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维视角下大学精神的德育功能

2017-01-25贾洪岩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学术德育

贾洪岩 韩 锋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学生工作部,上海 杨浦 200093)

多维视角下大学精神的德育功能

贾洪岩 韩 锋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学生工作部,上海 杨浦 200093)

大学精神是高校文化的精髓和升华,是高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和沉淀的独特的价值追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大学精神能通过价值导向、激励熏陶和引导规范,使高校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成为合格的“大学人”。大学精神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把大学精神与德育工作相结合,是改善高校德育现状的重要途径。多维度视角下,探析大学精神的德育功能,有助于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和优化德育环境,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高校;多维度;大学精神;德育;育人机制;价值取向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的自我认知和主体意识逐渐增强,人类面临着自我的现代转型。大学生自我需求的提升,对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和思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待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将一些社会主流思潮和人文理念融汇到德育内涵之中,使德育内涵更加丰富和完善。要将信息德育、服务德育和人本德育充分结合,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新时期,高校德育的内涵可概括为:在充分尊重和满足大学生主体自身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会信息资源,通过创新德育教育方法和丰富德育教育载体,使受教育者能自觉、主动地提高自身的德育水平,并辅以教育者的适当引导,以适应个体和社会道德发展的需要。

一、大学精神与高校德育的内在联系

大学精神与高校德育在内容、目标和作用方式上具有共通性,都是大学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但是,大学精神又有别于高校德育。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组成部分,高校德育是大学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一)目标的一致性

高校德育工作主要是把大学生培养为全面发展的人,最重要的是使大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新时期,对大学精神的培育和重塑,其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大学文化的引导和熏陶,使大学生能依据大学精神的内在要求自觉规范自身的行为,形成与自身发展需要相适应的道德品质。

(二)内容的相通性

第一,大学精神和德育内容都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学精神内涵的爱国精神,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体现为: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其树立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自觉维护国家的形象和荣誉。第二,对大学生进行的人生观教育,就是要帮助大学生树立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的正确态度。在大学精神中,可具体体现为大学的社会担当精神。第三,大学精神与德育内容的相通性,使得大学能够运用某些具体的大学精神来对德育对象施加影响,以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三)作用机制的相似性

第一,高校德育教育方法有很多,既有显性的,也有隐形的。它们在促进高校德育教育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隐性教育,主要是通过榜样激励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激励、熏陶和感染,从而在无形之中形成一种规范力量,促使大学生效仿或者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进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第二,大学精神作为高校独特的精神特质,能够外化为学校的校风、学风和教风等,营造一种氛围,使大学生形成一种内驱力和自制力,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制度和章程。

二、大学精神德育功能的主体角度分析

大学生、教授以及校长是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塑造、传播和传承大学精神的同时,自己的“三观”以及治学态度、治校理念都在潜移默化地受着大学精神的影响。

(一)大学精神对大学生“三观”的影响

第一,高校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促使大学生树立科学、开放与发展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是大学生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此时,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完全定型,极易受到各种社会不良事件以及社会极端思潮的冲击和影响,仍然存在着极大的不稳定性。[1]第二,大学精神是大学的核心和灵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的办学宗旨、社会担当和价值追求。大学精神是大学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大学精神渗透在大学的各个方面,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其成为一个“全面”的人。

(二)大学精神对教授学术态度的影响

1.有利于提高学术造诣。教授作为研究学问的主体,其学术态度对其学术造诣具有重要影响。学术态度是道德在学术领域对学者提出的深层次要求。端正的学术态度,是大学精神对学术研究的必然要求。大学精神中的人文精神、求真精神、学术自由和批判精神等,对教授的学术态度有着重要的影响。第一,人文精神倡导对大学主体的人文关怀。在学术领域,表现为对教授及其学术成果的尊重和认同。良好的人文环境,除了能为教授提供良好的学术研究硬件设施和学术待遇外,还能为其创造宽松的学术研究氛围,增强教授的归属感,激发其学术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二,求真精神为教授学术研究指明了方向,促使其在学术研究中追求真理,尊重事实,坚决抵制学术造假和剽窃。

2.有利于开展学术研究。开放、宽松的学术研究环境,能吸引众多高水平学者到高校开展学术研究,提高高校的科研水平,提升综合实力。此外,学术自由还会赋予教授相当范围的学术自主权,使其能够根据学术研究领域的特殊性,摆脱纯粹按分录取的机制,选拔合适的研究人才。大学精神中的批判精神能够形成一种制约和规范的力量,鼓励教授在本研究领域内进行学术批判,反对学术腐败和学术不端行为,主动揭露学术抄袭和造假行为,促进本领域学术水平的迅速提升。

3.有利于提升学术修养。大学优秀的学术精神,会形成一种感染力,促使教授自觉提升自身的学术修养,形成与该大学精神相匹配的学术态度。这种学术态度会演变为一种榜样力量,通过感化作用,敦促其学生积极、独立地进行学术研究。自由、开放的大学精神会成为一种无形的标尺,促使大学教授形成严谨的学术态度和优良的学术素养,从而提升自己的学术道德水平和学术造诣。

(三)大学精神对校长以德治校的影响

大学精神对校长以德治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对以德治校观念的影响。第二,对以德治校方式的影响。第三,对高校道德发展状况的影响。具体讲,就是指高校校长如何利用大学精神从宏观方面统筹和指导德育工作,并使其贯穿于德育工作的各个阶段和过程中,从而实现德育育人的目标,提高整体德育水平。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运用大学精神,符合德育工作发展的规律和现实需要,是对高校德育工作方式的一种开拓和创新。

大学精神作为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高校校长作为高校的主体,其在管理高校的过程中也不得不受大学精神的影响。大学精神内涵中的育人功能,能够为高校校长以德治校提供一种全新的管理思路,促使其转变传统的道德教育管理理念。高校担负着对国家、社会和文化的道德使命,欲使高校很好地履行自己的道德使命,尤需高校校长对其采取“适合的”“道德的”治理方法,进行“基于正义和善、责任和义务”式的领导。[2]大学精神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运用,能够克服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和方法上的诸多缺点,充分满足高校主体发展的多样性需求,提高高校主体参与德育教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以德治校氛围,促进高校整体德育水平的提高。

三、大学精神德育功能的德育体系角度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德育对象呈现出的问题更加复杂化和多样化,学者们开始从各方面着手,寻求增强德育功能实效性的手段和方法。大学精神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运用,能够优化和改善德育育人机制。

(一)准确定位德育目标

1.要把大学精神与德育相结合。德育目标是开展德育活动的前提条件,直接决定着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的设置,是衡量德育效果的重要依据。高校德育是我国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我国德育的整体发展水平。虽然我国德育目标在探索和实践中日渐成熟和完善,但是,仍然存在强调统一性而忽略了德育对象发展的多样化、突出政治性而忽略了大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强调理想性而忽视了德育目标实现的现实可能性等问题。面对德育发展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将大学精神与德育相结合,对准确定位德育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充分发挥大学精神的积极作用。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和沉淀下来的,是大学独有的气质,是一所大学区别于另一所大学的重要标志。大学精神的这种独有特性,能够引导大学在制定德育目标时,更加注重德育目标的层次性,摒弃以往以同一个模式和同一种标准教育学生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多方位、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培养。大学人文精神和民主精神的日渐深入,会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更加注重自身多方面、全方位的发展。[3]即是说,大学在进行政治和思想教育的同时,第一,要注重德育目标的多样性,将公民教育、公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目标纳入德育目标体系中,使德育的全方位功能得以实现。第二,妥要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充分考虑当前社会发展的状况,从而使德育对象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相吻合。

(二)优化德育环境

1.弘扬大学文化。大学文化隐藏在大学之中,它的存在依附于大学的环境,深受高校环境的影响。德育环境是大学环境的一个方面,自然会对大学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大学文化的这一特点,为大学精神环境和育人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大学精神对德育环境的优化,主要是通过对大学物质环境的改善和文化氛围的创造。大学精神渗透在大学的方方面面,可以外化为一定的物质载体。校园景观能够愉悦师生身心,为德育工作的开展创造优美的环境。例如,名人塑像、主题广场、校训石头等大学文化景观,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高校的育人环境。因为这些文化景观的建设,一般都是基于一定的大学精神,能在无形之中对师生进行陶冶和教化,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名人塑像等文化景观的建设,也正是想通过宣传名人的人生行为准则及其奋斗历程,从而内化为无形的精神力量,促使学生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努力拼搏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校训石,承载了大学的人文精神,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特色,能够使学生充分地了解高校的办学理念,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4]

2.创造良好的大学文化氛围。大学精神可以内化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作用于高校育人环境。即通过文化建设,为德育工作开展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例如,“三风”建设是我国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高校优良的校风、学风和教风,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大学精神风貌,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文化软环境。大学的学风是大学的精神构件。优良与否,取决于师生的内在素养及其一贯的外化表现。

(三)充实德育教育的内容

高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要求,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和品德施加影响的行为。充实德育教育内容,就是把大学精神包含的诸多要素融入德育教育,以增强德育的实效性、生动性和说服力。第一,历史教育要以中国各个历史时期为主线,促使大学生熟知不同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第二,爱国主义教育主要通过高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参加的爱国运动以及校友的爱国事迹体现出来的。因此,要将这些内容融入其中,结合我国的革命、建设和发展历史开展教育,从而使学生产生集体归属感和自豪感,以爱校促进爱国。第三,校友是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在进行理想教育时,可以将知名校友的成长奋斗历程和艰苦创业精神作为理想教育的内容,这样,更贴近学生生活,形成榜样激励,鼓励大学生根据自身的状况,树立合理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四)创新德育教育的方法

1.要把大学精神与传统教育方法相结合。随着德育对象的复杂化和多样化,传统的德育教育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教育对象的个性化需求。要将大学精神运用于德育教育,就必须创新德育教育的方法,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当然,并不是说传统的教育方法已经失去效用,而是说将大学精神与传统的教育方法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达到德育育人的目标。

2.要把大学精神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我国高校德育教育的方法仍然是以理论灌输、榜样教育的方式和实践教育为主。虽然灌输方法能在短时间内大规模地对教育主体进行教育,但是,其传播方向的单向性,导致受教育主体接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降低。把大学精神运用于德育教育,可以丰富德育教育的方法和形式。例如,通过图片展览、史馆参观和校园景观熏陶等,提高受教育主体参与的踊跃性。大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各种先进人物和集体所呈现出的大学精神,更具感染力和号召力,能够增进大学主体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从而自觉地规范自身的行为,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因此,将大学精神与高校的德育教育相结合,能够丰富和创新德育教育方法,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进而促进高校整体德育水平的提升。

四、大学精神德育功能的社会体系角度分析

(一)引导社会价值取向

1.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和推广,增进和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随着改革开放的日渐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近年来,效率观念、公平竞争观念和自主自强观念等逐渐被大众所接受,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但是,一些消极的价值观念也在侵蚀着人们的生活。例如,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价值观等。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一项“凝心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也是一项多方配合、协作推进的系统工程,其关键是要不断增进和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5]大学精神作为高校的精神和灵魂,是高校经过长期发展积淀下来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它可以借助自身的批判作用和引导作用,制约社会消极价值观的发展,担当起引领社会主流价值观形成和推广的重要使命。

2.引导社会成员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树立良好的爱国观、职业观等价值观念。大学精神对社会成员价值取向的引导作用,主要是通过大学举办的社会性活动体现出来的。例如,高校开展的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在展示学校良好形象的同时,向社会成员传递了一种无私奉献、服务社会的精神,能引导社会成员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高校开展的“十八大精神”进社区、“社会主义荣辱观”社区宣讲活动,既能使中央政策精神在基层得到传播和贯彻,又能体现高校在传播先进思想文化过程中所承载的自由、民主的大学精神,更能够指引社会成员树立良好的爱国观、职业观等价值观念。

(二)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

这里的规范并不是对社会成员行为的约束。因为大学精神作为高校的组成部分,更多地是对高校主体产生影响和制约,而不是对社会成员进行任何约束。先进典型是某种道德品质的具体体现,通过生动鲜明的典型形象,人们对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理解,会更加准确和透彻,并从中受到感染和激励,积极地效仿这种行为。大学生先进典型,作为社会和高校的精英群体,一般都具有高远的志向、坚定的信念、自强不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最重要的是他们都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通过这些典型群体,我们可以看到他们身上承载的优良传统和人文精神。这种精神会成为一种驱动力,促使社会成员积极效仿大学生先进典型的高尚行为,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

(三)凝聚社会积极力量

“积极力量”一词源于美国学者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从而使人类得到完美发展。积极心理学将矛头直接指向传统的“消极心理学。”[6]这里,我们所说的积极力量,主要是指对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的先进个人、阶层和社会组织。高校是先进文化的引领者,作为高校文化核心的大学精神,其所包涵的爱国、进步、民主和友爱等精神,与先进个人、阶层和社会公益团体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和社团宗旨等,具有一致性和共通性。因此,能得到这些群体的普遍认同,从而形成一种合力,促使高校和这些积极力量联合起来,为促进社会整体德育水平的提高共同努力。

在现代,大学生呼吁诚信、义务献血、保护自然资源和野生动物的活动,吸引了诸多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引起了相关公益社团的关注,主动加强了与高校在公益事业方面的合作,提高了高校公益活动的感染力、号召力和影响力。因此,高校应该通过各种社会媒介大力宣传高校文化,使大学精神能够为社会所熟知和认同。只有这样,才能使大学精神内化为一种精神力量,感染和熏陶社会积极力量,促使他们关注社会道德发展的状况,积极投身到改善我国德育现状的各项公益活动中去,进而使全社会的道德素质得到提升。

[1]高天明.校训与近代中国大学精神[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07).

[2]唐耀华.论大学精神的育人作用及其特点[J].江苏高教,2008(01).

[3]杜红芳.校园文化德育功能发挥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04).

[4]徐晓艳.师德建设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和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2).

[5]李大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机制的多维构建[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5(01).

[6]刘根正.现状与趋势:我国大学精神建设的选择路径—基于几所世界著名大学的比较视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2).

责任编辑:马树勋

G 641

A

1671-2994(2017)03-0109-04

2017-03-08

贾洪岩(1979-),男,辽宁阜新人,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工作部(处)长,讲师。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韩 锋(1984-),男,山东枣庄人,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文化管理系党总支副书记,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思想教育与德育。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学术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动态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