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的逻辑视域与经验启示
2017-01-27张世定
张世定
(1兰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2中共定西市委党校,甘肃 定西 743000)
全面从严治党的逻辑视域与经验启示
张世定1,2
(1兰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2中共定西市委党校,甘肃 定西 743000)
加强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高度重视和始终坚持的重要政治实践。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下,中国共产党面对日益复杂的新形势,继承从严治党的历史传统,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有效地纾解了党建困局,尤其是中央巡视制度、党建信息化和党内法规建设等成功经验,成为未来需要持久坚持的制度安排。
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中央巡视制度;党建信息化;党内法规建设
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执政地位,在60余年来的执政实践中,党始终秉承从严治党、从严治权和从严治吏的方针,并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立足实践新发展,对党建理论、实践和制度进行了不断创新。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政治保证,将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到新的历史高度。
一、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价值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拥有8700多万党员的现代政党。改革开发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滞后、制度供给的缺乏之间充满了张力,利益分配的不均衡化和思想信仰的多元化,无疑会消解中国共产党的主流价值观,形成对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的挑战。具体而论,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之间的交锋仍然不断,多元文化的冲突碰撞加剧,各种思潮借助互联网平台迅速蔓延,世界发展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1]。党员干部中,崇尚西方价值理念、看齐意识不强、漠视群众利益、违背社会公德等等行为仍存在。在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中,权力寻租导致的腐败问题对党的执政威胁最大。“近年来,一些国家因长期积累的矛盾导致民怨载道、社会动荡、政权垮台,其中贪污腐败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2]。可见,腐败对执政党的危害是巨大的。
当前,腐败对党的执政构成了严峻挑战。早在1989年邓小平谈到要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时说:“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的高层的腐败现象,确实有失败的危险”[3](p313)。从发生学来看,腐败首先是从腐败思想开始的。腐败思想日积月累就会形成思想腐败,进而导致腐败行为的发生。一般来说,腐败思想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存在领域广,除了党政系统的公职人员之外,其他行业的工作人员都存在腐败思想的可能性;二是存在时间长,腐败行为可能是一次性的,易于消除,但腐败思想尤其是腐败思想支配下所形成的行为方式在短期内难以彻底清除[4]。反腐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长期以来,在反腐问题上失之于软、失之于宽。十八大第一次鲜明提出“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5]。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要“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和不易腐的保障机制”[6](p49),以“零容忍”的态度打击腐败。西方人士认为“习近平反腐力度超过了历届前任”[7]。中央的这种反腐决心,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的高压态势,必会产生震慑心理和倒逼效应,有利于规约领导干部的行为和预防腐败,进而赢得民心。
一些人错误地认为,权力是组织给的,是个人奋斗得到的,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于是就利用手中的权力谋私利。从“八项规定”出台到2015年年底的整整三年间,全国共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案件超过10万件,处理人数超过13万人。2015年,全国共立案33万件,处理了33.6万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人员23951人,涉嫌犯罪1.4万人,其中包括4名省部级干部、42名中管干部和283名地厅级干部[8]。2016年5月至10月20日,“猎狐行动”共从67个国家和地区成功抓获犯罪分子634名,205名涉案金额千万元以上,其中59名超过1亿元[9]。这种腐败现象的存在,无形抬高了交易成本,导致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失灵,破坏了社会公正。
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利益的维护者和捍卫者,始终秉承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考究苏联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渊薮,官僚主义和腐败行为是关键。1989年,在苏联国内进行了“苏联共产党代表谁的利益”的调查:认为代表工人和劳动人民的占11%,代表官僚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的占85%。“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面对党内出现的风险挑战,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才能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才能使权力造福于社会和人民,从而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二、全面从严治党的逻辑视域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将思想纯洁性作为党建的中心环节。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国内政局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同时,党内风气出现了恶化。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面对日趋严峻的腐败等问题,从制度设计上加大治党力度。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从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两个维度加强党的建设,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一)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逻辑
中国共产党90余年的历史演进,论证了加强党的建设的合理性。建党初期,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组织建设是党高度关注的命题。1922年二大明确提出了建设群众党,使党与普通民众紧密相连。1927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要求“党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10](p268),首次提出民主集中制为党的指导原则。1929年《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指出:“红军第四军的共产党内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这对于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妨碍极大”[11](p726),坚决要求党的思想纯洁性。1941年5月至1945年4月20日,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以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和党八股为主要内容的延安整风。通过整风运动,坚定了党的信仰、肃清了党内存在的错误思想,达到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增强了党的凝聚力。之后,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要求党员干部树立新的工作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12](p1093~1094)。同时,群众路线的基本精神载入了七大通过的党章,群众路线的思想体系成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
新中国成立前夕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为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毛泽东提出了“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建国后,针对党内存在的腐败问题,开展了“三反”运动,纯洁了干部队伍。1956年,八大党章强调“必须不断地发扬党的工作中群众路线的传统”[13](p272),重提群众路线问题。同时明确了党员的七项权利和十项义务。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建设的脚步从未停歇,1957年4月27日,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决定在党内开展以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整党运动。1962年,刘少奇提出:“执政党建设有两个重大问题,一个是基层组织问题,一个是干部问题”、“两个问题,起作用更大,影响更大的是干部问题”[14](p565)。邓小平也认为“对执政党来说,党要管党,最关键的是干部问题,因为许多党员都在当大大小小的干部”[15](p328)。之后的十年文革期间,党的建设基本处于停顿状态。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新的历史进程,党的建设步入制度化的阶段。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要求必须把我们的党建设成为具有健全的民主集中制的党。1982年的十二大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3年,全国进行了整党。十二届二中全会强调:“整党的任务是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16](p335)。1984年7月,《人民日报》报道了临汾地区的整党工作,“在这次查处中,临汾地委本着从严治党,治病救人,挽救和教育干部大多数的原则,把认真调查研究同及时处理结合起来”[17]。从严治党的表述首次出现在官方报道中。1985年,中央要求:“要从严治党,坚决反对那种讲面子不讲真理,讲人情不讲原则,讲派性不惜牺牲党性的腐朽作风”[18]。从严治党的部署首次出现在中央文献中。1987年十三大报告提出:“从严治党,除了必须把少数腐败分子开除出党之外,还必须着眼于对绝大多数党员经常地进行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19](p45)。1992年,十四大党章提出“党的建设必须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从严治党”[20](p46),从严治党思想成为党建的基本原则。
十四大之后,党的建设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1997年十五大报告提出:“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保证”[21](p42),将从严治党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紧密相连。2000年,江泽民“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22](p254)的论断,将治党与治国结合起来。2001年建党80周年之际,江泽民系统完整地阐释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转换。2002年十六大报告强调:“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23](p8),逐渐形成了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思想。2007年十七大形成了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五位一体”党建格局。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问题导向,继承了毛泽东思想建党和邓小平制度建党的精髓,形成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格局。
(二)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逻辑
面对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和党员干部存在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客观现实,十八大从制度建设、改革创新精神和党建科学化三个层次八个方面系统阐释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
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全面推进从严治党”[24],首次完整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同年12月,在江苏考察时他又提出:“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25],标志着全面从严治党成为“四个全面”的有机组成部分。2015年2月,习近平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首次定位为党中央的战略布局[26],将全面从严治党上升为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把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十三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全面从严治党首次写入中央全会文件,正式成为全党意志。
十八届六中全会,在党成立95周年和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在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刻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时期专题研究了全面从严治党。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在党内法规建设和制度化建党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全会在党内形成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思想共识,将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作为重点,狠抓党内政治生活,书写了新时期党建理论的经纬与精神,创造性地提出了治党体系化的新思想。
在探索党建理论创新的同时,党中央积极推动战略部署走向具体实践,并取得了明显实效。不论是“八项规定”的出台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还是“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都以问题为导向,运用自律与他律的双重手段,从实践层面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三、全面从严治党的经验启示
制度安排能够建立一套稳定但不一定有效的结构来减少不确定性[27](p3),从而降低风险。立足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脉络,细致考察十八大以来的实践进程,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重大成果,最根本的原因是刚性的制度塑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因此,笔者认为,为了进一步深化全面从严治党,中央巡视制度、党建信息化和党内法规建设将是一项长期的制度安排。
(一)完善中央巡视制度
党内监督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举措。为了加强党内监督,十八大以来中央加大了巡视力度,并将巡视制度化、常态化。
巡视,也称巡察,是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通过设立专门巡视机构,按照相关制度、规定对下级党组织领导班子和成员进行监督的制度。巡视制度建立于中央和省(区、市)党委,具体由纪委和党委组织部门承担。巡视制度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最早可追溯到尧舜禹时期的天子巡狩制。西汉武帝时设立的刺史制度,就已经是比较完善的巡察制度[28]。我国古代的巡视制度对于澄清吏治、保障国家机器的有效运转,起了积极的作用。1809年瑞典建立的国外议会专职监察巡视员制度,是现代巡视制度的渊薮。中国共产党的巡视制度源于共产国际为指导各国革命斗争而建立的巡视员制度[29]。据考证,二大就决定中央派遣特派员到各地指导、巡查工作。
中央巡视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中国共产党是进行了漫长探索的。1921年到1926年,是中央巡视制度的酝酿和初步建立时期。1928年《巡视条例》的颁布和1931年《中央巡视条例》的完善,标志着中央巡视制度的正式确立。1949年11月,中央决定成立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1954年9月,全国人大决定设立监察部。之后,巡视制度淡出了党的组织体系。
1990年3月十三届六中全会强调要重新建立党内巡视制度。1996年1月十四届中纪委六次全会决定选派部级干部到地方和部门巡视,巡视制度重新启动。2002年11月十六大首次将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写进报告。2003年8月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组成立,中央巡视工作开始正式运作,有效地解决了监督机制中的“真空地带”问题。同时,当年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将巡视制度确定为党内监督新形式,巡视组成为党内监督的重要载体。2009年5月中央政治局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有效地规范了巡视工作。当年12月,中央纪委、中央组织部巡视组更名为中央巡视组,中央巡视工作进一步规范。
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的力度前所未有,制度创新也取得重大突破:一是中央巡视组如若发现重大问题可以直接汇报总书记;二是中央巡视领导小组只是领导省级的巡视,而不干涉省级的具体工作;三是建立巡视组长库,巡视组长、巡视组、巡视对象之间不固定[4],巡视组长是任务,非职务。2013年,中央巡视组发现一些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有价值的线索比2012年增加了5倍[28]。2014年至今,中央巡视力度进一步加大。为了实现中央巡视的制度化,2015年中央颁布《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将巡视范围扩大,实现了省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政法系统领导班子及成员的全覆盖。2016年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明确规定,巡视是党内监督的重要方式,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在一届任期内实现中央巡视全覆盖。
十八大后,中央巡视组先后对149个地区和单位进行了8轮巡视,实现了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央金融单位的全覆盖[30]。中纪委共处理38人,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共处分7200余人、谈话函询4500余人次、组织处理2100余人[31]。其中2014年被查的9名中管干部、2015年被查的19名中管干部[32],都是在巡视中发现其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的。
巡视是加强党内监督的战略部署,是促进标本兼治的战略举措,中央巡视制度的不断发展完善,为推动建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产生了重要作用。
(二)加强党建信息化
信息化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内容。1983年美国建立了国际互联网(Internet)至今,信息网络技术大致经历了以数据为核心的静态门户网站“Web1.0”时代(1983~2001)、动态互联网“Web2.0”时代(2001~2008)、移动互联网“Web3.0”时代(2008~2014)和正在到来的网络空间时代(2015年以来)等四个阶段。尽管我国信息网络向社会开放始于1995年,至今才有20余年的发展,但网络信息的大数据化、信息服务的个性化,极大地促进了我国信息技术与行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了基础性产业的发展,信息化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
党建信息化,就是结合信息技术的集聚、共享特点,通过一系列的机制和规则安排来加强党建工作的过程。作为一种全新的社交沟通方式,网络已经深深地植入了我们的生活,衍生出了各种新现象和新问题,同时使党的执政活动呈现出新特点。西方的政党信息化从1994年始,大致经历了早期实验、标准化、网络社区建设与参与以及政治动员与数据分析等四个阶段[33]。我国的党建信息化与西方基本上是同步的。1994~1999年为第一阶段,主要是推行电子党务、实现办公信息化,党建信息化处于起步阶段,一些地方开始尝试建立个性化的党建网站;2000~2009年为第二阶段,主要是党建网页、党建网站的建立,2000年7月1日北京党建网是全国第一个党建专业网站。2006年7月1日推出的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成为第一家全国性党建网站,内容丰富、功能强大、互动性强;2010年以来是第三阶段,主要是信息网络体系化,党建信息化功能得以拓展。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社会底层民众话语权的回归,打破了传统媒体一支独大的格局[34]。当今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打破腐败集团封闭的暗箱操作、披露一些官员的腐败内幕提供了技术支持。这也有助于监察部门获得一些办案线索,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监督部门信息不对称困局。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借助互联网技术,在全面从严治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2013年9月2日,中纪委监察部官网开通,运用互联网技术手段充分调动社会民众,来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其后,省级纪委、监察部门也纷纷建立官网或对原有网站进行了升级,使纪检监察网站成为政务网站中最火的网站。2015年6月18日,中纪委监察部开通了反“四风”APP客户端,普通群众只要下载客户端,无需实名就可随时随地对自己身边的“四风”问题进行举报,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反腐的参与度。各级纪检监察部门对于举报线索,无论是否属实都会给出一个明确说法。这进一步激发了民众参与反腐的信心。
网络反腐参与便捷,有利于吸纳社会力量和智慧,有助于形成群策群力的全方位反腐格局[35]。而社会处于急剧转型之中,网络介入政治体系,弱化了政党权力,政党对信息的控制呈下降态势,使得现行政治体系的缺陷会被无形放大,极易引发政治体系的认同危机和合法性危机。尤其是无序参与与非理性的存在,政治沟通无序和低效,导致了网络暴力增加。因此,建构出一套科学规范的网络反腐体制机制,实现网络群体沟通渠道的正规化和常态化尤为必要。
(三)推进党内法规建设
党内法规体系是维系党存在与发展的制度基础。1938年9月26日设立的中央规则起草委员会是党最早负责党内法规事务的机构。同年10月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党内法规的概念。中国共产党从一大颁布的党纲开始,党内法规建设就一直是党建的重要内容。建国前,党内法规就达131件,涉及党章、党的组织、宣传教育、党员和党的干部、党的纪律等各个方面[36]。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制度建党的推进,党内法规建设成效显著。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健全党规党法的党建方向。1979年,《关于高级干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规定》从宿舍、房租、水电费、家具和生活用具、交通工具、服务人员、出差、出国和外出休养、文化娱乐、遗属安置、请客送礼十个方面规范了高级干部的日常生活。1980年3月,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坚持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等十二条具体规定,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化。1990年7月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程序暂行条例》明确了党内法规的定义、名称、适用范围、制定主体和修改程序,使党内法规建设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36]。1991年,发布的《关于党和国家高级干部逝世后丧事改革的通知》要求高级干部简办丧事。1997年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明确了党员领导干部的从政原则。
从1978年至2000年间,比较重要的党内法规达到了260件[36]。新世纪以来,党内法规建设密度加大。2004年实施《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之后,巡视机构在各级普遍设立。2005年,《关于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和函询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党员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的暂行规定》出台。当年10月印发全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标志着义务导向向权利导向的转变。2010年,适应新的党建形势,修订了《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旨在加强党员干部的生活作风建设。
十八大以来,依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的规定,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纲要(2013~2017年)》。同时,结合当前我国现实状况和党建实践,出台或修订的一系列党内法规至少55部,超过现行中央党内法规150多部的1/3[37]。如《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等等,强化了制度建党。为了响应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制度要求,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深化了党章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而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则从制度层面严肃了党内政治生活。党内法规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化提供了保障。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党建历程,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进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世情国情党情,总结管党治党历史经验,从系统论视角将全面从严治党置于治国理政战略格局之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抓落实重实效的务实观与谋大略重规划的统筹观[38]。总之,全面从严治党既是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理念,也是治国理政实践的理论总结,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1]王树荫,石亚玲.“三严三实”论[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2015,(3):11~16.
[2]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1-20(1).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邓如辛,董一潼.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三大创新[J].理论探讨,2015,(1):116~119.
[5]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1).
[6]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7]中国“打虎拍蝇”力度空前[N].参考消息,2014-07-03(14).
[8]乌梦达、毛一竹、甘泉.2015中国反腐八大亮点[EB/OL].(2015-12-15)http://fanfu.people.com.cn/n1/2015/1215/c64371-27932747.html.
[9]邹伟、朱国亮.今年“猎狐行动”已抓捕634名逃犯59人涉案过亿 [EB/OL].(2016-10-24)http://news.qq.com/a/20161024/043737.htm.
[10]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4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1]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2]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3]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4]刘少奇年谱(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15]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6]十二大以来中央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7]冲破“关系网”撕开“保护层”临汾地区“查房”工作取得成效[N].人民日报,1984-07-18(4).
[18]中共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关于农村整党工作部署的通知[N].人民日报,1985-11-25(1).
[19]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20]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21]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22]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2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24]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09(2).
[25]习近平.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N].人民日报,2014-12-15(1).
[26]习近平.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带动全党全国共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N].人民日报,2015-02-03(1).
[27][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陈郁,罗华平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28]万孝行、汪清.当代中央巡视制度与西汉刺史制度比较研究[J].理论视野,2016,(1):78~80.
[29]陆建洪、刘峰.中国共产党巡视制度的由来与发展[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21~25.
[30]2016首轮中央巡视工作开始巡视组进驻中宣部等[EB/OL].(2016-02-29)http://www.cssn.cn/glx/glx_gl dt/201602/t20160229_2887915.shtml.
[31]王岐山在江苏调研时强调把监督执纪的权力关进制度笼子不辜负党的信任和人民群众期盼 [EB/OL].(2016-12-06)http://www.ccdi.gov.cn/xwtt/201612/t20 161206_90666.html.
[32]从被查中管干部看反腐无禁区[EB/OL].(2016-01-02)http://www.ccdi.gov.cn/xwtt/201512/t20151231_7186 5.html.
[33][美]J.雷切尔·吉布森.社会和技术趋势及其对西方政党的影响[R].(2014-09-23)在上海行政学院与德国艾伯特基金会上海办公室联合主办的“信息化时代的社会转型与政党转型”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
[34]杜创国、刘静静.构建网络反腐的“制度化”机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1):160~162.
[35]齐杏发.网络反腐的政治学思考[J].政治学研究,2013,(1):41~51.
[36]周叶中.关于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建设的思考[J].法学论坛,2011,(4):41~47.
[37]刘帅、陈松友.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思想的发展理路与现实观照[J].理论与改革,2016,(3):77~81.
[38]吕品.以党内法规推进全面从严治党[EB/OL].(2016-11-08)http://www.cssn.cn/zzx/zggcd_zzx/201611/t20 161108_3268944.shtml.
责任编辑:徐慧枫
D261.3
A
1008-4479(2017)04-0073-07
2017-04-05
张世定(1981-),男,甘肃天水人,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共定西市委党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