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1.1集合的概念及表示(教学设计)

2017-01-26程晓辉

新课程(下) 2016年11期
关键词:记作军训意图

程晓辉

(贵州省贵阳市修文中学)

§1.1.1集合的概念及表示(教学设计)

程晓辉

(贵州省贵阳市修文中学)

【教学内容】

人教A版高一数学必修1第一章-1集合的概念、§1.1.1-2集合的性质表示。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称为集合论,是近、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基础,一方面,许多重要的数学分支,都建立在集合理论的基础上。另一方面,集合论及其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中得到应用,并且介绍了集合的几种表示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集合的相关概念和性质。

2.了解元素与集合的表示方法。

能力目标:

掌握集合的概念,会用各种表示方法表示一个集合。

情感态度:

通过把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培养学生的理解、化归、表达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探索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团结协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集合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

难点:运用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问题:军训前学校通知:8月20日9点,高一年段在操场集合进行军训动员;试问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

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高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板书课题),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经历的军训引课题,让学生带着对平常熟悉的词“集合”进入课堂,利用多媒体展示军训图片,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新课教学

1.请同学们按自己的理解说说什么叫集合。

阅读课本2~3页的内容,看看和你理解的是否有差异。介绍集合理论创始人康托尔,康托尔称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能意识到这些东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总体。(对重点词加以强调)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集合的理解,并加强记忆,活跃课堂气氛。

2.由此下列集合的元素是什么?

例(1)的元素为1、3、5、7。

例(2)的元素为到两定点距离等于两定点间距离的点。

……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加深学生对集合的理解。

3.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对例题进行分析)

确定性、无序性、互异性。

4.请再列举一些集合例子和不能构成集合的例子,对学生的例子予以讨论、点评,进而讲解下面的问题。

5.你能表示出集合吗?

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A,记作a∈A,相反,a不属于集A,记作a∉A(或aA)

注:1.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

2.“∈”的开口方向,不能把a∈A颠倒过来写。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隶属关系

如A={3,4,8,23},则4∈A,8∈A,32∉A。

我们可以用自然语言来描述一个集合,但这将给我们带来很多不便,除此之外,还常用列举法和描述法来表示集合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如:{1,2,3,4,5},{x2,3x+2,5y3-x,x2+y2},…

例1.(课本例1)思考2,引入描述法

说明:集合中的元素具有无序性,所以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不必考虑元素的顺序。

描述法:把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花括号{ }内。

具体方法:在大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例2.(课本例2)说明:(课本5页最后一段)

思考3:(课本6页思考)

强调:描述法表示集合应注意集合的代表元素。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N*或N+。

整数集,记作Z。

有理数集,记作Q。

实数集,记作R。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例题,找到集合的元素,并讲解元素与集合的关介绍系,从而介绍集合的表示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随堂练习

基础练习:课本6页的练习。

提高练习:

2.已知x2∈{1、0、x},求实数x的值。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本节课内容,让学生提高。安排两个提高练习,满足成绩好的学生的需求。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内容:

什么是集合?

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常用集合表示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本节课内容,巩固学生所学知识,锻炼学生归纳知识点的能力。

五、作业布置

教科书11页的习题1.1A组:1、2。

补充题:有三个元素的集合A,B,已知A={2,x,y},B={2x,2,2y},且A=B,求x,y的值。

设计意图:增加补充题是让基础好的学生得到提高。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记作军训意图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军训这件事
特殊的军训
军训
春日里的军训体验课
数字和乘以99变换下的黑洞数及猜想
电动机和发动机鉴定命名系统
燕山秋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