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协会专业人才培养经验及其借鉴意义
2017-01-27王雪芳黄文川
王雪芳,黄文川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合肥 230026)
国际博物馆协会专业人才培养经验及其借鉴意义
王雪芳,黄文川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合肥 230026)
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面临诸多机遇,但影响博物馆发展的关键因素——博物馆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博物馆尤其基层博物馆人力资源不足的现状已经凸显,严重抑制了博物馆综合职能的充分发挥。国际博物馆协会长期关注博物馆专业人才的培养,在理念和方法上形成了一定的规律,对国内博物馆人才培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国际博协;人才培养;借鉴意义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1]。对博物馆而言,博物馆的人才就是博物馆事业发展壮大的基本保障。当前我国政府、各行业、社会力量等都给予博物馆行业极大的关注,博物馆在数量和建设规模上都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但是其公共服务质量还需要大幅提升,这也使得博物馆人才培养的问题再次凸显,改善博物馆人才培养理念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的需求更加迫切。
1 我国博物馆人力资源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现代化的逐渐深入,我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机遇,但是影响博物馆发展的关键因素——博物馆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我国博物馆的人力资源分布极度不均衡,主要表现在大型博物馆的人才资源高度集聚,而地方基层博物馆的人才资源却极为缺乏,以安徽省为例,2015年度安徽省共有博物馆171座,从业人员2 781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 071人,占比39%,正高级职称43人,占比1.5%,副高级职称116人,占比4.1%,中级职称385人,占比14%;其中一级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院有从业人员为194人,占比7%,专业技术人才166人,占比15%,正高级职称8人,占比19%,副高级职称26人,占比22%,中级 职称57人,占比15%[2]。
安徽省在博物馆人力资源分布方面的现象绝非孤例,实际上在全国很多省区都有相似情况。面对这一现状,大部分的博物馆已经意识到人才的问题并积极做出应对。自2008年国家对博物馆实施免费开放政策以来,有近40所不同类型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围绕馆内人员文化水平较低、人员结构不合理、人才数量匮乏、专业能力不足、工作热情不高、管理观念滞后、管理水平不高、人才流失等问题发表文章探讨如何在新形势下管理人才和培养人才。广西自然博物馆的领导到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高校选拔优秀的学生,除了考查专业基础和英语,更看重学生对科研是否感兴趣[3]。黑龙江省博物馆自2009年以来实施人才战略,通过打造专业人才方阵立馆,打造管理人才方阵强馆,打造服务人才方阵兴馆[4]。
开设博物馆学专业的高校,如吉林大学[5-6]、中南大学[7]复旦大学[8]、山东大学[9]等开始反思博物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博物馆缺乏专业人才,与博物馆专业毕业生大多没有到博物馆工作是长期存在的矛盾。新形势下,博物馆缺乏展示策划、教育活动规划和实施、文化产品开发经营等人才,而这些恰是我国高校博物馆学专业课程设置的薄弱环节。2013年复旦大学陆建松教授在《论新时期博物馆专业人才培养及其学科建设》中指出,我国高校博物馆学专业人才知识培养体系落后,认为国家要制定博物馆人才发展规划,推动教育部和有关高校加强博物馆后备人才培养,加强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同时要确立博物馆学学科的应有地位,完善博物馆学学科自身建设,推动博物馆学学科的发展[10]。
总之,我国博物馆尤其是基层博物馆在人才培养方面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本文将介绍国际博协在人才培训理念和培训方式上的探索,以期给国内博物馆在人才培养上提供些许借鉴。
2 国际博物馆协会在博物馆专业教育与培训上的探索
国际博物馆协会自1946年11月成立以来,不断探讨人才培训问题,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在人才培训规划上形成了一定的规律。
起初,国际博物馆协会要求重视和培训博物馆的技术员工,承认在博物馆从事修复工作的人员为专业人员[11],并对博物馆专业人员的任职资格、薪金、培训以及工作的状况和工作条件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的情况,国际博协对博物馆人员在地位、资格和权利上给予关注,1965年在国际博协召开的纽约大会上通过了4项有关决议:①所有类别的博物馆人员都应具有与学术界相应的地位,因为所需的资格和责任是类似的。拥有同等资格和经过多年的服务,博物馆工作人员应具有与教学领域或其他学习机构中的专业人员相同的地位和薪酬。②博物馆馆长的候选人应具有大学学位,可以对特别优秀的候选人做出例外。③所有类型博物馆的策展人都应在大学或技术学校接受涵盖博物馆学的研究生培训。这种培训应包括理论和实践。博物馆可以实习的形式进行培训,包括诸如实地研究,艺术作品的科学检查,以及与候选人自己的专长有关的技术研究等主题,而且这些研究应被授予文凭。④策展人和其他受过训练的博物馆人员应获得必要的设施和时间,以进行独立于博物馆正常工作科学研究工作;他们还应该有机会通过在本国和国外其他博物馆的学习来增加知识,或者参加国内外的研讨会[12]。随后,国际博物馆协会开始致力于起草基本培训大纲。
1967年,国际博物馆协会在捷克斯洛伐克的布尔诺举行会议,聚集了博物馆培训领域的所有欧洲专家,会议目标是协调欧洲不同地区极少数常设博物馆培训中心的工作,协调他们的教学计划、学历教育和教学方法,促进教师、学生以及培训理念在各培训中心的交流。此会议将各自分散的培训计划和培训课程统一到了国际博物馆协会秘书处,对其起草培训基本大纲意义重大。会议还认为,博物馆学有权利被承认为一门真正的学科,应同等重视博物馆学的教学和博物馆技术学的教学,并对博物馆馆长的培训和博物馆技术员的培训进行区分,前者须接受完整的包括博物馆学和博物馆技术学培训;后者则应给予严格的博物馆技术学培训[12]。
1968年,第8届国际博协理事会批准成立了国际博物馆协会人员培训委员会(ICTOP),这也是布尔诺会议建议的直接结果,会议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制定了1969年至1971年的部分工作计划,计划对一系列地区的博物馆培训情况进行调查,3年间共调查了太平洋-欧洲地区、拉丁美洲地区、北非地区、西非地区,以及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其他国家,经过对博物馆的培训现状进行实质性的审查,最终在史密森学会的资助下出版了《博物馆人员培训》一书。该书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认为,博物馆中的博物馆学和博物馆技术学分别处理了两个问题,博物馆学是关于博物馆理论的课程,博物馆技术学则是关于博物馆工作中涉及的各种技术,还介绍了博物馆教育人员的培训问题;第二部分介绍了科技馆的人员培训问题;第三部分是博物馆培训课程的世界目录[13]。
1969年7月,国际博物馆协会培训委员会在莱斯特大学举办了第一次关于博物馆学和博物馆培训的研讨会,会上认为博物馆学应被大学或其他权威机构认定为一门有效的学科,要建立国际公认的基本教学大纲和专业培训资格标准。1971年,拟议的基本教学大纲草案在马赛举行的培训委员会上得到了充分的讨论, 并正式通过。大纲详细地列出了需要包括在任何博物馆专业培训课程或培训计划中的元素:博物馆的历史和目的, 博物馆的组织、运作和管理, 博物馆的建筑、布局和设施,藏品的来源、建档和移动,科学活动和研究, 藏品保护,展览展示,公众(包括公共设施), 博物馆的文化教育活动。这份基本培训大纲极大地影响了博物馆管理培训的发展,而且被世界各地的数百所大学和博物馆培训与教育中心所引用[12]。
继基本培训大纲被制定后,国际博物馆协会开始关注博物馆不同职位员工的培训需求,由此,培训工作的焦点也逐渐发生转变。1983年,在卑尔根会议上,要求每座博物馆分析所有博物馆员工的责任和培训需求,不只是馆长,而是要为每个职位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和培训安排,同时还要为所有进入博物馆工作的新员工制定入职培训建议大纲,不管他们是什么背景以及在博物馆中处于什么级别,培训计划主要关注5个问题:①博物馆,包括博物馆的目的、历史、伦理和责任,国家的和国际的博物馆运动;②藏品,包括获取、处置、建档、研究、保管、保护和修复;③博物馆组织、目标和任务,长期规划、立法、管理、资金、工作人员、公共关系;④博物馆与公共服务,包括展览展示(包括计划和设计)、预防性保护、阐释、教育和推广计划,社区关系,访客服务(如商店、餐饮等),信息服务和出版物,客户群体(个人访客,团体,学校派对),特殊需求;⑤博物馆的物质设施,包括维修、安保、公共设施,预防性保护[12]。
卑尔根培训计划,经定期审查和更新,其最新版本为国际博物馆协会颁布的《博物馆专业培训课程指南》(2008年第2版)。这一版本关注的焦点已经从之前罗列培训中应该教授什么内容转变为博物馆人员应该输出什么,即专业人员应该展现什么样的职业能力,包括综合能力(general competences)、博物馆学能力(museology competences)、管理能力(management competences)、公共规划能力(public programming competences)、信息及藏品的管理和保管能力(information&collections management and care competences)[14]。
职业能力的提升要以相应的职位为前提。2005年3月在国际博物馆协会于意大利佩萨罗举办的研讨会结束后,来自法国、德国、瑞士的代表们对博物馆内工作活动的定义展开了讨论,旨在了解同样的职位名称是否在每个国家都具有相同的职能。
2008年,国际博协培训委员会发布了《博物馆职业——一个欧洲参考框架》,将博物馆中的职位分为20多种,并做了详细的职位描述,这20种职位分别为馆长(director)、研究员(curator)、库存协调员(inventory co-ordinator)、登录员(registrar)、文物保护员(conservator)、助理研究员(curatorial assistant)、文献中心管理员(document centre manager)、展陈研究员(exhibition and display curator)、展览设计人员(exhibition designer)、教育和观众服务管理员(manager of the education and visitor service)、教育与观众服务主任(education and visitor service officer)、观众接待和安保管理员(visitor care and security manager) 、观众接待和安保助理(visitor care and security assistant)、图书馆和媒体中心管理员(library and media centre manager)、网站管理员(web master)、行政管理员(administrator)、设备安全管理员(facilities and security manager)信息技术管理员(IT manager) 市场、促销和募资经理(manager of marketing, promotion and fundraising)、新闻媒体主任(press and media officer)[15]。
从关注博物馆人员的身份和权利,到基本培训大纲的制定,再到具体员工职业能力的提升和职位分类,国际博物馆协会在博物馆人员培训领域的研究不断深化,对博物馆制定培养规划和实施路径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3 对我国博物馆人才培养的借鉴意义
3.1 加强博物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
任职资格是为了保证工作目标的实现,任职者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个性等方面的要求。博物馆内不同岗位对人才的素质和行为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如专业技术岗位对人员的技术素质或科研能力要求较高,管理岗位则需要任职者具备较强的管理规划能力。早在2010年,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就指出,我国博物馆从业人员在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和职称结构上都与博物馆的专业化要求有较大差距,博物馆应建立职业资格认证制度[16]。
3.2 制定符合馆内实际的人才培训大纲
培训大纲包含着培训计划的层次、内容和重点,是实施具体培训措施的基础和方向。英国博物馆和文化遗产领域的国际咨询专家蒂莫西 .阿姆布罗斯和克里斯平 .佩恩所在《博物馆基础》(2016年第3版)一书中,将培训的类型和层次分为资格培训和非资格培训,资格培训包括大学或学院的全日制或兼职课程,职业课程,远程教育课程,研究项目;非资格培训包括内部培训项目和资源、专业协会、远程教育、研讨班、工作坊、讲座、出版物等。培训的设计应帮助员工在工作中变得更加灵活,适应性更强,能力更多样化[17]。在培训内容的设置上,要兼顾博物馆学理论知识和博物馆应用技术。为了避免培训资金的浪费,培训必须与员工的工作或职业发展需要息息相关,另外,由于大、中、小馆面临的情况不同,所以各馆在培训大纲的设计上要灵活多变,做到切实可行。
3.3 加强博物馆人才的职业能力建设
职业能力是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多种能力的综合。除了包含任职资格外,还包括在工作中的职业素质和职业生涯管理能力。《博物馆专业培训课程指南》中要求所有博物馆人员必须展示的一般能力,即所有博物馆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跨文化交流、环境、评价方法、财务管理、信息技术、人际关系、博物馆与社会、工作性质、项目管理、研究、领域资源等;博物馆学能力即在博物馆工作中需要应用到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包括社区博物馆学、博物馆专业发展、博物馆的角色和功能、博物馆的愿景和治理、博物馆实践中的问题、实践的法律背景等。
博物馆管理人员需要具备的博物馆运作理论和知识技能,包括认证、咨询、建筑、业务运营管理、社区关系、财务规划和管理、法定结构、筹资募捐、人力资源规划和管理、创收、信息管理、保险或赔偿、法律、市场、会员、场地管理、公共事务、组织理论、媒体关系等。公共项目能力则是博物馆社区服务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包括交流、展示、教育和阐释、出版物和产品、访客服务和公共关系。信息及藏品管理和保护能力,即创造、保护和分享博物馆资源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包括档案管理、藏品[14]。2016年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博物馆版)也指出博物馆专业人员应提升数字技术素养[18]。加强博物馆人员职业能力建设根本上是加强博物馆应对社会环境变化的能力。
3.4 撰写职位描述,优化岗位设置
博物馆的每个职位都应该有相应的书面描述,当一个职位空缺时,可以检查其职位描述,对职责的新变化做出更新,这样也有利于岗位设置的优化。如《博物馆职业——一个欧洲参考框架》中对博物馆教育和观众服务管理员的职位描述是——为当前的和未来的观众负责与藏品展示有关的所有项目、活动、学习和研究,具体要求有以下几点:"在馆长的管理下,协助制订博物馆外展方案,并针对所有目标受众制订活动方案,为此,需要建立外部联络人网络,以传达信息,定位目标受众;#号召博物馆里的其他专家把能力贡献到活动中去,并且提供文件增加访客了解藏品和展览的机会;$负责外展助理和导游的培训计划,为访客服务助理的培训做出贡献;%协助展览的设计工作;&为博物馆项目和活动的影响制定评估准则和标准[15]。
当前影响我国博物馆职业能力建设的主要障碍是博物馆工作结构和工作岗位不清晰[19],而详细的职位描述不仅使工作的边界更加清晰,也使岗位人员在工作中能有效发挥能力,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另外,假设博物馆想在博物馆项目和活动影响上做深入的研究,可以下设一个博物馆项目活动研发和评估的岗位,岗位工作和科学研究并举,也是专业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方式,研究工作结束后,可以根据需要继续保留岗位或者取消。2016年上海科技馆在最新的招聘计划中就设置了展区运行和实施、博物馆教育研发与评估两个岗位,这两个岗位都属于其展示教育职位的范畴,也从侧面反映了上海科技馆在博物馆教育领域的研究越来越细致。
可在国际博协人才培养探索成果中借鉴的地方有很多,远不止以上4条。除了国际博协,欧美国家以及其他亚洲国家发展较早的一些博物馆以及国外较早开设博物馆课程的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也都有很多先进的理念和完善的培养体系值得我国参照和学习。虽然我国已经有很多相关文献,但在实践方面的吸收和利用还远远不够。新形势下,博物馆加强人才培养既要立足实际,更要放眼国际,积极吸收有益的理论和方法,为我所用。不过,国外的经验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不一定都完全适合我国的实际需要,培养出的人才能否推动博物馆事业的实际发展,是有待检验的。博物馆人才培养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是挑战更是机遇,说明在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方式方面还有很多创新工作可做。
[1]中国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年6月.
[2]安徽省文化厅.2015安徽文化统计年鉴[Z].
[3]刘琴,黎娟.一个人才,一片事业:广西自然博物馆人才培养纪实[N].广西日报,2010-07-12(006).
[4]张建友.提动力,激活力,增实力[N].中国文化报,2013-12-20(006).
[5]杜雨婷,张文立.萨克斯的博物馆人才培养理念与方法[J].中国博物馆,2015(4):76-81.
[6]王春慧.美国高校博物馆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9.
[7]侯雁.中外博物馆学专业教育比较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1.
[8]朱懿.美国高校博物馆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与启示[J].博物馆研究,2015(4):3-10.
[9]赵星宇.我国博物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J].中国博物馆,2016(2):112-119.
[10]陆建松.论新时期博物馆专业人才培养及其学科建设[J].东南文化,2013(5):104-109,127-128.
[11]帕特里克J.波依兰,贾兰.国际博物馆协会的五十年[J].四川文物,1997(4):71-73.
[12]BOYLAN P J.The Museum profession[M]// MACDONALD S.A Companion to Museum Studies. Malden: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6:424-430.
[13]JELINSK,JAN.Training of museum personnel[M]. Paris: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1970.
[14]ICTOP.博物馆专业培训课程指南[Z].2008.
[15]Angelika Ruge.博物馆职业:一个欧洲参考框架Angelika Ruge.[Z]2008.
[16]乔欣. 单霁翔委员:博物馆应设立职业资格认证制度[N].中国文化报,2010-03-10(006).
[17]蒂莫西.阿姆布罗斯,克里斯平.佩恩.博物馆基础[M].郭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6:410-411.
[18]湖南省博物馆.2016新媒体联盟地平线报告:博物馆版[EB/OL].[2016-11-22].http://www.hnmuseum. com/hnmuseum/generalIntro/introContent.jsp?inf oid=015889efd86e402884835885ab17002c.
[19]宋向光.建设正义热情高水平的专业队伍[N].中国文物报,2017-01-31(006).
Reference Signi fi cation from ICOM's Experiences of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WANG Xuefang, HUANG Wenchuan
(Department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Scientific Archaeology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Hefei 230026,China)
Museum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China is facing chances and opportunities at the moment. But the key of museum development, the talents, are lacking of good opportunity of training. The shortage of staff in museum, especially the basic level, restrained the functioning of museum. In this essay, we not only explain the international museum institute talent training mode, but also give some opinions about problems with domestic museum talent training base on that. Hopefully will be helpful to future museum development industry.
ICOM; talent training; reference signification
G124
A
王雪芳(1990-),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博物馆人力资源。E- mail:wxf007@mail.ust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