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天麻汤治疗颈性眩晕30例
2017-01-27吕革华
吕革华
葛根天麻汤治疗颈性眩晕30例
吕革华
(河北省邯郸明仁医院急诊科,邯郸 056019)
目的 观察葛根天麻汤治疗颈性眩晕临床效果。方法 2012年12月—2016年3月运用葛根天麻汤治疗颈性眩晕患者30例,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19例痊愈,好转10例,效果不明显1例。总有效率为96.67%。结论 葛根天麻汤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眩晕;葛根天麻汤;中医药治疗
颈性眩晕是指从椎动脉颅外段血流受影响为主要原因,由此而产生的眩晕。由于颈椎骨刺及退行性关节炎、椎间盘病变使椎动脉受压迫,当转颈时一侧椎动脉更易受压。若椎动脉本身已有粥样硬化,一侧椎动脉受压迫后,对侧椎动脉无法代偿则出现症状。临床常见的症状为发作性眩晕,其发病与头颈转动有密切关系。此外,尚可伴有枕部头痛、猝倒、视觉症 (闪光、视野缺失)及上肢麻痛[1]。自2012年12月至2016年3月邯郸明仁医院运用葛根天麻汤治疗颈性眩晕30例,均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取的30例均系门诊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40~49岁13例,50~59岁17例。临床表现为发作性眩晕,视物旋转或倾倒,伴上肢麻木,恶心呕吐,站立不稳,耳鸣重听,颈背疼痛等。眩晕发作与头颈转动或头位 (屈曲或后仰)有密切关系。颈椎X线摄片可见骨质增生,CT颈椎扫描可发现横突孔变窄及颈椎退行性病变。脑血流检查均提示椎动脉供血不足,血管弹性差。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神经病学》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和颈椎病的诊断标准[3]:经颅多普勒超声 (TCD)显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椎间孔压缩试验 (+),臂丛牵拉试验 (+),X线检查提示颈椎体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排除其他如急性脑梗死、脑出血、脑肿瘤及耳源性等非颈源性原发疾病。
1.3 纳入标准 年龄在40~50岁;符合颈性眩晕西医诊断标准和中医风湿瘀阻证且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4 排除标准 经检查证实本病由颅内占位性病变、创伤、耳病、眼病等引起;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合并有心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过敏体质及对本药过敏;精神疾患以及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定者[4]。
1.5 治疗方法 所选30例患者均采用葛根天麻汤加减治疗。葛根天麻汤药物组成:葛根30 g,天麻30 g,钩藤12 g,炙鳖甲30 g(先煎),生牡蛎30 g(先煎),石决明20 g,生地黄30 g,丹皮12 g,知母12 g,丹参30 g,桔梗10 g,黄芩10 g。水煎服,每日1剂。其中伴失眠多梦者可加酸枣仁20 g,夜交藤15 g。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痊愈:眩晕及伴随症状消失,半年至1年无复发;显效:眩晕及伴随症状基本消失,但停药后仍有复发者;有效:眩晕及伴随症状明显减轻,发作次数减少;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或中途停药者[2]。
2.2 临床疗效 30例患者中,服药时间最长30 d,最短7 d。临床疗效:19例痊愈,好转10例,效果不明显1例。总有效率为96.67%。
2.3 医案举例 唐某,女,52岁。2013年12月5日初诊。患者自述由于劳累情绪激动而致眩晕,恶心呕吐,视物旋转,耳鸣,颈背疼痛,舌红,脉细数,静点倍他司丁250 mL,舒血宁15 mL,维生素B6200 mL,日1次。未见好转。给予:葛根30 g,天麻30 g,钩藤12 g,炙鳖甲30 g(先煎),生牡蛎30 g(先煎),石决明20 g,生地黄30 g,牡丹皮12 g,知母12 g,丹参30 g,桔梗10 g,黄芩10 g,酸枣仁30 g,青蒿6 g,夜交藤12 g。服5剂后症状好转,继服5剂症状消失,随访未见复发。
按语:该患者因劳累致气血不足,不能上充髓海,加之情绪激动,肝阳上扰,因此出现眩晕,恶心呕吐,视物旋转等症状。选用自拟葛根天麻汤平肝潜阳,滋补肝肾气血,潜补并施,共奏良效。
3 讨论
眩晕是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上多系统的疾病常具有头晕症状。由颈背部软组织病变或颈椎骨关节性病变而引起的眩晕,叫颈性眩晕症。病人在来软组织病科就诊前,绝大多数被误诊为“梅尼埃综合征”“脑动脉硬化”“眩晕症”“植物神经紊乱症”“神经衰弱”等。因而得不到有效治疗,眩晕症状长期不消,严重者影响工作和生活。本病多于40岁以上发病,眩晕为首发症状,发病常与颈部体位改变有关,颈部做后仰,旋转动作时,可诱发眩晕。常突然发病,于起床或转头突然出现眩晕,主要表现为旋转感、倾斜感、摇动感、失稳感等,发作时间多为数秒或数分钟或2~3周才缓解,缓解期症状仍有轻度存在,严重眩晕者当颈部体位改变时出现突然晕倒,但意识清楚,视听力正常,数秒或数分钟即完全恢复。伴随症状有头痛,多在后枕部或两颞部,多为胀痛、困重感,伴有恶心、出汗等,严重时有运动障碍、听觉与视觉障碍。颈椎检查:颈部活动受限,患病椎体棘突偏歪,椎旁有压痛,颈2棘突偏歪多见,因椎动脉进入横突孔后,垂直上升,从第2颈椎到进入枕骨大孔之前椎动脉在此段发生多个弯曲,椎动脉血流受阻碍也多发生于此。脑血流图,枕乳导联,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扭颈试验阳性。X线可见颈椎椎体、椎间盘、钩突关节退变和项韧带钙化,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等。脑超声可见椎-基底动脉血流量减少[5]。
眩晕多和头颈活动有关:有的病人于摇头时出现眩晕症状;有的病人于行走时出现眩晕症状,休息和头不动时眩晕症状减轻或消失,大多数病人于头旋转至某方位时出现眩晕症状或使原来的眩晕症状加重;有的病人不能仰头视物;有的不能低头工作,甚至头不能枕枕;有的病人头只能固定在一个方位上,行走、视物都十分不便;有的病人甚至大声讲话或听别人发出的高音,也会引起头晕症状的发作或加重;也有的病人上下床时因头颈部位置的改变而引起一过性视力缺失 (黑蒙)或神志昏迷,头在卧位或坐位静止片刻后才逐渐恢复。因此,这类病人不仅影响工作,而且生活也常不能自理。行走,去厕所均需人搀扶。
颈性眩晕症病人常伴有眼部症状,或旋头至某方位时出现眼发黑现象;有的病人眼眶痛、眼干涩、眼不想睁、眼花、视物模糊、看东西发灰;有的病人不能看活动或运动着的物体,否则头晕加重;有的病人视物摇晃、乱动,因而不敢睁眼,这类病人上楼尚可,下楼必须扶楼梯把手;有的病人产生复视现象,故病人只能长期闭门不出;还有些病人发病后视力明显下降,甚至失明。经治疗,随着眩晕症状的消失,以上这些眼部症状也会随之消失。颈性眩晕症病人也有相伴一些耳部症状,如有的病人病变一侧耳朵似有异物堵塞感和病变侧耳后牵胀感,有的病人在病变一侧产生耳鸣、重听,甚至耳聋。颈性眩晕症病人也常伴有其他一些症状,如颈活动时作响,说话时语言不畅、舌活动不灵,也有的病人味觉迟钝,有的病人伴有咽痛、咽部异物感或病变侧脸颊部疼痛及牙痛症状,还有一些病人感头枕部麻木,似有物“压”头或似棍击打的“闷胀感”,也有的病人有头顶“跳动”和头胀感。经治疗,随着眩晕症状的改善,以上这些相伴症状也会随之消失。还有一些颈性眩晕症病人伴有全身症状,如全身乏力、精神恍惚、记忆力减退、失眠等,或有憋气、恶心等。这些病人常因精神紧张而诱发眩晕症状或使原有眩晕症状加重。
颈源性眩晕,属中医学“眩晕”范畴。其辨证有虚有实。虚者有“髓海不足” (《灵枢·海论》)、“无虚不作眩” (《景岳全书·眩晕》);实者有“诸风掉 眩,皆属于肝” (《素问·至真火论》)、“无痰则不眩”(《丹溪心法·头眩》)。本病多由于体虚,忧思郁怒及饮食厚味等,心肝亏损气血不足,不能上充髓海而发;有因肾阴不足,肝失滋养,肝阳上扰清窍所致,有因湿盛之体,过食厚味、聚湿成痰、上蒸清阳。故治疗方法为补益肝肾,活血通络,祛湿化痰。本病多因长期低头劳作,颈部慢性疲劳性损伤、外伤、颈椎退行性病变等,对颈动脉造成的机械性压迫,致颈部组织慢性损伤、肌肉痉挛、炎症水肿刺激颈交感神经,引起椎动脉痉挛,椎动脉供血不足而眩晕[6]。
颈性眩晕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具有阴虚火旺征象,素体阴虚者,交感神经易激惹性较高,滋阴清热,平肝熄风,降低机体交感神经的易激惹性。故用葛根天麻汤治疗颈性眩晕。整方甘凉养阴,清热透散,虚热平熄,浮风自灭。颈性眩晕之征象多在上半身,“病在上,宜透散之。”方中鳖甲、牡蛎、知母、生地黄清热滋阴,葛根、黄芩清利解肌透散扩张血管,天麻平肝熄风通经络,牡丹皮、丹参清凉活血,从而达到清眩止晕之效。
[1]刘新民.内科学·第一卷.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8:8.
[2]梅旭成,侯凤玲.葛根天麻汤治疗颈性眩晕48例[J].内蒙古中医药,2009,28(20):8.
[3]史毛泉.实用神经病学[M].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072.
[4]荆志伟,姬爱冬,杨俊红.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风痰瘀阻证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J].中医杂志,2011,52(S1):91-93.
[5]柳登顺,张剑赤,主编.实用颈腰肢痛诊疗手册[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12-226.
[6]马小平,主编.夏治平传承经验荟萃[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Gegen Tianma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Vertigo for 30 Cases
LYU Jihua
(Emergency Department,Handan Mingren Hospital,Hebei Province,Handan 056019,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Gegen Tianma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vertigo.Methods From December 2012 to March 2016,30 cases used Gegen Tianma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vertigo.The therapeutic effect was observed.Results 19 cases were cured,10 cases improved,and one case had no obvious effec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6.67%.Conclusi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Gegen Tianma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vertigo is significant.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vertigo;Gegen Tianma decoction;therap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10.3969/j.issn.1672-2779.2017.20.037
1672-2779(2017)-20-0088-02
2017-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