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与中国21世纪文化民生建设
2017-01-26金欣欣
□文│金欣欣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
《新华字典》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在1953年出版。此后,商务印书馆在1957年出版了新1版。经过十数次修订,到2016年发行量已逾6亿册。
《新华字典》编纂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配合新中国成立之初所开展的扫盲运动。从有关材料看,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的文盲率达80%。《新华字典》自出版以来,为我国文化水平的提高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21世纪以来,由于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具体情况,也由于《新华字典》在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以及辞书学史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它又一次承担了历史赋予的重任,为我国的文化民生建设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一组特别报道引发一个民生话题
2010年11月23日,南宁《南国早报》以《一本字典,托起山里娃希望》为主题,就广西部分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校语文工具书匮乏,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状况做了特别报道。这组报道引起各方的强烈反响。
一组报道竟然影响到国家有关部门的相关政策调整,使得《新华字典》深度参与中国的文化民生建设,这可能是事先谁也没有想到的。据当时主持这一报道、现任《南国早报》副总编辑的车欣欣介绍,他们的这一系列报道,最初是受了2010年10月看到的一位中国西部志愿者在支教过程中遇到盗版字典的故事启发。了解到广西农村地区同样字典匮乏的现状,他们决定为贫困学生们做一些事情。他们深知,要想彻底改变这一困难局面,“必须建立援助贫困学生的长效机制,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需要从中央至地方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经过报社既富有水准又充满爱心的系列报道,至2010年12月底,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广西分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各大媒体均参与报道,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2010年12月,广西政府决定拨款2000万元,为贫困学生购买字典;2011年2月,新闻出版总署提出四项应对决策;2011年的广西“两会”与全国“两会”,与会的一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呼吁把字典列入义务教育的免费教科书范畴。至此,国家有关部门把《新华字典》纳入“国家免费提供教科书范畴”的决定呼之欲出。[1]
二、文化民生:时代赋予《新华字典》的使命
2011年2月,时任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蒋建国指出:“一本学生小字典,事关民生大问题。”为此,新闻出版总署作出了四项决策。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新华字典》的出版单位商务印书馆尽早出版平装本,以尽可能低的价位提供给农村读者。[2]由此,《新华字典》的出版、发行工作与当代中国的民生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
“民生”,《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释为“人民的生计”。《新华字典》只是小型语文辞书,它成为“民生”的内容之一,与中国的具体国情密不可分。在现阶段,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还不均衡,有很多贫困地区,而经济的贫困与教育的落后往往是相伴出现的。经济的发展要依靠科技文化,科技文化的起步在基础教育。很多贫困地区的许多中小学生连字典都没有,他们的学习受到严重影响。当社会各界为帮助贫困地区学生摆脱没有基本工具书可用的困境时,他们当然会首先想到作为中国第一品牌的现代汉语小字典——《新华字典》。由此,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新华字典》与中国的民生问题结下不解之缘。
《新华字典》参与到文化民生工程建设之中,其意义是多方面的。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指出,这有3个层面的含义:政府层面、产业价值层面、终端消费者层面。于殿利说:“对于政府来说,以往讲民生主要就是指吃饭穿衣住房等物质生活,《新华字典》赋予了民生新的概念,叫做文化民生,政府通过文化与老百姓的民生又一次紧密结合在一起。”[3]
三、商务印书馆的公益事业新篇章
笔者曾请教时任商务印书馆南宁分馆总编辑的谢仲礼:“《南国早报》关于《新华字典》的报道,商务方面有没有参与?”谢先生坦诚地说:“当初没有参与,但在这一消息报道后,商务立即行动起来,以实际行动做出了积极的回应。”
1.《新华字典》的“爱心价”
“昌明教育平生愿”出自商务创始人之一张元济老前辈晚年的诗句。这既是对商务以往经营宗旨以及他个人人生的总结,也是对商务后人的无限寄望。事实上,在张老先生身后的数十年间,无论经历了什么样的风雨、坎坷,商务以振兴民族教育事业为己任的宗旨,一直在始终不渝地坚持着。
在《南国早报》有关消息报道后,商务立即以实际行动对媒体呼吁做出强有力的支持,不仅立即派人赶到有关学校,做了《新华字典》等辞书的公益捐赠,还联合编者方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把定价16元的《新华字典》以9元的爱心价提供给有关公益资助活动。这是以“在商言商”为核心经营理念之一的商务印书馆对社会的真情奉献与无私回报。
2.情系民生的平装本
《新华字典》历来以精装本为主,因为工具书需要耐磨。商务以往出版的1962、1965、1971、1979版平装本,是为贫困学生买得起《新华字典》所做的努力。第11版平装本则是商务首次站在文化民生的高度、配合新闻出版总署的部署主动推出的。
为尽可能降低成本,商务印书馆在出版行业原材料普遍上涨的情况下,精打细算,以采用再生纸等方式,尽可能降低成本。同时,字典作者方也主动降低了平装本的版税。经过出版方与作者方的共同努力,第11版平装本以最小利润,定向发行到贫困地区,为中国的文化民生建设作出了新的贡献。
3.捐书与助读
商务印书馆在开展《新华字典》文化民生工程过程中,不满足于字典等图书的捐赠,还从受赠方的具体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公益活动。
2013年年初,由商务印书馆、全国中语会阅读推广中心等单位发起的“中国阅读行动”,是商务印书馆在公益事业方面的一个新举措。2013年1月15日,商务印书馆总编辑周洪波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杂志执行主编蔡可博士等在北京最大的打工子弟学校——石景山区黄庄学校举办了一堂阅读教学观摩课,商务印书馆向全校的1400多位学生每人赠送一册《新华字典》。[4]
四、赶印《新华字典》,经济效益是次要追求
财政部、教育部在2012年10月发布《关于下达2012年农村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中央补助资金的通知》,自2012年起,《新华字典》将作为国家免费提供的教科书,发给所有接受基础教育的农村学生。
由于《新华字典》普通本是精装书,生产工艺要求很高,国内有能力印制的印刷厂有限。如何按照要求保质保量地按时供货,对商务是极大考验。在商务2013年总结会上,于殿利总经理讲了这样一件事:在《新华字典》印制与供货矛盾最突出时,出版部的同事打听到外地哪个印刷厂有印制精装本的实力,往往来不及事先联系,带上相关文件和材料就先赶去,之后再具体考察、签署合同。通过这样的艰苦努力,商务按照要求圆满完成了印制工作。
五、无形的丰碑
从文化教育角度说,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文化教育还不普及。在百废待兴之际,以叶圣陶、魏建功为代表的一些有识之士,编纂了这部小字典,帮助人们学习汉字。字典的编者们淡泊名利,书上见不到他们的名字,他们也没有任何稿酬。此后字典历经了10多次修订,参与者多达上百位,他们兢兢业业地从事着艰苦、不署名的工作,有几次修订甚至还有或大或小的政治压力,但他们以苦为乐,以精益求精为准则,以参加修订工作为荣。在他们心目中,《新华字典》是神圣的,因为其读者群是人民大众,他们在为普及文化知识、提高民族文化水平作贡献。
《新华字典》的编者们或许没有想到字典会有着今天的辉煌成就,至少不会想到它以5.67亿册(现已逾6亿册)的发行量成为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的全世界最畅销的图书。但实际上,字典能有今天的影响力、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中华文化的标志之一,这在第一版时就已打下了基础。新的编纂理念、新的编纂方法、全新的辞书面貌,使它的出版具有划时代意义,由此开启了现代的、科学的汉语辞书编纂时代。它在辞书编纂领域的成就虽不如在文化教育方面更引人瞩目,但同样不能忽视。它的编纂理念等直接影响了此后辞书编纂的发展方向,从间接角度为知识传播和文化普及发挥着作用。
从国计民生角度说,《新华字典》能够成为我国文化民生工程的一部分,确实是由中国特定的国情和特殊的历史文化条件决定的,有其偶然因素。但是偶然之中也有着必然因素:当中国的民生问题涉及基础教育必备的工具书时,它作为同类书的第一品牌,也就自然众望所归了。事实上,它与民生的关联,并不是自第10版开始。早在1971版修订出版时,周恩来总理就曾多次作出指示,要求尽可能降低成本和定价,也是从民生角度考虑的。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向国内贫困地区捐赠《新华字典》等书的活动一直在延续。至于源自《南国早报》的呼吁、止于2012年政府把《新华字典》纳入国家免费教科书的政策制订,这一声势浩大、引起全社会关注的文化民生建设活动,最终以推动相关制度的改革画上圆满句号。这一过程是一批又一批爱心人士、企业及政府部门接力传递,为建设强大中国所做的不懈努力的过程。我们不难预见,中国下一代的未来不是梦,我们的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回顾《新华字典》的成长历程,当它闯过筚路蓝缕之艰辛、摆脱左倾思潮之困扰、厘清印刷发行之无序、走向21世纪之辉煌的时候,只要后人们继承前辈精益求精、奉献社会、不断进取的精神,这个堪称民族文化品牌之一的小字典,一定会创造出新的辉煌。1999年新中国成立50周年之际,《新华字典》入选“感动共和国的50本书”。荣誉早已不重要,《新华字典》早已载入共和国的史册,人民大众在心中也早已为《新华字典》树立起无形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