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陶的陶
2017-01-27◎高勤
◎高 勤
馆陶的陶
◎高 勤
去邯郸的馆陶要到北京坐高铁。
三月下旬,乍暖还寒,气象学意义上的春天还未真正到来,只是刚刚落脚隔壁。公交车从北京前门那条街上过,红墙外的玉兰花,一树粉,一树白,饱蘸温润的气息正含苞待放。据说,杭州人把将开未开的玉兰称为“判官笔”,显然是取之形,难免给人粗粝的感觉,似丢了花儿的娇媚和雅致,然而细想,即便是个“判官”,以花作笔,激情一挥,判它个“春天快马加鞭”,到底又多了些豪气。
细雨缠绵,润物无声,凉意如影随形,搁置时日的棉服又回到身上。窗外的北京湿漉漉的,皇家的威仪在时空中行走,这座有着三千年历史的城市,在一次次的割裂与重组、兴衰与枯荣里起起浮浮,一路走来,光名字就有过十几次的更改……。
中午时分,坐上G517次高铁开往邯郸。弟弟在微信里发来消息说:“馆陶的黑陶很有名”。言外之意是嘱我务必看看。平时,极少关注瓷器,尤其对黑陶更是不曾过心,可能是离我凡俗的生活太遥远吧。这会儿,忍不住在心里描摹起黑陶的样貌来,就像一个古代书生在娶亲路上幻想他的新嫁娘,又终不得要领。之前,曾在一篇说馆陶的文章里看到过一句话,倒是印象颇深,他说:馆陶因陶而得名,这名字一用三千年……正是这句话,让路经北京的我想的却是馆陶,这个厮守着一个名字三千年不动摇的地方,一定有她的独特之处和魅力所在!
陶器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步的开始,我们的祖先从茹毛饮血的蛮荒到学会用火,再到把食物放进一种叫“陶”的容器里,千万年的孕育,文明的种子开始苏醒、成长,绵延下来,薪火到今,陶器是个起点,它确定了历史的坐标和人类发展的可能。
走进“黄瓜小镇”,似有清甜的味道扑面而来。沿街两旁的装饰画、农家门前的悬挂物,甚至路灯的腰身上都缠绕着肆意的藤蔓、翠绿的叶子和顶花带刺的黄瓜,这是个青翠欲滴的村庄。
在我们的生活里,黄瓜实在是个寻常物,超市货架上,地摊的篮子里,翻翻拣拣,带回家无非就是个吃,再怎么花样翻新,都不过为了打点口腹之欲。把“黄瓜小镇”走下来才知道我们的想象力该有多羸弱。
小镇确实小,小到简直可以盈盈一捧。青砖小巷,弯弯转转,有着最贴心的安静。当把“美丽乡村大学、黄瓜博物馆、黄瓜大学、黄瓜美容院、黄瓜酒坊、黄瓜食府……”逐一走过,似有点懂了馆陶人别样的情趣和对生活满满的热爱。
平时在单位就餐,同事总是惊异于我的盘子何以打扫得那么干净,我不是“光盘行动”的响应者,节约意识的觉醒要早得多,这并非完全因为我从物质匮乏的上世纪六十年代来。总以为,凡物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和价值,不能因为我的轻慢令其失去存在的意义而到这世上白白走一遭,哪怕它就是一粒米。即便如此,近乎患上“强迫症”的我对粮食的理解也仅限于用它来充饥。在馆陶,粮食不只用来填饱肚子,还能挂到墙上,千姿百态,以艺术的形式来反哺我们的精神。普普通通的米、豆、芝麻,怎么就在巧手下变成了山水、人物、花鸟?农事的喜庆,市井的温暖,乡愁的绵密,甚至还有《清明上河图》的宏大通过一粒粒粮食的排列组合来体现,除了艺术的美感,更有来自泥土的暖意,“粮画小镇”就是以这种惊世骇俗的姿态成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之一!
从邯郸下车,到馆陶还有70公里的路程。出了高铁站很快就上了高速路,交通非常便利。这70公里的路程让馆陶与发达与发展带来的“城市病”保持了距离,又和传统的、朴素的文化相依相生,求变中带着“克制”,鲜活却又不失朴素。心灵,是很文艺的田园,经济的高速发展,伴随了心灵的悸动,现实中,越来越多的迷惘和失落,对未来的期许,对回归的渴望。常常,我们望着天空,不知道究竟是要呼唤春天,还是就等一场雨来。馆陶人的淡然、宁静与纯美的生存理念,就如一只年代久远的“陶”,有着悠远而厚朴的质地,或许这正是我们所苦苦追寻而不得的生存蓝本。
馆陶是个生长智慧和慈悲的地方,这里的人们守着我们眼里的庸常,却让心灵沐浴春光,从凡俗中挖掘美的极致,把寻常日子过成了“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桃花源。不难理解,为什么忠诚大义、直言进谏的“一代名相”魏征,还有那么多位忠臣名将、爱国志士、艺术家会诞生在这里。
见过馆陶的孩子,在公交车上,在黄瓜小镇,在挂满粮画的寿东村,那些脸上有着黑色瓷釉光泽的孩子,那些围着屁股帘、穿着开裆裤、眼睛黑亮的孩子是在大自然里长出的精灵,带了原野的青草香,看到他(她)们,隐隐的,就像读懂了馆陶的瓷器。
“第十届河北省散文名作奖颁奖典礼暨百名散文家走进馆陶大型采风活动”在馆陶举行,三天时间,匆匆太匆匆!来不及去看“黑陶”,难免遗憾,内心却已充盈,足可以向弟弟描述我看到的馆陶了。一件无形的“陶品”就这样被我带去别处,它更像一粒种子,会在我有形的时空里长出生机。
从北京西客站出来,天大晴,春风舞动,随手就抓拍到一张柳枝飘飞的镜头。玉兰花盛开,不知道,她这枝笔为今天的我们又有过什么样的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