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战役国共胜负浅析
2017-01-27郭明泉
郭明泉
鲁南战役国共胜负浅析
郭明泉
1947年1月2日至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发起鲁南战役,歼灭国民党两个整编师、一个快速纵队,5.3万余人,缴获大量轻重武器装备。一个装备精良、武器先进的国民党军精锐部队,怎么被一个武器装备平平、十余天前还在宿北战场拼杀的疲惫之师所消灭了呢?当时让人匪夷所思,今天仍然是学界讨论的话题。当然研究战争,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让后人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战争犹如一面镜子,能够让人如何避免战争,努力开创和平建设的美好未来。
国民党军在鲁南战役失败的主要原因
(一)违背民意,发动内战,是决定战役失败的主因
中国人民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经历了14年的艰苦抗战,到1945年8月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胜利。可是,被胜利冲昏头脑的蒋介石集团,不顾人民渴望和平的强烈愿望,悍然挑起消灭共产党的内战。当时,处在执政地位的蒋介石,拥有430万军队,在军事上占有绝对的优势。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仅有主力127万人,兵力对比是4比1。国民党军队多为美式装备,又接收日伪军武器,明显优于中共军队。蒋介石故作出和平的姿态,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毛泽东权衡利弊,还是应邀冒险前往。经过43天艰苦谈判,终于达成《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此时蒋根本不相信毛泽东能成事,哪怕放回去,再发一枚“胜利勋章”,来日沙场上见,照样稳操胜券。他在日记中写道:“断定其人决无成事之可能,而亦不足妨碍我统一之事业,任其变动,终不能跳出此掌握之中。”①见《蒋介石日记》1945年。蒋介石于1945年10月成立徐州绥靖公署,薛岳为主任,负责进攻华中、山东解放区的军事指挥。
抗战的胜利使中国成为世界“五强”,蒋介石的声望达到顶点。老百姓视蒋为“正统” 观念更强烈。1945年12月16日,蒋介石在北平的太和殿会见两万多名大、中学生,备受欢迎。他在日记中写道:“青年之热情有如此者,能不为之感奋乎?”②见《蒋介石日记》。可他忘记了古人最基本的一句话:“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③见《太公兵法》文韬、文师。,为了独裁统治,置全国人民渴望和平于不顾,肆意发起讨伐共产党的内战实是有违民意之举,民心开始倾向共产党方面。蒋发起内战,非常在乎土地城市的得失及国际视听的反应,他命令部队:要以争城夺地为作战目标,承担起“守土保民”的责任。可是从日寇接受的国土城市太多,使得兵力不敷使用。而中共军队的针锋相对、寸土必争,使蒋介石如芒刺在背。他感叹“防不胜防,此剿彼窜,颇难为计”, 如同套在他脖子上的绳索一样,是导致他失败的致命因素。而中共的战略方针是不计一城一地的得失,重点是“消灭国民党军队的有生力量”。而骄横的蒋介石没有看到这一点,依然认为:“比较敌我的实力,无论就哪一方面而言,我们都占有绝对的优势,军队的装备、作战的技术和经验,匪军不如我们,尤其是空军、战车以及后方交通运输工具等……也完全控制在我们的手中。”所谓“一切可能之条件,皆操之在我,我欲如何,即可如何。”①见《蒋介石日记》1945年。蒋和他的将领们对打赢这场内战充满了自信。
面对强敌,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不得不作武装抵抗的准备。1945年10月即调新四军军长陈毅去山东,立即组织津浦阻击战役,在其中段铁路,肃清徐州以北、兖州以南的日伪军及国民党军。此役以伤亡6000余人的代价,歼灭日伪顽军2.8万余人,阻止了国民党运兵北上抢夺胜利果实的企图。到1946年1月停战协定生效时,山东大部获得解放。6月上旬,又在枣庄、德州等地发起攻击,基本上肃清了山东境内的日伪残余势力,更激起蒋介石震怒。6月26日,蒋介石调集22万兵力,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而后向解放区发起全面进攻。
(二)信息失实,判断失误,导致军事指挥的错误
内战发起,蒋介石更不把中共放在眼里,他对其部下说“中共本属乌合之众,经此次打击,势必瓦解无疑”“共果不就范,一年期可削平之”。6月17日,蒋介石还说:“我们有空军,有海军,而且有重武器和特种兵”,“如果配合的好,运用灵活……就一定能速战速决,把奸匪消灭”。 可是他忘记了古人曰:“恃国家之大,矜人民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②见《汉书·魏相传》。
蒋介石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其重点仍然是华东战场,投入了25个整编师(军)68个旅(师)的兵力,投入兵力为全国各个战场之冠。他制定了迅速结束苏北战事的计划。在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薛岳指挥下,集中12个整编师28个旅的兵力,从东台、淮阴、宿迁和枣庄、峄县分四路进攻,企图切断山东与华中的联系,聚歼华中共军主力,或者迫使其退至陇海路以北将其消灭。蒋介石的骄横却忘记了古人的告诫“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③见《孙子兵法》。内战结局真的像他预想的那样发展吗?
整编第二十六师确系国民党嫡系部队,美械装备,远征印缅对日军作战无败绩,抗战胜利回国。师长马励武,陕西华县人,黄埔第一期毕业。第一快速纵队是于1946年9月初在徐州由各兵种混合编成,装甲兵教导总队总队长石祖黄兼该纵队司令。蒋介石的儿子蒋纬国在该纵队任战车第二团副团长,战车团团长胡献群,三人均没有随队进入鲁南。他们与马励武面和心不和,互相掣肘时有发生。该纵队可谓“国军精华”“嫡系之嫡系”。1946年10月上旬,蒋介石命马励武率该师及第一快速纵队,向枣庄发起攻击。因共军先期撤出空城枣庄被占。同时,徐州绥靖公署第七绥靖区(司令官冯治安)整编第七十七师(师长何基沣)相继占领峄县、台儿庄,整编第五十一师周毓英部占领临城、邹坞。 11月初,马励武部在泥沟一带侧击共军,使一纵叶飞部遭受一些损失,这就被称为所谓的“鲁南大捷”。而马励武上报战果时不知要扩大多少倍,致使蒋认为山东共军消灭殆尽,而歼灭戴之奇部的华中共军是强弩之末,消灭山东、华中共军指日可待。而空军报告:宿北共军正向陇海路以北溃败,更坚定了他的判断是正确的。
而当时事实上形势确实严峻,消灭戴之奇部仅是打垮国民党军四路中的一路,仅是半包围圈的一个缺口,从总体看国民党军50多万人半包围圈,只要稍作调整即可恢复,依然保持进攻的势头。薛岳认为马励武拥有这样的坚甲利器,共军奈何不了它。宿北战役后,他未作任何军事调整,仍让马部占据孤军突出位置向城持进攻态势。马励武也扬言夺取临沂向新年“献礼”,气焰十分嚣张。
为避其锋芒,山东解放军撤出峄枣防线,国民党军轻易得占峄县、枣庄,认为共军不敢与之战斗,国民党政府立即召开 “鲁南大捷”庆祝会议,报纸大肆喧嚣,吹嘘“大获全胜”。国防部新闻局长邓文仪率代表团到临城、枣庄、峄县“慰问”“劳军”,在各据点张灯结彩庆祝“双十节”慰劳会,闹腾了好几天。
国民党军闯入解放区就如同瞎子、聋子,对共军的部署一无所知。为了给国民党军制造假象,华中野战军第八纵队司令员兼政委陶勇根据粟裕指示,令部队晚上睡觉,白天行军,队形凌乱不堪,行军速度又快,完全像“逃跑”一样。空军报告薛岳,薛岳断定,共军竟然白天“流窜”,显然“不堪再战”,由苏北向山东方向“溃逃”了。
(三)傲慢自大,各部自保,深陷见死不救的窘境
1946年底,薛岳告诫马励武不可轻敌,马却说:“共军土枪土炮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二十六师可以包打鲁南,请钧座尽管放心。”薛岳告诉马,该师归属整编第三十三军军长冯治安指挥。马心中不悦,背后说:“让我归冯治安指挥,我师与其装备差别很大,在作战和补给上应有区别。”“我部攻取枣庄马到成功,而有些部队驻守很久,却寸土未进。”其言传到冯治安那里,冯明白,马骄横自大,不易指挥,不如顺势推脱。向薛岳说:自己才能差,不便指挥马,薛岳明白其意,一面改由整编第二十七军军长李玉堂指挥马,一面报告蒋介石,请调换马。归李指挥,马同样不服,对部属说:“这个大坦克咱开不动,别人开好了,免得掉在泥窝里拖不起,开不走,活受罪。”
当自己真的深陷泥潭,拖不起,开不走,急需救援之时,其右翼冯治安部之整编第七十七师见势不妙,其师长王长海即擅令先头部队自兰陵、小忠村一线后撤至洪山地区,退出战区逃之夭夭。整编第二十六师处在危急时刻,马励武向徐州绥署主任薛岳求救,薛岳死令整编第七十七师增援时,该师师长保存实力,推三阻四托词就是见死不救,后来被薛岳逼急了只派小部队到兰陵以西虚张声势活动一下,谎称受解放军主力的迎头痛击,将部队迅速撤退到台峄公路以西,坐山观虎斗。而驻在枣庄的整编第五十一师,在薛岳的一再命令下,只派小部兵力向东增援,一受阻击立即后撤,致使整编第二十六师及快速纵队孤立无援而被全歼。这就是马励武平时狂妄自大、目中无人、关键时刻无人相救的结果。从中看出国民党军嫡庶之分根深蒂固的矛盾。
1946年12月30日,这一天同时有三道命令。蒋介石签发“侍字第七号”密令,在半年内“彻底消灭万恶之奸匪”“结束苏北、山东之战事”。同日,薛岳在蒋的督促下也发出了作战令“以继续击溃共匪陈毅主力于陇(海线)东(段)地区,再向鲁南追剿其残余之目的,应继续攻击东新安镇、沐阳、西新安镇(今新沂县)、郑城、马(码)头镇各点,进击陇东以北地区,再向鲁南进剿”。这道作战命令规范严整,各部作战任务明确,但各军师将领却把薛岳的命令作为废纸扔到一边,根本没有人执行。军官们远离战场在徐州、峄县城花天酒地地欢度圣诞节和元旦呢。也是同一天,陈毅、粟裕则向山东、华中野战军各参战部队下达了正式作战命令:“各部队均应于1947年1月1日拂晓前进入指定集结地域”“战役发起时间为2日24时”。按照这道作战命令,各参战部队均按时抵达指定作战位置,毫不懈怠含糊。
陈粟将参加部队分为左右两个纵队:右纵队以第八师、第九师、第十师、第四师之第十团、滨海警备旅及鲁南军区特务团组成。由鲁中军区司令员王建安、政委向明、鲁南军区政委傅秋涛、副司令员郭化若统一指挥,其任务是攻占敌防御地区左翼诸山要点,切断敌向峄县、枣庄的退路,并阻击该敌增援。左纵队,以华中野战军第一师,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组成,由陈毅和粟裕直接指挥,担负歼灭敌第一六九旅及第一快速纵队的任务,首先围歼卞庄之国民党军,同时切断整编第二十六师与整编第三十三军的联系,在右纵队配合下攻歼敌第一六九师和第一快速纵队。
此时马励武从徐州请功回来后在峄县城,请徐州名角演出《风波亭》京戏呢。加之峄县专员张云川等恐峄县兵力单簿,见马励武驻城内,阿谀备至,把马捧得飘飘然。马励武将前线部队交由副师长曹玉珩指挥。此时马励武真是“乐而忘蜀”了。
曹玉珩也是傲气十足,自恃铁甲利器,共军奈何不了他。强迫居民以酒肉劳军庆祝元旦,各部团拜会、大会餐。12月31日,四十四旅旅长于昱文、参谋长葛振铎、参谋主任吕振洲,从旅部到一三二团过年,晚上10点钟回来,打起麻将。突然从三营方向传来激烈枪声,参谋长说:“过年来扰乱,没有多大关系。”麻将仍照打不误。后据俘虏说:“当时我们都认为共军来打我们的条件不具备,毫无战斗准备。”实际上,山东、华中共军已经布下了围歼大网。灭顶之灾就在眼前,他们还浑然不知。
1 月2 日晚22时,3 发绿色信号弹划破夜空,陈粟首长准时下达战役号令。各部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向各守备要点,打得国民党军晕头转向。右纵队激战至1月3日拂晓,除石龙山守敌一个营逃向杨桥外,平山、石城崮、青山、尚岩均被攻克,歼敌第四十四旅大部,切断了敌的退路,控制了阻止峄县、枣庄敌人东援的阵地,并使马家庄敌师部直接处于共军攻击矛头之下。左纵队于当夜包围了卞庄守敌一个团,占领了大官庄、南北小庄及横山、兰陵以北地区,切断了敌整编第二十六师与整编第三十三军的联系,并与右纵队的部队会合,完成了战役合围与战术分割。当国民党军组织反击为时已晚,均未能阻遏共军的凌厉勇猛攻势。战到3日早上,右纵队控制了傅山口、马家庄等阵地,左纵队控制了马家渔沟、秋湖等阵地。
(四)违背天时,陷入绝地,孤军无援全军覆灭
3日上午,天气阴冷,小雨夹着雪花,时断时续。我军冒着雨雪完成包围与分割,并在峄县、枣庄方向占领有利阵地准备阻援。我军全面展开攻击,歼灭在马家庄的敌整编第二十六师师部,全歼驻守太子堂的第四十四旅,并且阻击了从卞庄突围的敌第一六九旅大部。
中午,虽然云层很低,但徐州方面还是设法派飞机来支援它的地面部队。当时我军前线指挥所掌握有缴获到的报话机,侦听到空投联络标志,粟裕立即命令部队选定地点,布置地空联络标志,结果援救物资都投送到了我军手中。
下午,气候更加恶劣,雨中夹雪越下越大。参谋请示粟裕:“计划有无改变?”粟裕说:“不变!这是天老爷在帮我们。雨雪交加,道路难行,会把他们的重型装备陷在那里”。国民党军坦克、汽车突围时,车轮陷进泥水里干转走不动。兰陵以北的糖稀湖地势低洼地带,到处是淤泥、道路泥泞粘湿,国民党军都是美式装备大头皮鞋,腿陷进去就拔不出来,陷入绝地死地。真是老牛掉进枯井里,有劲使不上。偏偏碰上了勇猛果敢、拼杀不要命的解放军勇士。一批批的国民党军、一辆辆坦克、汽车,只好停止抵抗,放下手中武器,当了俘虏。
4日早,天低云暗,天气还是时雨时雪。地方武装和民兵破坏了贾头以西的主要道路、桥梁,还设置了雷区,挖了反克壕,使坦克、车辆、火炮等重装备都瘫痪在漏汁湖里。我军抓住战机,加紧猛攻,压缩包围圈。被分割包围的国民党军,遵照徐州薛岳3日晚11时下达的撤退电令突围,到处都是共军,哪里能突得出去。9时,陈家桥的第一快速纵队第八〇旅,被滨海警备旅团团围住消灭,被我第一纵队及第一师所歼灭。10时,敌第一快速纵队所余部队及整编第二十六师残部脱离阵地,以坦克为先导全力向峄县突围。一部沿公路突击,由贾头、下湖经漏汁湖西撤。我军即分多路对其展开攻击。左纵队第一师第一旅向傅山口攻击前进,与右纵队第十师会合,切断了峄(县)临(沂)公路,将逃敌阻于寨子村以东地区。激战至下午3时,除7辆坦克乘隙逃回峄县城,国民党军整编第二十六师及快速纵队三万余人全部被歼灭。
峄东战役结束后,陈毅挥笔写下了《鲁南大捷》的诗篇:“快速纵队起如飞,印缅桂来自鼓吹。鲁南泥泞行不得,坦克变成废铁堆,快速纵队今以矣,二十六师汝何为,徐州薛岳掩面哭,南京蒋贼应泪垂。”
孙子说,战争胜负应从五个方面探讨:一“道”,二“天”,三“地”,四“将”,五“法”。蒋介石发动内战不得人心违背“道”,适逢寒冬腊月,雨雪交加,违背“天”;地处泥泞低洼,湿粘地带,违背“地”;马励武、冯治安、李玉堂等各自自保,见死不救,“将”失和;军官擅离职守,法纪废弛。蒋介石发动内战逆道义、违天时、陷绝地、将失德、法废弛。孙子所说的“五事”;国民党军一条都不占,岂有不败之理。
《孙子·计篇》阐述战争胜负的因素种有天、地两项,都是讲自然条件的,孙武解释说“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他在《地形篇》中进一步强调:“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显然,各种各样的天气和地形等自然条件,在战争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公元前645年,秦、晋交战于韩原,因为“晋戎马还泞而止”,陷入泥潭而不能动弹,结果晋惠公被秦所俘。晋国因误入沼泽地带而导致这次战争的失败①见《左传·僖公十五年》。。在鲁南战役中,陈粟就是利用了“天逢雨雪交加,地处低洼道路湿粘”的自然条件,陷马励武部于死地。
(五)机械部署,遥控指挥,丧失作战的先机条件
内战初,蒋介石把胜利的“宝”压在“速战速决”上,细定了战术守则:行军时“各路行军纵队仍应严守战术原则,每纵队应以一旅兵力为基准,每日行程以二十公里为度,至多不得超过二十五公里,应照旧日战术分尖兵、前兵、前卫与本队及后卫、侧卫等部署”。这样的指令固然细腻、严整,但瞬息万变的战场怎么能够用教学规程规范呢?蒋还有具体的战术指导,诸如“口袋战术” “反口袋战术”“坚壁清野”“主动出击”“防中有攻”“攻中有防”等等,皆为永无错误的教科书语言,毫无创意,机械搬用之。前线指挥官指挥战斗都要按照教案严格执行,这样的队伍到前线能打胜仗吗?
9日晚,鲁南战役进入第二阶段。右纵队发起攻击峄县城,先扫清外围,10日夜攻入城内,激战至11日拂晓,歼灭守峄县城国民党军7000余人,俘获马励武等一批国民党官兵,缴获逃入峄县城的7辆坦克。
同时,左纵队发起攻打枣庄的战斗。这是一场城市攻坚战。战斗一度紧张艰苦,进展缓慢,而欧震集团的三个整编师已推进到新安镇两侧,其中两个师 距枣庄仅20公里。粟裕决定增加兵力,首先攻克枣庄,以避免两面作战的麻烦。恰在此时,军委来电指示以一部兵力打枣庄,主力立即准备打欧震集团。如变更部署,难以迅速攻克枣庄,也无足够的兵力歼灭欧震集团。粟裕正要把想法上报军委时,又接到军委推迟两周后再打欧震集团的指示。这表明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对战场形势的了解是非常及时和准确的。于是按原定决心和部署,我军仅用了20小时就攻克了枣庄,全歼守敌。
敌被俘五十一师师长周毓英在谈到失败时说:“二十六师和快速纵队被歼后,我们装备差,兵员少,明知打不赢,但上方一再严令我们坚守待援,我们只好坚守,如果退出枣庄,便被撤职杀头。但是援兵到底没有等到。”“我们占领许多地方,都要有兵驻守。因此兵力更分散,而指挥上又非常坏,对鲁南作战的全盘计划,上方不告诉我们,我们只知执行命令,五十一师全部布置,连一个营一个连的位置都是徐州绥靖公署给我们指定的,我们不能变动。例如绥靖公署要一一四旅旅长李步青带一个营守峄县城,归马励武指挥,马与我们也没有联系。绥署又要一一三旅旅长李玉堂带两个营守齐村,要一个营守郭里集,还指定一个连守齐村东南李庄。战斗开始前,我师要集中兵力,绥署不允,我们怎能不被歼灭呢?”①见《周毓英被俘后所交代的材料》。
中共在鲁南战役胜利的主要原因
(一)审时度势、决断正确,是取胜的先决条件
据鲁南战役后国民党军谍报人员说:“山东的情报均为中共事先所获,令其在军事上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而且使统帅部的决策几无秘密可言”。蒋介石亦承认:“共匪最大的长处,即在于他们情报工作的确实和灵活。他们不但可以多方面搜集我们的情报,刺探我们的消息,而且他们得到了关于我们的情报之后,立刻就能作适当的布置,实行欺骗诱惑,来打击国军。他们情报人员不仅布置在我们的周围,甚至打入我们的司令部里面,担任很重要的位置”②见《蒋介石日记》。。徐永昌称己方行动为,“通信不能密,截电不能译,敌测国军如指掌,国军对敌在敷衍”。不仅如此,由于国民党军与民众关系的疏离,使其战场情报工作也往往是一无所获。蒋介石一方面抱怨“国军在收复区内不能组织民众,训练民众,以收军民协力根本清匪的效果,是我们军事进展迟缓的一大原因”;另一方面又因担心民众泄密,居然要求“国军进入匪区,必须与当地民众隔离,以便封锁消息”。可想而知,一支不能与民众交流的军队怎么可能在战争中得到民众的支持?
1946年7月20日,毛泽东在《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一文中指出:“蒋介石虽有美国援助,但是人心不顺,士气不高,经济困难。我们虽无外国援助,但是人心归向,士气高涨,经济亦有办法。因此,我们是能够战胜蒋介石的。全党对此应当有充分的信心。”指示要求“必须争取一切可能争取的人”“应对整个地主阶级改取缓和态度”“注意团结一切中间分子,孤立反动派”①见《毛泽东军事文集》:《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电子版。。至此,中共基本完成了进行战争的政治与军事动员。
同时,中共着重军事战略与战术之部署。在战略上,强调打持久战、运动战,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不以保有城市为目的。对放弃若干城市和地方,“都有精神准备”;在战术上,则要求“每次集中大力打敌一部,其比例应为三对一,最好是四对一,以求必胜”。1946年9月16日,毛泽东提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方法,不但必须应用于战役的部署方面,而且必须应用于战术的部署方面。”②见《毛泽东军事文集》:《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电子版。在战役方面,必须集中至少三倍于敌的兵力,选择敌军中较弱的,或者是较少援助的,或者是其驻地的地形和民情对我最为有利而对敌不利的一路歼灭之。在战术方面,当我军集中优势兵力包围敌军后,不应平分兵力,处处攻击,而应集中优势兵力,选择敌较弱的一点,猛烈攻击之,务期必克。“这种战法的效果是:一能全歼;二能速决。”全歼,方能最有效地打击敌军,最充分地补充自己。在敌则士气沮丧,人心不振;在我则士气高涨,人心振奋。速决,使我军有可能各个歼灭敌军的增援队,也使我军有可能避开敌军的增援队。在战术和战役上的速决,是战略上持久的必要条件。在作战时机上,中央军委强调应时而变,应地而变,不恪守成规,给予下属将领相当的自主权,这些方针为我军确立了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而且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二)兵合一处、统一指挥,是取胜的关键因素
1946年12月24日,粟裕等致电中央并华东局建议“华中军区与山东军区合并,山野与华野合并,成立统一的华东司令部”。中央立即复电同意,并指出“华中必须留置必要的部队坚持游击战,华中分局必须有一二负责人率轻便领导机关留在华中”。③见《粟裕年谱》211-212页。12月25日毛泽东致电陈、粟,指示:“鲁南战役关系全局,此战胜利即使苏北各城全失亦有办法恢复。”④见《毛泽东军事文选》电子版第三卷。至此,鲁南战役的作战方针基本确定。
1946年12月27日,粟裕率领华野指挥机关和一师、一纵等部北上鲁南,29日与陈毅在陇海路北的桃林会师。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的合并和即将开始的鲁南战役,使毛泽东兴奋不已。1947年1月2日在给陈毅电告宿北战役总结的复电中,鼓励有加:“以战养战,你们应以宿东战役为例,力争打大歼灭战,即每战全部彻底歼敌三至四个旅,如此再打二三仗即可停止敌之进攻,并收复一部失地”。并关切询问:“粟及一师是否已至鲁南与你们在一起?我们希望此次作战能获宿北同样战果”。①见《毛泽东军事文选》电子版第三卷。
1947年1月3日,陈、粟联名致电中央军委,报告他们已于上月29日会合,一师已参战,已完成对敌整编第二十六师和第一快速纵队的包围,拟于今晚解决大部或全部,此战于1月5日前后结束。
至此,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及新四军的番号在鲁南战役的硝烟中,完成了历史使命,代之而来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两大野战军合在一起,形成了坚不可摧的铁拳,所向披靡,无坚不摧;官兵们欢欣鼓舞,士气更加高昂。
(三)士气高涨、英勇抗杀,是取胜的精神支柱。
鲁南战役前,在鲁南一个山坡下的小树林里,召开了参战部队的主要领导干部会议,陈毅亲自作战斗动员,讲形势,讲任务,讲如何打坦克,从政治与军事思想上武装领导干部的头脑。野战军政治部下达了《关于鲁南战役政治工作原则指示》,指出了敌情与任务、此次战役的重点、完成战役任务的条件和保证圆满完成任务的10 项措施。各参战部队师团政治机关都有具体的贯彻意见,使野战军首长的战役决心,迅速变为每个指战员的战斗意志,化为力量,见诸行动。
解放军以“立功运动”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工作普遍深入开展。使指战员们的阶级觉悟和战术技术不断提高,部队的士气空前高涨。在最后聚歼敌整编第二十六 师和第一快速纵队的战斗中,广大指战员发扬了“有我无敌”的英雄气概,冒着敌军多种火力射击,不顾炮声马达声震耳欲聋,不顾细雨泥泞,与敌机械化部队顽强搏斗。最后将残敌压缩到下湖与漏汁湖之间洼地内,坦克、车辆陷入泥潭,人员、辎重混乱一团,被一举聚歼。第一师第八团排长李教清,连续爬上敌坦克,用手榴弹塞进“乌龟壳”,缴获两辆坦克,迫使一坦克之敌举白旗投降,创造一人缴获3 辆坦克的战绩。第三团排长蔡得高,带领全排在夜间巡逻游击时,发现敌人一个密集队伍向西逃奔,他端过机枪手的机枪,向敌猛烈射击,将敌队伍打断,残敌全部成了俘虏。战士梅加裕、张学安等6 人围住一辆坦克,坦克里面的炮火对他们无可奈何。他们围而不打,任其前冲后闯,左转右折,驾驶员弄得精疲力尽。最后张学安爬上坦克从呼吸孔中往里射击,迫敌连声说:“跟贵军作战,坦克也没有办法!”就连头一天晚上刚解放过来的新战士张国祥也缴到5 支枪,陈守书缴掷弹筒1 个,王以明缴枪3支。他们的名字被立即登在《新战士第一功》上面。新解放战士们把这新闻互相传告,激励着更多的战士英勇杀敌立功。敌军兵心厌战,士气极低。在攻克峰县的战斗中,一个敌军连长带着80 多名士兵投降,大声喊着:“枪是美国的,命是俺自己的。我们投降,你们千万别杀俺呀!”我军第八师战斗英雄郭继胜连长,递一包刚缴获的美国香烟说:“你们缴枪就成了好朋友,先吸支美国烟压压惊吧!”说得大家都笑了。
(四)上下一体、军民一致,是取胜的重要法宝
解放战争初期,敌我力量对比虽然在数量上仍然表现为敌优我劣 但如果加上人心向背和质量对比 我则已占优势。鲁南是老解放区,群众政治觉悟高,生产支前组织好,党政军民一股劲。宿北战役后,我大军长途隐蔽北上,夜行晓宿,军民共同封锁消息,密集配置的敌军竟毫无所知。他们进入解放区完全成了瞎子、聋子。我军突然发起攻击时,敌主帅马励武还在峰县城里过阳历年。敌军失去主帅指挥,一开始即陷入被动。整个战役期间,山东支前组织动员民工达60 万人,其中随军服务的常备民工有25 万人,大小车1500 辆,担架6000 余副,及时输送粮秣弹药,后运伤员,有力保障了一线部队的作战。各地民兵组织爆炸队,配合主力作战。著名的鲁中高运成、金维山爆炸队,滨海高广珍爆炸队,郯城马文香爆炸队、赵镈姚成功爆炸队等数十个大小规模的爆炸队,活跃在前方与敌后的铁路、公路上,炸汽车,打坦克,破路炸桥,各显神威。许多爆炸英雄荣立了特等功。战场附近的群众,更是积极配合我军作战。他们协同指战员拆桥、破路、挖沟,使敌机械化部队陷入瘫痪;帮助部队侦探敌情,捕捉、押送俘虏,打扫战场,抢救伤员;大娘、大嫂和识字班的姑娘们,提姜汤,拿柿饼,把热气腾腾的花生米熬猪肉和小米煎饼送到官兵手中,热情鼓励子弟兵杀敌立功。马励武被俘后除将失败归咎于“上峰用兵战略错误”,也承认我军“上下一体,军民一家,是制胜的重要因素。”
鲁南大捷是一个奇迹。美国记者葛兰恒女士当时采访了峰县城内的3 位外籍教士:法籍神父皮尔克、施奈德和美籍牧师瓦格纳,他们在赞赏共军对其优遇相待、让其照常传教、保护其财产未损的同时,惊呼:“二十六师是很精锐的部队,有美制坦克和各种大炮,没有人知道他们竟何以一败涂地。”
马励武对失败在日记中写道:“推其原因:(一)为我战略上之错误,不该令我师久暴于无依托之地位,所谓孤军深入‘匪区’,无援无依!兵家之大忌。(二)我师既不能进即可退回以保实力,后既无援,应于情况不利前自动退至有利地带,以待战机之到来。(三)匪对我孤军深入一切明了后,乃下定一完善之作战计划,将我全面包围,所谓陷入重围成为被动。第2日更是施行各个包围,以致成为死地消耗战,以如此精良之武器而卒陷于各个被击破之惨境,岂不可痛!(四)苦战两昼夜损失甚大乃令突围,而天候又下大雨,加之干部死伤甚多,战力消耗太大,致突围时无强大力量抵御匪之包围攻击,卒我覆败之局,亦云惨痛而空前矣!”
发动内战不得人心,这一点,在被俘的国军官兵里找到答案。被俘一六九旅上校副旅长丁孑夫坦言:“当兵的不愿打内战,注定我们要失败。我们在兰陵以北地区被包围时,三四千人一齐放下武器。”在贾头,快速纵队二三九团团长陈维金发现被包围时,立刻吹集合号,决定和副团长陈志学率全体官兵自动放下武器,全团官兵一致欢迎。二十六师上校团长王景星在放下武器后告诉记者说:“当我们前沿阵地失掉后,我们考虑的不是如何打,而是准备被俘。虽然我们在士兵面前不得不装的镇静,但实在是无心指挥作战了。”
快速纵队搜索营中尉小组长隋坚,在庆贺自己获得解放的文章里写道:“我们被蒋介石驱使着到内战前线来,头脑里都极明白。蒋介石叫我们打的是亡国仗,是汉奸仗,是替美国人杀中国人。我们不情愿杀自己人,使自家兄弟互相残杀。万万千千的中国兄弟在美国造的枪炮下倒下去,这是多么痛心的事!所以,当我们被人民解放军层层围住的时候,我们就考虑着放下武器,站到人民方面来。”
鲁南战役历时19天,解放军以伤亡8000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5.353万余人,缴获坦克24辆、各种火炮200余门、汽车474辆,首创华东战场一次歼灭2个整编师和1个快速纵队的纪录,挫败了国民党军进攻计划,获得了对机械化部队作战的经验,并为自己组建特种兵部队奠定了基础。粟裕将军说,宿北战役是华东战场上我军开始走向一个转折,到鲁南战役,完成了这一转折。这个转折就是我军集中了兵力,集中了战役指挥,开始了大踏步的进退,开始了打大歼灭战,夺回华东战场上的主动权。
(责任编辑:曹永孚)
Brief Analysis of the Victory and Defeat of the Armies of the Kuomintang and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Guo Mingquan
2016-01-25
郭明泉,中共枣庄市委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