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者观点摘编

2017-01-27

中国老区建设 2017年7期
关键词:供给优势机制

中国经济增长有潜力有韧性有优势

中央党校周跃辉认为,实现我国2017年经济工作的总体目标困难不容低估,信心不可动摇。这是因为,中国经济的内在潜力十分巨大,2016年中国人均消费支出仅为1.71万元,消费需求提升空间巨大;中国经济的韧性柔性不断增强,随着“互联网+”行动和国家大数据战略的深入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全面实施,“双创”政策措施的落实和完善,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明显上升,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柔性将进一步增强;中国经济的竞争优势更加凸显,除了人力资源的优势,我们还有市场优势、基础设施优势、政策调控优势等等。

发挥发展机制的整体性效应

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部邱耕田、唐爱军认为,当前我国发展就动力机制所存在的问题看,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单一化、片面化问题,离散化倾向,严重依赖传统路径的问题,发挥作用的边界不清的问题。就平衡机制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软弱无力,能效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本身也不很健全,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就导引机制看,表现为发展理论和发展观念具有非同质性、非同向性,导引机制的话语体系不完善,对外传播和说服能力不强。因此,我们应建构一个符合中国国情、有利于中国科学发展的发展机制,就应该优化完善三种机制,增强它们的效能,发挥其整体效应。

我国金融部门支持农业发展仍有明显短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肖俊彦认为,目前我国金融部门支持农业发展仍有明显短板,如现有金融机构的商业化经营目标与为农服务存在矛盾,缺乏专门有力的农业政策金融组织主导,合作金融缺乏政策有力支持,国家层面支持力度较小等。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我国宜采取“官民结合”模式,采取多种形式设立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现阶段战略重点是设立全国性现代农业信贷基金,扶持合作金融发育。

改革农业支持政策提升农业竞争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伍振军认为,我国农业支持水平越来越高、支持力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农业国际竞争力反而在进一步弱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农业支持结构不合理。农业总体支持中,生产者支持比重过高,一般服务比重偏低;生产者支持中,市场价格支持比重偏高;一般服务投入中,农业知识创新和一般基础设施建设比重偏低。当务之急,是要推动“一降两提高”:降低市场价格支持水平,避免市场价格扭曲;提高农业知识创新体系投入水平,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及维护投入,摊薄生产成本,改进生产效率。加快改革农业支持政策,推动我国农业资源合理配置,提升我国农业竞争力。

通过结构调整完成“贫困发生模式”的转变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党国英认为,中国贫困人口群体的数量、构成及贫困程度与社会经济结构问题有关。解决结构原因产生的贫困问题,如果主要使用转移支付的手段,既欠缺公正,又缺乏效率。结构转变之外因素引起的贫困问题,需要多种形式的转移支付办法去解决。从政策话语看,尽管我们提出了诸如“造血式扶贫”这类概念,但扶贫的主导思想实际上是在转移支付政策下体现的,而真正对脱贫作出贡献的是结构调整。未来一个时期,仍然要通过结构调整完成“贫困发生模式”的转变。

推进供给侧改革必须找到问题的关键节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闫坤认为,供给侧改革必须集中力量形成突破,才能真正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应对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中的决定性作用。因此,深化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应包括以下方面:一是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稳的前提下,使改革在产业链的末端和关键领域有所进取。二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在积极推进技术创新的同时,做好应对高折旧风险和提高知识产权价值的制度安排等工作。三是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追求高质量、高效率、差异化的新生产体系。四是适度扩大总需求,既要有适销对路的供给创新,也要有高效智能的市场创新。

猜你喜欢

供给优势机制
矮的优势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画与话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