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黄传术人*
——平遥道虎壁王氏中医妇科代表性传承人王金权访谈录
2017-01-27钱永平采访整理
钱永平 采访整理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访谈录·
歧黄传术人*
——平遥道虎壁王氏中医妇科代表性传承人王金权访谈录
钱永平 采访整理
王金权,男,(1959-),山西平遥县人,道虎壁王氏中医妇科第28代代表性传人,山西省名中医,主任医师,山西中医学院二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西中医学院附属晋中市中医院副院长,全国三晋王氏妇科流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国家“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中医妇科学科带头人。从事王氏中医妇科临床诊疗、传习、研究近40年,擅长中医治疗各类妇科疑难病症,发明了“王氏化癥灌肠液”,解决了非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难题,研发术黄调经合剂、归芎调经合剂等院内药剂,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11年,“道虎壁王氏中医妇科”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同时,王氏妇科也入选全国中医十大妇科流派。有专家归纳中医流派形成应具备三个基本要素:其一,有学术思想;其二,有能反映本派学术思想的代表性著作;其三,有传承轨迹明确的人才链条,从时间上讲,已相传三代以上。近年来,中医流派蕴含的中医思想、医德仁术及代代相传的人才培养方式日益受到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医家的重视,有人称中医流派传承是传承工作的牛鼻子。*胡国华、罗颂平:《全国中医妇科流派研究》,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版,第2、4页。平遥道虎壁王氏中医妇科自北宋王厚开始,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现已传承29代,是山西有名的中医世家。
一、传承根基:中医世家
钱永平(以下简称“钱”):王院长您好,先请您讲讲王氏中医妇科的发展历史。
王金权(以下简称“王”):目前王氏妇科荣有三块国家级牌子:第一,王氏妇科是全国十大中医妇科流派之一*其余九个分别为:黑龙江龙江韩氏妇科,天津哈氏妇科,上海海派朱氏妇科、上海海派蔡氏妇科,浙江何氏妇科、浙江陈氏妇科,广东岭南罗氏妇科,云南姚氏妇科,贵州黔贵丁氏妇科。,是2012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全国首批64家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单位之一,是山西省唯一一个国家级中医妇科流派项目;第二,是全国中医妇科流派中唯一一个国家级非遗项目;第三,是晋中市唯一一个国家级重点专科中医妇科建设项目。这是王氏妇科的三个唯一。
根据我家历史,王氏妇科起源于北宋时期的太原,王氏妇科第一代传人王厚在太原晋祠一带行医,为躲避战乱,举家迁到平遥县东泉镇麦茭沟村行医为业。麦茭沟村是丘陵半山区,山清水秀,非常适合种植中草药。因为以前的中医都是自己种植药材,采摘、加工、炮制,做成丸散膏丹,出诊时拿一块布,布上缝有很多小口袋,口袋上写着药名,是个移动的药柜子,用骡子或马驮着,看完病就现场开方抓药。
根据家族所藏石碑和家谱上的文字记载,元朝皇庆二年(公元1313年),王氏妇科第11代传人王景刚带领两个侄子王伯广、王定全,从麦茭沟村迁到离平遥古城约2.5公里的道虎壁村定居行医,附近老百姓都来王家看病,声名很大留在麦茭沟村的王氏后人慢慢不行医了,传承王氏妇科的重任就落在道虎壁这支王家人肩上,世人以地名定位为“道虎壁王氏妇科”,不断发展壮大,传承至今。
从家谱中可以看出,鼎盛时期王氏妇科一代人中有十七八人同时行医。现在平遥、榆次、太原、介休、北京等地都有王家嫡系从事中医妇科,但从医的人慢慢少了,以前有“传男不传女”的家规限制,而到我们这代人,每家只生一个小孩,若孩子不愿学医,家族传承就无法继续。
钱:就王氏中医妇科历史发展情况,我在一篇论文中已有涉及,限于文章主旨、篇幅和自己对王氏中医妇科的了解,并没有将王氏妇科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人物予以详尽描述,您能再讲讲吗?
王:在王氏妇科29代人的传承过程中,每隔几代就有出类拔萃的传人出现,不断将家族医术发扬光大。宋朝第4代传人王时亨考中了进士,后弃官从医,他制定家规,整理王家脉诀和验方,为王氏妇科的发展做了很多基础性工作,贡献比较大。
第8代传人王士能生活在元代,云游看病,是王氏家族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据老辈人讲,他游医京城时,遇皇妃患病大出血,御医束手无策,皇帝就出皇榜延请名医,他主动揭皇榜给皇妃看病结果药到病除,皇帝大喜,留他在太医院做了太医。皇帝要赏赐他,问他有什么要求,他说希望免除家乡麦茭沟村老百姓的税赋,皇帝恩准并赐“历代良医”的牌匾。从这以后,“麦茭沟村”改名为“免交沟村”,村民为了感谢他,在本村山上修了砖塔,上面写“大名良医王士能”。皇帝还赐他龙衣一件,规定了穿戴时间,只能在大年初一和生日那天穿,遇到大难时穿上保命,平常不能穿。有一次,他探亲回家,到了离家乡不远的平遥县洪善村,就把龙衣穿上,希望村民能看到他衣锦还乡,但他还没有到麦茭沟村就去世了。平遥老百姓中流传着“将赶洪善村”的传说,讲的就是他的故事,意思是他违背了皇帝的圣旨,刚赶到洪善村就去世了。中医叫“乐极生悲”,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讲他是激动兴奋,喜伤心。王家家谱上有“赐龙衣”的明确记载。
第12代传人王伯辉仍是宫中御医,因他给皇妃医疾有功,皇帝赐他“世承先代医人”名号。他总结前人的行医经验,把王家独有的舌诊、脉诀、医案、验方进行了整理和归纳,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王氏妇科诊疗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清代第21代传人王笃生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祖辈有传言说他是“小灵通”,口传的“吾祖王笃生,妇科一艺精,至今二十世,后世遵道行”,说的就是他。第25代传人王德一是我的曾祖父,他有三个儿子,两个行医,我爷爷王裕宽是长子,是第26代传人,我父亲王培昌是第27代传人,我是第28代传人,我儿子是第29代传人。
钱:王氏有这么多名医,民间是不是流传有王氏妇科的故事?
王:是的,有好多个。王家流传着“礼节”的故事。过去家族为认亲、娶亲时不犯忌,好辨认祖先就区分支系,王氏家族的每个分支都有一个称谓,叫做礼节。我家的礼节是“泉乐礼三甲”,王家家规规定, 病人就医时说出是泉乐礼三甲,就不收诊疗费。
传说王氏妇科跟傅山也有关系,傅山是明清时期的书画家,也是女科医家,他诊病用药独有特色,现在全国中医妇科界一说妇科就讲山西的傅山。可惜傅山没有传人,有“派”没有“流”傅山晚年时曾去平遥,平遥“惠济桥碑记”是他写的*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平遥惠济桥竣工后,傅山专门赴平遥撰文并书写了“惠济桥碑记”,现只有碑文传世。碑文原文见傅山:《傅山诗文选记》,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06页。,他写的《傅山女科》王家收藏有不同时期的石刻、竹刻等版本。这本书有好几个名字,如《太原傅山女科》《傅氏女科》,实际内容一样,我推测是他五十多岁到六十岁时候的著作。据我家老辈人讲,他擅长妇科,到平遥以后跟我家王氏妇科有接触,流传到现在《傅山女科》,可能是傅山赠书。
2016年春节,中国中医科学院文史研究所的研究者在王氏妇科博物馆*全称:三晋王氏妇科流派传承展示馆,2015年5月对外开馆。了解王家传下来的古籍,注意到王家有些在元代或明代用的验方,跟傅山的处方相近,所以他们推测傅山有些观点可能吸取了王氏妇科的观点。这说明王氏妇科与傅山可能有学术上的相同之处,这样看来还有大量内容需要考证。
王氏妇科跟日升昌票号也有关系。当时日升昌票号东家李大全家住平遥西达蒲村,离道虎壁村约五公里,王家好几代人都是日升昌东家的家庭保健医生。我记得我爷爷说过,每周去一天,号脉诊病,有病治病,没病保健。我家保存的铜算盘,据说就是李大全赠送的。李东家给了王氏妇科多方面的支持,现在我们村里头比较好一点的院子,王家族人占了不少。
还有就是王氏妇科与祁县渠家*山西祁县渠家是明清以来晋中巨商之一,在祁县城内有十几个大院,千余间房屋,占地三万多平方米,人称“渠半城”。的故事,渠家有女眷产后大出血休克、晕厥,当时请到我爷爷去诊病,王家治疗崩漏很有特色,几副药拿下,病情转危为安。渠家给我爷爷赠送了“术精岐黄”牌匾*赠送时间是民国乙卯年,公元1915年。。据我家人口传,社会影响比较大,挂牌当天县太爷都到场,敲锣打鼓,阵势浩大。
一直以来,平遥流传着“做人主”的习俗,女方嫁到男家,女方的娘家人就是“人主”。“做人主”指女方嫁出去,得了病,没有请王家的医生去看病,娘家人就要去做人主,问男家为什么不叫王家的医生来看如果王家的医生看了说不好医治,那就死而无怨。没让王家的医生看过,人主家是不答应的。可见王氏妇科在当时的社会影响力。
钱:您在多个场合提到王氏妇科之所以能传承这么多代,是历史上王家曾形成好的管理机制,制定了家规祖训。您能详细讲讲吗?
王: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王氏都要开家族大会,学习家规、祖训,对这些内容进行必要的修订,每五年选一次掌门人或族长,如果掌门人德高望重,说话管用,能平息家族里出现的各种争议,就可以继续再干五年。王氏族长在社会上名声很高,他能统领家族,代表王氏处理一些社会事务,大户人家请王氏去会诊,族长就要出诊。从医过程中,遇到疑难病症或疗效不好时,就要组织王氏族人开讨论会,集思广益,这都是家训里头要求的。这种内在的系统管理对保护王氏的名声非常重要。
王家鼎盛时会有十多人同时行医,每年开会先统一各家来年药材的零售价格,价格统一后,病人拿着方子,不管去王氏哪家药铺抓药,价格都是一样的,童叟无欺。二是定诊费,按等级来,如果三代人同时行医,长辈出诊一次要1斗米,那下一辈就是半斗米,晚辈就是2升米。同一礼节的人免收诊费、药费;道虎壁村民免收诊费;对本村贫穷乡民,王家也免费诊疗。此外,在每年年会上,王氏族人还要总结当年的典型病例,交流学习,增加亲情,这个活动一直持续到民国时期。
王氏家规中的“学医必精、为医必仁”,是指讲究医术和医德,德才兼备,有才无德不行,有德无才也不行。家规中的“济世灵丹千秋重,活人妙术万古传”,是要求王氏族人必须把这种医术传承下去。祖训在接待病人方面定了好多要求,如贫富贵贱一视同仁。晚上有急诊病人,大夫掂包走人,应对急诊,包里丸、散、膏、丹、针包一应俱全,常备药有至宝丹、止血丹、安宫牛黄丸等。王氏妇科博物馆里有个明代药箱,里面的抽屉中放着好多东西,其中有针包,遇到晕厥的病人,一针下去就清醒了。如果王家哪位医生慢待了病人,在社会上造成不好的影响,族长就要组织王氏族人开会,找本人训话。每位医生给病人连看两次,效果不好的话,就得转诊,请长辈来诊疗。
王氏的古医籍、验方、医话手稿,传承至今的有三十多本,是一代一代人不断总结的结果。王家传承的技艺、秘方、验方都是保密的,王氏家族医术传男不传女,传媳妇不传姑娘,媳妇是自己人,姑娘嫁出去就会把王氏医术传给别人了,历史上王家传人中没有一个女的,解放后观念更新,才有了女性传承者。王氏有家谱和神堂,女的不准上家谱,男的生下来就上家谱,去世以后上神堂。这种严格的家族管理,为的就是传承不断。平遥除了王氏家族外,还有很多从医的家族,能传三代五代,但到后期就断了。
二、传人培养:口传心授
钱:王氏妇科能从宋代传承至今,在传承人的培养方面一定有独特之处,请您给我们讲讲。
王:第一步是选人,过去的人孩子比较多,每一辈人都有很多男丁,长辈要选择天资好、有悟性的晚辈,从幼儿懂事起就开始启蒙教育,背诵家传药方和脉诀,不求懂,先背熟,长大后就慢慢理解了。我现在临床用药时,对每味药的功效作用都记忆犹新,就是小时候打下的基本功。
第二步是伺诊,大约在十岁前后开始。长辈上午出诊,晚辈就要早起抹桌子扫地,把桌椅板凳放好,把水准备好,磨好墨,做好准备工作,这是培养晚辈如何待人接物、安顿病人,观察长辈如何行医,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培养晚辈对中医的兴趣和爱好,培养晚辈的韧性,这个阶段大概要持续三年时间,很多挺聪明的晚辈缺乏恒心,没有坚持下来,只能改做他行。
第三步是随诊,跟随长辈看病,在长辈的指导下写处方。在这个阶段,晚辈可以和长辈交流,琢磨长辈如何给病人诊病,在看病的过程中可以提问,长辈除了作答,还会随时提问。我小时听我父亲讲,我爷爷不回答问题,我爷爷提出问题后,就让我父亲先看书或自己琢磨,第二天再讲解。这个阶段大概需要三年时间。
第四步是试诊,长辈觉得晚辈学得差不多了,就让他在长辈的监督下给病人看病。长辈会比晚辈晚出诊一个钟点,让他先给病人诊断,但晚辈开的处方他要审查。诊病的房子是里外间,晚辈在外头看,看完后到里间拿给长辈看,检查方子行不行,字写得对不对。写方子讲究留天留地,留左留右,每行写几味药。试诊阶段,长辈要把关三年。
第五步就是出师独立行医,到十八、九岁,晚辈经历试诊后,经长辈认可,就能独立看病、坐堂,挂牌子,把自己名字挂出来,病人找你看病,可以直接接待,遇到一些特殊病例、特殊情况,再向长辈请教。当然在学医的过程中,还要进行文化教育,我们村里有私塾,像我父亲就在私塾学习过。
王氏妇科家族传人的培养基本上是这五个阶段,过去的长辈传人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来保护王氏妇科这块招牌,在每一代人中选定主要传承人,此人不但要思维敏捷、品性良好、聪颖天资,还要有悟性,以德为先,以悟为根,以勤为要。主要传承人选定后,他就有两个使命,一是要把家传医术传承好,二是把王氏妇科的核心医学思想发扬光大。
钱:从您的讲述中可以看出,王家在培养传承人的过程中注重家学传承,长辈可直接对晚辈口传心授加以指点。对中医传承过程中的口传心授您怎么看?
王:之所以口传心授有两个考虑,一是怕失传,如果把王氏妇科的医学思想全写到纸上,一旦被人卷包拿走,王家几十代人的心血就没有了。二是要锻炼传承人的记忆力,要求做到博闻强记。中医与西医不一样,西医诊病是直观的,如多囊卵巢,西医认为有多毛、闭经、肥胖、睾酮升高等症状,这个病就定了。中医不是这样,比如水肿病人的致病原因可能是气虚,治疗时就要以补气为主;也可能是肾阳虚衰,治疗时就要以温肾阳为主,同样的证状,治疗的手段多种多样,至于选择哪种最合适的办法进行治疗,这就要靠经验。王家妇科治疗痛经,看病人肚子疼不疼,有没有血块,要看血块的颜色,血块发亮,那就有热;血块发暗,没有光泽,那就有寒;用药时就要区分,亮色用凉药,暗色用温药。就这一个药理,是王家很多代先人不断实践,才总结出来的。
医家张仲景有一句话:“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说的就是在关键时候,有典型证状就够了,不用罗列出全部证状。王家流传下来的药方很多,用哪个方子,如果不注意细节,关键时刻把握不准,开出的方子就解决不了问题。再比如王家辨别病人是不是阳虚,我就问他“你冬天怕冷吗?”他说“我冬天可冷了,手脚老是冰凉的”。这说明病人是肾阳虚,所以辨证的关键就是一个冷字,决定了我的遣方用药。现在叫细节决定成败,就这个细节你得问到,抓住这个病证,开出的药方才管用。有的医生搞不清寒热温凉,抓不住主证,是治不了病的。这些经验诀窍是绝对不会写在书上的,全靠口传心授,这就叫家学传承。
钱:还想请您结合自己的学医经历再谈谈王氏中医传人的培养。
王:20世纪70年代初,我爷爷将近80岁,我记得那时候找他看病的人很多,病人来我家时有推独轮车的、拉平板车的,还有用门板抬人的,院子里放满了车马和担架,什么样的妇科病人都有,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使我从小对中医耳濡目染,产生了学中医的兴趣。
上小学后,我有一个写满处方的小本子,我每天背一个处方,王家祖先把每个方都编成了歌诀或顺口溜,把药的剂量也带上,特别好记。对中医来说,药的剂量是非常重要的,老话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现在很多学生学的好,知道如何用药,但药的剂量却把握不准,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我除了背药方,还背中药脉诀,家里有个规矩,在吃饭以前背,背不好就不能吃饭,在这一点上,我爷爷、父亲和母亲的态度都非常坚决。每天、每周都有任务,量虽然不大,但日积月累,数量就很可观。一个月以后,再从头到尾背一遍,看有无遗忘。这就是一种家风,祖训也好,家规也罢,长辈就是这么培养我们的,我从小学、初中一直到高中,书包里都背着家传医书,不断背诵。
钱:那上学会不会受影响?同学会不会说?
王:肯定会受影响,班里同学都知道王家是行医的,有时候同学就问:你今天背了几个方子?1973年2月,我考上了平遥一中,刚上了半年,批判“知青”回潮,邓小平又被打倒了,学校批林批孔,学工学农学军,批判资产阶级,文化课少,我更多的时间是背方子。高中开始分班,有文理班、赤医班,我就报了赤医班,高中学制两年,上了四个月赤医班,正好我父亲在城里,他所在医院是我们学校的实习点,我就跟上父亲去抄方子了。高中毕业后农业学大寨,我想跟父亲去城里学医,但生产队队长不允许,在村子里干了一年农活,挣工分,农村的活基本上都干过,休息时,我就拿着本子背方子。
恢复高考制度后,我报考了中专,那年有好多学校都可以上,但我为了学医,就报了晋中卫校中医专业,学制三年,两年理论,一年临床,在这期间,我又跟名中医抄方半年,毕业后我留在了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简称“晋中二院”),当时医院里有两位老主任,一位是天津中医学院毕业的,一位是山西医科大学毕业的,对中医颇有些研究,我跟两位主任学了两三年后开始独立行医。
钱:在您刚开始行医时,您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王:我认为对年轻医生来说,长辈的点拨很重要,我虽然背了很多药方,但刚开始给病人看病时,确实感到很茫然,抓不住要点,我父亲就引导我,教我如何抓病证,告诉我不同病症的关键点在哪里,一点拨就豁然开朗了。
对年轻医生来说,还要不断博采众长,完善自我。20世纪80年代初,在卫校老师的引荐下,我经常拜访晋中的中医名家,跟着他们看病抄方。卫校临床实习时我跟了太谷县的贾香亭先生*山西晋中三大中医之乡为平遥县、太谷县、寿阳县,中医名家比较多。贾香亭,太谷人,生于中医世家,山西大学毕业生,擅长妇科。几个月,学到很多知识。工作后晋中二院家属院有很多退休的老中医,我经常在晚上或星期天时去找他们聊天,听他们讲诊病的故事,对我启发很大,我在临床中遇到他们所说的病证就按他们教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确实和老中医说的一样,这些经验之谈,对我以后的发展影响巨大。
1983年晋中市卫生局开展晋中地区名老中医调查工作,那时我20多岁,被抽调到工作组,当时晋中还包括平定、盂县等地,调查的100多名名老中医,都是当地卫生部门根据年龄、从医时间等条件推荐的。我们用一两天的时间和这些名老中医分别进行座谈,记录和整理他们最有特色的经验、最擅长治疗的病证,总共用了七八个月的时间,这使我对晋中各家中医门派,老先生们的治病思路、方法、家族传承、医学知识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确实大开眼界。我在和名老中医交流的过程中,学习他们的用药思路和方法,吸收他们的精华,完善自己,比如,贾香亭先生的几个方子在治疗内科疾病时效果非常好,我一直在使用。
1992年,我在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跟随李光荣教授学习了一年,一周跟她出4次门诊。我是当时在广安门医院进修妇科的医生中唯一一个男医生,每天上午看病,老师出诊时跟着抄方;下午听学术讲座,妇科、内科都去听;晚上就是泡图书馆,整理了很多资料,理清了思路,这为我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有时候,李老师生病了,就让我去给病人看病,因为我经常跟随李老师抄方,病人都认识我,也愿意让我看病,李光荣教授以前没有接受过男医生,但是自我以后,开始招收男医生,她说看妇科,男医生要比女医生还要好。
钱:您儿子是否和您一样,从小开始背药方?
王:也背,但因为文化课太多,时间不够,用的功要少一点。我爱人也是中医大夫,儿子从小就接受中医文化的熏陶,学习家传中医知识,对中医的认知比较超前,他的学习很不错,2003年高考考到了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硕连读,比较勤奋。他每年暑假、寒假回家都跟我和我父亲抄方,悟性很好,总结出不少理论性的知识,毕业后留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现调到中日友好医院工作,2016年考上了中医妇科专业的博士。现在一周3次门诊,一次门诊最多有近百个病人,北京的平台比较大,他已进入中医的理想状态了。
三、传承核心:辨证施治
钱您说王氏中医妇科培养传人至少要用9-10年的时间,徒弟跟师抄方。从中医本身讲,传人在这10年时间中要掌握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王:中医的辨证施治,这是在实践中灵活应用的。中医讲理法方药,理就是望问闻切,我现在加了一个“查”,先对病人信息整理汇总,中医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将病证定在大的类别中。其次是脏腑辨证,看病证在哪个位置,将二者结合起来,最后综合分析,提出治疗办法,虚就补,寒就是温,就是温中补虚,治疗的办法是小建中汤,方子就大体确定了,开出小建中汤的八味药,再根据病人的病重程度决定用药量。对每味药进行分析对应,若还有别的症状,再加其他药调整一下。
中医最核心的是辨证思想,为什么用9-10年来培养传承人,是培养他的思想,思想是灵魂,一旦入门后,他看病就可以左右逢源。中医讲用药如用兵,药很多,关键时候这个仗用什么兵,这个兵有什么特色,要把握这种辨证思想,抓“证”这一个字,但这个“证”怎么来的,要辨,通过各种特征、特点来确定。临床中这很难辨别,病人滔滔不绝讲了一大堆,需要医生从中分辨对证,用不同的药来解决,所以实践和积累非常重要。
钱:是否有这方面的医案故事?
王:举一个典型的案例,这是一个不通反而补的医案。我在晋中二院工作时,外科来了一位84岁的老人,肚子鼓得很高,已经在家里疼了十多天,最后急诊送到外科。由于诊断不清,外科医生准备开刀,这在医学上称为剖腹探查,打开看里面是什么东西,但医生们又觉得病人年龄大、体质弱,不适合开刀会诊后诊断出病人是粘连性肠梗阻,外科医生开了中药承气汤,以通大便。但吃了药后,病人的症状不但没有减轻,而且疼痛加重,全身出汗,体质很虚,于是打电话让我去会诊。我去看了一下这个病人,这就涉及中医的整体性观念,第一,病人年龄比较大;第二,病人体质很弱,病得时间比较长,西医诊断是粘连性肠梗阻。但这个病人的中医表现是虚象,中医叫气虚,尽管是在那儿堵的,但核心问题是“虚”导致的,所以我给这个病人开的是补中益气汤,开的都是补药,党参、黄芪、当归各30克,我开出药方后,外科大夫认为用承气汤疏通还泄不出,怎么能再用补药。但我认为病人的核心问题就是气不足,大便无力推动,西医的说法就是肠蠕动功能减弱,粪便不往前走,中医辨证叫气虚便秘,所以我加补药,在补药的同时加点润肠药,加了肉苁蓉、郁李,养阴润肠,把肠道给润了,把气提起来,病人吃了3付药,大便就通了,肚子也不疼了。这就是中医的思维。
还有一个不补反而通的医案。一个女病人,从14岁来月经后就一直出血,没有停过,人面黄肌瘦,虚胖,14岁到27岁,治疗一直没有间断,处方都有一大提包,处方中开的药都是补药和止血药,都是出血就堵血的治疗思路。中医讲“离经之血便为瘀”,意为血不在经脉走,留在经脉外,就会形成瘀滞,而吃大量补药,越吃出血量越大。这好比大禹治水,得疏导,越堵反而会大决口,我采用活血化瘀的办法,3付药解决问题,一共9元钱,剂量很小,这就是王氏妇科的家传绝学。
王氏妇科有治疗崩漏的一号方,我传授给学生后,他们都说很好用,这个方子组方配伍精灵轻巧,里面有好多值得关注的问题。中药中相似的药多了,关键是如何进行选择,如果用的药不对,或者药性把握不好,就治不好病。只有这个方子才管用,这就是一种对疾病认知的理念。
有道是医病相长,在行医过程中,治好一个典型病人,往往会影响医生的研究方向。1986年,一位太谷范村的17岁女病人得了卵巢囊肿,妇产科说做手术,但女孩家里贫寒,死活不愿开刀,家长找到我这里,我对治疗这个病有些心得,用中药治疗了一个多月,囊肿消失了,后期又进行了很长时间的随访,一直没有复发。后来我把卵巢囊肿作为研究重点,就是受了这个病人的启发。
这种事常有,晋中二院妇产科的病人经常跑到我这儿来,要求保守治疗,本院职工的亲戚也不愿开刀,来找我治病。这充分说明中医在治疗妇科疾病时有西医无可比拟的优势。对于出血的病人,西医做刮宫手术,但遇到没有结婚的小女孩就不能这样做,而且刮也不解决根本问题,今天刮了,后面又出血,解决不了主要问题。
钱:与西医比较,中医辨证施治的整体观念的独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王:西医讲究循证*循证医学即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佳的研究依据,同时结合临床医生的个人专业技能和多年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权利、价值和期望,将三者完美地结合,制定出对患者的治疗措施。,就是做什么都讲证据,西医要找病灶,但中医找的是疾病形成的原因,并根据病人的生活习惯等一整套的知识来分析、定位。中医诊断血虚、气虚,有何证据?中医的证据是从病人表象上反映出的证状来确定病情的,这是一种抽象、模糊、整体的全局思维。比如头疼,中医分内因、外因,上火、休息不好,吃不合适,受风都会头疼,但这些西医却诊断不出来,因为西医是用机器查,检查不出病因,病也没法治,这种情况经常遇到。
中医诊病和认识疾病的思维方法与西医截然不同,中医的整体观带着辩证思维,这种整体观不但指人的五脏六腑、从头到脚是一个整体,而且人与社会、自然整合在一起又构成一个更大的整体。因此中医组方、选方、用药要综观全局来进行,考虑病人生活的气候环境,病人的年龄、体质状况,有没有其他相兼病,脾胃如何。如有的病人脾气性格不好,整天和人吵架,治疗时就要考虑到肝的因素,调肝疏气,健脾养胃,问题就解决了。
当然,学医也要与时俱进,现在要学好中医,也要学习西医知识。中医每个流派都应该在观念上自我完善。现在我们临床治疗往往是双重诊断,把西医当成一种手段和方法。有人说做B超就是西医,做CT就是西医,其实它是一种科技手段,西医没有引入中国,中医继续发展下去,也会用上这些方法,使用仪器检查病人的身体,这是中医“望”诊的延伸,只不过医生的眼睛看不见,拿B超探头能看见,这是诊断的客观依据。但中医的辨证思想不能动摇,疾病诊断清楚后,就要用中药来解决问题,这中间有中医的辨证施治和临床经验,这个经验需要传承,传承下来就可以继续发展。家族传承有他的亮点,有他的特色、特征,精华的东西要传承好,怕有的人好东西不认识,好东西没有用武之地,就坏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非常重要。学西医的人中有一部分也学中医,但他只有逻辑思维没有抽象思维,就知道1+1=2,无法打破思维惯性。学中医也一样,学中医骂中医的大有人在,有的人学了很多年,就是学不进去,原因就是他缺乏这种抽象思维能力,缺少天赋。
四、传承困境:被边缘化
钱:在和您的交流中,您说王氏中医妇科传统经验中已被证明具有良好疗效的验方被禁止开发或应用,为此您曾提出传统验方或药方应等同于“临床”,您能具体讲讲吗?
王:王家的古医典籍里讲到很多丸散膏丹的配制、配方。为什么传承到现在,药店里头没有王家的药,因为那是王家的看家本领,得严格保密,不能出书让大家都知道。其实拿出一些方子做成成药,疗效是非常好的。但在目前这种医疗体制下,光病人点头是不行的,还得做实验,要小白鼠点头、兔子点头才行,得国家级的五所部级医院,经过五期临床才能确定疗效,进行推广,我们现在没有精力,也没有经济实力干这个事。
钱:许多知名中医来自医学世家,自小就得到耳濡目染、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这是正规教育无法比拟的,但目前中医人才的培养又以学校教育为主,就您这么多年的行医和教学经验,您怎么看现在中医的学校教育呢?
王:现代大学的课堂教育与临床教育出现脱节,有些大学老师中医课讲得挺好,但看病效果不理想。课本上讲一种病就是这些症状,那些症状就是这种病,就这么治。但临床上不是那么回事,理法方药有好多是临床性的经验总结,我用王氏妇科的带徒方法来带学生,要求学生先学会采集病史,在门诊室门旁放一台电脑,病人从那儿先过第一关。看病时,有的病人不知说什么,要做到完整准确地引导病人说出自己的病证,这里面是有经验技巧的,主证、兼证、伴随证、舌苔、脉象,都要问到,然后进行过滤,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留下准确的病证,然后立方用药,肯定有疗效。如果前面病证认错了,后面开药就会出错,所以得辨证施治。
现在接受学校教育的学生毕业后,能开方但开不准量,治不了病,开一个补中益气汤,开的剂量全是10克,因为他对这个药方缺乏完整和确切地把握。中医开药方,讲究君臣佐使,君是最主要的,要放在药方最前头,通过剂量的调配来判断药量的轻重,中医喜欢用甘草,它是使药,中医称“国老”,又叫“和事佬”,这个药有协同主药、调和主药药性的作用,主药太寒了用上甘草就少寒,主药太猛,用上甘草就会缓和一些,有解毒的作用。如果开一个药方,甘草就用了30克,那甘草就成了君药了,量大了,功效也就不一样。同样一个药方、一味药,剂量改变后,治疗效果就不一样了。我前面提到小时候所背歌诀中的药方还包含剂量,就是老祖先对药方进行了多层次地总结、归类,把这个方子的每味药就定位在那个量上。但又不是绝对的,临床中还要根据病人情况,适当做出调整,但大方向不变,因为这个方子是基础方,如果一定要动,就要选用其他药方。中医还注重地方特色,现在中医教材是固定的,来自南方地区的中医专家编写教材时,把他用的药写到教材里,但这些药到北方就不灵了,可学生们不懂,老师怎么说他就怎么用。
总体来说,中医的学院教育是常规性的,主要学习共识的、普遍性知识,但缺乏实质内涵。学生在学校里把知识系统地学习了一遍,完成系统教育后,只有结合家族传承教育,才能如虎添翼。王氏中医妇科以家传为主体,有深度,但也存在知识面窄的缺陷;学校教育知识面宽,但缺乏深度。我先是学习家族传承的知识,然后到学校接受正规化的中医教育,两者互为补充。现在学生在实习时,内科、儿科、外科等都要干,先做全科医生,然后再做专科医生。这是个金字塔式的结构,基础知识的底盘越大,塔尖就能修得越高。
所以,我感觉如何展开中医教育还有值得研究的空间*医学本科阶段有一年时间轮科室临床实习。硕士研究生阶段,固定学科跟师临床两年。。比如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上5年本科,3年研究生,规范化培训3年,专科培训又3年*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山西中医学院一个导师一年可以带2个硕士研究生,在其附属医院跟导师就等于3年规培。但到我这儿,3年后还得再规培,总共6年。在别的地方3年就可以领证行医,跟我就得6年才能毕业领规培证行医,要用14年,这样我再有好的东西,学生也不往我这儿选了。政策体制的诱导,使许多事没有办法做。而且学生毕业后年龄很大,没有积蓄,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或者找到工作后工资很低,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现在农村中医少,过去人们普遍认为中医的广阔天地在农村,农村老百姓认同中医。但国家实施职业医师资格考试后,西医职业医师资格考试考的是西医的内容,中医职业医师资格考试要中西医一起考,门槛太高,农村的赤脚医生根本无法通过考试。但医学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有一部分中医对某些知识比较精通,像有的医生在治疗鼻炎、耳鸣、头疼方面确实有他的特长,但现在这些人考不过职业医师资格考试,这样他就不能行医,一行医就成了非法行医,这样中医就无法发展。而有的人拿着中医资格证,也不一定是做中医的事情。
钱:这种学校教育和行医资格考试机制对于中医,是一种排斥性机制,本来一些乡村中医也在治病救人,但这种考试将这些人排除在行医行列之外,这对中医的冲击很大。
王:中医传承到现在,培养出来的中医名家、大家不多。很多学中医的人都转行去学西医了。培养中医人才,国家还需不断总结中医的发展规律,所以现在全国搞流派筛选、传承,说明中医教育开始向传承倾斜,成立中医流派传承工作室,是一个可行的办法。目前,国家选了10个中医妇科流派,主要是推动传承。按照国家有关要求,目前王氏中医妇科有4个示范门诊,分别为:平遥红十字王氏中医门诊、晋中市中医院三晋王氏妇科流派工作室门诊、榆次区王湖西社区卫生服务站门诊、太原市广誉远国医馆门诊。有5个传承工作站,分别为: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山东省平邑中医院、太原市中医院、灵石县中医院、山西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从学校教育的层面来说,我觉得学生进入临床阶段以后,就要跟随一批有资质的中医学习,应该把山西的中医名家、流派代表请到中医药大学里,做学术讲座,经常以中医思维引导学生,让悟性好的学生跟随名师学习一段时间,实现学校规范化培训与师带徒培训相结合。这首先要认定一批能够培养学生的中医导师,对中医传承而言,师父是非常重要的,现在认定的太少,对中医的发展非常不利。
在目前这种社会背景下,师承关系也非常重要,学生要好好学,老师得好好教,两者要互相对接,达成默契。理想的师承关系就是我讲的三点,悟、德、勤,缺一不可。对老师来说,带的徒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现在师徒之间往往达不到这种程度,两者相互之间没有约束,这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时代的问题。自己家的孩子是传人最好的选择,但目前重视不够,上海市曾做了一个调查,上海市正主任医师以上的,子女很少从医。中西医比例慢慢失衡,中医不断倒退,西医在有些疾病治疗上能立竿见影,但中医把握好了,同样也能立竿见影,但这样的中医名家少了。
钱:曾记得您说过“医药不分家”,2011年王氏中医妇科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时,归入“中医诊法”一类*国家级非遗名录中把传统医药分为:中医诊法;中医养生;中药炮制技术;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针灸;中医正骨疗法;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少数民族医药。中,从您对中医的理解出发,您怎么看?
王:非遗的传统医药分类有待完善,王氏妇科从县、市、省都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保护,到了国家层面就归入中医诊法,还需讨论。中医治病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诊断,二是治疗。把病搞清楚,采取什么手段治疗,二者分不开,各种方剂,用药、处方的配伍才是最核心的。归为中医诊法,让人感觉保护的是诊断,后头的治疗就不保护了。我觉得治疗更重要,诊法与治疗不能分开,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保护。
钱:您认为目前社会上对中医还存在哪些误区?
王:现在中成药使用不规范。如为了利润,在某些特殊时间如惊蛰、清明节药房就打广告,专门销售一些中成药,这样的操作只能把中医毁了,把中成药断送了。在使用中成药方面,中医大夫首先是看药物组成,如何配伍的,而西医大夫是看说明书,有些病西药不起作用,就需开中药、中成药。西医大夫开中成药开得较多,但每种病原因很多,有寒的问题,有热的问题,有瘀的问题,有虚的问题,因此,这个中成药能治疗西医诊断的一部分病症,但有一部分疾病用中成药的话,疗效反而不好。
钱:你认为如何改善中医药传承的社会环境?
王:因为中医这个行业收入少,从业人员自然就少了。所以得到政府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要在社会上对中医有一个正确的引导,对中医进行更多的宣传,多给市民讲中医方面的知识,扩大影响力。因为社会上一部分人对中医没有文化认同,学中医的学生未来也没有出路,中医作为弱势群体,再不支持,就会逐渐消亡。所以说,政策引导、社会重视、经济支持、文化认同是改善中医药传承社会生态的重要措施。
钱:您如何看待2017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
王:这部法律一旦实施,中医药发展将迎来春天。首先,这个法律解决了多少代中医无法解决的问题,从政策的角度把它规范下来,就好操作了。如中药内部制剂这块,该法规定家族传承过程中几代人以上连续使用疗效很好的,这些药报备后就可以生产。第二是鼓励中医传承,如果传承人没有学历,但有师承,也可以行医,而且是合法行医。这样有一技之长的中医医生能合法行医,专科专治,光明正大为百姓服务。第三,最核心的是国家替中医说话,肯定中医的疗效,这对中医是莫大的支持。屠呦呦发明了青蒿素,得了诺贝尔奖,在中国,像青蒿素这样的发明能有很多,多少代人锤炼出的药方,只要对证,疗效是很好的。中医的核心经典一定要传承,现在国家不仅建立了中医流派传承工作室,对没有流派的也设立名老中医工作室,这需要不断挖掘整理,给名老中医配个助手,让一直跟着名老中医学习,把他们看病时的经验记录下来,以师带徒,展开传承是非常有必要的。
采访后记:从王金权教授关于王氏中医妇科的讲述中,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他是在家族传承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其他名老中医特长,使自己的医术日益精湛,成为三晋中医的杰出代表。目前我们对中医的认知和理解存在误区,社会政策体制导向和生存价值观则不断挤压着中医传承发展的空间,使年轻一代不愿再学中医。国际社会认为作为非遗的传统医药是包容性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众医疗保健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国家应将中医药提升至国家战略资源的角度予以重视,采取向中医药倾斜的政策措施,推动中医跟师培养,使优秀的年轻一代心无旁鹜地投入到中医的传承中来。
[责任编辑]陈志勇
钱永平,女,山西祁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博士,晋中学院晋中文化生态研究中心、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山西 晋中,030619)
* 本文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非遗保护与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研究”(项目编号:14JJD85000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中心项目“非遗整体性保护研究——以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为例”阶段性成果之一。
G122
A
1674-0890(2017)05-14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