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研究

2017-01-26高宏涛

法制博览 2017年22期
关键词:理论课马克思主义思政

高宏涛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沧州 06100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研究

高宏涛

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沧州 06100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担负着重要职责和历史使命,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者和传播者,大学生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的引领者和向导者,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和实践者。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为高校学生的教育工作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负着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帮助他们确立坚定的政治方向,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育他们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思政课老师不仅是一般的大学老师,而且还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者和传播者,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和示范者,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和实践者。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者和传播者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学者,要成为能够指导别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好教师,首先应该自己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者,要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知识,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武装,要系统的、完整的、科学的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同时也要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对党的重要历史文献,对革命导师和领袖的经典著作中的重要理论原理和历史事件熟悉掌握,要学习新观点、新思想、新提法,领会精神,弄懂原因,才能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才能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的头脑。只有教师自己对马克思主义懂了、信了、才能向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感,才能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同时帮助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社会现实问题,进而使大学生更加深刻认识社会并且增加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真正让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敬仰之情、亲切之感、信服之心、实践之意,并由此对思政课教师产生崇敬和信任,进而达成思政课教学“润物无声”和“教化无形”的理想效果。

二、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和示范者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立德”是人生之本,思政课教师作为专职“德育”教师,不仅要以德立身,而且还要以德立业,承担着道德示范者的职责,要具有更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拒绝功利与诱惑,保持宁静与淡泊,是思政课教师以德服人,赢得大学生尊重的关键问题。这要求思政课教师具有正确的名利观、良好的职业观,强烈的事业观,这些共同构成了思政课教师的时代内涵。

当今信息时代社会飞速发展,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传播者和权威者。教师的职责也不仅仅是表现为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和引导大学生去思考,怎样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思政课教师,就要让大学生将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规范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品德认识并自觉外化为自身的思想品德行为。同时,思政课教师还要关注大学生情感的发展、心理的需求、理想的追求、素质的提高,要全方位地关心大学生的成长,尊重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求,引导每个大学生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处理好生活中的问题,人际交往中的障碍、心理上的困惑和思想上的迷茫。面对当今社会各种思潮的碰撞和交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会发生多样化和复杂化,不可避免地会使大学生产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缺失、价值观念扭曲、社会观念淡薄等问题,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种种表现和各种思想动态,做到因材施教,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联系大学生思想实际,结合社会上鲜活生动的事例,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原则,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和实践者

思政课担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使命,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思政课的性质决定的。思政课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向大学生宣传、讲解、传播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也就是说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宣”,还要“讲”,重在“教”,即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

现在,高校已经不再是象牙塔,它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成为各种思想文化激烈碰撞和争夺的主战场,特别是进入网络时代以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已经成为各种思潮、各种利益诉求的集散地,成为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大学生几乎都是网民,互联网成为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网络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广泛,只有用“一面旗帜”凝聚新一代,用“一条道路”引领新一代,用“一个理论体系”武装新一代,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才能确保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思政课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具体执行者,作为履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任务的专业人员,就要承担起教书育人、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责任和使命,就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向学生宣讲、传授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教育人、说服人,让大学生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实践者。思政课教师在向大学生宣讲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过程中,必须毫不动摇地进行“灌输”、理直气壮地进行“灌输”。只有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占领大学生的思想阵地,才能使他们提高觉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总之,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不断开拓教书育人的新境界,才能将教材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激发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热情,从而大大提高思政课的时效性。

[1]叶澜,白益民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陈玉琛.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角色定[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1).

[3]李香玲,万艳玲.新时期高校教师角色定[J].黑龙江教育,2009(4).

[4]蓝燕.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多重身份[J].鄂州大学学报,2007(11).

G

A

2095-4379-(2017)22-0037-02

高宏涛(1978-),男,河北泊头人,文学硕士,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年度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社科类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研究”(编号:201703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理论课马克思主义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