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类期刊的新闻性坚守
——以《家庭》《知音》杂志为例
2017-01-27杨丽萍
□文│杨丽萍
(作者单位:家庭期刊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的纪实特稿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20世纪末与21世纪初抵达鼎盛。作为纪实特稿载体——《家庭》《知音》曾以月发行量达数百万创下辉煌,成为综合类期刊巨头。2010年后,纪实类期刊走向衰落。为何出现如此变化?纪实类期刊是否已是穷途末路?本文主要探讨,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如何直面纸媒之窘境,以纪实特稿的新闻性为着力点,寻求纪实类期刊的出路。
一、 纪实类期刊变化之一:新闻性的强化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新闻文体仅三种:消息、通讯和新闻评论。纪实性文章以通讯、散文、报告文学和传记文学等非虚构文体为支撑。改革开放后,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叙事缓慢的文体越来越难以满足读者需要,报刊出现标有“社会纪实”“大特写”“特别报道”“特稿”等融合通讯、报告文学、散文等文体的稿件,编辑与作者将之称为“纪实”或“特稿”,也有人称之“纪实特稿”。
当时,纪实特稿新闻性极弱,有的新闻要素不全,有的不注重新闻由头。20世纪90年代末,纪实特稿成为强势文体,登陆多家报刊,有的综合类期刊将其作为主打文体,如《家庭》《知音》《深圳青年》等,《华西都市报》《沈阳日报》等报纸开辟纪实版。
随着纪实类期刊大受欢迎,发行量节节攀升,相互间的竞争也达到白热化,《知音》《华西都市报》采取千字千元的稿酬战略,《家庭》稿酬最高时,头题稿件每篇两万元(约千字4000元),普通稿千字1000~1400元,同一作者年内发表三篇头题奖励一辆汽车。
“稿酬也是投资”,以一流稿酬,组一流稿件,办一流报刊。高稿酬加笔会(《知音》《家庭》《华西都市报》每年根据作者发稿的分量与数量,决定其参加国内或国外不同等级的笔会)的经营模式,使“两刊一报”大获成功,在杠杆的作用下实现了良性循环,《家庭》和《知音》成为国内综合类期刊的王者,入选中国期刊第一方阵。
中国纪实特稿与西方特稿相似。西方特稿在20世纪70年代已成为常见的新闻文体。普利策新闻奖在1978年设立了特稿奖。乔恩·富兰克林在1979年以《凯利太太的妖怪》获得首奖。乔恩·富兰克林给特稿下的定义是:“特稿是一种非虚构的短故事形式。”[1]
在中国,《南方周末》著名特稿记者南香红说:“当我尝试用一种自己能熟悉驾驭的文体进行新闻表达的时候,我并不知道什么叫特稿。我只是想,要讲好一个故事,讲一个好故事。”不论乔恩·富兰克林的“非虚构的短故事形式”,还是南香红的以故事进行的“新闻表达”,均揭示了特稿的第一要素——非虚构性,即真实性。
特稿作为新闻与文学相融合的文体,仅有真实性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新鲜性。根据新闻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2]“新近发生”的含义有二,一是在时间上是“新近发生”的,犹如刚出炉的面包,散发着浓郁的麦香;二是事实是新颖独到、前所未有的。真实性和新鲜性是新闻价值要素的两个不变要素,缺一不可。无论是真实性缺失还是新鲜性缺失,都构不成新闻。
时间是可以度量的,“新近”可以是某一时间点,也可以是某一时间段,即从事实发生到结束。作为纯新闻——消息,其主要功能是告知,其价值随受众的获知而消失。新闻界说过:“今天的新闻是金子,明天的新闻是银子,后天的是垃圾。”可是,在互联网时代,新闻可以实现即时播报,因此一刻钟前的新闻,甚至一分钟前的新闻均有变成垃圾的可能。
纪实特稿的时效性远弱于消息,是其功能与周期所决定的。特稿的功能有二,一是告知,二是审美。审美比告知有耐压性。特稿从选题确定到采访、写作、编辑、校对、印制起码要10天左右时间。纪实特稿不仅“抢”不过消息,而且作为延伸式采访,其采访线索往往来自于消息。
特稿的时效性主要体现在谁“抢”先发表,作为“告知”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同一线索、同一角度的特稿,不论采得多么扎实,细节多么感人至深,文字多么优美,随着“第一”的发表,“第二”也只能忍痛舍弃。为此,纪实类期刊纷纷改刊,月刊改半月刊,半月刊改旬刊。《家庭》杂志在1999年由月刊改为半月刊,缩短了出版周期,新闻性大幅增强,2000~2010年,96%特稿交待事实发生时间,67%的事实在两个月内,15%为3个月,11%为4个月。
二、纪实类期刊变化之二:新闻性强化中的弱化
戴维加洛克在其所编的《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前言中写道:“一篇杰出的特稿首先要关注的应该是高度的文学性和创造性。”[3]但是,“这些与现实主义小说相媲美的报道最基本的一点是:它们包括了传统新闻的内核——真实,每个故事、每个细节都是实际发生的,甚至每一句话每一次心理活动都是采访对象承认过的。”[4]
特稿是新闻的延伸采访与写作,是对新闻背后的深度挖掘。《家庭》《知音》等期刊所发的纪实特稿在选题上偏重于个体生命的体验与情感经历,如恋爱、婚姻、家庭等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被采访者往往要求隐去其姓名和地点(具体单位,或所在城市位置)、事实发生时间,因特稿的故事新颖、传奇,戏剧性强,情节感人,细节吸睛,编辑部只得妥协与让步,接受这种新闻要素不全、主人公化名的纪实特稿。
以《家庭》每年第一期第一篇特稿为样本进行的统计分析发现,1996~1999年,有15%隐去主人公真实姓名;2000~2010年,有12%隐去主人公真实姓名。
真实是特稿的魅力,也是其生命力。读者之所以被特稿中的故事吸引,难以释怀,甚至有一种与主人公沟通、交流的愿望,就是因其是真实的。新闻要素缺失或不全,不仅削弱读者对之关注,还会对其真实性产生怀疑。新闻要素缺失,也为作者提供了虚构的可能与空间。
故事的新鲜既是特稿的核心要素,也是其竞争力的体现。纪实特稿要想拥有极高吸睛指数,故事要前所未闻,情节要富有戏剧性与传奇色彩,细节要丰富细致,感人肺腑。
对虚构的小说而言,“怎么写”比“写什么”重要;对纪实特稿而言,“写什么”比“怎么写”重要。特稿的非虚构性决定“写什么”受制于掌控的新闻题材,并非完全由作者主观意识所决定。
新颖独到的故事是稀缺资源,谁占有稀缺的故事资源,谁就占有财富。但同时纪实特稿作者素质参差不齐,有的初高中毕业,文化层次不高,在高稿酬的诱使下,开始用各种手段造假,假稿的出现使纪实类期刊作为媒体的公信力受到质疑。一是移花接木,编造假稿。有的作者担心被追究,编造的假稿新闻要素不全,主人公化名。这种假稿难以通过三审。有的移花接木,从网上找到新闻照片,再无中生有编造故事,如《华西都市报》发表的《中国海军索马里护航逼出跟踪潜艇》纪实特稿,就是网上下载照片再编造故事的假稿。二是往新闻事件“注水”,将新闻事实故事化、戏剧化。造假者为让稿件一波三折、悬念叠起、细节感人至深,将低情感故事包装成高情感故事,对事实进行“艺术创作”。 《知音》2008年第34期发表的《听泉的汶川女孩,画家爸爸来了不再哭泣》涉及的主人公李自健的律师指出,该文捏造故事情节,虚构细节与对话。
三、纪实类期刊的出路:新闻性的坚守
2010年后,纪实类期刊的生存空间遭遇强力挤压,繁盛不复存在,“以一流稿酬,办一流期刊”的愿景破灭,稿酬由千字千元减至七八百元,甚至二三百元,作者纷纷“改换门庭”,相当多的期刊将命运寄托于改刊,甚至放弃纪实特稿。
纪实类期刊的衰落既是大势所趋,又有自身的原因。互联网以超强时效、超大信息量吸引着受众,纸媒陷于困境;进入读图时代,受众对长篇文字厌倦,动辄四五千字的纪实特稿受到冲击;还有,纪实特稿新闻性的弱化导致公信力下降。
新浪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曹国伟先生认为:“优质内容始终是稀缺资源。”腾讯网副总编辑马立认为,在传统媒体出现断崖式崩塌后,这种稀缺性越发凸显出来。
《新闻学大辞典》对特稿的解释是:“特稿就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笔者认为,特稿具有告知与审美功能,融合新闻性与文学性的文体是不会过时的。尤其在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情况下,如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所说,“我们现在生活在这样一个年代里,任何小说家的想象力在次日早上的报纸面前都备显无力”。现实比小说还精彩,现实生活比想象更丰富,了解真相成为人类精神生活的一种特殊需求,纪实特稿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
纪实类期刊在互联网时代要想生存下去,要调整读者定位,改大众传播为小众传播,进一步增强针对性与实用性。纪实类期刊必须坚守纪实特稿的新闻性,确保真实性、准确性和新鲜性。如 《知音》 成立法务部,专门负责稿件的审核,真实性有问题的稿件不得上版。《家庭》三级审稿层层把关,在办刊方针上提出“回归新闻”,成立了记者部,组建自己的采访队伍以保证纪实特稿的新鲜性和真实性。编辑意识从采访环节介入,贯穿纪实特稿制作的始终,对题材进行深度挖掘。纪实特稿的新闻要素齐全准确,不得对情节细节及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虚构加工。选材上注意新闻事件的新鲜性,要富有时代气息,能反映当下生活。题材面要宽,避免陈旧雷同。
纪实特稿强化新闻性,才有可能成为传统媒体的优质内容,其价值在互联网时代才能凸显出来,作为纪实特稿载体的期刊才能求得生存与发展。
(作者单位:家庭期刊集团有限公司)
注释:
[1]黄炜.新闻采访写作[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
[2]陆定一. 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N]. 解放日报,1943-09-01
[3](美)戴维加洛克.普利策新闻特稿卷[M]. 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4]胡连利,甄巍然.《普利策新闻奖特稿卷》:新闻奖的创新意义[N].光明日报,2004-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