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劳模选树工作 助推“大国工匠”培育
2017-01-26廖江
□廖江
加强劳模选树工作 助推“大国工匠”培育
□廖江
2016年全国“两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是工匠精神一词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引发社会强烈关注,也让工匠精神成为全年的热词之一。如何弘扬工匠精神,培育更多中国工匠,成为社会广泛热议的话题。工会组织能否在传统工作中找到“大国工匠”的培育通道,既是自身工作创新的需要,也是服从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大局的需要。本人就如何通过加强劳模选树工作促进培育“大国工匠”,作浅显分析。
一、劳动模范是“大国工匠”队伍中的突出代表
劳模是榜样,是标杆,是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先进骨干、工作标兵,能工巧匠。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是中国工人阶级崇高品格的生动体现,是我们时代的宝贵财富,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勇往直前的强大精神力量。
2015年“五一”开始,央视新闻推出八集系列节目——《大国工匠》,讲述了8个工匠“8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爱岗敬业,专注执着,超越自我,默默奉献,以民族振兴为重,不为金钱所动,甘愿清贫,用毕生精力做好一件事情,把职业当事业,把事业当信仰的职业精神,正是劳模精神的生动展现。这种对自己生产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不竭余力的“工匠精神”就是新时代劳模精神的重要组成。
从劳模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精神理念的继承和弘扬,他们工作生活在群众之中,作为带头人,具有特殊的影响力凝聚力和示范效应。其优秀的品格和模范的言行对他人起着引领、导向作用,吸引他人去学习和仿效,从而产生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在新的历史时期,科学地管理劳动模范,充分发挥“劳模资源”优势,做到用典型人物“带”,用典型事例“引”,用典型效应“促”,把发挥劳模作用与培育“大国工匠”有效结合起来,使劳模效应不断辐射,让更多的人走进“大国工匠”的队伍,成为劳动模范。
二、弘扬劳模精神,营造“大国工匠”培育的氛围
“大国工匠”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仅是培育、养成,还需要土壤。
必须弘扬劳动唯美的精神。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时代发展证明,广大劳动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和推动者,他们所体现出来的传统美德、优良品质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不管社会如何发展、时代怎样变迁,劳动创造始终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强劲动力。劳动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劳动是财富的源泉。
必须弘扬劳动模范的精神。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品质,推动“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需要广大的劳动者不懈追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兴起与热潮,也需要广大的职工能够大胆创新、匠心独具。以劳模精神为引领,让劳动者通过脚踏实地地努力工作,精益求精地钻研来收获成功、创造美好的生活,在平凡岗位上把工作做到极致的人,就能体现人生自我价值。
必须大力宣传劳模和先进工作者事迹。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和途径,通过“中国梦·劳动美”等主题系列活动,大力弘扬劳动美、创造美、贡献美,在全社会培育公民良好的道德素质。通过赞颂劳动模范,学习先进典型,让更多的榜样树立和模范感召,在单位组织中引领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凝聚人心鼓舞士气,让“劳模”这一称谓在任何时候都令人尊敬与自豪。
三、科学选树劳模,建立“大国工匠”培育的通道
树立一个先进典型,就是在群众中竖起一面旗帜、一个标杆,就是在职工中确立一种导向、一个楷模,以此形成干部职工学习先进、崇尚模范、见贤思齐、创先争优的生动局面。
选树什么样的劳模,代表着一种重要的价值导向和发展方向。因此,必须立足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工人阶级队伍,着眼于发挥劳模先进的带头、骨干、示范和桥梁作用,助力于培养培育众多“大国工匠”而科学选树劳动模范。在重视培养、选树、宣传“专家型”“复合型”“管理型”“技术型”“德才兼备型”等劳模的过程中,为“大国工匠”的培育打通通道。
——健全完善劳模评选管理机制
1.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要不断完善劳模评选管理机制。通过制定相关管理办法,明确劳模评选工作采用面向基层、自下而上、坚持标准、好中选优、职工公认、组织把关及兼顾各方的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透明民主程序和多层审批把关评比制度;遵照相关否决条件规定,行使“一票否决”权。劳模评选,应征求基层群众意见,杜绝劳模选树的随意性,增强劳模选树的科学性。应注重在创新实践中选树劳模;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队员中,选树典型。注重在提高工人阶级队伍素质的过程中选树劳模;在科技创新的实践中选树劳模。还要注重劳模选树的多层次性,既有知识型员工,也有技能型人才,还有管理型干部,在各个不同层次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建立健全劳模档案和管理服务工作制度,使劳模工作从常规型向创新型转变、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让劳模管理不漏一人、政策落实不少一项、组织活动不缺一个、困难帮扶不少一户,努力实现劳模管理全覆盖。
3.劳模管理要法制化、日常化,要克服重选树轻管理的倾向,形成尊重、关爱、服务、支持、激励劳模与工作、学习、生活、成长、使用、培养劳模相统一的制度体系,保障劳模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4.劳模监督要常态化、多层化、长期化,要充分发挥群众、组织、社会舆论等各方面监督主体的作用,确保劳模的先进性不蜕化、不变质。这样,培树出的先进典型可亲、可敬、可信、可学,也能真正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
——把握选树劳模过程中的关键点:
1.要注意选树长期工作在一线、在平凡岗位上作出突出贡献、体现新时期工人阶级先进性的普通劳动者,注意选树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先进技能、富于创造精神的先进典型。劳模评选要走群众路线,坚持群众公认,扩大代表性、提高典型性、强化规范性、保持公正性、注重导向性,精心选择,确定培养对象。
2.选树劳模先进,要注意建立上下贯通的机制,一个先进典型的树立,要汇集多方面的力量,单靠一个单位或部门,是难以完成的。因此,各单位、各部门要在树立先进典型这个问题上达成共识。基层单位的领导,要充分认识本单位人才的状况,对于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事迹和典型人物,要积极向上级反映。做到对于先进典型及时发现,及时反映,及时汇报,及时宣传。
3.选树先进典型,要注意做好各环节衔接。先进典型不是自动反映出来,而是要靠先进典型所处的单位和部门去发现和推介,这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其中包含了发现、培养、宣传、推介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具体的人和具体的部门去操作,做到各部门和人员之间主动对接,及时沟通,互相促进,共同做好劳模的挖掘、选树工作。
四、多元化慰籍劳模,形成“大国工匠”培育的长效机制
从政治上尊重劳模、从工作上爱护劳模、从生活上关怀劳模,多元化慰籍先进人物是增强劳动模范的优越感、吸引广大职工群众关注先进、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重要措施,是国家重视人才、尊重人才的具体体现,也是劳模管理工作能够长期、深入、规范开展下去的主要动力。
第一突出先进形象。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各类模范人物的学习宣传力度,利用表彰大会、报刊、媒体网站等宣传工具对劳模先进事迹进行宣传,通过大力宣传,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促进劳模作用的充分发挥,努力使劳模亮起来,红起来。
第二突出物质奖励。对每年评出的劳模个人发放较高数额的奖金,激励劳模评选更加规范化。通过重奖,坚持评选条件达标过硬,改变“轮流坐庄”,选“老好人”等问题,评选出响当当、硬棒棒的劳模,不但让领导群众都口服心服,更能起到先进引领的作用。
第三突出亲情关怀。在给予劳模物质褒奖、精神荣誉的同时,不忘关心劳模的生活和健康,经常走访谈心,为他们办实事、办好事,解决生活中的后顾之忧。对家庭生活困难的劳模,“冬送温暖”“夏送清凉”,给予物质和经济补助;坚持劳模疗休养和考察制度,让他们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中得到适当的调整和休憩,既增强他们内心的荣誉感,形成不断向前的动力,又对自身提出更高要求,挖掘自身的潜力,保持最佳状态投身于工作之中。
第四突出政治待遇。给劳模搭建施展才艺的平台是尊重他们、重用他们的重要之举,把劳模提拔到中、高层领导岗位所产生的榜样效果更是显而易见的。当职工队伍能以劳模为榜样,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升华为战斗力,一个有战斗力的队伍才能推动事业发展。所以,给劳模以丰厚的政治待遇是整合工人阶级队伍、加强组织管理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
第五突出技能提升。加强劳模的素质建设,提高他们的岗位专业技能是细化劳模管理的有效途径,优先安排劳模的培训、进修,输送他们到专业培训基地进行学习,丰富知识储备,强化自身素质,全方面培养劳模的管理能力和岗位专业技术,支持劳模干成事业,帮助劳模干好事业,使劳模们施展才华有舞台、个人发展有空间,让他们成为人们心中比、学、赶、超的目标、一面冲锋陷阵的光辉旗帜,真正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
劳模作为企业生产、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积极因素,在工人阶级群体中和社会宣传效用上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价值。劳模管理工作的目标,不仅在于要持续发挥这一特殊群体的作用,不断调动广大工人阶级的劳动热情和生产积极性,形成“你追我赶争上游,积极进取创一流”的局面,还在于能够为培育“大国工匠”奠定基础、创造条件。
弘扬劳模精神,用劳模的事迹感召人民群众,用劳模的优秀品质引领社会风尚,充分发挥劳模的骨干带头作用,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崇尚劳模先进、学习劳模先进、争当劳模先进、关爱劳模先进的良好氛围。让劳模选树的过程同时成为“大国工匠”培育的过程,从现在做起,从你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新时代,以劳模选树为路径,为打造“大国工匠”,努力打通从大国到强国的最后一公里,发挥工会组织应有的作用。□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会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