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上丝绸之路的新支点*
——鸦片战争后港澳对外贸易研究综述

2017-01-27叶农陈益歆

海交史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鸦片走私澳门

叶农 陈益歆

海上丝绸之路的新支点*
——鸦片战争后港澳对外贸易研究综述

叶农 陈益歆

鸦片战争后至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的一个世纪里,港澳地区对外贸易与鸦片战争之前相比,出现了许多新局面。香港、澳门地区的对外贸易,推动了中国海外贸易的发展,续写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新辉煌,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两个新支点。学术界关于此问题,做过下列研究工作:史料的整理与出版;香港转口港形成、转口贸易发展、贸易制度;近代澳门海上贸易的兴衰;港澳与鸦片、苦力贸易;港澳贸易区域及粤港澳贸易关系;贸易走私与管制;港澳对外贸易参与者研究;与港澳对外贸易有关服务业问题。

海上丝绸之路 港澳对外贸易 鸦片战争

港澳地区的对外贸易,系指香港、澳门地区的近代海洋贸易(转口贸易)。由于历史原因,作为被英国与葡萄牙占据的中国领土,其海洋贸易活动被称为对外贸易,而非现代意义上的对外贸易,故在本选题中,采用此说法。

从鸦片战争至太平洋战争爆发的一百年,是港澳历史也是中国近代史发展的重要时期。学术界对这段时期港澳地区政治制度的演变,曾做过大量的研究,而对其对外贸易发展的研究,投入的精力相对少得多。学术界展开的研究工作包括下列方面:

一、史料的整理与出版

学术界对港澳地区对外贸易研究的基础工作,投入过一些精力,出版了一些基础史料。史料文献主要有邓开颂、黄启臣编《澳门港史资料汇编:1553-1986》(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广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州海关志编纂委员会编译《近代广州口岸经济社会概况——粤海关报告汇集》(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莫世祥等编《近代拱北海关报告汇编:1887-1946》(澳门:澳门基金会1998年),汤开建主编《鸦片战争后澳门社会生活纪实:近代报刊澳门资料选粹》(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年),邢永福主编《清宫粤港澳商贸档案全集》(北京:中国书店2002年),林广志编《卢九家族史料汇编》(澳门:民政总署文化康体部2015年),郝雨凡等整理《美国驻澳门领事馆领事报告(1849-1869)》(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海关史料,有拱北海关志编辑委员会编《拱北关史料集》(珠海:拱北海关1998年),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海关总署办公厅编《中国旧海关史料》(北京:京华出版社2001年)。外贸史料,有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1840-1895)》(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等。

但是,学术界在相关史料整理方面,还存在着严重的不足。首先,中外贸易商号洋行的档案资料仍有待整理出版;其次,与贸易相关的银行、航运、海关、港口等档案文献资料待梳理发掘;第三,许多散落港澳地区之外的文献资料,也有待收集、整理与公布。

二、香港转口港形成、转口贸易发展与贸易制度

从香港通史性著作来看,Tsai Jung-fang(蔡荣芳)《香港在中国历史中:在英国殖民地的小区与社会动荡(1842-1913)》(HongKonginChineseHistory:CommunityandSocialUnrestintheBritishColony, 1842-1913,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列有专章(One:HistoricalSetting:TheMakingofanEntrept)进行讨论。香港自开埠后,华洋商贸云集,从事进出口贸易,成为远东的商业中心,陈大同、陈文元编《百年商业》(香港:光明文化事业公司1941年),采取专题方式,系统地勾画出数十个不同行业的发展概况。其它一些香港通史著作,亦有相关内容。如余绳武、刘存宽主编《十九世纪的香港》(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在其第六章《香港的经济》,就专门讨论了19世纪香港转口贸易发展与转口港建设的过程。汤开建等主编《香港6000年(从远古―1997年)》(香港:麒麟书业有限公司1997年),亦对香港外贸活动进行了编年史研究。王赓武主编《香港史新编》(香港:三联书店1997年)第七章《现代贸易体系的成长历程》,主要陈述了香港外贸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贸易的内容和方向、香港在中国贸易中的转口角色,指出由《南京条约》到《北京条约》(1842-1860)是香港转口贸易的草创期,由《北京条约》到《拓界》(1860-1898)是成长期,由《拓界》到沦陷前(1898-1941)是成熟期。

此外,还有Philip S. Cassidy著Hong Kong: Britain’s Entrept for South China(JournaloftheRoyalSocietyofArts, Vol. 81, NO.4204 June, 1933);许性初《香港对外贸易特征》(载《贸易月刊》1941年5月),均详细考察了战时香港对外贸易的主要特征,还特别强调了香港在战时中国外贸中的特殊地位。郭卫东《香港开埠初期与内地贸易研究:以〈虎门条约〉第十三款为案例》(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2期),研究了香港英占初期香港与内地贸易过程中存在着的相关问题。刘蜀永Hong Kong: A Survey of Its Polit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ver the Past 150 Years inTheChinaQuarterly, No.151 (Sep., 1997),指出:香港经济经历过“转口港前期”(Period before becoming an entrept port,1840-60)和“转口港时期”(Period as an entrept port (1860 to early 1950s))。张晓辉在《香港近代经济史(1840-1949》(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与《香港与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6年)中,将香港的转口贸易分为草创期(1842-1860)、转口港地位的形成(1861-1900)、中转贸易地位的变迁(1901-1930)、外贸的大萧条及其复苏(1931-1936)、中国战时对外贸易时期(1937-1941)。张俊义《转口贸易的黄金期:1900-1941年香港贸易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青年学术论坛》,2002年卷)指出:香港转口贸易分为初创期(1841-1860)、确立期(1860-1900)和黄金期(1900-1941)。

从专门论述香港外贸的著作来看,甘长求《香港对外贸易》(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将至新中国成立前后的香港外贸分为三个时期:以转口贸易为主阶段(1841-1941)、军港——“死港”阶段(1941.12-1945.8)、转口港中兴阶段(1945-1951)。毛艳华《香港对外贸易发展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从香港开埠至现代,将香港外贸分为三个时期:以转口贸易为主的远东转口港阶段(1840-1951)、港产品出口为主的世界贸易中心阶段(1951-1984)及转口港再度兴起的阶段(1985年至今)。

就香港贸易制度而言,曹英在《论五口通商时期香港与内地的贸易制度》(《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指出:香港在近代中国的沿海贸易中具有非常特殊地位,五口通商时期是香港开埠初期,香港与内地的贸易制度遵循《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的规定,但这一制度不但没有得到执行,反而由于其在法律上对香港贸易的限制,成为五口通商时期中英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英国商人的刁难和港英政府的破坏下,走向破产。

三、近代澳门海上贸易的兴衰

晚清至民国时期澳门海上贸易史是过往学者较少关注的研究领域。将此时期的澳门贸易,与明清鼎盛时期的海上贸易相比,学术界一般持近代澳门海上贸易“衰退说”,如晓谋在《近代澳门对外贸易的衰退及原因探析》(《学术研究》1996年第6期)一文指出,鸦片战争后澳门对外贸易走向了彻底的衰落,并分析其原因(香港的崛起、广州港的跌落、内地34个港口城市的开放、澳门港的自然条件不能适应大吨位船舶停泊和现代化贸易的需要)。但张廷茂曾主持完成澳门文化局资助的研究项目“晚清澳门海上贸易研究”,并出版了专著《晚清澳门海上贸易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与论文《19世纪四五十年代澳门海上贸易的挫折与恢复》(《暨南史学》第9期),则力图克服以往将晚清时期澳门海上贸易定位为衰落的思维模式缺陷,以丰富的历史资料对贸易运作的过程加以具体考察,认为澳门港口在晚清时期赢得了一定的发展空间,“退出了传统意义上的远程国际贸易的行列,转而成为中国内地口岸的外港和转运港,同时进口本地所需的物品并出口本地的加工业产品”“所谓‘一落千丈’的描述纯属文学想象”。

莫世祥根据其整理的《近代拱北海关报告汇编:1887-1946)》(澳门:澳门基金会,1998年),指出19世纪40年代以后,澳门利用列强侵华造成中国社会巨大变动的形势,迅速成为粤西南经济圈的商业中心与进出口贸易的首要中转港。然而,周边地区的竞争,轮船、汽车等近代交通工具的进步,以及澳门自身的缺陷,却导致近代澳门贸易地位的再度滑落,它促使澳门在近代历史的发展潮流中重新定位,谋求新发展之路。黄启臣、郑炜明《澳门经济四百年》(澳门:澳门基金会1994年),对鸦片战争之后澳门的外贸活动,做出了相关研究工作;2006年,陈树荣出版了《澳门出入口贸易史略》(澳门:华辉印刷公司)。

此外,一些编年史著作,如[葡]施白蒂(Beatriz Basto da Silva)著,姚京明译《澳门编年史:十九世纪》(澳门:澳门基金会1998年);[葡]施白蒂著,金国平译《澳门编年史:二十世纪》(澳门:澳门基金会1999年);吴志良、汤开建、金国平主编《澳门编年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四、五卷,均对此时期澳门对外贸易活动有详细的记录。

四、港澳与鸦片、苦力贸易

鸦片走私贩卖、苦力贸易是一种特殊的贸易活动,因为它进行的是非法的毒品贩运与人口买卖,故学术界一般将其单独展开研究。余绳武、刘存宽主编《十九世纪的香港》指出:在1841至1860年间,港英政府鼓励鸦片走私和苦力贸易,香港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鸦片走私中心和贩运苦力的贸易中心。而相关专著,如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的《中国沿海的贸易与外交:1842-1854》(TradeandDiplomacyontheChinaCoast:theOpeningoftheTreatyPorts1842-1854,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3)、黄启臣的《澳门通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黄鸿钊《澳门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等系列著作,均辟有专章,讨论港澳地区的苦力贸易与鸦片走私贸易。黄启臣、郑炜明《澳门经济四百年》(澳门:澳门基金会1994年),以“近代澳门的鸦片走私贸易”“澳门的契约华工”为题,对此问题展开了研究。邓开颂、陆晓敏主编《粤港澳近代关系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分析了在两次鸦片战争期间(1840-1860)香港崛起对广州、澳门的影响,指出港澳成为鸦片走私和苦力贸易的基地与中心;邓开颂等主编《粤澳关系史》(北京:中国书店1999年),从粤澳争执的角度,探究了澳门的鸦片走私与苦力贸易。

澳大利亚杰弗里·C·冈恩(Geoffrey C. Gunn)《澳门史:1557-1999》(Encountering Macau,APortugueseCity-StateonthePeripheryofChina, 1557-1999)(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在其第四章《澳门的食利经济》中讨论了苦力贸易,而对鸦片走私,则未有专门讨论;而号称“西方最权威、最详尽的香港通史”,英国弗兰克·韦尔什(Frank Welsh)著,王皖强、黄亚红译的《香港史》(AHistoryofHongKong)(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一书,并未对苦力贸易与鸦片走私有专门的论述。

研究论文来看,有Elliott C. Arensmeyer, The Chinese Coolie Labor Trade and the Philippines: An Inquiry(PhilippineStudies, Vol.28, No.2,Second Quarter 1989)。莫世祥在《港澳苦力贸易与英葡论争》(载《广东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一文中认为,香港开埠初期,一度成为苦力贸易的主要集散地,后受到港英政府严格管控,出洋华工逐年递减。澳门的苦力贸易则早于香港,澳葡政府对其采取包庇纵容态度,促成其在澳门日益兴盛,并且一度引领当地经济走出萧条而达至畸形繁荣。但最终激起中外舆论乃至港英政府的反对,并促使澳葡政府颁令取缔。港英与澳葡政府对于苦力贸易的态度,体现了两者所代表的新、老殖民资本主义对“文明”与“野蛮”的观念之争。澳门苦力贸易的兴衰,亦可视为澳门成为自由港之后,以试错汰选的方式,探求引领本地经济发展的主导行业的首次尝试。

此外,相关研究论文还有:石楠《略论港英政府的鸦片专卖政策(1844-1941)》(载《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6期),康大寿《近代澳门的苦力贸易》(载《史学月刊》1998年第4期),黄绮文《从鸦片贩运与苦力贸易看澳门的海上交通》(载《汕头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任光敏《葡萄牙在澳门的苦力贸易》(载《湖北三峡学院学报》1999年第6期),郑德华《郑观应与澳门猪仔贸易》(载《岭南文史》2002年第3期),孙世雄《容闳、郑观应与猪仔贸易》(载《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1期),王珊珊《近代澳门与苦力贸易》(郑州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卓南生、毛章清《从“猪仔问题”报导看“香港船头货价纸”的编辑方针与定位》(载《南洋问题研究》2007年第2期)等。

关于港澳地区鸦片专营与专卖问题,石楠《略论港英政府的鸦片专卖政策(1844―1941)》(载《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6期)认为,鸦片是英国用以平衡早期英中贸易的砝码,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继续扩大鸦片贸易,将香港变成输华鸦片的转运中心和走私基地。同时为增加岁入,特许香港政府实行鸦片专卖、自由吸食的政策。其专卖历经招商承办(1844-1913)和政府自营(1914-1941)两个阶段。相关研究论文还有:迈因纳斯《香港政府的鸦片垄断业(1914-1941)》(《英帝国和英联邦历史杂志》第11卷第3期,1983年5月)等。

何成撰写的《晚清澳门鸦片烟膏专营研究(1851-1911)》(暨南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首先探讨了专营体系的具体内容,其次通过对《澳门宪报》以及相关原始合同章程档案关于澳门半岛、氹仔、过路湾等地鸦片烟膏专营的记载,分析梳理出澳门地区鸦片烟膏专营出投规则的总体变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澳门自1851年以降迄清季民国为止所经历的鸦片烟膏专营的初建、初步发展及稳步发展的过程,以及详细的烟膏承充情况。同时,对与鸦片烟膏专营密切相关的几个问题,如公物会与华政衙门之关系、烟膏贩卖出口之规定、1887年后澳门烟膏进出口之规模等亦作了分析。

关于港澳地区的鸦片贩运与走私,在晚清时期,由此引发了许多政治问题。李恩涵《日本在华南的贩毒活动,1937-1945》(载《“中研院”近史所集刊》第31期,1999年),详细论述了日本在1937至1945年间对华猖狂走私毒品情况。

陈晓东《港、澳鸦片税厘并征与中葡北京条约》(载《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一文认为,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谋求在香港实行鸦片税厘并征。英国为了维护其在香港的鸦片贸易利益,以葡萄牙在澳门同时实行鸦片税厘并征为条件,英籍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为扩大其控制的中国海关的权力,顺应葡萄牙欲使占领澳门合法化的侵略要求,从中斡旋,促成中葡北京条约的签订。该条约承认葡萄牙占领澳门是合法的,为葡萄牙占领澳门提供了40年的条约依据。

马光《晚清珠三角地区鸦片贸易、走私与缉私:以新香六厂为个案研究(1866-1899)》(载《澳门研究》第55期,2009年)、《1858-1911年珠三角地区鸦片走私与缉私》(载《近代史研究》2014年第6期)文中指出,珠江三角洲地区水网密布的自然环境和香港、澳门这两个自由港的存在,为晚清时期鸦片走私进入内地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围绕着鸦片,走私与缉私成为各方较量的一个竞技场。中外走私商利用港澳的特殊环境与外国领事裁判权,同香港政府、广东腐败官员相互勾结,组织起庞大的走私网络并配以先进武器,进行猖獗的走私活动以牟取暴利。为此,海关与广东地方政府通过系列措施来抑制走私,收到了一时之效。1887年开始实行鸦片税厘并征政策,设立拱北关和九龙关,将华船也置于严密掌控之下,使鸦片走私活动受到进一步打击。

此外,David Edward Owen,BritishOpiumPolicyinChinaandIndia(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London: H. Mil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4),邓开颂、陆晓敏的《九龙海关的设立与赫德》(载《广东社会科学》1991年第4期);庞梓浩《从〈粤海关报告汇集〉看近代广东鸦片输入》(载《广东文化艺术论丛》,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4);付娟《论五口通商时期的鸦片走私及英国对华鸦片政策的确立》(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陈勇《赫德与鸦片“税厘并征”》(载《暨南学报》2006年第4期);张雪峰、赵广军《清朝广东沿海鸦片走私与反走私斗争浅析》(载《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马光Conflicts of Interest: The Opium Problem in Guangdong, 1858-1917(Master’sthesis, University of Macau, 2010);《晚清民初广东外国鸦片的进口与税收》(载《国家航海》2014年第1期);颜色《绅士的慈悲还是利益的追逐?——中英鸦片贸易终结过程的研究》(载《清史研究》2012年第3期);郭雁冰《1887-1915年拱北关鸦片贸易述略》(载《历史档案》2015年第1期)等专著与论文,也叙及此问题。

五、港澳贸易区域及粤港澳贸易关系

毛立坤《晚清时期香港对中国的转口贸易(1869-1911)》(复旦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及《晚清时期中外贸易的个案分析:以香港转口贸易为例》(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6年第1期),研究了在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香港与两广地区、西南地区、闽浙台地区、上海及长江流域、环渤海地区之间贸易关系的演进,分析了其发展变化的具体表现形式。夏巨富在《清末香港航运业与其转口港地位的关系(1898-1911)》(载《世界海运》2014年第10期)一文中指出:在航运业的推动下,香港贸易划分成两个贸易圈,以香港为轴心的华南贸易圈和东南亚贸易圈。华南贸易圈可以辐射到闽南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等地域;而东南亚贸易圈可以接通南亚、欧洲和北美洲之间等地域。从具体区域的贸易来看:

(一)香港与日本(台湾)

张晓辉在《简论近代台湾与香港贸易》(载《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一文指出,近代台湾与香港贸易史可分为三个阶段,甲午战争前,台港贸易被以英商为主的洋行控制;日本割占台湾后,台港贸易萎缩,华商寻隙开展台港日三角贸易;光复后,国民政府垄断外贸,台湾贸易缓慢恢复。张传宇的《近代日本与广州间的国际贸易》(载《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6期)认为,20世纪初期,近代华南海域贸易中的台湾贸易网络迅速壮大,并与既存的香港贸易网络间展开激烈的竞争。即使在香港贸易网络的传统腹地广州,也受到来自台湾贸易网络的冲击。然而,穗港一带的广东商人们却长期通过香港吸纳日货进口,并牢牢掌握日货经香港转运至广州及在广州市场销售的贸易环节,成为日货营销广州的主要推手及受益者。特别是“九一八”事变后,在广州抵制日货运动与香港日货对广州走私贸易的双重压力下,台湾对广州的贸易活动陷于停滞,广州的日商势力也奄奄一息。广州的日货贸易与日商势力间相互分离的矛盾,一直延续到抗战时期广州沦陷为止。相关研究成果还有:日本饭岛涉《香港-日本关系中的香港日本商工会议所》(载([日]波形昭一编,《近代亚洲的日本人经济团体》,东京:同文馆出版株式会社1997年)、林满红《日本殖民时期台湾与香港经济关系的变化——亚洲与世界关系调动中之一发展》(载《近代中国与世界——第二届近代中国与世界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二卷)》2000年)、《亚洲·太平洋经济中台湾·香港间的竞争关系(1895-1945)——附日本殖民地期台湾·福建关系》(载[日]藤善真澄编《福建与日本》,大阪:关西大学出版部2002年;其英文版Taiwan, Hong Kong, and Pacific, 1895-1945, inModernAsianStudies, Vol.44, No.5 (September 2010))、《清末台湾与大陆之贸易形态比较(1868-1894)》(载《近代中国》,2005年),李培德《初期香港买办的人际网络》(京都《立命馆语言文化研究》,第14卷,第2号,2002年9月),日本奥田乙治郎著《明治初年的香港日本人》(台北:台湾总督府热带产业调查会,1937年)等。

林敏容《日据时代台湾盐对香港、澳门的输出》(载《海洋史研究》第6辑,2014年),初步考察了日据时代台湾盐输往香港、澳门的历史、输入的原因及其运销现象等。

(二)香港与云南、广西

袁国友《近代滇港贸易问题研究》(云南大学2002年博士学位论文)认为,滇港之间的贸易关系是云南对外贸易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双边贸易关系,从三个方面来对近代时期的滇港贸易问题进行研究。一是近代滇港贸易产生、演进、发展的基本历程和兴衰起伏特点;二是滇港贸易与近代云南总体对外贸易的关系;三是滇港贸易对近代云南社会经济发展、变迁的作用与影响。黄滨《近代粤港客商与广西城镇经济发育:广东、香港对广西市场辐射的历史探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一部分考察和论述了晚清民国阶段存在的反映入桂粤商与广西城镇经济发育关系的“无东不成市”格局。第二部分探讨了晚清民国时期粤港商人与广西城镇经济关系的根源。全书试图科学地描述探讨晚清民国期间粤港商人与广西城镇经济发育的关系并揭示其形成的根源。此外,还有毛立坤的《晚清时期香港与两广的贸易关系》(载《安徽史学》2006年第4期)等文。

(三)香港与环渤海地区

毛立坤《晚清时期香港与北方环渤海地区的贸易关系》(载《安徽史学》2007年第5期),一文指出晚清时期东北地区通过牛庄口岸,山东及朝鲜通过烟台口岸,直隶及广大北方腹地通过天津口岸与香港展开了繁密的贸易往来。不同地区的洋货进口结构略有不同,而土货出口结构则差别较大,反映出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

对于港澳,特别是香港,在近代中国商埠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亦进行过研究。如方书生《近代岭南商埠格局的变迁(1843-1939)》(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2期)、《珠江三角洲港埠与腹地的空间形态(1842-1938):以近代经济发展的地域尺度为视角》(载《历史地理》2005年第21期)、《口岸开放与晚清经济区的形成:岭南经验以及全国尺度》(载《云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等系列论文,探讨了近代岭南商埠开放体系形成的分期:萌芽阶段(1843-1857)、奠基阶段(1859-1886)、发育形成阶段(1887-1898);分析了各个阶段港澳所扮演的角色,指出通过条约强迫到有限主动,岭南地区的贸易商埠,从香港、澳门等珠江三角洲到沿海呈线性分布,再溯西江而上到中游,最终形成一个丁字形的商端口格局图。毛立坤《晚清时期香港与两广的贸易关系》透过两广地区13个通商口岸与香港之间贸易关系的演进,分析不同口岸对港贸易的特点、商路的变迁及香港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曹英《两难的抉择:晚清中英关于香港在中国沿海贸易中的地位之争》(载《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4期)一文探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香港被视为外国口岸,中英双方对于香港在国内转运贸易中的地位问题存在着难以抉择的两难局面,引发了复杂的冲突与交涉,最后1886年中英香港鸦片贸易协议正式确认了香港在沿海贸易中的外国口岸地位。

就粤澳、粤港贸易关系而言,广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广东省志·粤港澳关系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在第五章《明清时期粤港澳经济关系》分别讨论了鸦片贸易与苦力贸易及“兴修粤澳铁路”以及粤港之间的贸易、航运与交通、工商和金融关系。第六章《民国时期粤港澳经济关系》讨论了粤港之间的投资、贸易、金融关系、交通通讯;粤澳之间经济交往。张晓辉《粤澳贸易的历史及其当代启迪》(载《暨南学报》2014年第10期),讨论了粤澳贸易关系中的几个重要问题:贸易管理机构的设置与演变、贸易地位的变化、正当贸易商品结构、走私及特殊贸易、运输工具等问题。

在世界经济大衰退的背景下,就粤港贸易关系而言,田金奎《论经济危机冲击下的粤港商贸关系(1930-1936)》(暨南大学2000年硕士学位论文)认为,受1929年发生的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粤港商务衰落,因两地在许多方面有共同的地域利益,为早日振兴经济,粤港间加强了商贸合作以共渡难关。由于香港处于港英政府经济之下,兼之经济不景气笼罩两地,许多行业经营困难,走私活动日益猖獗,粤港官商各界更以自身利益作为制订政策的出发点,两地政府及商民不可避免地因各种复杂矛盾而发生冲突,在相当程度上损害了传统的粤港商贸合作。同时,民国时期粤港贸易还曾经发挥过巨大作用。

张晓辉《抗战前期的粤港贸易线》(载《广东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指出,在抗战初期(1937-1941)的特定形势下,这种传统的、以地域性为主的粤港贸易线便具有全国意义。直至香港沦陷前夕,它发挥了中国战时对外贸易主管道的特殊作用。莫世祥亦曾主持完成过澳门文化局项目“近代港澳经贸关系研究——以澳门经济转型为中心”,并完成著作《近代港澳经贸关系研究——以澳门经济转型为中心》(未刊书)。

粤港之间有合作也有竞争,连心豪《唐绍仪与中山港无税口岸》(载《历史教学》1994年第6期)、黄珍德《与港澳商战的幻灭:中山港无税口岸的筹建和夭折》(载《中山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研究了唐绍仪主持的中山县训政实施委员会大张旗鼓地筹建中山港无税口岸的主要动机之一就是与港澳进行商战,特别是以香港为假想敌。但筹建工作比较曲折,最终停辍,与港澳商战的幻想因此破灭。陈丽《清代后期汕头的对外贸易(1860-1911)》(暨南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指出香港是汕头对外贸易最为重要的地区。

张晓辉《论广州沦陷后香港在中国外贸中的地位和作用:1938.11-1941.12》(载《抗日战争研究》2003年第1期)认为,抗战前期,香港起到了中国争取外援和进行对外贸易主管道的特殊作用。虽自广州沦陷后,香港的地位有所削弱,但仍广泛地拓展了与珠江口东西两翼的扇状贸易运输网络,开辟了通过越南与中国内地的曲线贸易,并继续保持着与上海“孤岛”及华北重要通商口岸的联系。作为远东最大的自由转口港,香港成为中国、英美等国对日本进行经贸较量的重要场所。它在中国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最艰难的时期内,有助于打破日本的经济封锁,支持了抗战阵营。同时,日本也利用香港自由港大肆走私,产生了负面作用。

关于粤澳、粤港正常贸易商品,张晓辉《近代澳门与内地的茶叶贸易》(载《中国农史》2007年第4期)指出,近代澳门与内地的茶叶贸易以清末为盛,茶源以西江下游沿岸所产红茶为大宗。拱北口是最重要的贸易场,销往澳门的茶叶大部分转输香港,一部分直接运销欧美市场,澳门一度成为粤茶出口之重镇。后由于茶质疏于改进和洋茶的残酷竞争,澳门商务地位日降,至民国初,澳门与内地的茶叶贸易陷于湮没无闻。

六、贸易走私与管制

华南地区一直是中国外贸的重要地区,贸易走私在华南地区外贸活动中尤为突出,港澳地区是珠江三角洲走私基地,走私与缉私一直是这个时期里港澳对外贸易中的重要问题。

晚清时期的贸易走私活动以鸦片走私为主,清政府为了防范走私,采取了系列缉私措施,包括由鸦片走私引发的“封锁香港”与“封锁澳门”问题。

陈新文《“封锁香港”问题研究:1868-1886》(载《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1期)指出,19世纪中期,粤港洋面鸦片走私猖獗,对中国关税权益造成了极大损害。中国政府在香港周边地区广设关卡巡航,专责查缉走私。港英政府和商界诬蔑中国政府的正当行动是对香港的“封锁”,由此产生“封锁香港”问题。此问题本质是国家海关主权之争,鸦片税收冲突是其主要表现形式。清政府在维护国家关税主权,挽救经济权益的抗争中,最终滑向以牺牲国家主权换取经济利益的错误道路。毛立坤《“封锁香港”(1868-1887)问题再解》(载《史学月刊》2015年第1期)认为,19世纪60年代晚期,随着香港转口贸易日趋繁荣,华商假道香港走私之风日渐猖獗,广东官府采取“封锁香港”遏制歪风。此举引发粤港双方旷日持久的争执,随着双方围绕反对封锁行动的人士是否具有代表性、粤方的封锁行动是否侵犯香港主权、《天津条约》涉及贸易问题的条款如何解释、粤方是否蓄意毁灭香港贸易繁荣景象、封锁行动是否对合法民船贸易造成危害、粤方在开展缉私行动时拥有多大权限等六类纠纷的争辩日渐深入,相关问题的症结也次第凸显。各种阻碍问题的妥善解决,各种困局的相继得到消解,赫德成功推动了粤港双方达成妥协方案,最终解决此问题。

关于九龙关的设立。研究论文有:陈星源《九龙设关与省港之工商业》(载《香港华商总会月刊》第1卷第4期,1934年10月)。刘存宽《19世纪下半叶的九龙中国海关及其有关交涉》(载《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6期)指出,香港长期是对华走私中心,尤以鸦片为最,1858年以来,鸦片进口“合法”化,鸦片税及其它商品的进口税成为清政府及地方当局收入的重要来源。港英当局继续支持港商走私,大肆渔利,使中国当局遭受重大损失,迫使清政府在香港附近设立税关,对鸦片等物征收进口税及厘金,港英当局称之为“封锁香港”。1886年签订《香港鸦片贸易协议》,对鸦片走私作出限制,港英当局继续纵容走私。1898年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签订,英国却背信弃义,将中国设在九龙新界的税关悉行驱逐,从而为走私大开其方便之门。此外,九龙海关编志办公室编《九龙海关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邓开颂、陆晓敏《九龙海关的设立与赫德》(载《广东社会科学》1991年第4期)、王燕萍《赫德与近代九龙关的建立》(载《学习论坛》1997年第9期)及《论赫德在建立九龙关中的历史作用》(载《广东史志》1998年第1期)、戴一峰《晚清粤海关“洋关”设立问题考辨》(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9年第1期)、石汝广著《九龙关缉私研究(1929-1937年8月)》(中山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等论著,对九龙关的设置、发展、缉私等进行了阐述。

徐素琴研究了学术界较少关注的“封锁澳门”(参见其系列论文:《中葡关于澳门水界之争:从1887年马骝洲设关到1887年立约》(林中泽主编《华夏文明与西方世界》,香港:博士苑出版社2003年)、《“封锁”澳门问题与清季中葡关系》(载《中山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认为“封锁”澳门是同治、光绪年间中葡关系的重要事件。它不仅使粤澳之间冲突频仍,而且直接导致了同光年间中葡关于澳门周围水域主权的争执,其严重性并不亚于“封锁”香港,却始终被清政府看作是粤澳之间的地方性事件。由此引发的各种冲突和纠纷基本上由广东当局直接处理。通过此事件,可以看出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对葡政策及中葡关系的发展脉络。

关于拱北关,孙修福《澳门与旧中国海关》(载《档案与史学》1999年第5期)、莫世祥《近代澳门贸易地位的变迁——拱北海关报告展示的历史轨迹》(载《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郭雁冰《拱北关东澳海关考》(载《岭南文史》2012年第1期)、《拱北关东澳岛海关遗址调查与勘探报告》(载《客家文博》2013年第2期)、《1887-1915年拱北关鸦片贸易述略》(载《历史档案》2015年第1期)等论述,对其开设过程、粤澳贸易、下属机构,展开了调研工作。

民船贸易在晚清时期,利用港澳走私严重。戴一峰《赫德与澳门:晚清时期澳门民航贸易的管理》(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3期),利用中国海关档案数据和其它文献数据,研究了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及澳门民船贸易管理的曲折变化及其透露的晚清内政外交的若干重要问题,晚清政府对澳门民船贸易的管理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849年粤海关被迫撤离澳门至1868年澳门周围厘卡的建立(澳门民船贸易管理失控时期),1868年澳门周围厘卡建立至1887年拱北海关建立(粤海常关厘卡税厂管理时期),1887年拱北海关建立到清王朝覆灭(拱北海关管理时期)。

徐素琴《晚清粤澳民船贸易及其影响》(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年第1期)认为,民船贸易具有进出口贸易性质,是晚清广东对外贸易有别于其它省份的一个重要特点。民船贸易的兴衰过程,交织着民船与轮船、常关与海关的竞争和冲突,也折射出清末广州、香港、澳门以及北海、江门等口岸贸易此兴彼衰的特点,对清末粤港澳经贸关系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此外,蔡思行《清末中国海关与世界航运的接轨——以九龙关管理中国民船为例(1890-1911)》(2011年11月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香港树仁大学历史系举办“中国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粤港内河航运之混血性——以悬挂外国国旗中国民船、中国轮拖为例(1897-1910)》(2012年9月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举办“省港澳大众文化与都市变迁学术研讨会”)。

在民国时期至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华南地区成为中国走私之渊薮。各方势力参与,使局势变得更加复杂。邓开颂等主编《粤澳关系史》(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99年)以中葡关系为依托,对各个时期的粤澳走私问题有所探及,邓开颂、陆晓敏主编《粤港澳近代关系史》(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张晓辉著《香港近代经济史(1840—1949)》(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及《香港与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年),对粤港澳三地走私和缉私做了较为细致的研究。

学术界尤为关注20世纪30至40年代初的走私问题。张晓辉《略论民国中后期港粤边界的走私畸态(1930-1949)》(载《广东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认为,在中国近代史上,香港始终是外国侵略者及私枭对内地进行走私的基地。至20世纪,特别是世界经济大萧条时期,国内外各种矛盾极为错综复杂,洋商利用香港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以转嫁危机。抗战爆发后,日本在香港设立据点,利诱私枭套取国统区重要物资,实施“以战养战”策略。此外,梁向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粤港走私问题探析》(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分析了粤港走私的原因及影响,认为走私严重影响了粤港间正常贸易活动,也造成国货滞销,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经济发展。

齐春风曾发表《抗战时期日本在港澳湾地区的走私活动》(载《中国边疆研究》2003年第3期),研究了抗战时期,日本一直在策动对国民政府区“大后方”的走私活动。其中香港、澳门、广州湾是日本重要的走私基地。日本在这些地区设立了许多公司,进行进出口走私活动,给中国造成了巨大危害。

李琴《走私·缉私·中外贸易:以1930-1949年的华南地区为中心》(暨南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研究了抗战前华南的走私问题、1930-1937年华南缉私体系、抗战前及抗战中国民政府在华南的缉私政策等。

七、港澳对外贸易参与者研究

港澳对外贸易的开展,最初主要由洋行控制。但随着外贸的发展,此局面也逐步改变,华商成为了一支生力军。

对香港主要洋行的研究,如怡和洋行,出版了一批相关学术著作,如James Steuat,Jardine,Matheson&Co.,afterwardsJardine,Matheson&Co.Limited:anoutlineofthehistoryofChinahouseforhundredyears, 1832-1932(Hong Kong: privately printed, 1934);勒费窝(Le Fevour, Edward)著,陈曾年、乐嘉书译《怡和洋行:1842-1895在华活动概述》(WesternEnterpriseinLateChingChina)(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陈宁生、张学仁编译《香港与怡和洋行》(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6年);冯邦彦香港英资财团(1841-1996)》(香港:三联书店1996年),试图从历史与经济相结合的角度,对香港的英资财团作一个客观、平实的概述和分析。一部香港英资财团的历史,某种程度上就是香港近现代政治、经济历史的极其生动的缩影,从中反映了逾一个半世纪以来香港经济所经历的深刻变化、各种资本与财团势力的激烈竞争和角力,以及中英两国的国力在远东地区的此消彼长。Robert Blake,JardineMatheson:TradersoftheFarEast(London: Weidenfeld & Nicolson, 1999);刘诗一《洋行之王:怡和与它的商业帝国》(Jardine Matheson)(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年)等。

港澳地区的华商研究,主要包括对香港华人资产阶层、华商商号、华商集团的研究(其中,张晓辉等学者所进行的粤港联号企业研究,非常有特色)。著作方面,蔡荣芳有《近代中国的买办思想家们:何启(1859-1914)与胡礼垣(1847-1916)》(CompradorideologistsinmodernChina:HoKai(HoCh’i), 1859-1914,andHuLi-yuan, 1847-1916, Ann Arbor, Mich.: University Microfilms International, 1977; 1981),虽系英文所写,但却是此领域里较为早期的华人所撰写的著作,主要章节包括:导言(Introduction),改革者思想的出现(The Advent of reformist thought),新政府的论述(Discourses on the new government),思想与制度的集合(Syncretism in thought and institutions),重商主义者、资本主义者、商业资产阶级与帝国主义者(Commercialism, capitalism, the commercial bourgeois class, and imperialism),驳康有为与张之洞(In refutation of K’ang Yu-wei and Chang Chih-tung)等章节。冯邦彦《香港华资财团(1841-1997)》(香港:三联书店1997年),作者将“香港华资”定义为:由华人控制及管理的、以香港为基地或经营重心的私人资本,以这一特定内涵为前提研究香港华资财团的,并试图从历史与经济相结合的角度,对香港华资财团的萌芽、形成、崛起以至称雄的整个历史进程作一客观、平实的概述和剖析;此外,他还著有《百年利丰:从传统商号到现代跨国集团》(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年)。张晓辉《香港华商史》(香港:明报出版社1998年)追溯了港商的起源、别开生面的各业、独特的营销模式,认为在香港由谧静的渔村发展为工商业繁盛的大都市过程中,不乏华商的进取精神和坚忍的毅力;其《近代粤商与社会经济》(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探讨了近代香港的粤籍买办、以香港为枢纽的南洋庄和金山庄、作为华侨金融枢纽的以港粤闽系为主导的“华南财团”、港澳台及国外的粤商网络等相关问题。李新春等编著《香港华人家族企业:本土化与国际化》(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2年),以永安、唐氏、李锦记家族、和记黄埔、香港利丰、荣氏家族等为案例,探讨了家族企业国际化、代际创业、家族领导、股权分散与集中、家族权威、家族创业精神、家族权力结构等问题。

论文方面,如徐曰彪《近代香港华商的崛起(1841年-1900年)》(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3年第3期),张晓辉《近代香港的华资工业》(载《近代史研究》1996年第1期),卢受采、卢冬青《香港华资的历史、现状与前景》(载《南开学报》1996年第6期),张晓辉著《从香港报刊广告看早期港沪华资联号企业》(载《档案与史学》1996年第4期)、《近代香港的华商社团》(载《档案与史学》1998年第1期),陆晓敏《〈华字日报〉所见19、20世纪之交的香港华商》(载《广东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冯邦彦《香港早期华商经济的崛起》(载《港澳经济》1998年第7期),吴伦霓霞与张晓辉《近代中国的粤港华商成药联号》(载《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2期),张晓辉《从香港华商的兴起看海内外华人经济的交融(1840-1949)》(载《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6期)、《近代粤港华商药行的防伪打假》(载《广东史志》2002年第2期)、《略论近代香港华人资产阶级》(载《暨南史学》2005年),李一平《香港开埠以来英人经济与华人经济的对比研究》(载《世界历史》1997年第2期),张丽著《1937-1941年香港华资工业的发展》(载《近代史研究》1999年第1期),王绵长著《泰国华商:开创南北行及其对香港转口贸易的贡献》(载《汕头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孙利平《民国时期香港与内地华资联号企事业的组织结构》(暨南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赵国洪《香港早期华商精神:十九世纪的观察》(载《特区经济》2009年第5期)等。

对于澳门华商研究,从19世纪50年代起,进入澳门的富裕华人很快就掌握了澳门经济的主控权,成为澳门外贸活动的控制者,并涌现出一批颇具影响力的华商家族。汤开建《晚清澳门华人巨商何连旺家族事迹考述》(载《近代史研究》2013年第1期),搜罗各种史料,详细论述何连旺家族的兴衰过程及原因,并对澳门近代史上最为显赫的历史人物之一何连旺进行客观的还原。

林广志对澳门华商及其代表卢九家族进行了深入研究,发表了系列论文与著作:《晚清澳门华商与华人社会研究》(暨南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澳门华人巨商卢九与广东小闱姓饷项纠葛》(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2期)、《晚清澳门华人赌商的产业投资及其特征》(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澳门近代华商的崛起及其历史贡献——以卢九家族为中心》(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澳门华商与孙中山的行医及革命活动》(载《历史研究》2012年第1期)、《卢九家族研究》(澳门:澳门文化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鎏金岁月:卢九与卢家大屋》(澳门:澳门文化局2014年)、《澳门之魂:晚清澳门华商与华人社会研究》(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7年),系统研究了鸦片战争后澳门华商崛起的历程及其对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深度参与所导致的澳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变化,华商组织的近代化进程与华人社会生活形态的变迁,华商在晚清中国政治漩涡中的态度和行为,华商在中葡政治夹缝中的生存之道等重大问题,并提出了诸多独到见解,对澳门近代史、华人社会史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林广志、李超《人口结构与经济转型:以近代澳门为例》(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一文指出,19世纪中后期,澳门经历了自开埠以来最重要的一次经济转型期,传统的转口贸易优势逐渐被以鸦片走私贸易、苦力贸易和赌博业为主导的新经济所取代。以大批内地华人迁入为主要特征的人口结构变迁进一步优化了澳门社会的人口抚养比、男女性别比、族群结构以及职业社会分工,形成一个独特的、持续的“人口机会窗口期”。华人资本和劳动要素的增加,对贸易方式、产业结构和资本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推动了此次经济转型的实现。随着转型期华人商业阶层的形成,澳门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初步完成了由传统渔农社会向现代商业社会的过渡。在此期间,华人之于澳门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并逐渐成为澳门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而作为此次转型的阶段成果,其制度特征与主导产业得以延续至今,对当今澳门经济社会乃至中国内地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此外,还有赵利峰《晚清粤澳闱姓问题研究》、叶农与王桃《卢九家庭研究综述:兼论澳门“卢九街”的开辟》(载《卢九家庭与华人社会学术研讨论文集》,澳门:民政总署2010年)、叶农与郭远英《澳门华商研究的新视角与新成就——“卢九家族与华人社会学术研讨会”综述》(载《史学理论研究》2011年第2期)、叶农《澳门卢九家族与卢九街的开辟研究》(载《文化杂志》第89期,2013年)等。

其它贸易机构在港澳活动,也受到学术界关注,如国民政府国营公司在香港的贸易活动。据张绍磊著《战时中国国营贸易公司在香港之业务活动研究(1937-1941)》(暨南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成立了富华贸易公司、复兴商业公司和中国茶叶公司等三大国营贸易公司,以香港为阵地,与苏联、美国等西方国家开展易货偿债和出口外销业务。

港澳中外贸易商参与组织的社团,学术界曾给予了相当的关注,有外商组织的香港总商会与澳门慈善机构——澳门仁慈堂,如香港总商会编《香港总商会》(HongKongGeneralChamberofCommerce, Hong Kong: the Chamber, 2002)等;有华商组织的香港中华总商会、香港东华三院、保良局;澳门中华总商会、同善堂等,如周佳荣等编著《香港中华总商会百年史》(香港:香港中华总商会2002年)、东华三院发展史编纂委员会编辑《东华三院发展史》(香港:东华三院庚子年董事局1961年)、冼玉仪著《东华医院:1869-1896》(Sinn, Elizabeth, The Tung Wah Hospital, 1869-1896: a study of a medical, social and political institution in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86)、保良局百年史略编辑小组委员会主编《香港保良局百年史略》(CentenaryhistoryofthePoLeungKuk,HongKong, 1878-1978, Hong Kong: the Board of Po Leung Kuk, 1978)、黄雁鸿著《同善堂与澳门华人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等。

八、与港澳对外贸易有关服务业问题

(一)香港航运业问题

中国学术界鲜有专门著述,但在不少论著中均有涉及到香港航运业,如金应熙主编《香港史话》(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卢受青、卢受采《香港经济史》(香港:三联书店1992年),余绳武、刘存宽主编《十九世纪的香港》,刘蜀永、余绳武主编《20世纪的香港》(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张晓辉著《香港近代经济史(1840-1949)》,冯邦彦著《香港华资财团(1841-1997)》(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均在不同层次上叙及香港航运业。

英文著作则有Boxer, Baruch,OceanShippingintheEvolutionofHongKong(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Dept.of Geography, 1961)及Liu, Kwang Ching,Anglo-AmericanSteamshipRivalryinChina, 1862-1874(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Haviland, Edward Kenneth,EarlySteamNavigationinChina,HongKongandtheCantonRiver(Salem, Mass.: American Neptune Inc., 1962)。

论文方面,张晓辉《民国前期的粤港航业发展》(载《广东史志》1994年第3期)、张俊义《1900-1941年香港航运发展概述》(2000年第二届近代中国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毛立坤《晚清时期香港对中国的转口贸易》(复旦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夏巨富《近八十年来香港航运史研究综述》(载《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清末香港航运业与其转口港地位的关系(1898-1911)》(载《世界海运》2014年第10期)、《浅析晚清香港轮船航运业肇兴缘由》(《历史档案》2016年第2期)。

(二)香港金融业

冯邦彦《香港金融业百年》(香港:三联书店2002年),研究了香港早期的金融业,包括:外资银行的进入与汇丰银行的创办、华商经营的金融机构、早期保险业的发展、早期黄金市场、香港早期的货币制度等问题;又见其所著《香港金融与货币制度》(香港:三联书店2016年)。此外,姚启勋《香港金融》(香港,1940年)等著作,也对此展开了研究。

1.香港的货币系统:英国学者景复朗(King, Frank H. H.)《香港货币系统》(ThemonetarysystemofHongKong,inMoneyinBritishEastAsia, London: H. M. S. O., 1957.);林秉辉《香港货币》(TheCurrencyofHongKong,Hong Kong: Hong Kong Museum of History, Urban Council, 1983.);饶余庆著,寿进文、杨立义译《香港的银行与货币》(Jao, Y. C.,MoneyinHongKong:historicalperspectiveandcontemporaryanalysis, Hong Kong: Centre of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90.)(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叶农《香港货币发展的几个阶段》(《历史文献与传统文化》第5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粤省港币流通记》(《历史文献与传统文化》第6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澳门的银行和货币》(载澳门《市民日报》2002.9.30);马德和编著《香港货币图录》(IllustratedCatalogueofHongKongCurrency,Hong Kong: Ma Tak Wo Numismatic Co. Ltd., 2000)等。

2.银行业:研究成果较多的,系银行巨头——汇丰银行。柯立斯(Maurice Collis)著,李周英等译《汇丰-香港上海银行:汇丰银行百年史》(Wayfoong:theHongKongandShanghaiBankingCorporation:astudyofEastAsia’stransformation,political,financialandeconomic,duringthelasthundredyears, London: Faber, 1965.)(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分十二章研究了该银行从1865年创办至1964年的历史。景复朗编《东方银行系统:汇丰银行史述评》(Easternbanking:essaysinthehistoryoftheHongkongandShanghaiBankingCorporation, London: Athlone Press, 1983),还根据汇丰银行档案,出版了一套四册汇丰银行史:TheHongkongBankinLateImperialChina, 1864-1902:onanevenkeel;TheHongkongBankinthePeriodofImperialismandWar, 1895-1918:Wayfoong,thefocusofwealth;TheHongkongBankBetweentheWarsandtheBankInterned, 1919-1945:returnfromgrandeur;TheHongkongBankinthePeriodofDevelopmentandNationalism, 1941-1984:fromregionalbanktomultinationalgroup,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1988, 1991。刘诗平《金融帝国:汇丰》(香港:三联书店2007年);巫云仙《汇丰银行与中国金融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罗伯兹·理查德(Richard Roberts)《狮子觉醒:汇丰银行现代史》(TheLionWakes:aModernHistoryofHSBC, London: Profile Books, 2015)。一些华资银行,也获得了学术界的研究:冼玉仪著《与香港并肩迈进:东亚银行 1919-1994》(香港:东亚银行1994年);李余庆编《永隆七十五载香江情缘》(香港:永隆银行有限公司2009年);李培德《香港华资银行口述历史访问:永隆银行》(上海:史林编辑部2007年)。关于中资银行,景复朗著有TheBankofChinaisDead(Hong Kong: Centre of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69, reprinted from:JournalofOrientalstudies, vol.VII, no.1, Jan.1969.)。

3.保险业:冯邦彦、饶美姣《厚生利群:香港保险史(1841-2008)》(香港:三联书店2009年)用两章的篇幅,第一章《开埠初期的保险业:谏当与于仁》及第二章《早期华商保险业的创立与发展》,研究了香港保险业在鸦片战争后一个世纪里的发展历程。

结 语

鸦片战争后至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的一个世纪里,香港、澳门地区的对外贸易推动了中国海外贸易的发展,续写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新辉煌,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两个新支点。学术界对此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在史料的整理与出版方面,邓开颂、黄启臣、莫世祥、汤开建、林广志、邢永福、郝雨凡等学者均整理过相关的档案资料,但由于此类档案文献资料非常繁杂,目前的档案文献的整理工作,仅是史料的冰山一角。

在香港转口港形成、转口贸易发展、贸易制度研究领域中,曾出现过Tsai Jung-fang(蔡荣芳)、陈大同、陈文元、余绳武、刘存宽、刘蜀永、汤开建、Philip S. Cassidy、张晓辉、张俊义、甘长求、曹英等一批学者。他们所做的研究工作,多系开创性的工作。

关于近代澳门海上贸易的兴衰问题,学术界一般持近代澳门海上贸易“衰退说”。黄启臣、郑炜明、莫世祥、吴志良、汤开建、金国平、[葡]施白蒂、张廷茂、晓谋等学者,对此问题展开过研究,特别是张廷茂指出近代澳门海上贸易并未衰退,而只是转型。

作为特种贸易,鸦片与苦力贸易,一直都受到中外学者的关注,如费正清、余绳武、刘存宽、黄启臣、黄鸿钊、邓开颂、陆晓敏、[澳]杰弗里·C·冈恩、Elliott C. Arensmeyer、郑德华、David Edward Owen、马光、石楠等。他们有的在通史性著作中开辟专章来论述此问题,有的则撰写专门论文来探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在港澳贸易区域及粤港澳贸易关系方面,学术界利用贸易网络理论,对港澳对外贸易的空间结构展开了研究工作,如将香港贸易划分成两个贸易圈:以香港为轴心的华南贸易圈和东南亚贸易圈,探讨香港与两广地区、西南地区、闽浙台地区、上海及长江流域、环渤海地区之间贸易关系的演进等。张晓辉、张传宇、莫世祥、[日]饭岛涉、毛立坤、林满红、李培德等中外学者,曾在本领域发表过自己的见解。

华南地区一直是中国外贸的重要地区,贸易走私在华南地区外贸活动中尤为突出,港澳地区是珠江三角洲走私基地,走私与缉私一直是这个时期里港澳对外贸易中的重要问题。在晚清时期,贸易走私活动以鸦片走私为主,清政府为了防范走私,采取了系列缉私措施,包括由鸦片走私引发的“封锁香港”与“封锁澳门”问题。学术界尤为关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初的走私问题。刘存宽、张晓辉、邓开颂、陆晓敏、戴一峰、徐素琴、齐春风、李琴、蔡思行、毛立坤等学者在此领域颇有建树。

港澳对外贸易的发展,最初主要由洋行控制。但随着外贸的发展,此局面也逐步改变,华商成为了一支生力军。其它贸易机构在港澳活动,也受到学术界关注,如国民政府国营公司在香港的贸易活动。对香港主要洋行的研究,主要有James Steuat、勒费窝、冯邦彦、Robert Blake等中外学者;港澳地区的华商研究,主要包括对香港华人资产阶层、华商商号、华商集团的研究,主要学者有冯邦彦、张晓辉、蔡荣芳、吴伦霓霞、卢受采、卢冬青、李新春等。对于澳门华商研究,从19世纪50年代起,进入澳门的富裕华人很快就掌握了澳门经济的主控权,成为了澳门外贸活动的控制者,并涌现出一批颇具影响力华商家族。汤开建、林广志、赵利峰、叶农、郭远英、黄雁鸿等学者曾展开过深入研究。此外,港澳地区的华人社团,也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如外商组织的香港总商会与澳门慈善机构——澳门仁慈堂;华商组织的香港中华总商会、香港东华三院、保良局;澳门中华总商会、同善堂等。

与港澳对外贸易有关服务业问题。从航运业来看,香港航运业问题,中国学术界鲜有专门著述,但在不少论著中均有涉及到香港航运业,如Boxer、Baruch、张晓辉等;金融业,包括银行业、货币、保险业等,主要学者有景复朗、饶余庆、冼玉仪、冯邦彦、叶农、马德和等。

作者叶农: 暨南大学港澳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广州: 510632)

陈益歆: 暨南大学文学院古籍所2015 年级历史文献学硕士研究生

In the century following the end of the First Opium War to the outbreak of the Pacific War, new scenario emerged in the foreign trade in Hong Kong and Macao. The foreign trade in Hong Kong and Macao promoted the overseas trade of China, thanks to the continuing significance of the Maritime Silk Road. As a result, Hong Kong and Macao became two pivot points of this Maritime Silk Road. Studies that have been conducted include the following: the formation of the entrepot port of Hong Kong, entrepot trade development and trade system;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overseas trade in Macao in the modern period; coolies and opium trade in Hong Kong and Macao; trade areas of Hong Kong and Macao and trade relations among Canton, Hong Kong and Macao; smuggling and its control; participants of foreign trade in Hong Kong and Macao; and services concerning foreign trade.

Maritime Silk Road; Foreign Trade of Hong Kong and Macao; First Opium War

*本文为2016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鸦片战争后港澳对外贸易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批准号:16ZDA130)阶段性成果。2016年10月“粤海关与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参会论文。

猜你喜欢

鸦片走私澳门
鸦片种植与甘青社会经济互动(1928—1937)
澳门回归20周年:“一国两制”的回溯与思考
毒品极其昂贵,为何晚清穷人也抽得起鸦片
澳门回归日
智辨走私贩
广东破获“1·26”特大走私毒品案 缴毒约717公斤
清末地方财政靠鸦片
走私走到尽头?
发生在澳门的几场微型战争
99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