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奣映、朱熹理学思想之融通

2017-01-27张文渊

现代哲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无极理气理学

张文渊

论高奣映、朱熹理学思想之融通

张文渊

高奣映是清初滇西少数民族杰出的学者,朱熹是南宋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探讨二人理学思想的异同,对于把握高奣映与朱熹的思想、了解儒学在边疆地区的传播具有重要的意义。高奣映的理学思想是在反驳朱熹关于“无极而太极”训解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仔细分析比对,二者在本体论、理气关系乃至工夫论有许多融通之处。二者同属儒家思想一脉,都是排佛老、建构儒家道统的内在需要与必然结果。

高奣映;朱熹;太极;无极;工夫

中国哲学史上首次把“无极”“太极”两个词连用的是北宋思想家周敦颐,其哲学著作《太极图说》的首句是“无极而太极”*[北宋]周敦颐著,陈克明点校:《周敦颐集》卷1《太极图说》,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3页。。然而自南宋思想家朱熹对此做了“无极即是无形、太极即是有理”的训解后*《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36《答陆子美》,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562页。,不少学者以为朱熹把“无极”当成哲学的本体,于是在学术界产生很大争论,其中以朱熹与陆九渊兄弟的争论最为著名。

高奣映的理学思想是在反驳朱熹这种训解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他认为朱熹明显误会了周敦颐的意思,指出在“太极”之前“又弄出一个无极”,“是开后学以骛高远异端”,是“叫人从空处作旷旷荡荡、浩浩落落之想”*[清]高奣映著,曹晓宏、王翼祥校注:《高奣映集·太极明辩》卷2,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11 年,第22页。。高奣映反对朱熹的训解与论述,但二者的理学思想存在很多相通之处:从本体论看,二者互有补充;从理气关系说,二者相互发明;从工夫论讲,二者同归于复性。高、朱二人从不同的路径深化了理学思想。

一、从本体论看:二者相互补充

在本体论上,高奣映极力维护“太极”至高无上的地位,否定朱熹“无极即是无形,太极即是有理”的训解,反驳在“太极”之前又弄一个“无极”。为了论证“太极”的本体地位,高奣映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一,儒家有“太极”之说,无“无极”之论。他认为“无极”一说不是儒家之传统,儒家之传统乃“太极”:“自上古已有太极之名,实无无极之说也。孔子《系辞》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如有无极云者,孔子自当发明之。固不待发始于周子。”*[清]高奣映著,曹晓宏、王翼祥校注:《高奣映集·太极明辩》卷1,第6页,第6页,第6页,第7页,第7页。何况善于训诂的汉代经学家们都不用“无极”一词,后世学者更没必要再弄一个“无极”出来,“由汉以来,莫不明太极之秘,未有以无极言者……后儒更未之说”②[清]高奣映著,曹晓宏、王翼祥校注:《高奣映集·太极明辩》卷1,第6页,第6页,第6页,第7页,第7页。。他指出儒家自古至今都只有“太极”之论,“无极”一说乃是道家的思想,“言无极者盖多见于老氏之说,即三素之义,仙家配洞元、洞明、洞玄以言之”③[清]高奣映著,曹晓宏、王翼祥校注:《高奣映集·太极明辩》卷1,第6页,第6页,第6页,第7页,第7页。。可见,“太极”一词才是儒家所有。其二,周子本人意在“太极”而非“无极”。高奣映认为“无极而太极”虽是《太极图说》的首句,但这并不意味着周敦颐提倡“无极”,因为“周子《通书》讲道理、讲工夫,全是讲太极,其无极偶尔便□顺说”*[清]高奣映著,曹晓宏、王翼祥校注:《高奣映集·太极明辩》卷2,第23页,第22页,第21页,第22页,第22页。。周敦颐只是偶尔提到“无极”,重点还是在“太极”上面。他告诫大家:“何必弃太极而会心于无极耶,昔周子也只是观太极,并未观到无极。倘于混沌中另安一个无极,人人都向空处理会。”⑤[清]高奣映著,曹晓宏、王翼祥校注:《高奣映集·太极明辩》卷2,第23页,第22页,第21页,第22页,第22页。第三,朱子的训解太拘泥于形式。高奣映认为其实朱熹也知道“无极”不是儒家的用语,但因他拘泥于周敦颐《太极图说》“无极而太极”这句话,不得不做“无极即是无形,太极即是有理”的训解;后人误会了朱熹的意思,于是把这种解释“执为千古不易之论”⑥[清]高奣映著,曹晓宏、王翼祥校注:《高奣映集·太极明辩》卷1,第6页,第6页,第6页,第7页,第7页。。朱熹虽然只是在形式上保留了“无极”的概念,但是也有蹈“空”的危险。第四,《太极图》无“无极”一词。《太极图》中首先是一个“○”。为了说明“太极”的主体地位,高奣映解释:“此图像混沌中太极之体,亦并未有名之为无极者。”⑦“周子惟有图而无字……朱子窥《通书》之微,遂以字释出,然未敢于白圈名无极也。或曰圈上周子原有字迹,并不名白圈为无极,可见白圈是太极未发本体,不是无极。”⑧[清]高奣映著,曹晓宏、王翼祥校注:《高奣映集·太极明辩》卷2,第23页,第22页,第21页,第22页,第22页。他认为周敦颐为太极图作注,并没有把最上面那个白圈命名为“无极”,因为白圈是“太极未发本体(混沌)”,而不是“无极”;如果在“太极未发本体(混沌)”之上还要加一个“无极”,“岂不是开后学以务高远异端之病”⑨[清]高奣映著,曹晓宏、王翼祥校注:《高奣映集·太极明辩》卷2,第23页,第22页,第21页,第22页,第22页。。所以,理学的本体只能是“太极”,不能是“无极”,“灼见之道体,即是太极,如人睡着了,是混沌,不可叫做无极”⑩[清]高奣映著,曹晓宏、王翼祥校注:《高奣映集·太极明辩》卷1,第6页,第6页,第6页,第7页,第7页。。

朱熹真的把“无极”当成理学的本体吗?其实不然。朱熹曾说:“然殊不知不言无极,则太极同于一物,而不足为万化之根;不言太极,则无极沦于空寂,而不能为万化之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36《答陆子美》,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第1560页。在朱熹看来,“无极”的“无”不是没有的意思,而是形容“太极”作为理的功用是无形无状、无名无称、无声无息的。这种功用是“太极”之所以为“太极”的存在依据,所以朱熹又把“无极即是无形、太极即是有理”概括为“无形而有理”*[宋]黎靖德编、王星贤校:《朱子语类》卷94《周子之书》,第2365页。。正因如此,朱熹才说:“无极二字乃是周子灼见道体,迥出常情,不顾旁人是非,不计自己得失,勇往直前,说出人不敢说的道理。”*《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36《答陆子静》,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第1568页。朱熹并没有把“无极”当成本体,而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衬托出“太极”的本体地位。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朱、高二人都以“太极”作为其理学的本体,只是二者的论述方式或者关注的角度不一样。高奣映反对在“太极”之前“又弄出一个无极”,因为他是从宇宙生成论的角度论证“太极”为万物之根本*杨翰卿:《文化边缘中的高深造诣: 清初少数民族学者高奣映的儒学创获》,《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第33页。,因此说“惟务得太极足矣”。朱熹用“无极”修饰“太极”,因为他是从“太极”的功用上来说的,并不是说“无极”具有主体地位,而是说“太极”的生化功用通过“无极”得以体现。另外,二者虽然在理路上不一样,但是把“太极”看作本体,避免落入佛道两家的“空”的目的却是一样的*杨翰卿:《文化边缘中的高深造诣:清初少数民族学者高奣映的儒学创获》,《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第32页。。因此,他们在本体论上相互补充。

二、从理气关系说:二者相互发明

理气关系是宋明理学的重要问题,也是核心问题。一般来说,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理、气的先后问题,二是谁主宰谁的问题。

就理气关系而言,高奣映主张理在气中,“流畅夫万原而化之者,气也”*[清]高奣映著,曹晓宏、王翼祥校注:《高奣映集·太极明辩》卷3,第46页。。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气,而气经常以“混沌”的形态出现,“天地未判,清浊而不上下也……未判为分,总是一个混沌”*[清]高奣映著,曹晓宏、王翼祥校注:《高奣映集·太极明辩》卷1,第6页,第9页,第7页,第9页,第9页。,“当天地之息机而混沌时,一味纯黑阴濛,濛而气浑,浑以混沌”*[清]高奣映著,曹晓宏、王翼祥校注:《高奣映集·太极明辩》卷2,第26页,第21页,第25页。。“混沌”就是“沌黑阴濛”的气。他认为仅仅是气还不能产生万物,气必须与理结合在一起,而理就在气中。气与理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化生万物。“道体莫全于太极,太极是浑然一致者也。惟浑然合理于混沌之中,及至理归气极,而太极一致之义始具万有而总天地。《易》曰:‘一致而百虑。’……故太极包得先后天理、气之全体,故不得将太极功施分归于无极。”④[清]高奣映著,曹晓宏、王翼祥校注:《高奣映集·太极明辩》卷2,第26页,第21页,第25页。“夫气一与理合是太极。”⑤[清]高奣映著,曹晓宏、王翼祥校注:《高奣映集·太极明辩》卷1,第6页,第9页,第7页,第9页,第9页。从这里可以看出,理与气并无先后可言。高奣映还认为“理主宰气”。 “天地既穷,潜一生机于水元之中, 故亥藏将来复见之,萌此天地虚危之心也。然萌隐伏而气尚混沌,天地只得顺时密藏, 即含此理于混沌中。”⑥[清]高奣映著,曹晓宏、王翼祥校注:《高奣映集·太极明辩》卷1,第6页,第9页,第7页,第9页,第9页。理虽然潜伏在气中,但理主宰气,理起决定性的作用。“天地之所以混沌而必有开辟者,太极主宰一元归复之理也。”⑦[清]高奣映著,曹晓宏、王翼祥校注:《高奣映集·太极明辩》卷1,第6页,第9页,第7页,第9页,第9页。如果无此极,则混沌为死物。由此可见,在理气关系中,高奣映认为理主宰气,理气结合,然后才使混沌演化出万物,故“有理为之主宰,而后气流行,流行又分清浊而又对待者,数生焉”⑧[清]高奣映著,曹晓宏、王翼祥校注:《高奣映集·太极明辩》卷2,第26页,第21页,第25页。。也就是说,“理”决定“气”,有了“理”的主宰作用、气才能形成“清”、“浊”与天地万物。他还指出:“气有盛而必衰,故辟久必混;理无时而灭息,故混久必辟。”⑨[清]高奣映著,曹晓宏、王翼祥校注:《高奣映集·太极明辩》卷1,第6页,第9页,第7页,第9页,第9页。气有盛有衰、有清有浊,而理一成不变、永恒存在。

在理气关系问题上,朱熹主张理在气先。“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宋]黎靖德编、王星贤校:《朱子语类》卷1《理气上》,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页。“要之,也先有理。只不可说是今日有是理,明日却有是气。”*[宋]黎靖德编、王星贤校:《朱子语类》卷1《理气上》,第4页。“以本体言之,则有是理,然后有是气。”*《孟子或问》卷3,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第934页。朱熹所说的理在气先不是时间上的先后,主要是指逻辑上的先在性。正因为是逻辑上的先在性,所以朱熹又主张理气不分、理主宰气。“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宋]黎靖德编、王星贤校:《朱子语类》卷1《理气上》,第2页。“此本无先后之可言。然必欲推其所从来,则须说先有是理。然理又非别为一物,即存乎是气之中;无是气,则是理亦无挂搭处。”*[宋]黎靖德编、王星贤校:《朱子语类》卷1《理气上》,第3页。在他看来,理气是合一的,理在逻辑上的先在性就是理的决定性,即理决定气。“有是理便有是气,但理是本。”*[宋]黎靖德编、王星贤校:《朱子语类》卷1《理气上》,第2页。“理未尝离乎气。然理形而上者,气形而下者。自形而上下言,岂无先后!理无形,气便粗,有渣滓。”*[宋]黎靖德编、王星贤校:《朱子语类》卷1《理气上》,第3页。理是根本,气只不过是构成万物的材质,所以“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58《答黄道夫》,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第2755页。。

由此可知,在理气关系问题上,高奣映与朱熹二人都认为:“气”是构成万物最根本的元素,是具体的、被动的,同时是有变有化、有生有灭的;“理”是构成万物的动力与法则,是无具体形态的、主动的,同时是普遍、永恒的。在他们看来,具体形态的气虽有变有化、有生有灭,但不同形态的气之间却没有断裂,而是连续的,即一种形态气的消灭会由另一形态的气来代替,中间不存在绝对“无气”的空档;主动性的理是促使各形态气之间变化的根由,是贯彻始终的。因此,既是“理在气中”(理无时离气、无独存之理),又是“理宰而气行”(理推动气、支配气)。

三、从工夫论讲:二者统一于复性

儒家思想认为人的本性是完美、至善、自足的,但现实生活中的人由于受到各种欲望的干扰,偏离了本性,因此,收拾本心、追求至善是儒家心性修养的终极目标。

高奣映认为,作为万物之根本的太极是至善的。他引朱熹的话说:“太极,只是天地万物之理。在天地为天地之太极,在万物为万物之太极,只是极好至善之道理。”*[清]高奣映著,曹晓宏、王翼祥校注:《高奣映集·太极明辩》卷1,第8页。万物秉承太极,并自为个性,作为万物中的一员,人性同样秉承于太极。“人人有太极,物物有太极。太极是性,化生万物。”*[清]高奣映著,曹晓宏、王翼祥校注:《高奣映集·太极明辩》卷1,第9页。太极虽然是完美的,但是一落到实处,由于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便会发生变化。“究极而言之,太极至清,而一落阴阳五行则有清有浊;太极至善,而一落阴阳五行则有善有恶;太极至醇,一落阴阳五行则有醇有驳;太极常真,而一落阴阳五行则有成有坏。”*[清]高奣映著,曹晓宏、王翼祥校注:《高奣映集·太极明辩》卷1,第9页。因此,人的心性修养别无他法,就是要找回秉承于天的本性,追求至善。故他说:“此极一判此理,即形天,乃始得秉命以复性。”*[清]高奣映著,曹晓宏、王翼祥校注:《高奣映集·太极明辩》卷1,第8页。“夫学问之道,以心之所历而各以所得而岐焉,惟止至善,以求仁为端,以作圣为旨,以天下为己任。”*[清]高奣映著,曹晓宏、王翼祥校注:《高奣映集·迪孙》卷下,第275页。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高奣映提出“主静”的修养方法。“主静”本是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为解释“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北宋]周敦颐著、陈克明点校:《周敦颐集》卷1《太极图说》,第6页。而提出的,他自注“无欲故静”。在周敦颐看来,心性修养就应该排除心中各种欲望杂念,保持心底的清静。高奣映吸收了这种观点:“人既一动一静,莫不全乎太极之道然后行之也中,处之也正,发之也仁,裁之也义……况静即诚之复性之真也。苟非寂然无欲,其静不凝;苟非畅豫亨嘉,其动必燥,乌能合天地而行鬼神也!”*[清]高奣映著,曹晓宏、王翼祥校注:《高奣映集·太极明辩》卷2,第25页。在高奣映看来,主静就是“寂然无欲”。为论述主静的方法,他引入二程“闲邪存诚”的概念:“如何是闲邪? 非礼而勿视听言动,邪斯闲矣。”*[宋]程颐、程颢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2上,北京: 中华书局,1981 年.第26页。实际上就是主动自觉地以“礼”的标准来规范、约束自己的思想与行动,直至达到与“礼”完全一致*杨翰卿:《文化边缘中的高深造诣: 清初少数民族学者高奣映的儒学创获》,《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第34页。,即所谓的“敬即便是礼,无己可克”*[宋]程颐、程颢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15,第143页。。对于“闲邪存诚”的涵养方法,高奣映说:“吾儒闲邪存诚,日谨其几,刻慎其独,当格物以致知,贵知言以养气,此心臆间,太极本体悉从静存动察中归复,未可以无极务高远于诞幽杳寂之境耳。”主静慎独也好,“闲邪存诚”也罢,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心)时时与此点灵光契合,使不为物欲混,不为理事障,使之无欠无余,养到气达浩然、心通默识,则此本有之太极,归复而明备于我”*[清]高奣映著,曹晓宏、王翼祥校注:《高奣映集·太极明辩》卷1,第10页。,即防止欲念、收拾本心,以恢复至善的本性。

人性本善是朱熹工夫论的前提。“性者,人所禀于天以生之理也,浑然至善,未尝有恶。”*《孟子集注》卷5《滕文公章句上》,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第306页。在朱熹这里,天理是至善纯一的,所以秉承于天的本性也是至善无恶的,但这种至善的性落入到具体的人之后,由于受到外部客观事物的感应,性就会产生情感,便有了善恶,即他所谓的已发状态。“盖人受天地之中以生,其未感也,纯粹至善,万理具焉,所谓性也。然人有是性则即有是形,有是形则即有是心,而不能无感于物。感于物而动,则性之欲者出焉,而善恶于是乎分矣。性之欲,即所谓情也。”*《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67《乐记动静说》,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第3263页。排除欲望、保持本性成了朱熹工夫论的着力点。

为了去欲存理(性),朱熹提出主敬的修养方法:“‘敬’字工夫,乃圣门第一要义,彻头彻尾,不可顷刻间断。”*[宋]黎靖德编、王星贤校:《朱子语类》卷12《学六》,第210页。“主敬之说,先贤之意盖以学者不知持守,身心散漫,无缘见得义理分明,故欲其先且习为端庄整肃,不至放肆怠堕,庶几心定而理明耳。”*《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59《答方子实》,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第2820页。简而言之,所谓主敬,就是保持身心的端庄严肃,有点类似于主静,但与主静还是有很大的区别。“敬则虚静,不可把虚静唤作敬。”*[宋]黎靖德编、王星贤校:《朱子语类》卷74《易十》,第1896页。何以如此?朱熹说:“敬不是万事休置之谓,只是随事专一,谨畏,不放逸耳。”*[宋]黎靖德编、王星贤校:《朱子语类》卷12《学六》,第211页。“敬有什物?只是如‘畏’字相似,不是块然兀坐,耳无闻,目无见。全不省事之谓,只收敛身心,整齐纯一,不凭地放纵,便是敬。”*[宋]黎靖德编、王星贤校:《朱子语类》卷12《学六》,第208页。他认为敬首先要做到身心收敛,保持虚静,不被杂物所染;但仅仅做到虚静还不够,还必须有致知穷理的工夫,否则与静没有何区别。“如何都静得!有事须着应。人在世间,未有无事时节;要无事,除是死也。自早至暮,有许多事。不成说事多扰乱,我且去静坐。敬不是如此。若事至前面,而自家却要主静,顽然不应,便是心都死了。无事时敬在里面,有事时敬在事上。有事无事,吾之敬未尝间断也。”*[宋]黎靖德编、王星贤校:《朱子语类》卷12《学六》,第212—213页。如果只是一味地强调静、提倡久坐,便会有走向佛、老虚空的危险,与打坐、坐禅无异。“今终日危坐,只是且收敛在此,腾如奔驰。若一向如此,又似坐禅入定。”*[宋]黎靖德编、王星贤校:《朱子语类》卷103,《罗氏门人》,第2604页。故他希望通过“动时要做(致知穷理),静时也要做(致知穷理)”主敬的修养方法,进行“存天理、灭人欲”实践,进而达到“浑然至善”的目的。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在心性修养方面,二者都承认秉承于天的本性是至善、纯一不杂的。这种至善的性落到人的身上,由于受到客观环境及物欲的影响,就会产生善恶,而修养的目的就是要恢复至善的性。在具体的方法上,高奣映以主静为主,朱熹强调主敬。无论是主敬还是主静,以“复性”为手段并追求至善是二人工夫论的目标。

结 论

儒学发展到宋代,以新的形态即所谓“理学”出现。理学在其形成过程中,一方面受到佛老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又排斥佛老思想。宋明理学家明显带有“出入佛老,返于六经”的双重色彩。朱熹作为理学的集大成者与最杰出的代表,其学说不可能不吸收佛老思想,同时又因儒家建构自身道统需要,不得不极力地排斥佛老思想。这种特征对后世思想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作为明末清初与顾、黄、王、颜齐名*云龙编纂:《姚安县志》卷42《学术志·学术概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713页。的少数民族学者高奣映,其理学思想是在反对朱熹“无形而有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带有对理学思想的批判精神,但他对理学本质问题的回答与论述,又与朱熹一脉相通。无论是以“太极”为本体的建构,还是以复性为目的的工夫主张,二人的理学思想都是为了排佛老以建立儒家自身道统提出的,同时是儒学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与其说高奣映与朱熹在思想理路上有所不同,不如说二者在思想本质上“百虑而一致,殊途而同归”。

B249.9

A

1000-7660(2017)06-0156-05

张文渊,湖南桑植人,哲学博士,(广州 510053)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教研部副教授。

(责任编辑杨海文)

猜你喜欢

无极理气理学
文理学人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征稿简则
无极归一
活血化瘀理气类中草药配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分析
对朱子理气关系论的重新考察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征稿简则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理气化痰活血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2例
自拟通腑理气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7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