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许华明 50多岁来援疆

2017-01-26刘裕新

兵团工运 2017年11期
关键词:神经科华明孝感

□刘裕新

许华明 50多岁来援疆

□刘裕新

53岁,在很多人眼里,不是再“折腾”的年龄了。湖北孝感应城市人民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许华明,却在53岁这年从应城来到4000多公里外的五师九○团医院,成为该团第六批孝感援疆干部中年龄最大的一位。

九○团是祖国西北一座边境小镇,自然条件恶劣。2016年8月,许华明初来乍到,身体不适,因右膝关节有损伤、滑膜炎。特别在军训时,站久了右膝疼痛。咬咬牙,这也算过去了。

刚到不久,许华明没说几句话,口干舌燥,嘴唇就已发干。为方便沟通交流,许华明改家乡话,说新疆话。

看病一件小事,牵动了许华明的心,改变了他对病人的看法。居民周付华患有高血压后遗症需住院。其实,这是分外事,许华明是门诊医生,却主动请缨照顾病人。20多天里常找病人谈心,到家里看望,把身上仅有的200多元钱塞进了病人的口袋。在许医生的精心呵护下,周付华通过康复锻炼把拐杖扔掉了,病人非常感激,也感动了许华明。

后来许华明发现,医院医生不只能看专业病,内外妇儿科都要会看,医生都是全科“多面手”。许华明是神经科专家,他又坐不住了,如果百姓跑来看病看不了,那么意味着能力有问题。为让百姓少跑路,看好病,许华明暗下决心,想办法、抽时间学习神经科以外的医学知识,力争当一名“多面手”,提升医院整体效果和水平。

4月28日,83岁的石本亮来到医院看病,很急燥。许华明发现他患有白细胞减少、只有2300/m,血压偏高,让他住院不住。许华明始终放心不下,陪石本亮聊天,心理疏导,分析病情。是许华明的体贴入微,感化了石本亮的心灵。当天下午,搀扶陪伴他到科室查看结果,由于放松心情,血压也降低了。

5月3日,石本亮老人来到九○团医院,将感谢信送到援疆医生许华明手中,感谢救命之恩。“我们非常感激许医生,对病人服务态度好,尽职尽责,是我们病人非常信得过的好医生。”石本亮说。

在许华明看来是小事,老人却铭记在心。“作为一名党员,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为患者减轻痛苦和健康咨询,我责无旁贷。”许华明用满腔热情和一心为团的态度,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承诺。

援疆的日子,许华明常常比在应城还忙。内地工作的儿子心疼,打电话不通。辛苦是辛苦,在许华明看来都是值得的。

6月19日,许华明难忘这天。堂兄许新武打电话说父亲在水稻田干活中风晕倒,中午发现及时告知儿子,情况紧急。当时许医生正在门诊看病,只联系了应城医院的同事,帮忙处理。许华明强忍痛苦,毫无分心。当天晚上,许华明得知父亲转危为安。亲自做饭,同援疆干部一起为父亲祁福。

“援疆光靠‘输血’不行,关键还在于增强‘造血’功能。”许华明深知这一点。“我要努力把孝感的先进医疗理念和经验带过来,努力治病救人,发挥传帮带作用。我回去了,年轻人还可以接着干。”

想到自己援疆,是作为一种奖赏和荣耀。“兵团人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兵团精神的力量,激励我前行。想扎根在这里,倾心援疆的奉献精神。用行动感动身边的人,兵团人的爱国情怀,会影响我的一生。”许华明说。

一次援疆行,一生新疆情。在一年的时间里,与九○团各族职工群众结下了深厚友谊,转眼援疆的日子就要结束了,许华明心里真是舍不得,这里淳朴善良的人,一尘不染的空气、洁白的云、湛蓝的天、广袤的田园……无一不让他流连忘返。□

猜你喜欢

神经科华明孝感
湖北孝感 一条短信让救助更暖心
一碗鱼头面的江湖自由
兴安加油——致敬赴孝感医疗队
孝感令
空降兵突击
程序员之死
案例教学法在神经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临床药师参与3例神经科临床药物治疗的体会
综合医院神经科焦虑、抑郁障碍的识别与治疗
叶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