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孙子兵学认知思维灵活性的借鉴与创新
2017-01-27王硕民
王硕民
毛泽东对孙子兵学认知思维灵活性的借鉴与创新
王硕民
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弘扬了孙子兵学的灵活性,创建了独具特色的毛泽东军事思想。这对于深刻认识信息化战争特点,实施正确的战争指导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孙子兵学 认知思维 灵活性 借鉴与创新
从古至今,孙子兵学思想的灵活性对后世影响很大,启迪了一代又一代的兵家智慧,成就了不少大军事家与伟人。毛泽东善于吸取中外军事文化精华,其对孙子兵学思想灵活性的借鉴与创新,就目前看,古今中外无可与其比肩者。在长期的实践中,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研究与把握战争规律,活用孙子兵法,创造了一系列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在古为今用及军事理论创新上,都达到高超的艺术境界。他领导人民军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夺取了中国革命的彻底胜利,并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天的军队建设与作战指导中仍具有指导意义。
一、揭示了战争的内在运动规律
毛泽东重视从战争活动中深刻地研究战争规律。他特别欣赏“知彼知己,百战不殆”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288页。这句名言,认为这句话是包括从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决定自己行动克服当前敌人而说的。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166页。既把这句话本身当作一条战争的规律,又把它看成认识战争规律的一种方法。
然而,对于战争中的规律性,不是所有军事家都能够认识到的。法国元帅沙克斯和瑞士军事家约米尼认为“战争是没有规律的”。德国首相俾斯麦又认为“在战争问题上,一个人永远无法有把握地预料上帝是怎样安排的”。克劳塞维茨同样认为军事活动艺术是“只有各种可能性、盖然性、幸运和不幸运的活动,它们像织物的经纬一样交织在战争中,使战争在人类各种活动中最近似赌博”。③[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删节本),解放军出版社1978年版,第17页。这些人一致认为战争无规律可循,不可捉摸。而毛泽东运用马列主义的科学立场、观点和方法,吸收了孙子兵学中认知思维之长,并通过对中外战史的研究,认为战争是有规律可循的。
首先,毛泽东揭示了战争运动的一般规律。为了寻找出战争规律,更好地指导中国革命战争,毛泽东从军事辩证法角度出发,坚定地指出:“军事的规律,和其他事物的规律一样,是客观实际对于我们头脑的反映。”明于知己,而暗于知彼;或者,明于知彼,而暗于知己,这两种人都不能解决战争规律的学习和使用问题。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165~166页。毛泽东肯定孙子“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话。他认为,战争的胜负,虽然主要取决于作战双方的军事、政治、经济、自然诸条件,然而还取决于作战双方主观指导的能力。军事家不能超过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取得战争的胜利,然而可以而且必须在物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争取战争的胜利。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166页。毛泽东基于唯物论对战争规律的认识,比起无规律可循的战争不可知论者的看法来说,是有独创性的,同时也是对孙子兵学认识思维的科学发展。
第二,指出具体的战争运动有着特殊规律。毛泽东在谈到如何研究战争时指出:“我们不但要研究一般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特殊的革命战争的规律,还要研究更加特殊的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155页。这就说明战争不但有一般规律,具体的战争还有其特殊的规律。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战争的一般规律是由矛盾的普遍性所决定的,战争的特殊规律是由矛盾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比如,中国革命战争有战争的一般规律,同时也有革命战争的特殊规律,以及更加特殊的中国革命战争规律。中国的抗日战争就是如此。毛泽东所揭示的抗日战争发展的三个阶段,就是能动把握战争规律所得出的结论。毛泽东断言:假如我们只研究一般战争规律,照搬别人的东西,丝毫也不改变其形式和内容,就会削足适履,要打败仗;假如只研究革命战争规律,而不研究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就不能找到中国革命战争的特点,同样也要打败仗。
第三,在把握战争特殊性中认识战争情况的主要方面。敌我情况的难知是由战争的特性所决定的。战争的特殊性使人们在许多场合无法完全知道彼己情况,因此,产生了战争情况和战争行动的不确实性,产生了错误和失败。“然而不管怎样的战争情况和战争行动,知其大略,知其要点,是可能的。”毛泽东并且指出正确了解战场情形的方法,就是先以各种侦察手段了解必要情况,再继之以指挥员的聪明推论和判断减少错误,如此,实现一般的正确指导,是能够做到的。所以,有了这个建立在“知彼知己”基础之上的一般正确指导做武器,也就能够打胜仗。④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458页。这也是毛泽东对孙子所揭示的一般战争规律的正确理解与运用。
第四,对战争情况的认知是长期的动态发展过程。毛泽东指出,认识情况的过程,不但存在于军事计划建立之前,而且存在于军事计划建立之后,因为情况在不断变化。当执行某一计划时,从开始到战局终止,是一个又一个认识情况的过程,即实行的过程。这个时候,第一个过程的东西是否符合实况,需要重新加以检查。如果计划和情况不相符,或者不完全相符,就必须依照新的认识,构成新的判断,定下新的决心,把已定的计划加以改变,使之适应新的情况。由于不符合实情,部分地改变作战计划的情况差不多每一作战都有,全部地改变作战计划的情况间或也有。毛泽东认为,要适应情况的不断变化,必须善于学习,在长时间内不断认识敌我双方的情况,解决主观和客观之间的矛盾。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谈到主动性时承认,战争现象比任何别的社会现象都更难捉摸,更少确实性。但战争也不是神物,仍是世间的一种客观的必然运动,是有规律可循的,是可以被认识和把握的。他十分重视研究战争规律,认为“谁要是睁眼看不见这些本质的规律,谁就不能指导中国的革命战争,谁就不能使红军打胜仗”。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458页。战争中只要认真寻找战争规律,力求使自己的主观思想符合客观实际,就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避免战争指导中的盲目性,少犯错误,正确判断我情敌情,进行有效的作战运筹。
为了知真情,正确指导战争,孙子有“相敌”与“料敌”之法②孙武著,曹操等注:《孙子十家注》,见《诸子集成》(6),上海书店影印1986年版,第144、164页。。这是由于战争中得到的情报,很大一部分是互相矛盾的,更多的是虚假的,绝大部分是相当不确实的。③[德]克劳塞维茨:《战争论》(删节本),解放军出版社1978年版,第31页。为了部署的正确,毛泽东要求战争指导者使用一切可能和必要的侦察手段,将侦察得来的有关敌方情况的各种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然后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加上去,对双方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双方的相互关系,从而构成判断,定下决心,做出计划,以实现正确的指导。军事家在作出每一个战略、战役或战斗计划之前都需要这样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然而,粗枝大叶或者专凭热情的卤莽军事家,却不这样做,而把军事计划建立在一厢情愿的基础上,这样的计划当然是空想的,不符合实际的;或者免不了被敌人表面的或片面的情况所欺骗,就易受骗上当;或者受自己部下不负责任的无真知灼见的建议鼓动,肯定是要碰壁的。
其次,力求使主观指导符合客观实际。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毛泽东要求智勇双全的将军学会一种方法,那就是熟识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指挥员主观上之所以会犯错误,就是由于对彼己的无知,对战争或战斗的部署和指挥不适合当时当地的情况,主观的指导和客观实际情况不符合,没有解决主观和客观之间的矛盾。要少打败仗,关键就在于把主观和客观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经验丰富的军人,假使他又虚心学习,既摸熟了自己部队(指挥员、战斗员、武器、给养等等)的情况,又摸熟了一切和战争有关的其他条件如政治、经济、地理、气候等的情况,那么他指导战争或作战,就比较地有把握,比较地能打胜仗。④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164~165页。
毛泽东指出,战略问题就是研究战争全局规律的东西,战略全局有其规律,战役和战术都有其规律。战略学就是研究带全局性的战争指导规律,战役和战术就是研究带局部性指导规律的。找出这些规律,军事家就能够凭着建筑在客观物质条件之上的舞台,导演出许多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胜利来。毛泽东还形象地将指导战争的规律比喻为“战争的游泳术”⑤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167页。。其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即是正确把握战争指导规律而产生的。在这些方面,毛泽东比起孙子来认识与总结得更加系统科学。
毛泽东指出,一切战争指导规律,依照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依照战争的发展而发展;一成不变的东西是没有的。⑥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157页。由于战争情况的不同,决定着不同战争指导规律,有时间、地域和性质的差别。从时间的条件说,战争和战争指导规律都是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有各个历史阶段的特点,因而战争规律也各有其特点,不能机械地用于不同的阶段。从战争的性质与地域条件看,战争规律也各有其特点。我们研究在不同历史阶段、不同性质、不同地域和民族的战争指导规律,应该着眼于其特点与其发展,反对战争问题上的机械论。
二、创新中国革命战争指导思想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谈到矛盾的特殊性时指出,看问题要全面,而不能孤立静止,要辩证地看待事物发展。这是毛泽东军事理论创新的思想源泉。因此,毛泽东对孙子的思想加以科学发展,既尊重过去的战争经验与战法,又不拘泥于此,达到了认识上的飞跃。
首先,在尊重经验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军事理论。《孙子兵法·虚实篇》中的“战胜不复”是说战争情势是不断变化的,每次取胜之法都不是过去经验的重复。毛泽东运用唯物史观加以创新,指出一切带原则性的军事规律或军事理论,都是前人或今人做的关于过去战争经验的总结。这些过去的战争所留给我们的血的教训,应该着重地学习。然而还要注意,要从自己的经验出发考证这些结论,吸收那些用得着的东西,拒绝那些用不着的东西,创新那些自己所特有的东西。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165页。这是对战争经验认识的突破。经验应该学习和借鉴,但是不能机械地照搬照套,尤其是战争经验更要灵活对待,战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的,任何下一场战争都不同于过去已经打过的战争,两场情形相同的战争是不多见的。时移事异,必须注重对战争规律中灵活性的运用。
其次,从实际出发解决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继承发展了《孙子兵法》中“变”的思想,他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从实际出发解决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指导上,毛泽东不受权威思想的羁绊,敢于摆脱权威理论束缚,大胆选择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如苏共十月革命是以城市包围农村而取得胜利的,当时党内有些思想僵化的人认为中国革命也要走这条道路。但是,毛泽东却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提出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新的革命道路,并最终以此为指导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日本的著名军事问题专家伊藤皓文认为:毛泽东的战争理论“有其自身的特性和独创性”②张树德:《国外毛泽东思想研究》(第一卷),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06页。。
毛泽东特别提出了以劣胜优、以弱胜强的战略思想。“优胜劣败”是兵家之常理。但是,当时中国革命战争就是在敌强我弱、敌优我劣的客观条件下进行的。面对这种情况,我军应如何改变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使优劣、强弱发生变化,是中国革命战争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毛泽东以其伟大的气魄,运用辩证法“矛盾的主要和非主要的方面互相转化着”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297页。的对立统一规律,借鉴孙子“势”的理论,正确把握战争矛盾斗争的转化规律,在战役、战斗中以绝对优势对敌,从而最终改变了战略上的态势,使我军由劣变优,由弱转强。美国军事理论家格里菲茨承认毛泽东寻根究底、洞察一切的头脑以及习惯于马克思主义辩证的研究方法。④张树德:《国外毛泽东思想研究》(第一卷),军事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3页。
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统一法则,正确地分析了战争中优与劣的辩证关系,对战争中敌我力量的优劣从绝对性、相对性两个方面进行考察。优与劣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毛泽东指出,只要我们通过一定的努力,掌握战争中优劣互变规律,正确把握住战争矛盾双方转化的契机,因势利导,就可以使劣势转化为优势,并断言:抗日战争是持久的,日本将以绝对劣势而失败,中国将以绝对优势而胜利。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428~429页。
三、创造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
孙子在《九地篇》中说:“践墨随敌,以决战事。”这就要求战争指导者破除成规,因敌变化,灵活决定自己的作战行动方案。为在战争中立于主动,毛泽东吸取《孙子兵法》的精髓,创造自己的战略战术,以实现指挥上的灵活性,达到战争指导上的出神入化。
游击战是毛泽东运用得较为得心应手的战法之一,而这种战法在当时却受到一些军事家的鄙视。毛泽东也曾经意识道:“游击性在将来一定是可羞的和必须抛弃的东西。”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213页。但是,针对敌我形势对比极端悬殊的现实,毛泽东排除阻力,广泛开展游击战,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作战对象,为我所需,灵活地使用兵力,有时“化整为零”,有时“化零为整”,使游击队像流水和疾风一样,迅速地移动其位置,忽南忽北,声东击西,即打即离;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383页。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为了应对敌第三次进剿的“长驱直入”,毛泽东还灵活运用了孙子“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的理论,使敌疲劳沮丧,以减煞其优势。④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192页。
孙子在《军争篇》中主张“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对此,毛泽东认为对这些用兵原则,不能一概而论,有时必须“遏”“阙”“迫”,有时就不能这样,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十六字”方针中就有“敌退我追”,对于逃跑的敌人追与不追,要视情而定,不可泥于成规。如果不分场合地照搬,这就可能上当受骗,为敌人利用,陷于被动。所以,在解放战争后期毛泽东就果断地提出:“宜将乘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又如“围师必阙”,也要灵活掌握。包围歼灭敌人时,不一定非留缺口不可。刘伯承也认为围师不一定要“阙”,有时要“阙”,有时就不“阙”,这要根据能否取胜而定。如果被围之敌寡弱而我军十分强大,足以形成以众击寡、聚而歼之之势,就直接围歼,不必留缺口放出敌人;相反,就要留出缺口,放出敌人,将其消灭在运动之中。孙子的“围师必阙”是有条件的,要客观地看待。围师“阙”与不“阙”,要机动灵活。这正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灵活性的具体展现。
孙子谋攻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人人都知道以多胜少是最好的办法,然而很多人不能做到,原因就在于这些人缺乏战略头脑和灵活性。毛泽东曾分析过:“也不是说每次都要优势兵力。在某种情况下,也可以用相对劣势或绝对劣势兵力出现于战场。”不同作战人员的作战方法也应有所不同:“红军以集中为原则,赤卫队以分散为原则。”对于集中兵力“这件事情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敌人一般地都摸熟我们的脾气了。然而敌人不能取消我们的胜利,也不能避免他们的损失⑤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211页。”。因为何时何地我们这样做,他们不清楚。红军的作战一般是奇袭的。这就是毛泽东战略战术中的“存乎一心之妙”。
孙子说:“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①孙武著,曹操等注:《孙子十家注》,见《诸子集成》(6),上海书店影印1986年版,第120~121页。这与战术“避实击虚”有类似之处,都是避敌之长、击敌之短,或叫避强击弱。毛泽东借鉴了这一战法,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说:“如果进攻之敌在数量和强度上都超过我军甚远,我们要求强弱的对比发生变化,便只有等到敌人深入根据地,吃尽根据地的苦楚……这种时候,敌军虽强,也大大减弱了;兵力疲劳,士气沮丧,许多弱点都暴露出来……孙子说的‘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就是指的使敌疲劳沮丧,以求减杀其优势。”②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192页。毛泽东制定诱敌深入战略方针时可能也借鉴了孙子这一原则。
为了扭转战争中的劣势与被动局面,毛泽东巧用了“兵不厌诈”这一理论。战争中敌我双方都在运用谋略,隐真示假,欺骗对方,给敌以错觉,诱其做出错误的判断与决策是我方取胜的重要法门。毛泽东深谙此道,常常采用各种欺敌之法,还采用孙子所谓“示形”之类(示形于东而击于西,即所谓声东击西),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193页。“利用敌人的错觉和不意来争取自己主动和逼敌处于被动的情形”,有效地利用判断错误和行动错误于陷敌人苦境。④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455页。一九三五年在长征途中的四渡赤水,就是巧用孙子的诡道,出奇制胜的一个杰作,毛泽东自称这是他一生中的“得意之笔”。
四、综述
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作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继承发展了孙子兵学思想的灵活性,揭示了中国革命战争规律及战争指导规律。毛泽东善于古为今用,在借鉴《孙子兵法》的基础上进行了独创性的发展,创造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军事理论和战法。聂荣臻元帅曾评价说:“我也深感毛泽东同志在军事指挥艺术上运用之妙,他确实才思过人,值得我们很好学习。”⑤聂荣臻:《聂荣臻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2007年版,第203页。我们研究毛泽东对孙子兵学思想的创新发展的目的也就在于此。
Mao Zedong’s Inspiration and Creation from the Flexibility of Cognitive Thinking of Sun Zi’s Military Science
Wang Shuomin
By implementing the philosophical principles of Marxism, Mao Zedong created the Mao Zedong military thinking with his own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which has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significance for deeply understanding the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formation war and implementing the correct war direction.
Sun Zi’s Military Science; Cognitive Thinking; Flexibility; Inspiration and Creation
B22
A
2095-9176(2017)05-0038-06
2017-06-19
王硕民,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理事,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事交通学院汽车士官学校教授、硕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周亨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