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法治国的历史渊源与实践

2017-01-27潘险峰

法制博览 2017年18期
关键词:宝鸡法制依法治国

潘险峰

中国石油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宝鸡 721000



依法治国的历史渊源与实践

潘险峰

中国石油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宝鸡 721000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研读我国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依法治国”,回顾新中国成立后的民主和法制,深刻领会现阶段依法治国方略,构建公正、诚信、守法的法制社会。

神权;依法治国;法治中国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过来决定经济基础。历史证明,在经济繁荣的社会,法治必定多于人治,法律成为执政基石,有效激发社会各阶层活力及创造力,从而更进一步提高生产力。因此,了解我国历朝历代的“依法治国”的得与失,学习邓小平及习近平的“依法治国”思想,自觉守法合规,方能公正公平,长治久安。

一、依法治国历史渊源

在奴隶社会(公元前2207年-公元前249年)的夏初,天命、天罚至高无上,“天子”是上帝的化身,帝王是代替上天来管理国家。殷商中后期,神权与王权融为一体,帝王将“占卜”解释为“法律”,随心所欲。最终,残暴的商灭亡了。到了西周时期,贵族总结了夏商统治的得失,“以德配天”成为新的思想武器,有德者才能承受天命。周公提出“明德慎刑”、“敬明乃罚”,其意是良好的司法能促进教化、提升道德,这确立了“法”在治理国家中的中流砥柱地位。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这个时期诸侯异政,百家异说。管仲将“天道”与法律相结合,改革旧礼,创立新法,促进了强大的齐国霸业。商鞅提出“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策略,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发展。唐太宗李世民尊崇儒学,强调“德刑结合,重在教化”。长孙无忌主持撰修的《唐律疏议》中明确规定:“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总结提炼出了唐朝“依法治国”的原则。至此,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法律思想基本趋于定型。明朝朱元璋时期,为了巩固封建的法律秩序,发布了严酷的《大诰三编》,“乱世用重典”,惩贪肃吏,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清朝是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典型的代表,洋为中用,中外结合,法律体系较为完善。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有选择性继承了清朝的法律,发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在法制上延续了传统文化和礼仪,强化了对社会经济秩序的有效治理,浓缩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精髓,体现了资本主义民主法制原则和精神,在改革官制、保护人权、发展经济、改革司法等方面进行必要的立法,为后代法制建设打下了基础。马克思《资本论》系统总结了资本主义法律的产生、本质和变革。在资本主义社会,土地、能源及劳动力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占主体地位的经济关系势必导致法律关系的倾斜,法律常常为“所有权”服务,资本家剥削劳动者剩余价值成为合法,从而导致法的本质就是从法律形态上维护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关系。

二、新时代依法治国理论与实践

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发表了《论联合政府》、《新民主主义论》和《新民主主义的宪政》等文章,至1954年《宪法》颁布,毛泽东依法治国的法律思想逐渐形成。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同志总结“十年动乱”的经验教训后,提出了“社会主义民主首先要法制化”的论断,注重用法律来调整经济和市场,强调了精神文明建设与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依法治国”理念,使中国重新步入法制的轨道,对外改革开放,社会稳定和经济快速跨越式发展,得到世界的认同。1997年,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实行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推进邓小平民主法治思想。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从而使“依法治国”从党的意志转化为国家意志。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建设”,将依法治国提到更高的高度来认识。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并描绘了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蓝图,第一,加强重点领域立法,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第二,推进依法行政,建立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第三,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严密的法治监管体系,第四,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营造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阐明了依法治国的任务和目标,提出的“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等观点,从不同方面完善了新时期依法治国的内容。

当前,我国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期,面临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社会各阶层和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望愈来愈强烈,正是如此,推进依法治国和法治中国,有着深厚的民众基础,借鉴历史上历朝历代“依法治国”的得失,坚持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人民当家做主的主体地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培育依法合规的法治文化和执政理念,这将对推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带来深远的影响。

[1]巫洪才.浅谈夏商周奴隶制法律思想的形成与演进[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13(4).

D920.0;D

A

2095-4379-(2017)18-0162-01

潘险峰(1969-),男,四川阆中人,本科,就职于中国石油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方向:经济管理、物流管理、信息化、法律等。

猜你喜欢

宝鸡法制依法治国
宝鸡“十严禁”严明村“两委”换届纪律
宝鸡对霾源“拔芯断气”
走进宝鸡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法制报道“负效应”的规避与防范
关于法制新闻的几点认识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
医养结合亟须法制规范
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