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两个需要注意的配套问题
2017-01-26田文玲
中国老区建设 2017年11期
一是信息不对称中的精准识别问题。当前农民就业多元,收入亦多元,一个家庭每年到底收入多少,国家根本无法掌握,而最能掌握情况的村干部在资源分配中更愿意选择保护村民的利益。国家在需要精准治理时,却遭遇了测不准的乡土社会。
二是重建村庄公共性问题。当前村庄之所以无公德的个人越来越多,就是因为市场理性已经殖民到社会系统内部,破坏了社会的自我约束能力,但是又没有一个有力的主体引导村民重建与国家治理需求相一致的公共话语体系。
要想做好教育扶贫的资源分配,就有必要解决国家与农民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治理技术问题,就有必要由国家引导村民重建村庄的公共性。只要如此,才有可能化解教育扶贫中资源争夺的不良影响,才能够将教育扶贫资源用在刀刃上,才能增强国家治理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