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建设路径研究
——基于6所国家高端高校智库建设经验的分析
2017-01-26房莹
■ 房莹
上海海关学院 科研处 上海 201204
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建设路径研究
——基于6所国家高端高校智库建设经验的分析
■ 房莹
上海海关学院 科研处 上海 201204
[目的/意义]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大背景下,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建设为“作为学术共同体的大学”的回归提供了“试验田”。[方法/过程]以6所国家首批高端高校智库的建设经验为例,分析高校智库建设路径,从治理结构、研究议题、学科领域、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结果/结论]高校智库通过建立以学术权力为主导的治理结构、面向现实问题开展决策咨询研究、开展跨学科研究、与社会对话、开展人才培养等建设路径,成功打造了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
高校智库 学术共同体 学术权力 建设路径
1 引言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智库依托学科积淀和人才集聚的优势,发挥着其他智库不可替代的作用。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指出要“深化高校智库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组织形式,整合优质资源,着力打造一批党和政府信得过、用得上的新型智库”,在这一“政策利好”的大背景下,高校智库建设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
在高校智库蓬勃建设的同时,高校智库研究也逐步成为学界的重要议题之一,尤其是高校智库微观层面的经验研究硕果累累,如国外高校智库建设比较研究、高校智库发展定位研究、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路径研究、高校智库类型研究等。对于“高校智库热”这一现象,学界也不乏反思性的探讨。有研究者认为,高校智库建设要处理好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核心职能的关系[1];有研究者不无担忧地指出,高校智库建设要预防“追名逐利”的“动机偏离”,预防“大干快上”的“行动偏离”,预防“纸上谈兵”式的“评价偏离”等[2]。甚至有研究者认为,高校办智库不仅有“过热”之嫌,而且也是大学重心的错位[3]。
如何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背景下把握高校智库建设的意义?高校智库建设应围绕什么展开?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探讨。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的概念,据此对高校智库进行深入分析。第一,在对“高校学术共同体”相关研究梳理和归纳的基础上,提出“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的概念和特点。第二,尝试分析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的建设路径,认为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的建设为“作为学术共同体的大学”的回归提供了“试验田”。第三,从“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的视角出发,对6所首批国家高端高校智库建设的成功经验进行深入分析。本文认为,6所首批国家高端高校智库通过构建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为我国高校智库建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2 作为“学术共同体”的高校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加快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提出,关于高校回归学术共同体的呼声也趋于强烈。多数研究者认为,大学究其本质而言,是一个学术共同体[4]。研究者分析了西方大学的起源和发展,认为起源于西方中世纪的大学最初是以学术共同体的身份获得自治权[5]。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学术共同体”的大学却逐步走向了失落,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两点:一是学科建制化程度的加深带来的学科壁垒,以及由此带来的学术组织结构的松散和学术权力的松散化特征[6];二是行政权力的泛化加速了高校学术共同体的瓦解[7]。
研究者认为,只有建构以学术权力为本位的治理结构,强化高校行政权力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主导作用,协调好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彰显学术逻辑,作为学术共同体的大学才能回归[8]。
2.1 高校学术共同体的内涵
共同体(Community)的概念最早由德国学者斐迪南·腾尼斯提出。他指出,“凡是在人以有机的方式由他们的意志相互结合和相互肯定的地方,总是有这种方式或那种方式的共同体”[9]。
高校以共同体的方式而存在,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大学所进行的教学、研究和服务等多种任务的独特方法,那么这个词就是‘共同体’”[10]。学术性是大学的本质属性,“大学本质上是一个做学问的场所”,“大学训练应是在未知领域的边缘上的探索,即使在已知领域,也要体现一种怀疑和探索精神”[11],高校本质上是学术共同体。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服务社会是公认的高校三大职能。从“学术共同体”的视角来审视,以上三大职能都是在“高校学术共同体”中开展的,三者之间并非割裂的关系,而是具有内在深刻的联系。
第一,依托科学研究进行人才培养。作为学术共同体的高校,不仅包括教师,也包括学生。高校的人才培养在“师生学术共同体”中进行,在这一共同体中,教师不仅传授学生已有的知识,而且也启迪学生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索和研究。高校的科学研究对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早在19世纪初期,在创立柏林大学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洪堡就提出了“通过研究进行教学”的大学理念,“研究与教学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不仅体现在通过研究进行教学,研究成为培养学生的主要途径之一,而且体现为教学过程即研究过程,教学成为促进研究的一种手段”[12]。
第二,通过科学研究来服务社会。研究者指出,高校服务社会、解决问题所依托的是其学术资源和学科优势,这是高校服务社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高校应该走出“象牙塔”,但是不能抛弃“象牙塔”,而是在不断守望升华“象牙塔”的同时,把“象牙塔”的精神转化为现实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13]。换言之,高校通过深刻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将社会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难题和未知问题转化为“学术问题”,在高校学术共同体中依托学科资源,开展科学研究,以学术贡献服务社会发展。
第三,人才培养对接社会需求。高校的人才培养是依托专业来进行的。而专业一方面从学科中汲取养分,另一方面则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和改革。可以说,专业一头对接学科,一头对接社会需求。这意味着,在高校学术共同体中进行人才培养,也要通过高校学术共同体和社会的持续对话和交流,提升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契合度。
鉴于以上论述,我们不妨在这个意义上把握“高校学术共同体”的概念:高校学术共同体是一个由教师与学生共同组成的,以面向社会和未来发展需求为导向,依托学科资源,创造新知、培养人才以及寻求真理的学术共同体。
2.2 高校学术共同体的特点
通过对高校学术共同体研究文献的梳理,本人对高校学术共同体的特点进行了如下归纳。
第一,独立自治和学术自由。作为学术共同体的高校应在专业自律的范围内做出判断、采取行为。学术自由既是高校学术共同体的工作方式,也是其独立从事学术研究的必要保障。然而,由于行政力量对高校自主办学的干预以及高校内部行政权力的泛化,使得高校的独立自治和学术自由并未得到真正、有效的保障。
第二,开展学科之间的对话和交流。知识社会学表明,科学是通过磋商的过程确立起来的,即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对文化资源的解释确立的[14]。在高校学术共同体中,教师、研究人员通过充分对话,推动学科找到新的活力和增长点,推动知识的创新和发展。然而,由于高校学科的分化,带来了学科之间的割裂,使得高校学术共同体内部的交流出现隔膜和鸿沟。
第三,在学术共同体中进行人才培养。在高校学术共同体中,教师和学生在互动和共同研究中构建知识、砥砺成长。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进而推进科学研究的进展;另一方面,教师把研究的思维、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生分享,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然而,由于高校行政权力的主导,对科研成果采取量化的、外在的、行政主导型的评价体制,导致了高校学术共同体教学和科研的割裂,出现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15]。
已有的文献和以上的讨论提出了一个基本命题,从应然层面看,高校作为学术共同体而存在,在学术共同体中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依托学术共同体来服务社会。然而,从实然层面看,作为学术共同体的高校业已失落,主要体现在:一是高校的独立自治和学术自由得不到保障;二是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对话极其缺乏;三是教学和科研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割裂,科研在人才培养中作用的缺失。
接下来,我们进一步探讨,高校智库建设对于高校学术共同体的意义是什么?我们认为,高校智库通过构建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为高校回归学术共同体提供了“试验田”。
3 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的内涵、特点及建设路径
3.1 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的内涵及特点
从学术共同体的视角审视高校智库,我们不妨认为,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是指依托高校学科积淀和人才集聚的优势,集合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师、研究人员,以国家、区域、行业等发展战略问题和现实问题为导向,融合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开展跨学科的政策研究以及培育人才的学术共同体。
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具有以下4个特点:
第一,相对独立性。相对独立性是智库的重要特点之一,也是智库的根本价值所在。高校智库因其具备智库的一般特征以及遵循高校学术自主的传统,也具备“相对独立性”。进言之,只有保障高校智库的“相对独立性”,才能确保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恪守学术价值和研究规律,为政府、社会提供相对独立的智库研究成果,贡献新思想、新观点和新知识。
第二,现实关注性。现实关注性是高校智库彰显高校服务社会功能的表达途径。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基于高校知识分子“家国情怀”的共同价值取向,对现实问题始终保持高度的关注。一方面,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密切关注国家、区域或行业发展的战略问题及亟需破解的难题,积极与“象牙塔”外开展交流和对话;另一方面,以问题为导向,把现实问题转化为学术问题,依托高校特有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为国家、区域或行业提供专业化、高质量的研究产品。
第三,跨学科性。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的跨学科性体现在跨学科研究和跨学科对话两方面。一方面,为解决现实复杂问题而开展的跨越学科边界研究。这种研究是面向现实问题,在整合学科知识、学科研究范式基础上的创新研究。“跨学科研究的勃兴与发展,主要动力来自两个方面:综合性理论的产生与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的需要,而后者是跨学科研究的灵魂和生命力所在”[16],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关注和研究的问题在“象牙塔”之外,体现出综合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因此,答案和方法无法从单一学科的研究中去寻找,必须开展跨学科的研究。另一方面,聚焦现实问题,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出发,积极开展对话和交流。这种对话和交流有助于打破学科之间的隔阂,推动学科之间的碰撞和交融。
第四,育人性。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育人性的特点则体现了高校人才培养职能的内在要求。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中的教师、研究人员通常也承担了教书育人的职责,除了开展科学研究、政策研究外,还通过将科研、教学的有机融合,在一定程度上纠正高校教学与科研相割裂的弊端。一方面,通过教学活动将智库研究的研究方法、思维范式以及研究成果传授给学生,也将智库研究凸现的对重大现实问题的关注、家国情怀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另一方面,在和学生的互动中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在学生的发问中进一步发掘和凝练问题,推动智库研究的深入开展。
3.2 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与高校学术共同体的关系辨析
从应然的角度看,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与高校学术共同体基本精神一脉相承,有以下共同点。
第一,都以学术性为本质属性。无论是高校学术共同体,还是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都以学术性为本质属性。换言之,本质上都肩负着知识生产、知识创新及知识传播的使命。
第二,都保持现实关注性。服务社会是高校学术共同体的三大职能之一,高校肩负着服务社会的责任和使命,理应把服务社会的理念渗透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中,通过知识创新和人才培养来服务社会。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则应始终保持对社会现实难题和政策问题的深切关注,构建知识生产与社会服务的良性互动。
第三,注重学科间的交流和对话。注重学科之间的对话,通过学科交流、磋商和互动产生新的知识,是高校学术共同体的题中应有之义。而跨学科的交流和对话,是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开展服务现实问题研究、提供解决方案的必然路径,是现实对策研究的坚实支撑。
从实然的角度看,由于上文提及的行政权力泛化及高校学科建制化带来的学科壁垒等原因,高校学术共同体日益失落,而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的建设,则为高校作为学术共同体的回归带来了“试验田”。
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与高校学术共同体有诸多共同点,也有以下几点不同。
第一,在学术性方面,高校学术共同体更注重理论创新,追求“高深学问”;而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则更倾向于为现实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第二,在现实关注性方面,高校学术共同体对现实的关注更侧重于对社会现实和发展的长期关注;而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则特别强调对现实问题的即时关注和及时反应。
第三,在跨学科的交流和对话方面,高校学术共同体倡导跨学科的交流和对话,以期打破学科之间的隔阂,推动知识生产和创新。而跨学科交流和跨学科研究则是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的迫切要求,只有通过跨学科的交流和研究,才能为现实综合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3.3 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的建设路径
从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的特点出发,对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的建设路径进行如下分析。
第一,建立以学术权力为主导的治理结构。要保障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的“相对独立性”,必须建构以学术权力为主导,行政权力服务于学术权力的治理结构。换言之,只有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建构以学术权力为主导的治理结构,才能确保以学术权力为主导来设计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内部的人才培养、研究队伍、科研组织、科研评价、资源配置等科研管理体系。
第二,面向现实问题开展决策咨询研究。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需要在发挥高校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密切关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开展研究。一方面,紧紧围绕国家、区域或行业的战略问题、现实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形成新的政策思路,成为政策思想的“发源地”;另一方面,形成有效的对策建议,为国家、地方或行业的决策提供选择方案和操作路径。
第三,综合多学科知识的跨学科研究。美国学者迈克尔·吉本斯等学者将知识生产模式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指以单一学科为基础,创新学科知识的生产模式,其显著特征是以理论研究为导向的单学科知识生产与应用的分离;第二种是指以跨学科合作的方式对现存知识根据新情境进行改造的生产模式,其显著特征是以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知识生产与应用的整合[17]。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开展的是以现实问题为导向的研究,必然要求跨学科的知识整合和合作研究。因此,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要求由来自不同学科的教师、研究人员共同组成,聚焦问题来推动跨学科的研究和交流。
第四,开展跨学科的人才培养。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不仅承担着智库研究的任务,而且也承担着人才培养的职责。通过打通跨学科研究与跨学科教学,为社会培养亟需的跨学科人才。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种种社会情境的设置和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这种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方式,也适应了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4 构建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的路径分析:以6所国家高端高校智库为例
2015年12月,首批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名单公布,全国范围内共有25所智库入选。其中,高校智库6所,分别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
国家高端高校智库建设的实践对于高校智库建设具有标杆价值和启示意义。通过对6所国家高端高校智库的深入分析,我们认为,这6所国家高端高校智库成功建设了彰显学术权力的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为我国高校智库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借鉴。
4.1 以“教授治学”为导向的学术委员会建设
6所国家高端高校智库通过加强以“教授治学”为导向的学术委员会建设,确保在学术事务领域如科研组织、人才评聘、经费分配等方面的统筹权和相对自主权,为建设彰显学术权力的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提供了制度保障。例如,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以集成民主和包容理念的“教授治院”为制度灵魂,学术委员会的权力覆盖所有与学术有关的规章制度,包括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教师评价机制等[18]。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在人才评聘上破除终身制,以项目为中心配置人员、经费和其他研究条件,并根据研究需要和水平不断滚动[19]。中山大学则制定了《中山大学高端智库建设方案》和《中山大学关于加强决策研究的实施方案》,推动其高端智库的制度建设及保障机制建设。
4.2 聚焦国家急需的重大战略问题开展研究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领头雁”和“示范者”,国家高端智库重在“国家亟需、特色鲜明、制度创新、引领发展”,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问题开展研究是题中应有之义。6所国家高端高校智库均结合已有的学科特色和优势,准确把握中国改革和发展进程中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开展前瞻性的研究。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为例,围绕中国的改革进程,依托已有的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优势,从早期的农村土地改革、“老鼠仓”的揭露,到国企改革、电信改革,再到医改、城镇化方案等现实重大问题,前瞻性地提出了众多重大战略、制度、政策,并获得较大的影响力[18]。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的研究领域则覆盖世情、国情和区情三方面。其中,国情研究主要研究中国的基本国情,现代化的发动因素、限制因素,国情与发展的关系,国情与发展道路的选择等;世情研究主要研究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发展战略和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区情研究则注重总结地方创新经验、评估地方发展绩效[20]。
4.3 开展跨学科研究以及与政府、社会的对话
6所国家高端高校智库共同体在跨学科的智库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既以聚焦国家、区域等现实需求来推动学科的对话和融合,又以学科整合来贡献国家和区域发展,例如,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由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更名而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其研究问题并非单纯依靠经济学的学科知识就能解决,对经济问题的关注同样需要综合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视野和研究范式;中山大学粤港澳研究院则具有长期专注港澳问题,进行跨学科整合研究的传统。6所国家高端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除了深入开展跨学科研究和交流外,还积极与政府、社会进行对话和交流。其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打造了“中国经济展望论坛”“北大汇丰经济论坛”“CCER论坛”“朗润·格政论坛”等多个智库论坛品牌,通过论坛与政府、社会、媒体进行对话;中山大学粤港澳研究院通过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港澳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港澳研究中心等的协同研究,以及发挥中山大学港、澳校友会的作用,开展与学界、社会的对话。
4.4 开展人才培养
6所国家高端高校智库都致力于在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中开展学术研究、决策咨询研究以及进行人才培养。通过学术研究、智库研究和人才培养三方面的打通和融合,起到互为促进的作用。例如,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的教学项目涵盖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多个学科,包括经济学硕士项目和博士项目以及BiMBA项目等,其中,BiMBA项目是全国第一家中外合作办学的工商管理硕士项目,每年培养近300名MBA和EMBA学员,为工商业界输送大量的高级管理人才[21]。
对于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来说,这些教学项目不仅帮助智库学术共同体的教师从学生中获得一线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可供调查研究的案例,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的资金来源,为开展独立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22]。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既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决策咨询有机结合,又将国情研究、教学育人、智库建设有机结合。通过将博士后、博士生以及研究生纳入到国情研究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打好学术基础和咨询基础[23]。
5 结语
曾任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的博耶富有洞见地指出,美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为大学如何从分裂走向联合,而他认为唯一可行的办法是重新恢复大学自身包括学科之间联系在内的一系列联系[24]。6所国家高端高校智库通过以现实问题为导向,以跨学科研究为路径,推动教学和科研的融合,打造了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为高校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和对话带来了可能。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的建设需要相应的体制机制保障,只有建构彰显学术权力的治理结构,才能打造真正意义上的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进而推动学术研究、决策咨询研究以及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
如前所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服务社会是在高校学术共同体中展开的,三者之间本应是有机联系的,然而,由于学科的分化、壁垒化及行政权力的泛化,高校学术共同体逐步走向“失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服务社会三者之间呈现了割裂的关系。高校智库建设不仅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服务社会三大职能的合理延伸,而且通过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的构建,为三大职能之间的有机结合带来可能。正是在此意义上,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的构建为高校学术共同体的回归提供了“试验田”。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不能将高校智库建设实践过程中暴露的一些问题等同于高校智库本身的问题,更不能将高校办智库当作“象牙塔”的堕落和高校服务社会的功利化。事实上,高水平的高校智库建设对高校的学科积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而以现实问题为导向的高校智库学术共同体的建设更是对高校的学科融合和对话、育人模式的创新、教学和科研的融合大有裨益。
[1] 杜宝贵. 正确认识中国高校智库建设中的几个关系[J].高校教育管理, 2014(2): 30-31.
[2] 秦惠民, 解水青. 我国高校智库建设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国高校科技, 2014(4): 15-20.
[3] 王红茹. 高校办智库是否“过热”?被指与国家需求和问题脱节[N]. 中国经济周刊, 2017-02-07(4-5).
[4] 王成奎. 中国大学: 期待学术共同体的回归和重塑[J].南京社会科学, 2009(8): 108.
[5] 冯向东. 大学学术权力的实践逻辑[J]. 高等教育研究,2010(4): 30-33.
[6] 李立国. 学术权力的特征与运行机制[J]. 学术界,2004(1): 187-192.
[7] 董云川. 论大学行政权力的泛化[J]. 高等教育研究,2000(2): 63-67.
[8] 祁占勇. 高等学校学术权力本位治理结构的现实困境与逻辑路向[J]. 高等教育研究, 2011(2): 28.
[9] 滕尼斯. 共同体与社会: 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58-65.
[10] 卡尔·雅斯贝尔斯. 大学之理念[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19.
[11] 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 现代大学论[M]. 徐辉, 陈晓菲,译. 浙江: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 201-211.
[12] 胡建华. 大学科学研究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 现代大学教育, 2009(4): 1-4.
[13] 叶飞帆. 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二维模型及其应用[J].中国高教研究, 2010(2): 60.
[14] 迈克尔·马尔凯. 科学与知识社会学[M]. 林聚任,等,译. 北京: 东方出版社, 2001:118.
[15] 许纪霖. 回归学术共同体的内在价值尺度[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4): 79.
[16] 金吾伦. 跨学科研究引论[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116.
[17] 刘敏. 法国大学治理模式与自治改革研究[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42.
[18] 闵杰.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 在朗润园读懂中国[EB/OL]. [2017-04-05]. http://viewpoint.inewsweek.cn/detail-2729.html.
[19] 曲一琳, 王斯敏, 杨谧, 等. “中国智库建设跨入新时代”: 写在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工作启动之际[N].光明日报, 2015-12-3(004).
[20] 胡鞍钢.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67.
[21]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官方网站[EB/OL]. [2015-07-24]. http://www.nsd.pku.edu.cn/index.html.
[22] 北大国家发展研究研究院. 理性社会建设与公众启蒙[EB/OL]. [2017-04-05]. http://money.163.com/15/0429/19/AOD434RA00253B0H.html.
[23] 胡鞍钢.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25, 126.
[24] 博耶. 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M]. 涂艳,方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70.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Path of the Academic Community of University-aff i liated Think Tanks—— An Analysis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Six National High-end University-aff i liated Think Tanks
Fang Ying
Research Department of Shanghai Customs College, Shanghai 201204
[Purpose/signif i cance]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llectual communit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rovides the “test fi eld”for the return of “universities as the academic community”.[Method/process]This paper took six national highend universities-aff i liated think tanks as examples to analyze the construction of a think tank path, governance structure, research topics and subject areas, and the talents training, etc.[Result/conclusion]it can be seen that the university-aff i liated think tanks successfully create a university-aff i liated think tank academic community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academic power-oriented governance structure, focusing on the decision-making consulting research, carrying out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social dialogues, and taking personnel training and other construction paths.
university-aff i liated think tank academic community academic power construction path
G640
10.19318/j.cnki.issn.2096-1634.2017.05.11
房莹(ORCID:0000-0003-0000-3511),上海海关学院科研处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生,E-mail:fangyingscc@126.com。
2017-06-15
2017-07-17 本文责任编辑:唐果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