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大藏漢簡《蒼頡篇·顓頊》補釋

2017-01-27楊振紅

简帛 2017年2期
关键词:筆者電子中國

楊振紅

2015年公布的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蒼頡篇》有《顓頊》一章,包括簡46-簡52,共7枚簡,136字,内容完整。①北京大學出土文獻研究所:《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壹〕》,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第113—120頁。後文簡稱爲“北大整理本”。筆者和賈麗英教授在北大整理本的基礎上,曾撰《北大藏漢簡〈蒼頡篇·顓頊〉校釋與解讀》一文嘗試補釋,并對其内容加以解讀。②楊振紅、賈麗英:《北大藏漢簡〈蒼頡篇·顓頊〉校釋與解讀》,楊振紅、鄔文玲主編:《簡帛研究二〇一六·春夏卷》,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第222—250頁。後文略稱爲《校釋與解讀》。最近,筆者在進一步研讀過程中又有了一些新認識,不揣譾陋,以呈教方家。

柖 榣[一] 奮 光[二]

[一]柖榣,亦見於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和馬王堆帛書。③睡虎地秦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日書甲種》,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330頁。(2016年12月12—13日,在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中國歷史研究中心、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韓國國立慶北大學史學科BK事業團主辦的“簡牘與戰國秦漢歷史: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2016”上[地點:香港中文大學馮景禧樓2樓220室],承葉山先生提問,筆者纔注意到這一史料,特此向葉山先生和會議主辦方致謝。)裘錫圭主編,湖南省博物館、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編纂:《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伍)·刑德乙篇·刑德占》,中華書局2014年,第42頁。傳世文獻中多作“招摇”,馬王堆帛書中有的亦作“昭榣”。④裘錫圭主編:《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伍)·陰陽五行乙篇·擇日表》,第132頁。星名。一説,靠近北斗星杓端的星。《史記·天官書》:“杓端有兩星:一内爲矛,招摇;一外爲盾,天鋒。”裴駰《集解》引孟康曰:“近北斗者招摇,招摇爲天矛。”①《史記》卷二七,中華書局2014年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本,第1542—1546頁。《漢書·天文志》的記載基本同,不贅引,下同。《漢書》卷二六,中華書局1962年,第1274—1275頁。《晋書·天文志》亦屬此説,但説法不同:“攝提六星,直斗杓之南,主建時節,伺禨祥……北三星曰梗河,天矛也。一曰天鋒,主胡兵……其北一星曰招摇,一曰矛楯,其北一星曰玄戈,皆主胡兵,占與梗河略相類也。”②《晋書》卷一一,中華書局1974年,第293—294頁。一説,指北斗斗杓,也有明確説爲北斗第七顆星摇光,或稱瑶光。《淮南子·兵略》:“雖順招摇。”高誘注:“招摇,斗杓也。”③何寧:《淮南子集釋》卷一五,中華書局1998年,第1082頁。《漢書·揚雄傳》載揚雄《反離騷》“漢十世之陽朔兮,招揺紀於周正”,顔師古注引應劭曰:“招揺,斗杓星也,主天時。周正,十一月也。”④《漢書》卷八七上,第3516、3517頁。《經典釋文》:招摇,“北斗第七星”。⑤[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卷一一《禮記音義之一·曲禮第一》,清抱經堂叢書本,“中國基本古籍庫”電子版,筆者標點。《史記·天官書》“北斗七星”司馬貞《索隱》引《春秋運斗樞》云:“斗,第一天樞,第二旋,第三璣,第四權,第五衡,第六開陽,第七摇光。”⑥《史記》卷二七,修訂本第1291頁。有説招摇爲顓頊之象。《白虎通·聖人》:“顓頊戴干,是謂清明,發節移度,蓋象招摇。”宋均注云:“干,楯也。招摇爲天戈,戈楯相副,戴之者像見天下以爲表。”⑦[清]陳立撰,吴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卷七,中華書局1994年,第337頁。亦有説顓頊爲其母親女樞感北斗第七星摇光(瑶光)所生。《潜夫論·五德志》:“摇光如月正白,感女樞幽防之宫,生黑帝顓頊。”⑧[清]王繼培箋,彭鐸校正:《潜夫論箋校正》,中華書局1985年,第397頁。《史記·五帝本紀》“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僕,生高陽,高陽有聖悳焉”,張守節《正義》引《河圖》云:“瑶光如蜺貫月,正白,感女樞於幽房之宫,生顓頊,首戴干戈,有德文也。”⑨《史記》卷一,修訂本第12、13頁。

[二]奮光,《校釋與解讀》“當時專用以指祝融”以下當删。“招摇奮光”當作一句解。此句見於《開元占經·石氏中官占一·招摇占四》:“《荆州占》曰:招摇奮光,明動,天子强;招摇色青,有憂;赤白而明者,天子有怒;黄白光澤,天下安静;小而黑,軍破國亡。又曰:色黑,爲弱。”①[唐]瞿曇悉達:《開元占經》卷六五,九州出版社2012年,第620頁。原文第一句斷作:“招摇奮,光明動”,此爲筆者改。“明動”爲星占的專有名詞。《靈臺秘苑·天理》:“天理,距東南星去極二十八度半,入翼九度。星不欲明,明動及中有星皆爲貴人下獄。客星犯之,多獄,官坐罪。入則有戮,卿貴臣繫。彗孛出之,三公黜,或殺將相跋扈。流星入之,大,名臣繫。色青,憂。赤有金,殺。黄白,無故。黑,凶。出魁中,繫者出。黄白之爲赦。流星犯之,帝王振威,諸侯死。氣之入之,蒼黑,貴臣死獄。無故出魁,皆其禍除,赤兵大起。黄白出之,有德令。”([南北朝]庾季才《靈臺秘苑》卷一〇,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電子版,筆者標點。)《周易·豐》:“六二。豐其蔀,日中見斗,往得疑疾。有孚,發若吉。”王弼注:“蔀,覆曖障光明之物也。處明動之時不能自豐,以光大之德既處乎内,而又以陰居陰所,豐在蔀幽而无睹者也,故曰豐其蔀日中見斗也。日中者,明之盛也。斗見者,暗之極也。處盛明而豐其蔀,故曰日中見斗,不能自發,故往得疑疾。然履中當位,處暗不邪,有孚者也。若,辭也。有孚,可以發其志,不困於暗,故獲吉也。”([三國]王弼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卷六,《十三經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影印本,第68頁上欄。)《周易·豐》:“上六。豐其屋,蔀其家,闚其户,闃其無人。三歲不覿凶。”王弼注:“屋,藏蔭之物,以陰處極而最在外。不履於位。深自幽隱。絶迹深藏者也。既豐其屋,又蔀其家,屋厚家覆,暗之甚也。雖闚其户,闃其无人,弃其所處而自深藏也。處於明動尚大之時,而深自幽隱,以高其行。大道既濟,而猶不見,隱不爲賢,更爲反道,凶其宜也。三年,豐道之成,治道未濟隱,猶可也。既濟而隱,是以治爲亂者也。”([三國]王弼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卷六,《十三經注疏》,第68頁中欄。)招摇爲天子之象,其明暗、顔色反映天子、國家的强弱等狀態。招摇奮光,即招摇星奮發光明,代表天子强。

䫞 豫[三]録[四]恢

[三]豫,指六十四卦之一的“豫”卦,坤下震上。《周易·豫》:“豫,利建侯行師。”鄭玄注:“‘坤,順也’,‘震,動也’,順其性而動者,莫不得其所,故謂之‘豫’。豫,喜佚説樂之貌也。震又‘爲雷’,諸侯之象。坤又‘爲衆’,師役之象。故‘利建侯行師’矣。”②[清]李道平撰,潘雨廷點校:《周易集解纂疏》卷三,中華書局1994年,第200頁。

[四]録,記録,省録。《釋名·釋言語》:“讚,録也,省録之也。”③[清]王先謙:《釋名疏證補》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175頁。《玉篇》言部:“記,居意切,録也,識也。”④[梁]顧野王:《大廣益會玉篇》卷九,中華書局1987年,第42頁上左。《漢書·鄭吉傳》:“(鄭)吉薨,諡曰繆侯。子光嗣,薨,無子,國除。元始中録功臣不以罪絶者,封吉曾孫永爲安遠侯。”⑤《漢書》卷七〇,第3006頁。引申名録。《急就篇》:“潁川臨淮集課録。”顔師古注:“集課録者,諸郡各上其計,總會京師,次其名録。”⑥[漢]史游:《急就篇》,嶽麓書社1989年,第27、317頁。

趨 走 寎 狂[五]

[五]寎,《説文》㝱部:“卧驚病也。從㝱省,丙聲。”①[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説文解字注》卷一五上,中華書局2013年,第64頁上欄。《廣韵·映韵》:“寎,驚病。”②周祖謨校:《廣韵校本》,中華書局2011年,第431頁。狂,《説文》犬部:“狾犬也。從犬,㞷聲。”③[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説文解字注》卷一五上,第64頁上欄。狂犬病,引申爲疯癫,精神失常。後世多將“寎”訛作“病”,清王太嶽《四庫全書考證·周禮訂義(宋王與之撰)卷六十六》:“‘十有二月之號’義。鄭氏:辰月爲寎,巳月爲余,午月爲皋,未月爲且。刊本寎訛病,余訛會,且訛旦,并據《爾雅》改。”④[清]王太嶽:《四庫全書考證》卷九,清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本,《中國基本古籍庫》電子版,筆者標點。清畢沅《山左金石志·唐石·雲門山投龍詩刻》:“【上闕】大寶聖文神武□□皇帝祈福也先是投禮太守不行以掾吏代之余是年寎月戾止以爲。”畢沅在“寎月”下注:“《全唐詩》作病目。”⑤[清]畢沅:《山左金石志》卷一二,清嘉慶刻本,《中國基本古籍庫》電子版。清盧秉鈞《紅杏山房聞見隨筆·解字隨筆》評古人有“音同而用誤者”,“上聲有以甬爲桶,以銗爲垢,以廡爲府,以壼爲壺,以讜爲儻,以寎爲病”等。⑥[清]盧秉鈞:《紅杏山房聞見隨筆》卷三,清光緖十八年盧氏家塾刻本,《中國基本古籍庫》電子版,筆者標點。今本《漢書》中有“病狂”,據文義,其正字均當爲“寎狂”。如《漢書·五行志下之上》:“成帝綏和二年八月庚申,鄭通里男子王襃衣絳衣小冠,帶劍入北司馬門殿東門,上前殿,入非常室中,解帷組結佩之,招前殿署長業等曰:‘天帝令我居此。’業等收縛考問,襃故公車大誰卒,病狂易,不自知入宫狀,下獄死。”顔師古注:“謂病狂而變易其常也。”⑦《漢書》卷二七下之上,第1475、1476頁。《漢書·韋賢傳》:“(韋)賢薨,玄成在官聞䘮,又言當爲嗣,玄成深知其非賢雅意,即陽爲病狂,卧便利,妄笑語昏亂。”⑧《漢書》卷七三,第3108頁。《漢書·匈奴傳下》:“河平元年,單于遣右皋林王伊邪莫演等奉獻朝正月。既罷,遣使者送至蒱反。伊邪莫演言‘欲降。即不受我,我自殺,終不敢還歸。’……遣中郎將王舜往問降狀,伊邪莫演曰:‘我病狂妄言耳。’”⑨《漢書》卷九四下,第3808頁。

䏐 胅 睛 盲[六]

[六]睛,《注釋與解讀》“睛,或當釋爲‘瞢’”,恐誤。《玉篇》目部:“睛,子盈切,目珠子。又七井切。”①[梁]顧野王:《大廣益會玉篇》卷四,第22頁上左。《廣韵》卷二:“睛,目珠子也。”②《宋本廣韵》,中國書店1982年,第170頁。即眼珠。盲,《説文》目部:“目無牟子。從目,亡聲。”段玉裁注:“無牟子者,白黑不分是也。今俗謂青盲。”③[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説文解字注》卷四上,第136頁下欄。“睛盲”爲一詞,眼睛看似正常,但卻視物不見或不清。宋佚名《小兒衛生總微論方·眼目病論》:“黑睛雖全而視物䀮䀮,此名睛盲。”④[宋]佚名:《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卷一八,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中國基本古籍庫》電子版,筆者標點。

捕 獄 問 諒[七]

[七]諒,《注釋與解讀》説通假“掠”,恐誤。《説文》言部:“諒,信也。從言,京聲。”⑤[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説文解字注》卷三上,第90頁上欄。《方言》卷三:“允、訦、恂、展、諒、穆,信也……衆信曰諒,《周南》《召南》衛之語也。”⑥華學誠匯證,王智群、謝榮娥、王彩琴協編:《揚雄方言校釋匯證》,中華書局2006年,第65頁。《詩·鄘風·柏舟》:“母也天只,不諒人只。”鄭玄注:“諒,信也。母也,天也,尚不信我。天,謂父也。”⑦[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唐]陸德明音釋,朱傑人、李慧玲整理:《毛詩注釋》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248頁。《漢書·楚元王傳·贊》:“嗚呼!向言山陵之戒,於今察之,哀哉!指明梓柱以推廢興,昭矣!豈非直諒多聞,古之益友與!”顔師古注:“諒,信也。《論語》稱孔子曰‘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贊言向直諒多聞,可謂益矣。”⑧《漢書》卷三六,第1973頁。《漢書·谷永杜鄴傳·贊》:“至其引申伯以阿(王)鳳,隙平阿於車騎,指金火以求合,可謂諒不足而談有餘者。孔子稱‘友多聞’,三人近之矣。”⑨《漢書》卷八五,第3479頁。此處指訊問得到的真實供詞。問諒,審訊查問有關案件的事實。

猜你喜欢

筆者電子中國
Translating Chinese Literature: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电竞种植记
China-Bangladesh Cultural Exchange A“Belt and Road”Success Story
用集合的交并运算律释“一类恒成立问题”之疑
圆锥曲线上四点共圆的一个充要条件的证明及应用
赏园里杜鹃花开
电子F1
中国哪里最AI
两个含余弦函数的三角母不等式及其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