃还没到,刘表死了,曹操已占了荆州。鲁肃去找刘备,说现在曹操在追赶你,你往哪儿跑?刘备没什么主意,说准备到西南地方去。鲁肃说你不要去了,你还不如跟我们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就同意了。当时确立刘备跟孙权的联盟,起主要作用的不是诸葛亮,而是鲁肃!有了这样的共识以后,诸葛亮去跟孙权讲,你这样动摇不定,表面上服从中央王朝,实际上呢,你是内怀异心,不当机立断,后果“死无宁日”。孙权就被说服了。周瑜来了以后,又商量了一下,说的跟诸葛亮说的一样,曹操号称八十三万大军下江南,实际上真正下来的不过十几万,刘表投降的部队有七八万,加起来二十多万。那我们有多少呢?我们也就十万人马不到。刘备多少呢?大致不过两万。但是诸葛亮提出,他这个北方旱地来的人,根本就不善于水战。而且追赶刘备的时候,一天追几百里,追得很疲倦,“强弩之末不能穿鲁缟”,兵家大忌!最后就做出决策,联合抗曹!会战于赤壁,这时曹操的部下很多已经生病了,北方人水土不服。《三国志·武帝纪》说:“初一交战,曹军不利,引次江北”,退回去了。《周瑜传》则是:“(孙) 权遂遣(周)瑜及程普等与(刘)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曹)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黄)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备与瑜等复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归!”
但是,这里有个漏洞,那就是风向,孙吴在南,曹操在北,冬天多北风,火烧起来,不是烧了自己吗?《资治通鉴》在这里,加了个“时东南风急”,“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备与瑜等复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归”!按这样的历史记载,赤壁之战,在正面战场,并不太复杂,取胜的原因,战略战力还在其次,主要还是北方人水土不服,疾疫发作,失去战斗力,其次就是黄诈降,曹操上当。还有一个关键,火烧赤壁之所以没有烧了自己,还亏了老天刮了东南风,这个风并不是借来的,可以说,诸葛亮在正面战场没有多少作为。
《三国演义》作者表现出伟大的魄力,把本来是分散的、非常简单的事情统一起来,怎么统一呢?一个核心思想:奇才决定,奇谋决定!奇才和奇谋里边核心的核心,是诸葛亮!诸葛亮不但在战略策划上,而且在正面战场上,特别是在火烧赤壁之所以有东南风上,都起了决定的作用。
历史上,诸葛亮和周瑜在结盟初期会面以后,就一直没有见面,但是,艺术的辉煌就在于把他和周瑜一直放在一起,主导着周瑜的一切计谋。
在他身上,聚合了三条线索,两个三角关系……第一个三角关系,就是三家军事纷争,曹操、孙吴、刘备,两家联合起来打一家。这是个军事三角。但在军事三角底下建构了第二个更震撼人的心理三角!也就是多疑、多妒、多智之间的关系,而且这个多疑、多妒、多智,比之表面上的军马强弱更能决定战争的胜负。从美学理论上说,就是把人的心理,特殊的智慧、特殊的感知的关系,构成错综复杂的逻辑系统。为了这一点,《三国演义》比《三国志》增加了什么呢?草船借箭、借东风、连环计、反间计以及华容道。所有这些计,有的是诸葛亮的,有的不是诸葛亮的,但是哪怕是周瑜的、程昱的,都在诸葛亮的眼光之下,即使瞒着他,诸葛亮也是了如指掌。比如说反间计,诸葛亮算着对鲁肃讲,他说:“你骗得了曹操,你骗不了我啊!”你杀了从刘表那儿投降来的水军都督以后,江南那些刚刚投降的水兵啊,将来都死无葬身之地。当鲁肃把诸葛亮猜中了周瑜的反间计告诉周瑜以后,周瑜心里更妒忌了!
《三国演义》就用诸葛亮在智慧上高于周瑜的办法,把所有的计谋都跟诸葛亮的智慧优势和周瑜的荣誉心纽结在一起,就成为一个连贯的、充满了惊心动魄的、大起大落的心理戏剧。这是第一阶段。
为了把诸葛亮和周瑜的较量衍生下去,弄出个孙刘联姻的大戏。这个情节大部分来自元杂剧《两军师隔江斗智》(或《刘玄德巧合良缘》)。孙权跟周瑜商量好了,假装要把妹妹嫁给刘备,叫刘备来东吴,再把他干掉!结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诸葛亮棋高一着,不但没有杀成刘备,反而连孙权的妹妹都跟着刘备跑了。这就是著名的“赔了妹妹又折兵”。这是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是刘备集团内部的。诸葛亮资格比较嫩,有人不服气,谁?以关公为代表。怎么办?不着急,最后抓着你的小辫子,把你制服。华容道,我知道你这家伙是完不成任务的,而曹操天命未绝,让你去!你把曹操放走了,然后我再放你一马。你服不服?关公是很骄傲的,没有办法,只好服了。所以夏志清先生在他的《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很深刻地指出,在这个骄傲的关公上方,总有诸葛亮高明的眼睛在看着他。例如,关公镇守荆州,这是蜀国的门户,一方军队的司令啊。可是,他太骄傲了,一听说新投靠的马超居然被刘备重用,他就要离职前往成都去和马超比武。这样心高气傲、不顾大局的人,谁能挡得住他?诸葛亮轻而易举地把他摆平了。诸葛亮只给他一封信,说,马超这种人,只在张飞的档次上,和你不在一个档次上,你这样去和他比武,不是抬高了他吗?关公很满足,把信在部将中传阅。
《三国演义》所展示的,实质上是心理的审美价值对于实用的军事武功的超越。
夏志清说关公是在诸葛亮眼皮底下,其实并不完全,实际上,周瑜也一样在诸葛亮眼皮底下。毛宗岗说《三国演义》的三绝,曹操、诸葛亮和关公,我觉得还有一绝,那就是周瑜,这四绝中,除了诸葛亮自己,其他三绝都是在诸葛亮的智慧绝对控制之下的。《三国演义》的作者对诸葛亮可以说是以最大的热情、以最丰富的手法去表现他。但是,《三国演义》的作者也没有回避诸葛亮的缺点。鲁迅说《三国演义》写好人就没缺点,不对,有缺点!一个缺点,最大的缺点,失街亭!用错了人。先帝刘备生前就跟他讲,马谡这个人不行,夸夸其谈,言过其实。结果诸葛亮把那么重要的街亭交他去守,没有适当的牵制,最后街亭一失,粮草一断,前功尽弃。但是,即使写诸葛亮失败,他还是写得非常的动人!为什么?最后,把马谡给斩了,他哭了。他也是懂得人才的,马谡曾经是有功劳的,出过很多好的主意啊,但是还是把他杀了。写出诸葛亮内心的矛盾,人家问他为什么哭?他说,我不是哭马谡啊,我是哭没有听先帝对我的嘱咐啊!我觉得《三国演义》里写了那么多“哭”,刘备哭了那么多次,还不如诸葛亮哭这么一次!诸葛亮还有个缺点,这个缺点不过在版本演进的过程当中被修改掉了。原来的版本诸葛亮犯了一个极大的错误,就是在北伐的时候啊,诸葛亮手下大将魏延,非常威猛,提出一个比较冒险的办法,他向北魏挺进,诸葛亮绕过去。诸葛亮这个人,一生唯谨慎,不敢弄险,就没接受魏延的建议,而且故意压低魏延,甚至于有一次,他设计把劲敌——司马懿、司马昭父子烧死在一个山谷里面。同时呢,叫马岱他们把魏延也弄进去,把他烧死,因为他以貌相人,觉得他脑后有反骨,迟早要反叛。早期的《三国演义》中,魏延这个人,长相跟关公一样,面如重枣,很正派的,因为诸葛亮不喜欢他,他造反啦,就把他的形象改变了。脑后有反骨,就是从背后看,腮骨可以看得到。诸葛亮死的时候,他留下遗嘱,不让魏延来率领部队,魏延是个骁将啊,而叫另外一个人,叫杨仪,来率领部队。这更引起了矛盾,最后把魏延逼反了。当然,《三国演义》作者太爱诸葛亮了,即使诸葛亮犯错误,也把他写得很神。让他料准魏延必反,而且留下两道锦囊,一道给马岱,如此如此;一道给杨仪,如果他造反,怎么怎么。到了他造反,杨仪打开一看,魏延说,谁敢杀我?魏延果然叫谁敢杀我?马岱的锦囊里是,如果他这样喊,你就把他杀了,马岱就从背后把他杀了。早期的版本呢,诸葛亮缺点很严重,这是计谋和品德双重的问题啊。现在通行的版本把这个删掉了,把诸葛亮的缺点掩盖了。
鲁迅批评《三国演义》写好人就一切皆好,写坏人就一切皆坏。其实,《三国演义》可以说,是我们中国各类小说里面,好人缺点最多,坏人优点最多的。它对人、对英雄的理解,真正是太深邃了!直至今天,也很少有作品对人、对英雄的理解能够达到《三国演义》的水平,老实说,今天的小说,比之《三国演义》差远了,不要说那些垃圾级的小说,好人都没什么缺点,坏人肯定是叛徒、资产阶级、日本鬼子、翻译官、汉奸。(笑声)就是浩然的《艳阳天》,杨沫的《青春之歌》啊,甚至《白鹿原》啊,和《三国演义》一比,都可以说,很菜!(笑声)这些作品到了六百年以后,全民还会津津乐道吗?没门!鲁迅的作品,能不能活六百年,我都不敢打包票。再过六百年,人们都不知道茅盾是谁了,至于巴金啦,根本不要谈。冰心嘛,虽然是福建人,绝对没有读者了。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现在批评《三国演义》是“精神地狱”的人,到那时就更没有人知道他是老几了。尔曹肯定是身与名俱灭,《三国演义》肯定是不废长江万古流。当然,我今天的这些话,六百年后,鬼也不知道了。(笑声)不过还是要讲,希望引起大家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在那些把《三国演义》说得很黑暗的人面前,做一个亮相,一个造型,摆一个pose,在中国还有这样一个老头子,对那些胡言乱语表示不买账。
①《三国志·吴主传》裴注引《魏略》记载孙权在濡须拒曹操时:“(孙)权乘大船来观军,(曹)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②《三国志平话》卷中:“却说曹操知得周瑜为帅,无五七日,曹公问言:‘江南岸上千只战船,上有麾盖,必是周瑜!’被曹操引十双战船,引蒯越、蔡瑁,江心打话!南有周瑜,北有曹操,两家打话毕,周瑜船回,蒯越、蔡瑁后赶!周瑜却回!周瑜一只大船、十只小船出,每只船一千军,射住曹军!蒯越、蔡瑁令人数千放箭相射!却说周瑜用帐幕船只,曹操一发箭,令扮棹人回船,却射右边!移时,箭满于船!周瑜回,约得数百万只箭!周瑜喜道:‘丞相,谢箭!’”(《三国志平话》,古典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81页)
③“既生瑜,何生亮?”不见于史书,乃《三国演义》神来之笔。后人有以为史者,遭到有识者嘲笑。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五:“何纪赡作札,有‘生瑜生亮’之语被毛西河诮其无稽,终身惭愧。”清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一,也嘲笑过王阮亭《古诗选凡例》,尢悔庵《沧浪亭诗序》袭用此语。
④陈曦仲等:《三国演义会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700页。
⑤鲁迅:《古小说钩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7页。这段佚文有小字注曰:“《书钞》一百八十,又一百三十四,又一百四十;《类聚》六十七;《御览》三百七,又七百二,又七百七十四。”可知这段文字出自《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书。而且“持白羽扇”后还有小字注:“亦见《初学记》二十五、《六帖》十四、《事类赋注》十五”。按《裴子语林》为东晋裴启作,后《世说新语》多取材于此。
⑥⑦《三国志平话》,古典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78页。
⑧陈寿:《三国志》(第一册),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1页。
⑨陈寿:《三国志》(第五册),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262—1263页。
⑩司马光:《资治通鉴》(第一册),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769页。
作 者:
孙绍振,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著有《文学创作论》《论变异》《美的结构》《当代文学的艺术探险》《审美价值结构和情感逻辑》《怎样写小说》《孙绍振如是说》等。编 辑:
张玲玲 sdzll080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