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懂成长

2017-01-26张安妮,张梅玲,Z警官

现代世界警察 2017年10期
关键词:老鼠孩子发展

读懂成长

家庭教育系列五

主 持 人:张安妮

专家支持: 张梅玲(著名教育心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国家级有特殊贡献专家)

嘉 宾:Z警官(派出所民警)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来到心理场。 本期,我们继续与张梅玲教授一起探讨家庭教育,今天的主题是——读懂成长。

首先请张教授为Z警官解惑。

何时进课堂,儿童思维发展规律说了算

Z警官:您好张教授,连续阅读了四期您解读的“家庭教育系列”后,使我受益良多。您说“孩子的‘工作’就是玩”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前几天,我的同事还在跟我抱怨,五岁的儿子在一年前已经开始上各种兴趣班,但他因为要加班、备勤,接送儿子上下学的任务只能交给妻子和老人。今年,妻子又给儿子报了一个幼小衔接班,主要学习认字和数学,为小学做准备。但因为上课地点离家比较远,老人接送不方便,他们两口子为接送问题烦恼不已。这还不算最烦心的事,这一年多来,为了赶场似的兴趣班,妻子没少跟他吵架,总是抱怨他加班多,家里事情指望不上他。他的态度也很明确,既然上这么多兴趣班太累,就干脆退掉几个,一个都不上也没什么大不了。但妻子不这么认为,就觉得同龄孩子都在上,儿子不上,就是落后。宁愿大人辛苦一点儿、孩子少玩一点儿,也不能落下一节课。

张梅玲:给孩子报班或者让低龄孩子提前进入课堂,这已经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但普遍存在不等于合情合理或正确。你同事的妻子代表了一些家长的心态,“同龄孩子都在学,自己儿子不学,就是落后了”,这种焦虑情绪的背后实际是面子心理在作祟。

在“读懂孩子”中已经谈到,孩子在六岁以前正处在一个玩的阶段,根据儿童思维发展规律,一般来说,六岁至12岁的孩子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导,并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低年级的小学生思维还有动作思维的成分,如果从记忆巩固方面来讲,表象越清晰,动作记忆越扎实。如果教一个四五岁的孩子去认字,可能花一两个小时能让他认识几个字,但等他六七岁的时候再去学这几个字,可能只需要十分钟就记住了。过早让孩子进入课堂状态,不仅剥夺了孩子玩的权利,最糟糕的是会让孩子感到“学习是一件不开心的事”,这种想法会影响他今后一生对待学习的态度。而在勉强的情绪下学习,身体内分泌出的是压力激素,会大大影响学习的效果。

另外,我们也谈到,六岁之前孩子的大脑前额叶部分尚未发育完善(这是大脑发育最晚的部分),而这部分正是掌管自控能力的关键部位之一。现在,有的父母把孩子送进培训班后发现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虽然在过去也存在,但当下显得更普遍,究其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比如剖宫产率较高(剖宫产的孩子在出生时因没有经过产道挤压,缺乏生命中第一次触觉和本体感的体验,容易给孩子今后带来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敏感、注意力不集中、感觉统合失调等问题)、碳酸饮料喝得太多(碳酸饮料中的咖啡因成分对大脑神经会有影响)、家里玩具太多(太多的玩具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等,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孩子虽然提前进入课堂,但因受到生理发育规律的制约,自控能力仍然比较弱,无法使他专心听讲。

决定孩子自控能力的重要因素,一是生理上的发育,即大脑前额叶发育,二是孩子与生俱来的求知欲望。课堂上的内容总是新鲜的、未知的,换句话说,总有一些是孩子还不知道的,孩子才会有强烈的兴趣去听、去学习。早学后,孩子已懂得知识,就缺乏好奇心、求知欲,客观上让他不能专注于学习。我曾经跟一个六岁的小男孩聊天,他当时刚上一年级十几天。我问他成为小学生了开心吗,他撅着嘴说不开心。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老师教的拼音和加减法,他在幼儿园时就学会了,现在还学,太没意思了。

一个孩子在一二年级时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我们可能不会觉得有什么大问题,等到三四年级慢慢增加了有难度的内容,之前幼小衔接班的那些内容已不足以让孩子去应付考试,而是需要他自己在课上集中注意力听讲、学习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之前一两年已经养成的开小差的坏习惯很难再改掉。这其实是对孩子造成的比较大的伤害。

Z警官:不上补习班,但又有些担心孩子上学时跟不上课堂进度,怎么办?

张梅玲:我们可以想一些折中的办法。生活中无处不存在应用知识的广阔天地,父母们一定要有“实践意识”。比如,炒菜做饭时,可以引导孩子学习加减法:先拿两个土豆,再拿四个青椒,它们加起来一共是几个?同时引导孩子学一些食物和植物的知识;等孩子认识数字了,可以让他帮忙看日期和时间;在带孩子逛超市、商场的路上,可以给他指认路边广告牌、宣传栏上的字,平时讲故事也是很好的看图认字的机会;也可以在亲子游戏中学习,比如玩扑克牌、成语接龙等。总之,就是让孩子在比较轻松的状态下获取知识。

Z警官:生活大课堂中的“实践意识”,说得真好!我会把您的这番解释转述给同事。感谢张教授。

智能发展

主持人:现在我们就进入今天的主题——读懂成长。

张梅玲:成长,是一辈子的事;人活着的每一天,都是在成长。养育孩子,其实是在与孩子一起成长;父母不成长,孩子很难成长。

下面我就从成长的内容、过程、环境和条件等几个方面,具体与大家聊聊如何读懂成长。

有的人认为,成长就是身体发育成熟了。其实不然。从具体内容看,成长主要包括生理成长和心理成长。一般来说,生理成长主要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骨密度等发育情况,到了一定年龄就不再成长;心理成长则主要指一个人的智能成长、情绪成长和社会性成长。

智能,也就是父母之间常说的这个孩子聪不聪明。读书、写字掌握得快,算题算得准确,都属于智能成熟,但这不是一个孩子智能成熟的唯一表现。

我们先从一个人的生理上来分析其智能发展的原理:人可以进行学习的身体机制是大脑中的神经元,神经元连接在一起就代表学到了一个新的东西。因此,孩子智能发展的重点,在于如何让其神经元得以发展。

经国内外多个实验机构的数据表明,读书、写字和算题固然可以促进孩子神经元的发展,但对于六岁以前的孩子来说,还有更关键的因素。

加州大学曾做过这样一组实验,将白老鼠分成五组,第一组只有一只白老鼠,生活空间小,且没有刺激(玩具);第二组只有一只白老鼠,生活空间小,有玩具;第三组共有12只白老鼠,生活空间大,有玩具;第四组共有12只白老鼠,生活空间大,但没有玩具;第五组共有六只白老鼠,生活空间大,有玩具。一段时间之后发现第三组的白老鼠神经元发展得最好。这说明,同伴的玩耍,是神经元能够良好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一个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能产生开心情绪,这时的神经元会得以高速发展。

还有一个发现来自加利福尼亚的解剖实验。一个解剖学家发现美国的白老鼠平均寿命是700天,而日本的白老鼠平均寿命是900天。对此他很不解。为了找出答案,他专程飞到日本进行考察,发现日本的白老鼠和其客观物质条件均与美国的一样,唯一差异发生在清理鼠笼这个环节上。美国工作人员每次在给鼠笼做清洁时,是“咚咚咚”地一股脑儿地把白老鼠赶到一边,清洁完,再迅速地将其赶回去。而日本工作人员在清洁时,都是轻轻地一只只将白老鼠从笼中掏出,双手把它们抱在胸前,清洁后,再缓缓地将其放回笼中。美国解剖学家回国后,立即将实验室的白老鼠分成两组,一组按原有方式对待,二组则在清洁笼子的环节上参照了日本的做法。结果发现,二组的白老鼠不仅平均寿命有了延长,神经元的发展也优于之前。

美国工作人员的“赶”的行为会让白老鼠产生应激反应,而日本工作人员把白老鼠轻拿轻放且抱在胸前的行为都是爱的体现。由此可以得出,神经元的发展(智能发展)缺少不了爱。

以上两个实验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一个可以玩耍的且充满爱的环境,会极大地促进孩子的身心成长。

这也可以再次回答Z警官提出的问题,与其把孩子过早地送进课堂读书、写字,不如让孩子和伙伴们在幼儿园和大自然中痛痛快快地玩耍。父母切忌“输不起”的心态,也许在现阶段,你的孩子看起来比那些上过补习班的孩子要“差”一些,但只要孩子的身体好、每天都很开心、对新事物充满兴趣和好奇心,未来的学习状况就会有很大转变。这个过程需要父母们的耐心等待。现实中也有不少孩子上学前没有上过任何课外班,但学习一直很好,心态很阳光。

需要再次说明的是,孩子智能发展的核心是其思维能力发展。如何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发展,此前我们也提到过,要引导孩子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思考中学会思考。而孩子的思维发展与其心理过程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因为人的心理的各个过程和个性心理是一个完整、有机和协调的系统。要想使孩子的思维发展得好,父母们更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营造平等、和谐、愉快的氛围,这是能够更好地发展孩子思维的保证。

主持人:张教授,生理成长与心理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

张梅玲:人的生理成长与心理发展有着很密切的关系。身体是人的物质实体,脑是心理的器官。因此,生理上特别是脑和神经系统的成长变化,对于心理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儿童脑的成长很快,脑量增长十分迅速,刚出生时,其脑量只占成人的四分之一,九个月大后基本就是成人的二分之一,到两周岁时就能达到成人的四分之三,七岁时则已是成人脑量的十分之九。个体生理成长为其心理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这也是为什么说0至18岁是一个人一生中身心发展最快的阶段、六岁之前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随着儿童的身体成长特别是脑成长,其学习、记忆、思维的能力会日益增进,外在表现上就是想法会不断变化。

在情境中感悟,在感悟中接受,在接受中行动,在行动中发展

张梅玲:我再来分析心理成长的第二个方面——情绪成长。

关于情绪成长,重点要谈的是如何引导孩子提升自控能力。通过前面的叙述,我们已经知道,一个人自控能力得以发展的生理机制是其大脑前额叶部分。面对六岁之前尤其是三岁左右孩子的胡闹行为,父母一定要报以接纳和宽容的态度。等他慢慢大一些,五六岁时,可以有意识地逐步培养其自控能力,这其实也是在为孩子上小学做好生理上的准备。

培养孩子发展自控能力时,父母要掌握的原则是要有耐心、要小步去发展。为什么呢?因为,引导孩子持久地做一件事情,关键是要让他感到“我能做”。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要把握在“最近发展区”,让孩子在体会成功的喜悦中不断进步。

“最近发展区”是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概念,主要是指孩子已有的水平和努力后(大人帮助以后)能达到的水平,这两个水平之间的空间就是“最近发展区”。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要在这个空间内,通俗地来说,就是对孩子要有要求,但不能苛求。苛求就是超出这个空间,孩子达不到就会自卑;如果低于这个空间,对孩子来说就没有挑战性,失去努力的意义。

心理成长的第三个方面是读懂孩子的社会性成长。孩子,不仅是发展中的人,也是社会性的人。社会性成长的核心是孩子能否融洽地在集体中生活、学习,其重要表现是他的心中不仅有自己,还有他人,也就是有“我的行为不能影响他人”的意识,在集体中学会合作交流、互相尊重、平等沟通等。

关于成长过程、成长环境和成长条件,我将其概括为以下四句话——在情境中感悟(体验),在感悟中接受,在接受中行动,在行动中发展(成长)。

通常来说,一个成年人走进大型图书馆中学习,就会感到自己知道的实在太少了;同样地,如果连续几次参加追悼会或到墓地中吊唁,就会深深地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珍贵;到医院去待几天,也会感到作为一个健康人的幸福。这就是人在特定情境中产生的感悟。

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情境熏陶就是成长的条件,父母可以带孩子参加各种主题的活动,在不同的活动中感悟,在这些感悟中接受一些理念。比如参加一些读书会、多去几次图书馆,感受到读书和学习的重要性;多到大自然中跑跑、玩玩,感受到人在自然中的自由和生命力;多尝试一些运动,感受到身体在舒展后的快乐和活力……有了这些理念,孩子才会主动行动:“我要多读书,我要运动!”而行动了,才会得以发展和成长。

孩子需要成长的时间和空间,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做到必要的“牵手”和“放手”,温馨的家是孩子成长最早也是最好的课堂。对于原则性的问题,比如,对于幼儿来说,电插座、热水壶是不能靠近的,对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不能随便在外过夜,遇到类似这些事情,父母要“牵手”;相反,非原则性的事,比如,换季时买什么款式的衣服,要看科幻类还是现实类题材的书,完全可以交给孩子自己做主,这就是“放手”。

现在的“牵手”是为了今后的“放手”,今后的人生的路,是要靠孩子自己走的。

强化教育

主持人:张教授,很多读者问到在孩子的成长中,该如何培养他的自信心?“批评孩子”其实是一件挺有学问的事,如何能让他在认识到错误的同时,还不被批评的言辞所伤?另外,要如何科学地引导孩子纠正一项错误的行为呢?

张梅玲:这个问题也很典型。

关于孩子自信心理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三岁之前的孩子谈不上有信心,从三岁开始到十一二岁左右,其自信心是处在被动阶段,这正好是小学生的基本年龄段,这期间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孩子开始想评价自己了,但没有主动性。因此,这时期的父母和老师的言行就显得比较重要。孩子处于被动状态,大人们就更应该注意表扬他们。12岁~17岁、18岁时是处于自信心的主动阶段,也就是说,孩子能够自己来评价自己了。从这之后,随着慢慢成年,其自信心进入成熟阶段。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犯错是难免的,父母首先得有接纳孩子犯错的意识。连成年人都会犯错,何况他是一个孩子。犯错,是成长的一部分。错了,就直接告诉他错了,然后向他解释为什么错了,怎么做才是对的。最后不要忘记说“改了,就是好的”。

关于如何帮助孩子纠正一些行为上的错误,向大家介绍一下“强化教育”。

生理心理学把增强某种刺激与有机体某种反应之间的联系称为强化。强化理论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B.F.Skinner)的最重要的理论,他认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就是因为强化作用。因此,对强化的控制就是对行为的控制。凡是能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件都叫强化物,反之,在反应之后紧跟一个讨厌的刺激,从而导致反应率下降,则是惩罚。所以,积极强化(正强化)是通过呈现愉快刺激增强反应概率,消极强化(负强化)则是通过呈现不愉快刺激使反应降低。在孩子的行为习惯形成中,正确采用适合的强化(比如对其某一个行为给予赞扬、肯定、赏识或奖励等)是可以促进其良好习惯的形成和不良习惯矫正的。而强化,也是人的最深层次的需要,满足正当合理的需要是调动儿童积极性的最好办法。积极的强化也有利于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克服其产生自卑、恐惧、失望、焦虑等负面情绪。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父母们不要采用破坏性的批评。比如,很多父母的情绪一上来就容易对人不对事,把批评孩子弄成了骂孩子:“你怎么这么笨!太没用了!考得这么差,还有脸吃饭,你是饭桶吗?真是没救了。”还有就是要避免增加孩子内疚感的批评。有的父母会对孩子说:“咱们家条件不好,但依然不缺你吃穿。你考得这么差,对得起爸妈吗?你就不能像你同学那么刻苦、那么乖?”这会让孩子陷入深深的自责和负罪中,觉得自己欠父母的,特别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整体优化的家庭教育培养观念=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

张梅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好习惯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今年9月,新学年开学伊始,北京市教委也发布了“北京市中小学养成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该计划从思想情感、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学习求知、生活卫生、健康安全、勤俭环保和志愿服务八个方面,分学段给好习惯提出了循序渐进的新标准。其中将“爱国、爱家、感恩父母”作为中小学生的修身首课,也有如何引导学生健康上网、养成环保志愿的习惯等。这些都可供来自全国的警爸警妈们参考。

另外,在成长中,建议父母给孩子建构三个世界,即完整的精神世界、智慧的知识世界和完美的生命世界。

智慧的知识世界,是多读书,读后应用,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做到识用结合、知能合一。

完整的精神世界,是指要让孩子在获得爱的同时也要懂得付出爱。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拥有了很多的爱,来自爸爸妈妈的爱、爷爷奶奶的爱、姥姥姥爷的爱、老师的爱……接受并拥有爱很重要,同时,也要懂得付出爱。父母给予孩子的爱是不求回报的,但要让孩子懂得回报。这也是近几年来为什么越来越提倡感恩教育和珍爱教育。如果父母爱得太多、保护得太多,却没有让孩子懂得付出,孩子未来可能是一个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

完美的生命世界,是要教育孩子珍惜生命。父母要让孩子从小懂得,爸爸妈妈给他们的生命是不容易的,要珍惜生命才能保护生命;一个懂得珍惜生命、保护生命的孩子,将来才能超越生命。

主持人:张教授,听了您对成长的详细解读,我的脑海里清晰地呈现出一个孩子在成长中比较重要的两条脉络,即智商和情商。

张梅玲:你理解得对。但在心理学中不是用“智商”和“情商”来表述的。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在21岁时就总结出这样一道人生公式——A=X+Y+Z,即A代表成功,X代表工作(也就可以理解为勤奋地学习、思考和实践),Y代表休息(也可以理解为保持身心健康),Z代表谦虚谨慎(也就是虚心好学、自我激励)。可以说,这是一道值得人人遵守的人生公式。一个成功的人既要具有较高的智能水平,也要具有较高的情感智慧水平。情感智慧,现在很多人将情感智慧称为情商,它作为一个正式的心理学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主要是指个人对自己情绪的把握和控制、对他人情绪的揣摩和驾驭、对人生的自我激励、面临挫折的承受能力和人际交往技能。对应你所理解的“智商”和“情商”,也就是说,一个孩子的成长(成才之路)是认知系统(智力因素)和动力系统(非智力因素)有机地相互结合、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既要重视发展孩子的智能,还要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这也是一个整体优化的家庭教育培养观念。

主持人:感谢张梅玲教授的用心解读,用有限的文字为我们提供了家庭教育中无限的心理学养分。

最后,用一句张教授的金句结束本期内容——养儿育女的路上,不要忘记与孩子一起成长!

敬请关注下一期——“家庭教育系列六 ·读懂家庭”。

猜你喜欢

老鼠孩子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抓老鼠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笨猫种老鼠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