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岑参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

2017-01-27

孙子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轮台岑参边塞

赵 锐

岑参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

赵 锐

北风卷地白草②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③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④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⑤冷难着。

瀚海⑥阑干⑦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纷纷暮雪下辕门⑧,风掣红旗冻不翻⑨。

轮台⑩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天宝十三年(754年),颇受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赏识的岑参第二次出塞,充任判官。前任武判官卸任归京,岑参在轮台为其饯行,并写下此诗以表送别之意。此诗景奇色丽,意实情真,风格奇峭,文思开阔,高亢中透着深沉,惆怅中又蕴含着热切,是不可多得的边塞诗佳品。

武判官归京,恰逢边塞飘雪之时。塞外雪大风急,气候酷寒难耐,但将士们内心火热,并无怨言;宴饮时酒浓乐美,场面热烈,但诗人不舍友人离开,又难免惆怅;送别时雪满天山,道路曲折,友人离开后,诗人仍朝友人远去的方向不停观望。岑参此诗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根据雪景和诗人情感的变化,可大致分为塞外雪景(前八句)、宴饮盛况(第九至十二句)和暮雪送友(后六句)三个部分。

“岑参兄弟皆好奇”(出自杜甫诗《渼陂行》),雄奇瑰丽是岑参边塞诗的一大特色,而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则更是将这一特点发挥到了极致。该诗第一部分的前四句写塞外风雪之“奇丽”,后四句写塞外遭遇风雪之“奇寒”,整个第一部分,诗人始终紧紧围绕一个“奇”字,对“风雪”进行富于想象力的书写,意境新奇,有着浓重的浪漫气息。

诗人描摹塞外雪景时的下笔之“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边塞景象的描写之“奇”,二是诗人想象的角度与描写的角度之“奇”。激烈的北风来势汹汹,吹折并卷起满地白草,引来大片飞雪。在诗人看来,雪花是属于冬季的,但在边塞,才到八月竟就忽然下起了雪,这是多么新奇的事情啊!雪花散入珠帘,湿了罗幕,天气极端严寒,以至于大家穿上狐皮裘,盖上厚厚的丝绸被,竟然还是丝毫感觉不到温暖,这种“冷”是诗人以往所极少体会过的,是为“奇寒”。雪花挂在树枝上,诗人竟说它像是春天忽在一夜之间吹来,满树的梨花随之竞相盛开的景象。将带来严寒的雪花与春天才能开放的梨花作比,此想象的角度不可谓不新奇。诗人不直言风雪天气之“冷”,而是借用将军的角弓拉不开、都护的铠甲冷得难以穿上这两个侧面描写来极言天气之寒冷,此角度也不可谓不新颖。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诗人除写“风雪”之“奇”外,还表达了对边塞将士们虽天气恶劣,但仍坚持训练的顽强意志的赞美,展现了他和将士们心中那股浓烈的爱国情怀。

第二部分(第九至十二句)是过渡段落,承接之前的雪景描写,并将视线拉到了更为开阔的大漠和万里长空。同时,诗人也在这种 “愁云惨淡”的悲情气氛笼罩之下,描写了宴饮送别的盛况:在胡琴、琵琶、羌笛的乐曲助兴之下,大家在军帐中摆酒为归京之人送行,推杯换盏之间,大家似乎暂忘了离别这回事儿,只是,离别终究会来,即便此刻气氛热烈,但送别的忧伤情绪却依然还是无时无刻不在浸染着大家的欢乐情绪。此种悲中有喜、喜中有悲的写法,不仅使得诗句的情感表达更富有层次,而且也为下文作铺垫,自然引出了接下来的友人送别场景。

从对加工过程实现优化控制的角度出发,智能加工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加工状态的智能感知、数据的实时智能分析、对分析结果的自主智能决策以及对决策结果的精准智能执行等关键单元技术(图2),并在此基础上对加工整体过程进行优化。显然,以上各单元技术是实现智能加工的基础,同时为实现加工整体过程最优还需要加工车间的信息化作为必要的支撑条件。

第三部分(后六句)承接上文,描摹了一幅暮雪送友的动人图景。黄昏时刻,辕门外大雪飞扬,红旗因雪而冻结,即便是有强风吹来,也还是无法舒展。白雪飞舞、红旗不翻,这一动一静,使得“暮雪”景色更加生动;白茫茫一片中的那一抹鲜红,为哀伤的送别场景,增添一点凄艳的颜色,使得哀情更哀,送别的悲伤情绪更浓。

诗人在轮台东门外送武判官归京,临行时大雪铺满了天山的路,而待友人离开后,诗人仍站在雪地上驻足观望,但因山路曲折,诗人很快便看不见了友人的身影,他能看到的只有雪地上残留的那一串孤独的马蹄印。这四句,诗人一改“送别”的通常写法,不直抒胸臆,也不借物抒情,而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以侧面描写的方式表达其情感,显得含蓄隽永、意味深长。诗人不用过于伤感悲怆的字眼,而是使用质朴平淡的语言抒写离情,表现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君子之谊”;他不用“挥手送别”这一寻常写法,而是写在友人离开后,自己仍站在原地极力寻找友人踪迹的情景,来凸显其与武判官之间极为深厚的友情。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诗人用“雪上空留马行处”这样一句深沉绵长、余味无穷的诗句收束全篇,丰富了诗情,扩展了意境,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轻松地将全诗情绪推向了最高潮,是为妙绝。

岑参此诗,以“风雪”为主要线索,以“送别”为中心事件,中间穿插一些对边塞将士们顽强意志的书写。全诗悲中有乐,乐中有悲;气势宏阔,浑然天成;构思巧妙,情景交融;造语奇峭,角度新颖。千百年来,一直被读者奉为咏雪绝唱、军旅名篇,尤其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更是以其奇异的想象、巧妙的构思而为世代传诵。

【注释】

①岑参(约715~770年),早年孤贫,唐玄宗天宝三载进士,曾两次从军边塞,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

②白草:西北的一种牧草,晒干后变白。

③梨花:春天开放,花色洁白。这里是比喻雪花压在枝头上,像梨花开放一般。

④锦衾:丝绸的被子。

⑤铁衣:铠甲。

⑥瀚海:沙漠。

⑦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⑧辕门:军营的门。

⑨风掣红旗冻不翻:红旗因雪而冻结,风都吹不动了。

⑩轮台:地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米泉境内。

(责任编辑:周亨祥)

Appreciation of A Song of White Snow in Farewell to Field-clerk Wu Going Home by Cen Can

2017-04-13

赵锐,山东友谊出版社人文图书项目部编辑。

猜你喜欢

轮台岑参边塞
理论阐释与文献考证的结合
——薛天纬先生的盛唐边塞诗研究
初雪
相见欢·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有感
从异乡人眼里认识我们的家乡
汉武帝写《轮台诏》
西江月·乡愁
山房春事(其二)
红批有声作文
梦回边塞
论《河岳英灵集》对盛唐边塞题材诗的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