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畲族服饰制作工艺活态保护研究
2017-01-27高云
高 云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福建福州350202)
基于福建省畲族传统服饰制作工艺在畲文化中的精深体现,梳理福建省畲族服饰的美学、人类艺术学、社会学上的特殊民族工艺价值、民族文化内涵以及民族审美取向,是非常必要且势在必行的。通过概括畲族传统服饰和配饰的制作工艺在畲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探讨制作工艺传承手段缺失流失原因,强调技艺传承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工作中“活态保护”方式与途径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一、福建畲族
畲族是中华大地五十六个民族中较为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西、安徽、贵州、四川等省内,人口数量相对于其他少数民族来说并不占多数,其中,大约有90%以上的畲族人在福建省的闽东地区与浙江省的南部山区居住。由于畲族人长期居住在山区,在生活起居上需要适应山区的自然环境与民族中的民俗人文环境,因此,畲族服饰在保温保暖、服饰色彩与自然的关系、透气性、图案纹样设计等方面的制作工艺,都具有民族独特性。
二、服饰特色与手工艺制作的文化内涵
(一)服饰款式。从畲族服饰成因来看,畲族民族服装的上衣均为左遮右的斜襟式,体现了人们在从事体力劳动时的便捷性。另外,由于畲族人主要生活在山区,他们在行走、劳作时,腿部常被锋利的草叶割伤或被蛇虫鼠蚁咬伤。因此,他们在服饰上增加了绑腿,这样,既可以保护腿部不受自然物的伤害,也可以加强腿部肌肉的收缩性能,加快人们在山区行走的速度,冬天还有驱寒保暖的作用。斜襟式的服装与绑腿都是畲族人总结长期生活经验而设计出的劳动服饰和装束,体现了畲族人的民俗文化。
(二)材质与色彩。畲族人依山建造居所并展开生产劳作活动,棉麻、苎麻种植简单、来源容易、成本低廉。织成的麻布吸汗性、透气性良好,在潮湿炎热的山地环境中穿戴麻布让畲族人感到舒适。在染织方面,有关资料记载畲族人“善蓝靛之利”[1],蓝靛是畲族人利用青黛粉染料提炼出来的,分为黑色、蓝色、青色三色。蓝靛具有着色持久的特点,将其作为服装底色,在劳作中经过风吹雨打日晒也不易褪色。在山中狩猎时,着深色服饰可以起到保护色的作用。另外,畲族服饰中的纹饰图案,多数是用五色线进行手工编织而成,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图腾纹样,刺绣于服装上。彩色图案多为花卉、云纹、龙凤、锦鲤等,体现了畲族人对自然的敬仰与崇尚。
(三)凤凰装。畲族人崇拜凤凰图腾,源自于被敬奉为“凤凰女神”的畲族女始祖三公主。凤凰装的整套装饰分为凤冠、花边衫、彩带、拦腰、花鞋五件套。畲族女性用红头绳扎象征凤首的发髻高耸于前额之上;在花边衫与衣裙上刺绣象征凤身的五色花边镶嵌金银丝线;腰带处缠绕象征凤尾的彩带;悬挂象征凤鸣的银铃于身;脚踏花鞋象征凤爪。凤凰装旧时是畲族女孩出嫁时才穿戴的重要服饰,以后凡出门或节日时穿戴,死了穿戴好入棺。凤凰装的制作工艺极其精细、复杂,在原料选材、设计绘制、缝纫加工、刺绣等每一个制作环节中,都凝聚着畲族妇女的智慧,以及对生活中对美的热爱和追求。
畲族人穿着凤凰装会随着年龄变化而有所变化,一般来说,未成年或未婚女子着小凤凰装,新媳妇着大凤凰装,中老年妇女着老凤凰装。凤凰装的材质也有差异,长期居住在贫困地区的百姓多穿着棉麻凤凰装饰,称作“棉麻凤凰衣”;而福建古田的畲族人大多居住在平坝镇,他们以种植棉花为主,并用棉花纺织成棉线棉布,制作出适用于中等经济收入家庭的“棉布凤凰衣”;另外,还有品质高端、工艺更为复杂精细,用蚕丝纺织而成的“丝绸凤凰衣”。这些都是民族传统的延续和崇拜祖先“凤凰女神”民俗文化的传承。
(四)彩带。闽东畲族人喜好手工编制彩带,又称合手巾带,分为棉线织与丝织两种工艺形式。彩带在日常生活、劳动中具有极大的实用性,它可以用作束衣绑带、围兜拦腰捆扎带、刀鞘装饰带、扎腰带甚至是背包带[2]。彩带的作用还反映在畲族人婚庆习俗文化中,色彩斑斓、精心绣作的彩带被当做男女双方的定情信物而互相赠送。畲族没有文字流传,传递信息主要通过彩带上的刺绣符号与纹样来进行。彩带古老的图腾纹样,凝聚着历代制作传承者的劳动聪明才智慧与创造力。
(五)银饰锻造。福建省的福安畲族银器制作工艺共有30多道工序,手工艺复杂,在服饰搭配方面常与彩带合用。畲族人喜爱银饰,出生、嫁娶、丧葬、祭祀等重要日子都会使用银饰,银饰上的图案样式多是祥禽瑞兽,其中,最典型的图案花纹是鱼龙与凤鸟,是畲族典型的自然崇拜与祖先崇拜的集合[2]。凤凰装的凤冠上通常会垂下九条银链,银链上有样式不尽相同的银牌与铃铛,互相撞击、声声入耳,造型复杂多变,给人富贵奢华之感。另外,与服饰搭配一体的还有银手镯、银耳环、银发簪、银项链、银戒指等小型银器饰品。
三、畲族服饰制作工艺发展现状
近年来,福建省所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传统文化产业的实力并不匹配,虽然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但却并不被世人重视,从而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即使能引起重视的,也只是集中力量开发了几种商业价值高的传统文化产业,这样,极大地阻碍了把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嫁接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其中的主要因素在于:保护性政策的不到位;传统文化只有人文情怀而缺少于商业开发价值;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认识力度和社会公众承载力度不足;没有系统性的学习理论知识为科研作支撑;外来文化冲击;技艺传承人日渐稀少;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活态”“流变”等。这些都是活态保护与传承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畲族服饰制作工艺的保护与传承也处于这样的境地。
(一)历史原因。畲族是我国民族中人数较少的民族之一,由于长期迁徙的影响,分散居住于福建省中北部、江西省南部、浙江省和广东省的东部山区地带,其民族服饰特征明显。清朝末年,官府要求畲族人“劝改装束,与众一律”,畲族服饰被迫改为普通民俗汉服,汉化现象严重,就连畲族服饰中最具有传统手工艺特色的“彩带”都消失殆尽[3]。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畲族传统服饰、装饰很少有人穿戴与传承,只有极少数的老年人还保留着凤凰盘头发的民俗习惯。
(二)社会原因。受现代化、科技化的影响,畲族人的生活观念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畲族中的年轻人几乎不穿戴传统畲族服饰,外出追求多元化的生产生活方式,思想文化意识与现代群体日渐同化,这样就失去了传统服饰传承的最大因素——“人”。再加上自然环境与社会生活习惯的变化、服饰形态的简化、民俗生活的汉化等原因,导致传统民族服饰的传承土壤渐渐流失贫瘠,呈现出“衣随人葬,技随人亡”的局面,使得对畲族传统服饰制作工艺的保护与传承举步维艰。
(三)文化原因。畲族有自己民族的语言,但却没有文字的传承,文化与生活经验通常只能通过口耳相传。在畲族服饰这种实体文化的传承中,只是见到成衣,而没有制作过程方面的文字与图片信息的记载,不利于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四)自然原因。畲族人编制彩带的黑色与蓝色棉线以及棉麻制衣,都需要蓝靛染制而成。由于现代化的工艺技术已经完全取代了种植植物、人工采集、制作蓝靛的手工制作技术,使蓝靛的种植面积逐渐萎缩消失,从而导致畲族服饰制作的实物材料从源头上出现了匮乏。
四、构建畲族传统服饰手工艺制作的活态保护机制
福建省现正处于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的良好时期。在“四区叠加”“复合型、生态型文化产业区”等政策的助推下,坚持推动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文化创新,促进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与其他畲族人口的分布地区相比,福建省的“先天条件”在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中占有绝对优势。活态保护是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成与发展的环境中进行保护与传承,其重点是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过程中进行传承与发展。它是根据“活态文化”提出的保护措施和研究方法,主要区别于原先的静态、固态保护方式,在开展传承活动时更注重的是人在文化传播中的参与地位与创新作用。活态保护的适用范围是围绕着传承人、传习活动、原料保护、产业建设等方面建立起来的活态运转的传承保护体系,它决不能脱离社会生活环境。
(一)田野调查与资料收集
通过深入的田野调查,掌握目前福建省畲族传统服饰手工艺制作的生存状况、服饰形成因素、不同服饰种类分布区域、传承人信息、传承的资源和场所、相关民俗活动、现有保护情况。通过查阅文字、图片、影音影像、数据库等相关资料,了解畲族服饰制作工艺的基本成因和畲族服装特有的工艺特点,如斜襟式、绑腿、凤凰装饰等,对畲族服饰的手工艺制作过程进行完整的记录,对相关资料进行编目存档,建立完善的馆藏机制。先分析构架好服装成因作为传承基础,做好静态保护,再向动态转身,扩散和传播手工艺制作的田野调查信息,为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二)物料源头性的保护
对畲族服饰手工艺制作相关的人、地、物等进行整体性的保护,对最基本的制作原材料产地进行保护和开发。福建省地势由西北部向东南沿海逐步降低,山地险峻且结构复杂,丘陵地带多,不宜人群居住。为了对制作工艺进行源头性的保护,应当为固定聚居的畲族人划定种植区域,扩大并且稳定棉花、苎麻、青靛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区域;引进现代化养蚕技术,为人们提供优质丝线来源,提高五色线的生产质量;加强对织布、刺绣机械用具等物质的保护和供给。这些从物料源头进行保护与整治的措施,保证了制作工艺的实体物载体能够永不消亡。
(三)与高校教学及科研单位牵手合作,共同建设畲族文化保护传承的田野研究基地
通过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课程建设、学术研究、校园文化氛围建设,形成畲族传统服饰手工艺制作保护的实践孵化基地[4]。聘请有丰富制作经验的国家级、省级畲族服饰制作工艺传承人与高校教师一起编著教材,构建理论系统化研究基础。教学内容上有目的地向畲族文化的实践内容倾斜。组织学生下乡采风、采访,开展畲族民俗文化的基础研究,了解畲族服饰、彩带、银器的制作工艺。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参加“互联网+”等国内省内大型比赛等教育教学、学科竞赛等活动。打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师生传承式研究的基础。积极开展畲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大项目研究,高校教学及科研单位做好与政府扶持政策的对接,推广保护技术。做好专款专用,建设畲族文化保护传承的田野研究基地。
(四)扩大活态工艺传承人的培养范围
在畲族服饰手工艺制作的保护与传承过程中,扩大畲族传统服饰手工艺制作活态传承人的培养范围,努力提高保护与传承技术队伍的软实力,是有效保护的手段之一。搭建技术平台,渗透学校专业教育,改变传统的血缘传承、家族传承,师徒传承、特定地域传承的基本模式,形成金字塔型传承人的年龄梯队建设[5]。发展畲族服饰制作传承的工艺美术师,建立省级工艺大师工作室或传承班,邀请专家授课等。通过现场演示,展现服饰及配饰的制作方法,解决制作过程中的重难点与核心技术问题。探讨现代化技术手段制作传统服饰的技术问题,加大专家、传承人等口传心授的力度。甚至在企业生产中以量化的形式抢救和保护服饰工艺,以企业与市场为基础,在其中寻找能够提升制作技术的传承人,保护与传承就能通过企业批量化的生产来提高效率。
(五)文化圈合作性保护
政府要合理利用畲族传统服饰手工艺制作资源,进行文化生态产业的开发性、生产性保护,建立文化产业交流平台。通过商业化旅游模式,推出区域性的畲族文化,带动旅游经济发展,同时打造畲族文化圈,促进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互相裨益,发展与传承。譬如,进行畲族服装配饰文化创意旅游纪念品的批量生产和销售,既能够给制作者与经营者带来经济收入,又能够极好地利用物质手段推广畲族服饰文化,形成“生产性保护”。另外,发展畲族民族村寨旅游业的保护传承模式,开发节会、展演等文化交流宣传的保护传承模式。在宁德八都猴盾村、宁德太姥山、罗源畲加山庄等景点,开展文化交流平台式的合作性保护模式。对畲族银器锻制技艺、畲族苎布织染缝纫技艺、畲族歌谣、畲族婚嫁民俗、畲族传统节日“三月三乌饭节”等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大力宣传。这样可以将这种集工艺性、民族精神价值、文化内涵价值、审美价值于一体的畲族服饰制作工艺,经过合理的商业化手段进行包装与推广,打造出一种新型的畲族文化品牌与文化产业。
五、结语
畲族传统服饰中的凤凰装、彩带、银器配饰、花鞋等,都是畲族人生产生活中的文化结晶和文化内涵的具象表征。图腾图案、编织刺绣手法等都饱含特殊意义,甚至是畲族语言的表达,也具有很高的民俗文化研究价值。通过文字图像的记录、实体物料的源头性整治、高校产学研的研究支撑、活态工艺传承人的扩大培养以及商业与文化圈的合理利用,构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基本模式。这样,可以达到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传播民族文化、树立民族尊严的重要目的。
工艺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变至流失”难以保护,工艺复杂,手工艺成本高,产量少,被谋取私利的商家误解、歪曲和滥用等,这些都是活态保护难的原因。活态保护工作的特点在于传播和保护途径与环境扎根在民间。畲族传统服饰手工艺资源不是孤立、简单、表面的服饰艺术形式,而是一种体现畲族人民生存需要、时间推演的民俗社会行为,通过习惯性行为载体体现出民族生存意识的主体。畲族文化是中国璀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其进行活态保护与传承,可以为打造文化生态区的建设工作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1]雷志良.畲族服饰的特点及其内涵[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5):133-136.
[2]雷敏霞,雷冰帆.畲族民族服饰的传承与发展探析[J].丽水学院学报,2012,(6):44-47.
[3]丁笑君,邹楚杭,陈敬玉,等.畲族服装特征提取及其分布[J].纺织学报,2015,(7):110-115.
[4]林伯珊.论民族地区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为例[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1,(4):128-131.
[5]伍新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传播行为探讨[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2,(6):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