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合作培养卓越出版传媒人才问题初探*
2017-01-27张海欣
□文│张海欣
2013年6月,中宣部与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决定在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着力培养一批政治上过硬、业务上精通、综合素质较高的新闻传播人才。[1]“新闻传播人才”涵盖面广,专业技术性强,“出版传媒人才”在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期以来,高校出版传媒人才的培养大多遵循着重理论学习、轻教学实践的理念,造成了很多专业教师教学理念落后,培养的学生不能学以致用。[2]所以,要培养与时俱进的卓越出版传媒人才,必须彻底改进原有的培养模式,树立新型的培养理念。
一、产学研合作对培养卓越出版传媒人才的作用
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的发展,对高校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起来,把实践生产、理论教学、课题研究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出版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1.媒介融合对出版专业人才培养的新影响
所谓“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的浦尔教授最早定义了这种发展趋势。媒介融合颠覆了现今的各种主要媒介在人们心目中的原始标志,而这些标志在过去是识别媒介的主要符号。随着近几年数字技术、互联网在媒介领域的普及应用,各种主要媒介之间的区别越来越模糊,其服务功能、受众人群、媒介平台紧紧交织在一起,相互融合。当前我国的媒介融合发展迅猛,这得益于新科技的应用,也得益于国家政策上的支持。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至此,推动媒体融合、建构新型主流媒体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3]
出版传媒业的飞速发展给出版专业教育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巨大挑战。首先是机遇,现阶段的传媒行业发展迅速,市场竞争激烈,处在一个规模化的发展阶段,专业化的出版专业人才极度匮乏;同时也是挑战,新型媒体和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对出版专业人才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培养模式已经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已经不能适应新市场的要求。严峻的形势迫使我们不得不对高校出版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造性的探索,产学研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正好适应了这一需求。
2.数字技术发展对出版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受数字媒介迅猛发展的影响,2015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平板电脑阅读等)的接触率为64.0%,较2014年的58.1%上升了5.9个百分点。[4]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2015—2016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则指出,2015年国内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规模为4403.85亿元,比2014年增长了30%。[5]
详细的数据折射出,出版传媒业的“数字化革命”已经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的动力源,数字技术发展对出版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产学研合作的培养模式能够合理利用生产、教学、科研相结合带来的益处,使学生尽快适应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业态的不断创新,并尽快融入到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大潮中去。
二、人才培养途径
为了达到培养卓越出版传媒人才的目的,高校需要与行业联合,采取有效措施,包括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专业实践基地、共同培养“双师型”人才,协同合作,共同创新。
1.产学研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应与出版传媒单位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培养方案、培养大纲、实习内容、评价方式等,注重能力培养,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同时,高校要注重在实践中检验方案的准确性,不断完善出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保方案制定的准确、到位。
首先应调整专业设置,注重技能应用。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开办新专业,如设立数字化出版方向的专业,目前武汉大学、中南大学等一些高校已经相继开设了与数字化出版有关的新专业。另一方面大力改造不适应发展的旧专业,如一些只面向传统媒体的专业。由于传统出版专业高技能人才的缺乏,高校还需要与出版传媒单位联合,有意识地培养适应新形势的印刷、复制、发行等环节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其次是改革课程体系,共同开发教材。传统的出版专业教育中的课程体系基本上是按照出版媒体的不同类型进行设置,强调的是不同媒体对学生的差异性要求。但是媒介融合时代所需要的是具有复合技能和知识体系的人才,因此调整传统的课程体系,以适应媒介融合的发展需求,也是形成卓越出版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之一。具体来说,第一,应加快应用型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用人单位直接参与课程设计和评价,将出版行业和领域的新发展、新要求纳入教育教学过程中。第二,在保证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大量增加实训实践课程,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根据《意见》要求,在出版专业人才培养中,应确保实践教学比例不少于总学时的15%。第三,在实用技术方面,根据数字化技术在出版专业领域应用的不断增加,开发一些有特色的专业教材,使课程和教材更加贴近出版传媒工作的实际需要。
再次应丰富教学内容,更新教学理念。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效果如何,关键是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能否适应新问题的要求,要用开放的思维组织教学内容,用创新的办法规划教学理念,探索一种集教学和考核为一体的教学新模式。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学方法手段的革新,包括将案例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等作为主要教学方法。比如案例教学法是教师作出深入调研后,将资料制作成出版案例,供学生阅读和学习,学生就案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答疑,制作课件,师生共同讨论。另外还要构建多元化的考核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实践、勇于创新。具体可以采用如下办法:一是将平时实训实践成绩按比例纳入期末考试成绩,实训成绩和卷面成绩各占一定的比例作为最终考试成绩;二是每学年结束,学生以小组团队的形式提交专业考核作品并举行作品展览和专业汇报演出,实行展赛结合;三是改革毕业论文评定模式,允许并鼓励出版专业学生以报刊设计、电子杂志制作等毕业设计作品代替毕业论文申请学位。
2.产学研合作,共同建设出版专业实践基地
与其他人文专业相比较,出版专业具有更为突出的实践特点,产学研合作共建实训实践基地,在卓越出版传媒人才培养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共建校内实训基地。一是小课训练实验室的建立。出版专业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一般应采用大课讲授和小课实训相结合的形式,使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比例达到1比1。大量的小课实训需要加强实验室平台建设,要求有足够的专业实验室和应用器材,建立电子排版、网络编辑室等专业实验室,为卓越出版人才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硬件保障。二是开展第二课堂、建立校内实训工作室。通过成立师生实践教学团队,培育创意文化产业基地,如成立网络编辑出版工作室,创办校园报纸、期刊等。
共建校外实习基地。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的精髓在于,让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提高到学术研究的层次,使理论知识得到最大程度的运用和发挥。这就需要高校按照《意见》要求,筛选一些在出版领域内有影响的出版传媒单位,作为教学实践点,建立合作机制。媒介融合时代,除了传统的新闻出版单位,一些新媒体、数字出版单位更应该成为高校合作的对象。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立能够使校企双方同时获益:一是能够让用人单位在合作中提升水平,学校的信息资源和先进设备为企业单位提供技能培训,提高企业单位竞争力;二是能够让学校在实践中检验教学质量,用人单位拥有的真实工作场景可让学校检验理论教学的成效,改进不足;三是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历练,学生可以在实践中丰富经验,增强对社会的认识并查找不足,增强理论学习的主动性。
3.产学研合作,共同培养“双师型”人才
现在从事出版专业教学的教师几乎都是传统媒体时代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因此要培养能够适应媒介融合时代的出版传媒人才,教师结构和教师知识体系的更新非常关键。这就需要高校与出版行业从业人员互聘,在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培养模式中,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使广大教师既是老师又是编辑。具体可以采用如下办法。
第一,遴选青年骨干教师到出版传媒单位历练。充分利用假期和空闲时间鼓励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承担课题,切实增强青年骨干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丰富教学经验。第二,聘请出版行业从业人员到高校任教。采取聘任、兼职和挂职等方式,积极引进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到高校任职,纳入学院教师流动编制,充实专业教师队伍。如:聘请出版行业编辑、数字出版领域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授课并指导学生作品创作、毕业设计等,充分发挥一线从业人员拥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优势。第三,健全保障机制。高校、出版行业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成立由分管领导牵头的工作领导组,制定实施方案,从各方面给予支持,确保“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目标得到有效落实。第四,应加强学校与出版行业横向科研项目的合作。双方共同申报课题、组织调研、出版图书等。通过研讨互学方式,进行研究人员之间的学术交流与互动,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制作能力和科研水平。出版传媒单位和高校出版专业的两支研究队伍可以在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更加紧密的合作,联合开展和承担数字出版方面的各种研究课题。
三、结语
总之,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要顺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瞄准出版传媒行业人才需求,充分利用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培养的优势,把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各自长处,相互结合、取长补短,共同培养适应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卓越出版传媒人才,实现高校与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卓越人才的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