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校人才遴选视角思考高考英语写作“三层”分级测试题改革的可行性*
2017-01-27季绍斌
季绍斌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从高校人才遴选视角思考高考英语写作“三层”分级测试题改革的可行性*
季绍斌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温州325035)
从测试学角度来看,英语写作更能客观、全面及深入考查考生的临场外语表达能力并能反映其真实的语言水平等。与高校系统化开设英语写作课程形成对比的是,中学阶段英语写作课并未独立设课,因而系统化培养的缺失使得英语写作测试成绩一直在低位徘徊。但鉴于写作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各地高考英语试题均会不约而同地设立分值不菲的写作题,其宗旨是通过统考测试反拨于课堂教学。遗憾的是普通高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低下的弊端并未得到有效根除。因而引入分级测试不仅有利于让学习能力有差异的个体通过难度不同的写作任务达成各自的英语写作需求,也有利于各高校可依据高考生相应的英语写作分级水平遴选适合的人才并予以针对性培养。
高考学生;英语写作;“三层”分级;测试题研究
Abstract:English writing,as a final item listed in GAOKAO,has been a focus for GAOKAO candidates and their teachers over the past decades.As a subjective testing item,English writing is clearly different from such objective exercises as multiple choices designed in GAOKAO,the writing of which can reflect the GAOKAO candidates'real ability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Unfortunately,the wiring course has not been established yet for the time being.In order to promote the awareness of importance of writing in the linguistic field,the graded writing methodology is strongly recommended to meet the needs of GAOKAO candidates and related experts involved for the purpose of admission to the potential candidates ready for their further English learning.
Key words:GAOKAO candidates;English Writing;three tiered scheme;testing research
一、问题的提出
高考英语作文命题的研究历来备受一线教师和基础教育研究人员的重视,也备受从事一线的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的关注。众所周知,英语写作能较全面地反馈出英语语言学习者对该门语言知识掌握情况,各省高考自行命题的英语高考试题和教育部组织的三套课标高考英语卷都把英语写作测试视为一个重要题项。该题项的设置在考与教的长期“博弈”中,容易发现考试和教学研究人员在高考命题规律、命题范围和应对高考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研究甚多。譬如,马乃庆(2012)研究了新课程标准下浙江省高考英语的写作测试的命题特点和出题规律[1];陈巧红(2015)则选取了浙江省某年的高考书面英语表达,解读了浙江省高考英语作文命题的特点与教学心得的体会[2]。而笔者在《高中生》杂志上所刊载的一文中指出“高考英语写作需要考生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然后通过具体的事例来针对考试提供的话题给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3]可见,学者对高考英语写作研究偏重于高考命题规律、命题范围及应对技巧。从某种意义上“有利于”选拔“应试人才”,同时助长了部分师生猜题、蒙题和压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素质和人才选拔的宗旨。为解决上述问题,需在根源上下功夫,梳理好“教、学、测、评”的多方关系。本文拟从高校遴选人才的需求来探索“三层分级”测试对于当前英语教学与测试所产生的影响。
二、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日常英语写作教学与历年的高考英语作文命题中不难发现以下问题的原因:
(一)写作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原因
目前我国普通高中英语教学尚未形成系统化的写作教学体系。评价学生的英语写作成果往往依附于一份完整的试卷或课文中出现的小练笔而给予信息不全的评价。导致学生或考生对于英语作文的优劣并未形成一个可参考的标准[4-6]。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更是乐于挑选语法或词汇题作一详细的解析,而对于需要思考和精雕细琢的写作只好一笔带过,避免课堂失控。久而久之,英语写作教学就成为“老大难”问题。再加上各校制定的标准、不同教师的评分要求等也因校而异或因人而异,造成学生无法从教师那里获取所谓“标准”答案,因而显得无所适从,进而对英语写作课的学习产生倦怠和信心不足等现象。随机抽查了6所温州普通高中的高三在读学生,发现有近60%即将参与高考的学生对英语写作最为“忌惮”,有40%以上的高考生反映自己在考前英语写作都是临时准备,背诵任课教师推荐的范文或自己准备的英语文章(如网络上下载的文章等),如此教学与应试的反拨效果显然是不成正比的。
(二)考试政策与高考实际相脱离的原因
目前国家教育部虽然给予一些教育强省较大的高考自主命题的权力,但是高考毕竟是事关千家万户利益且涉及面最为广泛的考试。考试政策的制定往往会与实际需求相脱节。一些与高考相关的政策制订与散布在各地,尤其是与偏远地区和山区等高考生实际需求相脱节的现象尤为严重。教育的不平衡,很难通过一张统考试卷来达到理想公平的境界。显而易见,一些省示范或省市级重点高中把众多普通高中或位于僻壤地区的高中在高考这一看似公平考试面前远远抛在后头,这种趋势在近几年高考测试方式改革后却愈发凸显。因此高考考试政策的滞后与不接地气严重阻碍了考试的公平性。同时也把我国为数不多的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倾斜于由分数堆积起来的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具有创新意识的另类学子。
(三)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脱离的原因
应试教育在我国素来已久,我国自古以来人才的选拔与应试教育紧密相关。自从改革开放后,应试教育的势头更为强劲。由于衡量学生学业成绩的手段过于单一,高考被视为唯一能让所有高考生在同一起跑线上各自展开公平竞争的渠道。殊不知由分数堆积的高分人才与现实创新和成就大业的人才并无直接关联。相反,有教育机构通过近10年的调查发现,我国各省高考状元毕业后业绩平平。与应试教育对立的教育模式当属素质教育。由于是软性教育,具有不可测性。教育主管部门无法用确切数字来衡量各校素质教育的高低,因此虽然近年来在各中学不断兴起素质教育的浪潮,不过与应试味十足的高考相比,素质教育就只能退让以至于相形见绌。作为摆设的素质教育在中学阶段沦为可有可无的装点门面之用途。而与当初良好的教育设计相差甚远。
(四)作文考试目标与人才培养脱节的原因
理论必须要服务于实践,这是久远已有的共识。但是目前的高考英语作文考试目标仍停留于为教学服务或作为教学的指挥棒,缺乏与现实社会对接服务的功能。过度倚重心理语言学的作文测试与服务于人才培养之需的社会语言学的转变是改革目前语言类大型考试的必经之路。过去的高考作文测试过于注重考生的语言知识而忽视了语言交际功能的本质,从而导致高分的考生无法用英语自如地与国外人士进行各层面的交流。“哑巴英语”和“聋子英语”就是众人皆知的英语考试产物。这与我国的外语人才培养目标背道而驰。在上世纪60年代世界知名语言学家Chomsky早已提出语言能力与语言行为,随后Hymes补充并发展这一语言实用性观点继而提出所谓“语言使用与社会文化因素的关联”;Swain(1980)等人较为系统地提出语言使用过程中的四项能力。而其中的“语言的交际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被首次提及,在后来被Weir(1990)应用于雅思(IELTS)测试设计中。我国近些年高考或一些大型的英语语言测试在某种程度也接受此理论和观点,在不断强化测试的效度、信度的同时与培养人才需要的真实性越发靠拢。这一转变是与教育部正式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中制订的目标相一致。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真实的高考英语作文命题过程中,与社会的需求和与高校人才的培养往往是相互脱节的,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无非是与命题人员的组成有关系。作为大型且攸关众多考生命运的测试,英语作文题的中规中矩贴近课本教材本无可厚非,但是一味迎合考试大纲和教学大纲,与社会实际需求的远离就可想而知。两者的矛盾看似无解,究其实就得让高考从大雅之堂走向民间实现接地气的转变,而成功地做到这一点在目前难度仍不少。
(五)写作评价手段单一性造成的原因
众所周知,学习效果的检测始终离不开作业的评判。由于教师逐个批改作文的工作量大,通常情况下无法就每位学习者的习作给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只能针对个别学生作文进行有限深度的评阅,而大多数学生的习作只有寥寥数句的贯式评语。这种英语写作教学现状无法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习作中的问题和需改进之处。尽管高考命题者良苦用心设计出与时俱进的各类写作题让学生体悟人生、畅想未来,应试的麻痹使得考生只能“靠老本,走老路”去应对新情况、新情势。所以新高考题型的调整势在必行。
(六)现行高考命题作文局限性的原因
不同于其它层次的考试,高考命题者在保持命题难易度方面具有高度的传承性、稳定性和可对比性等优势,然而年复一年“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写作测试在不知不觉中剥夺了考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性。此外在紧张的高考现场,在规定时间内人人能够完成一篇优美的作文是难以想象的。为此命题者把高考作文圈定在有提示词的开放性作文,并从写作的字数上加以限制,一般要求在100字到120字之间,话题始终围绕着校园生活和考生的学习体会,偶尔也会出现一些社会上热门的话题,但往往与校园话题相结合。由于英语写作题材和写作要求等一些规定已成范式,因而考生,包括一些任课教师在考前就替考生准备了大量的写作套句或模板并为其提供可易背诵的范文,为的是在考试中一劳永逸地“默写”作文而不是现场创作。
(七)写作测试反拨效果不彰的原因
众所周知,高考的宗旨是为高校选拔合格的优秀人才,它既不同于毕业考试(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也不同于竞赛题,可以置大纲而不顾。所以要制定一份高质量的高考题其实是出题专家在受限的“舞台”上创造出无限的“可能”来。就英语写作而言,可能会出现让少部分考生欣喜若狂的情形,因为他们蒙对了题目就犹如神助般“出色”地完成了写作任务,而其他考生或许望“题”兴叹,懊恼自己背错了题目或被辅导老师误导,大脑瞬间空白无法正常应对考题。凡此种种皆与长期应试的教学惯性有关。另一方面,尤其在英语测试方面,文理不分共同使用一份相同的试卷这对今后从事理工科的考生与从事文科类研究的考生也是不公之源。因而高考的指挥棒若“指挥”不当,只会给中学阶段的教学陡增更多的困惑和迷茫,也是考后的反拨作用并不能真正起到引领教学改革的需要,到头来再次“逼迫”各中学陷入应试的怪圈却不能自拔。
三、英语写作分级测试的几点思考
根据以上原因分析,可见课堂教学与现场测试呈“两张皮”的现象仍为严重,现结合浙江省的高考出题实际和高职教学实际,拟提出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三层”分级写作测试命题的思考
所谓“三层”分级写作命题是基于目前高考英语写作命题方式单一性的弊端出发而提出的改革高考英语写作命题设想。其基本思路是“以生为本”的设计理念,把传统的单一写作命题分为“三个”等级,每个等级赋予不同题材写作、不同的评分标准和不同的写作字数要求。这种三级拆分的做法是基于目前中学英语教学实际情况而设置的。
纵观近10年浙江省独立高考命题史,尚未出现纯书信体英语作文,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浙江省英语高考目标是为高校挑选倾向于具备思辨性的外语使用人才。这一测试设计基本上符合我国高校选才方向,但不足之处就是忽视了考生个体语言水平的差异。结果在评卷时容易造成“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等受人为干扰现象,使阅卷者无法充分显露自己的评分意图。设立三个级别的分层命题写作有助于高考生降低因审题不当或其它因素等带来的风险考出应有的水平待各高校遴选,同时让阅卷者在尊重评分标准前提下也能授予其充分的判分自由空间,使得考生和阅卷者各自充分展示其真实的写作实力和准确的判分信度。
(二)“三层”分级测试实施过程的思考
1.实验样本选取
为了验证三层分级测试的优点,课题组成员走访了在温的几所代表性中学,包括省重点高中温州中学、温州第二中学,温州市重点高中温州第二外国语中学、温州二十二中,温州市普通中学温州五十一中、一所当地的民办高中和职高等。调查上述学校的高中生英语写作现况。发放120份问卷,回收问卷108份,其中有效问卷96份,有效率为89%。该问卷调查还含有3套不同题材的命题英语作文。结果发现有近80%的普通高中生和职高生选择了日常生活题材为主的书信体写作;56%市重点高中生选择了记叙文或描写文题材为主的英语写作,有将近60%的省重点高中学生选择了夹叙夹议或英语议论文写作。从学生自主选择的写作题材就不难端倪出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其中信件写作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比较贴近,也能较好地表达出学生想要说的话,因而绝大多数的普通高中学生偏爱此写作任务;而市级重点高中学生有近一半以上选择记叙文(narration)或描写文(description)写作是出自该类型学校学生比较善于观察生活细节,也能发挥个体的想象力;而省重点高中生偏好议论文写作,说明他们提前做好进入大学学习的准备。从字数上来看,英语信件写作字数平均达60个;记叙文或描写文的字数达100个;议论文字数达120个。目前浙江省高考现场英语作文字数要求是100~120个单词。说明该省高考英语写作要求是在记叙文或描写文之上而设计的。
2.实验结果分析
确定参与“三层”分级测试的实验对象和经多重筛选确定的写作体裁后,在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的期中英语写作测试题设计过程中,经课题组和合作中学的共同努力,我们在温州中学、温州第二中学等温州市省重点高中和温州二十二中学、温州第二外国语学校等市级重点高中以及普通高中温州五十一中学等各校的个别高一班级实施“三层”分级测试。参与“三层”分级测试实验的温州中学有2个高一平行班级、温州二中也是2个平行班级;温州二十二中学和温州第二外国语学校各自有4个平行班级以及温州五十一中学有2个高一平行班作为实验对象。其中温州中学和温州二中的学生所接触的英语写作试题的难度跟高考英语写作相当,作为高级写作的层级,而温州二十二中学和温州第二外国语学校高一学生接受的英语写作测试是各校的高二学生英语写作难度,属于中级写作层级;温州五十一中学的高一学生接受的是与英语中考难度相似的写作题,属于初级写作层级。课题组邀请参与实验班教学和测试的各校英语教师参与评分。把考生的学校和姓名抹去,背对背打分。最终发现,参与高级写作的考生平均得分18;中级考生的得分是16以及初级考生的平均分为11。与没有参与实验的班级相比,这两所省重点中学的考生写作平均分为19;市级重点中学的考生平均分为14而普通高中的学生写作平均分是8。显然参与分层测试实验的考生写作成绩的差距与无分层的考生差距显著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因各校教学资源和生源的差异所带给考试结果的波动。同时也说明了分层设计写作考试是推动教育公平的一个有效手段之一。课题组还发现,位于初级写作能力的考生由于分层写作,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没有分级之前,所有考生的作文评分标准都是一个样。因而初级考生的英语作文分普遍偏低,而处于高级写作水平的考生又感觉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因被限制在一个相对狭窄的写作框架中。有了分层测试,各层级的评分标准就出现了梯度式的要求。因材施教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和体现,同时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较以往有了显著的增加。初级学生渴望升到中级,而中级学生希望进入高级。高级考生又可自由发挥其写作长处向大学英语写作阶段靠拢。由于实施分层级写作,学生的写作潜能得以充分的展示和挖掘。这有利于高校通过高考选拔差异性人才。
(三)英语写作分级测试策略的思考
根据语言学关于输入(Input)和输出(Output)以及外语自然习得(foreign language acquisition)等语言学理论,中国考生要做到真正掌握一门外语,高考命题者如能真正地出好一套试题那就有可能实现通过考试习得外语知识的语言学习目标。为了公平、公开和公正起见,中学任课教师绝大多数为避嫌绝缘于高考命题,高考命题者主要来自大学相关领域知名教授,这对高校的教师没有直接参与到中学阶段的教学事务来说反而是有不利的一面。因此高校教师必须加强与普通中学的联系,通过经常走访结对中学,了解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中学教师的教学状况,掌握了第一手中学英语教学现状才能针对这些来自一线的教学信息做出合理性的命题判断,而不仅仅是依靠考试大纲就闭门造车出所谓权威的高考试题,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对于高校教师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检验命题者是否胜任高考出题的一项指标。鉴于介入高考人群主要有三方面人员组成:考生、教师和命题者以及三者之间所构筑的特殊关系,考生的成绩可凭成绩报告单直接反馈给命题者,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校期间的逐年学习情况建立起每位学生的学习档案袋以便记录他们学习的每一个进度,其中包括校内各类考试成绩,如此就可把高考生、任课教师和大学命题教师三者有机地互联互通起来,把来自校园的话题编撰成考试可用的参考素材,但不仅限于此,考生可在一个可描述性高且无特殊倾向性的话题引导下写出一篇富有文采却又不失哲理的英语文章来[7-8]。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是这个道理。
(四)英语写作分级测试方法的思考
标准化测试不仅需强调统一性,而且还得注重个体差异化性。测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体现公平。这种公平需要体现在考生个体差异、地域差异、师资差异和教学条件等诸多方面的差异。著名的语言测试学家Bachman(1990)认为“语言测试中存在的系统性差异与所要检测的考生能力无逻辑关系而与考生的其它特征有关。如果某一考试对具有某种特征的考生群体有利,那么这种测试就有违公平性”。同样针对影响力不同寻常的高考,使用一份统一的试卷甄别各类考生参差不齐的语言水平就有失公允。在高考英语试卷命题中,应考虑多维度的影响因素制作试题。研究高考的对象存有四个维度,即学生(高考生)、任课教师、高考命题人员和关注高考的社会民众等。通过这四者的密切联动打通考前他们互不相联的症结,在四者始终能够做到通联的前提下,通过高考这一特殊的介质让基础教育的终结有个完满的高考考试来完成。浙江省教育考试院于去年就向社会大众开放征集高考试题,这一崭新开放式的高考出题方式将对未来我国高考事业的全民参与起到示范的作用,同时让考生本人与高考出题专家有了直接对话的可能。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高考出题风格完全颠覆了传统应试的做法,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和出题宗旨。鉴于此,笔者提倡平时英语授课过程中,应该加强写作训练,通过专项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基本技能和写作技巧,同时任课教师可根据本校内的课时安排,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可考虑把班级学生分为写作初级班、中级班和高级班,各等级的写作作业需要详改。同时与此配合的是设计的高考写作试题也可相应分为三个等级的要求:初级英语写作题、中级英语写作题和高级英语写作题。其中初级起始分可从0分设置,最高分达20分值;中级起始分为5分,最高分值为25;高级起始分为10分,30分为满分。各等级间的分差通过测算换算成为对应级别的分值,作为考生的最终写作成绩。要想实现上述分层分级的测试改革,就得积极探索高考英语写作模式的彻底变革。因为写作是个综合语言知识运用的结果。如果写作在高考中只有一个标杆那就很难为高校挑选出合适的英语语言人才或专业英语人才。
四、结论
必须指出,高考不同于一般的考试,维系着千家万户的期待与向往。虽然英语写作测试只是英语全卷中的一部分,但因写作的特殊性和评卷的主观性导致分值的波动甚大。从目前高考写作阅卷情况来看,我们更加看重语言知识与其表达,往往忽视了考生的语言创造力和表现力的区分。而这种区分度在未来高校的后续语言学习过程中尤显重要。因而高考英语测试的重点应从语言知识测试逐步过渡到语言能力测试的转变。从本课题笔者负责研究的对象实验结果来看,三层分级的英语写作测试要比单一形式的英语命题写作测试更能反映出考生的真实英语书面语表达能力和表现力[9]。因为这种写作测试的设计是基于各层级从低到高的语言写作能力的甄别,挑选出分别适合各级别写作能力的考生。出题者最终让写作测试的形式、内容和实用性等因素均能有效地统一于一份精心制作的试卷中,也为后续的高校人才培养打下良好的语言根基。
[1]马乃庆.新课程背景下浙江省高考英语写作测试研究[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2(4):55-58.
[2]陈巧红.2014年浙江省高考英语书面表达的解读与心得[J].中学生英语,2015(14):125-126.
[3]季绍斌.高考英语写作感悟[J].高中生,2014(10):50-51.
[4]潘飞.从高考英语作文谈大学英语写作教学[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4(4):291-293.
[5]仝亚军.2010年浙江省高考英语书面表达题评析[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2011(1):59-63.
[6]张允.高考英语改革中亟须解决的几个问题[J].教学与管理,2015(13):77-79.
[7]朱熙渊.论提升高中学生的英语语言逻辑能力——以2014年浙江省高考英语试题为例[J].英语教师,2015(6):119-123.
[8]张青青.浅谈有效提升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教学策略——由两篇学生高考英语书面表达想到的[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1(2):96-99.
[9]李利.基于课改中对英语实行“一年多考”问题的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5(8):168-170.
(责任编辑:夏侯富生)
Proposals on theAngle forAdmitting University for Innovation of“Three Piers”on the English Writing Practice for GAOKAO
JI Shao-bin
(Wen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Wenzhou,325035,China)
H319.6
A
1672-0105(2017)03-0086-06
10.3969/j.issn.1672-0105.2017.03.019
2016-12-20
浙江省考试院2016年度立项课题“高考英语写作题三层分级测试改革研究”(2016ZJKS43)
季绍斌,男,硕士,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传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商务英语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