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那月那麦场
2017-01-27尹新华
□尹新华
闲来无事,偶尔翻看手机,惊喜地看见朋友圈中有一张兵团职工背粮入仓的照片,照片是九师摄影家谢华早年采风时拍摄的,这张珍贵的老照片将我的记忆一下拉到七八十年代连队的麦场上。
七月中旬以后,连队地里的麦子都金黄成熟了,收割机进地割完一块麦子,就要用车运回连队的麦场上。在九师一六八团三连北面的麦场上,堆放着一堆堆刚收回的麦子,那散发出新鲜麦香的麦子,在麦场上像一个个小小的金字塔,又像一个个的金元宝。七星瓢虫、蚂蚱还有不知名的小虫从刚卸下的麦堆里往外爬,燕麦、恢恢条籽、杂草籽夹杂其间,要扬场,要灌麻袋,要入仓,那时连队的麦场可热闹了,白天没干完的活儿晚上要加班,男男女女在灰暗的灯光下来去匆匆,麦场上熙熙攘攘,欢声笑语,说着、笑着、忙活着,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让人忘记了四季生活的单调与艰辛。那个年代,连队没有电视,没有网络,也没有手机,连队的麦场,对单调的连队生活可谓是一种调剂。
在麦场,扬场那可是一项技术活,那时扬场不像现在一两台无风扬场机,四五个人就够了,那时扬场需要很多的人,有喂扬场机的,有用木掀扬的,有戴着草帽坐在麦堆上打落的(打落是用扫把打掉落选的麦子),还有在麦堆前扫边的,每人各负其责。父亲是扬场的好把式,木锹撩起,金黄的麦粒随着木锹的一角窜了出去,成弧形散落在麦堆上,按他的说法是会扬一条线,不会扬的一大片。三连老职工康翠兰也是扬场的好手,她边扬场,边给年轻人讲授扬场的技巧,如何顶风扬场,如何随着风向,变换手法扬,以及如何打落才能把麦堆打扫干净。
扬好的麦子也不像现在这样用铲车铲进红岩汽车或二拖三的大汽车上直接调运走,而是要人工背着入到连队的粮仓里。粮仓是麦场边上的一个个用土垒的圆筒状、尖顶式建筑,仓门只有一个,且底部高出地面一米多,如此设置有利于防鼠,在筒体上部位置,等距离分布着三个小窗口,利于通风透气,粮食装满后盖上麦草再用草泥糊成锥形,用来储存粮食,连队的人们风趣地称之为“碉堡”。
要入仓先得灌包,灌包装粮也有技巧,撑麻袋的人要按紧麻袋口的两边把麻袋撑开,装麻袋的人要先铲点麦子在麻袋口下面压一下,然后再铲上满锹的麦子使劲地向麻袋里扔,这样才能把麻袋角撑起来才能装实,装好的袋子要经连队的保管员过秤称,过完秤记好重量后开始入仓。
背粮入仓是力气活儿,男人们有的背一麻袋,有的背大半麻袋,妇女只能背半袋或小半袋。刚开始入仓时还比较轻松,背包入仓的人把麻袋里的麦子直接倒进仓里就行了,可随着倒入的麦子越来越多,就要搭梯子了,背粮的人踏着木板做的梯子,一步一步向高高的粮仓攀登,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有的人力气小踉踉跄跄的晃到了粮仓旁边,看着高高的粮仓,心里发怵,往上爬时双腿打颤,身子一歪,连人带粮食一起载到了粮仓里,下面传来一片笑声和唏嘘声。
那时连队职工干活儿积极性非常高涨,拈轻怕重会被人瞧不起。三连有个叫舒顺英的老师,丈夫是连队的干部,学校勤工俭学劳动时舒顺英老师正好怀孕了,要强的她不顾身体的不适,坚持背粮入仓,别人劝她休息,她说“我是党员又是干部家属怎么能脱离劳动呢!”就这样坚持着半麻袋半麻袋地把粮食背入粮仓里,可由于劳动量过强,她那怀孕几个月的孩子没等出世就流产了。类似这样的故事在当时有很多……
这就是连队的麦场,和麦场上的故事,时隔多年,不曾遗忘。
随着岁月的变迁,麦场上的“碉堡”在人们的视线中逐渐消失,以至于变得难以寻迹,成为那个年代的特殊记忆,连队的麦场也再没有那时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