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病理生理学中的哲学思维
2017-01-27刘春燕
刘春燕 唐 群
(湖南中医药大学病理教研室,长沙410208)
浅谈病理生理学中的哲学思维
刘春燕 唐 群*
(湖南中医药大学病理教研室,长沙410208)
分析了病理生理学知识中蕴涵的哲学原理,如原因与结果的辩证关系、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以及“一分为二”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哲学思想等,初步探讨运用哲学思维理解病理生理学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性。
病理生理学;哲学思维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功能和代谢变化的规律及其机制的学科,其主要任务是揭示疾病的本质,为建立有效的疾病诊疗和预防策略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1]。疾病的本质中包含了哲学的基本思想,因此,在学习和理解病理生理学的基本知识时,融入哲学思想对我们更好地认识疾病的本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新一代医学教育必须在哲学思想的支撑下,才能适应新世纪医疗卫生事业人才需要的国际化趋势[2]。本人结合多年的病理生理学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体会。
1 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和因果交替规律
任何事物都处于因果联系之中,原因和结果有严格的界限,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在错综复杂的事物中和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同一现象,在一种关系中是原因,在另一种关系中是结果,反之亦然。而且,原因和结果可以相互转化,原因能引起结果,结果也能反作用于原因,这时,结果变成原因,原因变成结果。病理生理学认为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由原始病因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结果又可作为病因,引起新的后果,这就是因果交替,是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这种因果的相互转化常常促进疾病的恶化,导致恶性循环。
比如大失血时,有效循环血容量下降,血压下降,使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从而使全身小血管比如微动脉和微静脉发生强烈收缩,这种变化作为前一个因的果,又可作为因,引起全身皮肤、四肢和内脏器官组织缺氧这个果,从而又造成毛细血管大量开放、回心血量锐减,有效循环血容量进一步下降的恶性循环。从以上环节中,我们看出,要阻止恶性循环的发生,必须打破这种因果交替。但是我们同时要认清,体内某个变化在当时的情况下,代偿意义大还是损伤意义大,比如上述例子中的全身小血管强烈收缩,可以有效地稳定血压,从而保证心、脑的血液供应,具有非常重要的代偿意义;如果我们从这个环节去阻断因果交替,比如运用舒张血管的药物,让小血管舒张,虽然表面看来不会造成全身皮肤、四肢和内脏器官组织缺氧,但实际上,一旦全身小血管舒张,血压迅速下降、心脑的血供急剧下降,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死亡。所以要阻断这种因果交替,只能从源头阻断,通过补充血容量,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才能阻止恶性循环的发生。
2 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包含着许多矛盾,其中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次要矛盾。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占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由于事物的性质是由其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所以,只有着重把握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和主流,才能辨方向、识大局。比如上述大失血时有效循环血容量下降,血压下降,通过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使全身小血管强烈收缩;此时,主要矛盾是血压下降后引起的心、脑两个最重要生命器官的血供减少,次要矛盾是全身皮肤、内脏小血管收缩引起的组织缺血;心脑的血供减少短时间内危及生命,内脏器官的缺血短时间内可能不会危及生命。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机体选择抓主要矛盾,通过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先解决主要矛盾,同样地,临床处理过程中,在积极去除病因的同时,应恰当运用缩血管药物来维持血压从而保证心脑的血供。
3 用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看待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和形态结构变化之间的关系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量变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当损伤因子作用于机体时,机体首先出现功能代谢变化,此时的功能代谢变化往往是代偿意义大于失代偿意义;当损伤作用持续时间延长时,上述功能代谢变化就可能带来形态结构变化,从而造成不可逆损伤。比如缺氧时,体内交感神经兴奋,缩血管物质增多、舒血管物质减少,血管内皮细胞活性氧产生增多,肺血管平滑肌细胞钾通道抑制,在上述机制下,肺血管首先出现功能变化,表现为肺血管收缩(hypoxic pulmonary vasoconstriction,HPR),其代偿意义在于减少缺氧肺泡周围的血流,使这部分血流转向通气充分的肺泡,有利于维持肺泡通气与血流的适当比例,从而维持较高的动脉血氧分压,缓解缺氧。然而如果缺氧持续存在,肺血管长期收缩,将引起质变,导致形态结构变化,表现为肺血管壁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生、肥大,导致肺血管结构改建,肺血管壁增厚、血管硬化、顺应性降低,形成持续的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难以逆转,对机体造成损伤性变化,表现为右心后负荷加重,最终引起肺源性心脏病[3]。所以,对疾病的处理要尽量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在量变阶段去除病因才可能完全康复,一旦发展到质变阶段,即使病因去除了,也难以恢复正常。
4 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矛盾存在于每个事物当中,因此我们在分析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时不仅要分析矛盾的这一面,还要分析矛盾的那一面。比如发热的机制中,核心环节是产内生致热原细胞激活后释放内生致热原(endogenous pyrogen,EP),如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这些EP能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具有一定的抑制或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与此同时引起发热。所以发热意味着机体具有一定的抗感染和抗肿瘤的能力,并不单纯是一件坏事。另外一方面,体温升高后,一些对热敏感的微生物或肿瘤细胞也会死亡。因此处理发热病人时不急于降温,体温变化的规律还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当然,对高热或心脏病患者或妊娠期妇女等病人,发热的弊大于利,此时就应及时降温。再比如,慢性心功能不全时心肌细胞的肥大,使心脏总的收缩力增加,有助于维持心输出量,使心脏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能满足组织对心输出量的需求而不致发生缺血缺氧。但是,心肌肥大的代偿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在增强心脏总收缩力的同时增加了心肌耗氧量,而过度肥大的心肌细胞耗氧量明显增加时,最终将引起心肌细胞缺血、缺氧、能量代谢障碍,从而心肌舒缩功能减弱。
5 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认识慢性疾病状态下的新稳态
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人们在实践中最先接触到的是大量的现象,形成感性认识。但它仅是片面的对事物表面的认识,必须进一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才能指导实践活动获得成功。正常状态下,机体通过神经、体液的精细调节,使各系统、器官、组织、细胞之间的活动互相协调,机体处于稳态。疾病发生时,稳态被打破,机体将通过复杂的神经、体液、细胞、分子机制进行调节,从而建立疾病状态下的新稳态,患者可能不出现任何相应的症状体征。比如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由于肾脏的固定酸排泄功能下降,导致体内固定酸含量增加,使细胞外液中H+浓度增加,而发生代谢性酸中毒。但通过机体的代偿调节,如血浆内的缓冲碱缓冲,细胞内外离子交换而缓冲,以及H+浓度增加后反射性引起呼吸加深加快,使血浆H2CO3浓度继发性下降,维持[HCO3-]/[H2CO3]的比值接近正常,血液pH值趋向正常或完全正常,形成新稳态。此时血液pH值正常,患者可能没有任何酸中毒的功能代谢变化,但是我们应该通过原发病及对血气指标的具体分析,发现患者存在代谢性酸中毒,并积极处理原发病,预防酸中毒加重。
总之,病理生理学作为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功能和代谢变化的规律及机制的学科,蕴涵着丰富的哲学辩证思维。在病理生理学理论及实验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来认识疾病的本质,培养他们辩证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临床诊疗打下基础。
[1]金惠铭,王建枝,殷莲华.病理生理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
[2]Frenk J,Chen L,Bhutta ZA,etal.Health professionals for a new century: transforming education to strengthen health systems in an interdependent world[J].Lancet,2010,376(9756):1923-1958.
[3]王迪浔,金惠铭.人体病理生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22.
Discussion on the Philosoph ica l Th inking in the Cou rse o f Pathophysio logy
LIUChunyan,TANGQun*
(Departmentof Pathology,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Medicine,Changsha410208,China)
The philosophical principle of the pathological physiology knowledge was analyzed,such as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ause and result,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rimary and secondary contradictions,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quantitative change and qualitative change,and the philosophical thinking of"one divides into two"and"see through the appearance to perceive the essence".The importance of using the philosophy thinking to understand the pathophysiology knowledge and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to analyze and solve the problem was discussed.
pathophysiology;philosophy
10.3969/j.issn.1672-2779.2017.05.016
1672-2779(2017)-05-0036-03
:李海燕本文校对:雷久士
2016-11-08)
*通讯作者:tangqun46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