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生导师制在中医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01-27毛玉娥史亚祥吴德峰吴国霞丁小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导师制本科生导师

陈 璇 毛玉娥 史亚祥 吴德峰 席 彪 吴国霞 董 萍 丁小星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镇江市中医院脾胃病科,镇江212003)

本科生导师制在中医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陈 璇 毛玉娥 史亚祥 吴德峰 席 彪 吴国霞 董 萍 丁小星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镇江市中医院脾胃病科,镇江212003)

目的观察本科生导师制在中医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60名中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毕业实习生按随机法平均分为A、B两组,A组为引入导师制的实验组;B组为不引入导师制的对照组。A组:在常规毕业实习的基础上,由选定的导师定期指导,每周导师指导学生至少1次,每次4课时。B组:进行常规的毕业实习,无专职导师指导。结果实习结束后,A组的平均总分为84.29分,B组的平均总分为74.06分,A组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科生导师制在中医临床教学中应用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中医学;教学方法;本科生导师制

在中医临床教学中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可以实现对学生的思想、学习以及心理等方面的专人指导,更好的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模式及提高临床技能操作水平,使得学生在基本素质、专业能力等方面全面发展,更好的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本科生导师制是实现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中医教育模式的理性选择,是培养具有较强临证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中医青年工作者的先决条件[1]。我院自2012年起尝试对部分本科生临床实习的教学模式采用导师制带教,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导师制临床带教的实施方法

1.1 确定我院本科生导师人员在全院公开聘请副高以上技术职称的临床医生,且要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医德,治学严谨,具备较高专业水平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较强的学习及科研指导能力。

1.2 通过双向选择确立“一对一”的师生组在我院本科生导师人员范围内,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及导师,然后将选择结果汇报相应导师,若导师也同意,那么就确立师生关系;如有多个学生同时选一个导师,尽量调剂成“一对一”的师生组。

1.3 研究方法

1.3.1 分组方法选择2012—2015年我院中医学专业五年制毕业实习生60名。按随机法平均分为A、B两组,A组为引入导师制的实验组;B组为不引入导师制的对照组。1.3.2教学方法A组:在常规毕业实习的基础上,由选定的导师定期指导,每周导师指导学生至少1次,每次4课时。B组:进行常规的毕业实习,无专职导师指导。1.3.3评价方法学生各科考核总分为100分,其中政治思想5分,医德医风5分,学习态度10分,考勤10分,理论知识考试20分,医疗文件书写20分,临床技能操作30分。由各教研室同一人员考评。实习结束后,计算每个学生所有科室考核总分,并对A、B两组学生总分进行统计学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习结束后,A组的平均总分为84.29分,B组的平均总分为74.06分,A组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导师制”最早起源于十九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是一种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和生活等多方面进行针对性指导的教学模式[2]。后来美国的哈佛大学、加拿大的麦吉尔大学、日本的东京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纷纷仿效,并都以培养出众多高质量的人才而闻名世界。在我国,导师制大多是针对研究生教育,但随着高等医学教育的快速发展,自2002年开始,我国的一些知名大学,如清华、北大、浙大、武汉等高校先后全面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特别是随着《执业医师法》的出台,为了确保医学生的培养质量,近年来,国内部分医学院校相继推行了医学本科生导师制,如广州首都医科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等[3]。但这些学校的本科生导师制大多是在学校的理论学习阶段实行,在临床实习阶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尚处于探索阶段,值得进一步研究。

在临床实习阶段施行导师制也是对中医传统的师承教育的继承与发扬。师承,即师徒相授,是我国古代培养中医药人才主要的途径,为祖国医学的继承与发展,曾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医的整体观、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学术特色,也是中医传承难点之所在。因此,中医的传承既要遵循知识传承的一般规律,也要遵循中医自身的发展规律。师徒相授、师带徒的传承模式,不仅将中医的基本理论通过师傅传授给学生,也可以将丰富的医疗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少走或不走弯路,专业技能、行为规范就在潜移默化之中修炼完成。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中医高等本科教育基本摒弃了这种传统的师承教育。但是近年来很多中医界人士逐渐认识到师承教育的重要性,故导师制开始应运而生。

本研究显示A组实施导师制学生的平均考核总分为84.29分,B组的平均总分为74.06分,A组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等综合素质,使学生在与导师的交流和沟通中,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有较深刻的理解,同时导师传授的“望闻问切”、辨证论治等临症经验亦为以后走上临床打下很好的基础。

但由于我院的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时间较短,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尚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导师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聘请的导师虽然都是副主任以上职称,有一定的临床及教学经验,但大多数导师的科研水平一般,因此不能很好的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及写作能力。其次是很多导师在西医方面指导较多,而中医方面较为欠缺,所以很多学生很好的掌握了视触叩听,但是对于望闻问切仍然比较生疏。然后是跟师时间太短。有的导师平时工作较为繁忙或者有的学生面临考研的压力或者认为学中医没有出路,学生把大部分时间放在复习书本知识上或者是寻找其他毕业出路上,就导致每周只能保证最低的跟师时间,从而影响了质量和效果。最后一点是师生双方的重视不够。有的导师会觉得指导学生是一个负担累赘,特别是当遇到一个极为不积极的学生的时候,更觉得这是一件浪费时间的事情,所以双方经常都是敷衍了事。如果学校、医院领导再不重视,没有相应的奖惩措施,那么导师制真的就形同虚设。

针对以上几点不足,笔者提出以下一些建议。1)制度化管理是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重要保证。学校应该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制定相应的制度条例来规范导师制的运行,确保导师制运行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明确导师的工作职责、导师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实行导师制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办法。同时定期就导师的工作情况考核、评优等。对本科生导师的评价不应片面地以学生考试成绩、毕业论文、考研情况等作为考核与评价的依据。还应包括导师的工作态度、导师履行职责的情况、导师对学生产生的人格影响、导师指导学生的方式方法以及导学工作的效果等。不仅要评价教师的“导”,还要评价学生的“学”;不仅要评价导师制活动的结果,也要评价导师制活动的过程。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詹姆斯对激励问题进行的专门研究表明:如果没有激励,人的能力只能发挥出20%~30%,如果施以恰当激励,人的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二者存在60%的幅度差距[4]。学校、医院应尽最大可能激发导师的工作热情,在评优评先、晋升职称等方面要考虑到导师的表现和成绩,充分调动广大导师的工作积极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学校和医院应定期对导师进行临床、科研及教学等方面培训,以提高导师的综合素质,确保导师的教学质量。同时对学生的考核指标中除了政治思想、医德医风、学习态度、考勤、理论知识、医疗文件书写及临床技能操作等方面外,还应有中医辨证思维、临床处治及科研思维、论文撰写能力方面的考核,可以更全面的评价导师制作为师承教育的优势所在。最后就是学校应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宣传教育,参与导师制会对他们终身受益,而不是他们考研或者找其他工作的绊脚石,应积极配合导师,认真完成导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当然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学校和医院也应予以奖励,相反则予以相应的批评惩罚,从而确保导师制的顺利、有效实施。

[1]林晓冰,郭文海,汪玉梅.关于提高中医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质量的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16(3):202-203.

[2]李东成.导师制:牛津和剑桥培育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1(8):46-48.

[3]王蕾,车念聪,常景华,等.基于中医学本科教育标准的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研究[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刊,2012:111-115.

[4]陈水生,李焕荣.试论高等院校教师激励[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2):60-62.

Research on the App lication o f Undergraduate Tu to ria l System in Clin ical Teach ing o f Trad itional Ch inese M ed icine

CHEN Xuan,MAO Yu'e,SHIYaxiang,WU Defeng,XIBiao,WUGuoxia,DONGPing,DINGXiaoxing

(Departmentof Spleen-Stomach Disease,Zhenjiang Hospitalof TraditionalChineseM edicine affiliated to Nanjing University ofChineseMedicine,Nanjing 212003,China)

Ob 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u 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in clinical teach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Methods60 five-year system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were random ly divided into A and B groups. Group A w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hich was introduced into the tutorial system.Group B was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was not introduced into the tutorial system.Group A:on the basis of the conventional graduation practice,the regular guidance by the selected instructors,instructors guide students at least 1 time a week,each time 4 hours.Group B:routine graduation practice,no full-time tutor guidance.ResultsAfter the internship,the average score of group A was 84.29,the average score of group B was 74.06,group A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in clinical teach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is better,and it is worthy of further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teachingmethods;tutorial system

10.3969/j.issn.1672-2779.2017.05.003

1672-2779(2017)-05-0006-02

:李海燕本文校对:张传红

2016-11-15)

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No:LCJG/B/1211】

猜你喜欢

导师制本科生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行本科生导师制——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专业导师制的实践与探索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住院医师对“全程导师制”教学效果评价反馈分析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V eraW an g
爱情导师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