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号角 民族吼声
——写在七七事变八十周年之际
2017-01-25啸马
啸 马
抗战号角 民族吼声
——写在七七事变八十周年之际
啸 马
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凡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一听起《义勇军进行曲》和《黄河大合唱》,顿时热血沸腾。这短暂的一二十年,是中国音乐史上的黄金时代。时间穿越了大半个世纪,亲历者都是耄耋之年的人了。他们的思绪常常萦绕着难忘的动荡岁月,感到有一种责任,把那段歌声谱写的历史记载下来,让子子孙孙不要忘记过去!
聂耳、田汉的《义勇军进行曲》
1933年初春,已突破山海关的日本侵略军,对北平东北前哨的古北口实施密集的空中轰炸。守军来不及构建有效的防空掩体,数万官兵只好以血肉之躯死守阵地。战火中,田汉组织的慰问团冲到长城脚下。他目睹我军将士在敌人的猛烈攻击下大批阵亡,但中国军人没有被打垮。他们摞起战友的尸体,堵住长城被炸出的豁口,继续与敌人作殊死的搏斗……“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一幕幕惨烈的景象,成了田汉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源泉。
1934年秋末,田汉写了电影剧本《风云儿女》,不久被捕。在狱中,他在一张香烟壳的衬纸上,写了《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传到狱外的夏衍,夏衍把它交给聂耳,请他作曲。这位年仅22岁的音乐家,以饱满的政治热情,立即开始谱曲。
1935年夏,电影《风云儿女》正式放映。它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最初由袁牧之等人演唱,唱出了中华儿女的心声,吹响了抗日救亡的进军号角,很快传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的战斗吼声,振荡神州大地,誓死不当亡国奴的精神鼓舞着每一个中国人。无论是由北平南下宣传救亡的学生,还是各地投身抗日救国的青年和各界爱国人士以及同情中国革命的国际友人,他们都喜爱这支歌,都在唱这支歌。在北平城内的“一二·九”运动中,学生们手挽着手唱着这支歌,冲破反动军警的棍棒、水龙和大刀;在白山黑水之间,东北义勇军唱着这支歌,冲锋陷阵。1936年6月30日,音乐界进步人士刘良模在上海公共体育场指挥近万名群众齐声高唱这支歌。有人撰文指出:这支歌“在抗战未全面爆发以前,对整个民族的解放,起了启蒙的作用,成为歌咏光明追求光明的黎明前的前奏曲。”
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这支歌在国内外传唱更为广泛。刘良模把它带到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罗伯逊演唱了这支歌,还灌了唱片在美国各地传唱。左翼音乐人士《渔光曲》的曲作者任光把这支歌带到了南洋和法国。印度广播电台的对华广播节目,用《义勇军进行曲》为前奏曲。在重庆,国民党的中央广播电台,在广大人民强烈要求下,也不得不播放这支雄壮的战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前夕,美国著名的广播音乐指挥家伏尔希提议,在同盟国胜利之日,电台应当选定适当的音乐广播节目。美国国务院有关人员特定了一个演奏节目表,其中有中国的《义勇军进行曲》、美国的《美丽的美利坚》和法国的《马赛曲》等,这些歌曲都成为“盟国胜利凯旋之歌”,由此也可以看出《义勇军进行曲》的卓越成就和崇高地位。
国歌同国旗、国徽一样,是一个国家的象征。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讨论国歌时,马叙伦、徐悲鸿提议采用《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他们说:十几年前,这首歌曲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战斗热情;今后它将继续鼓舞我们胜利前进,去建设一个繁荣强盛的新中国。但也有人表示不同意见:现在中国人民已经获得了解放,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怎么还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至少应该改掉这个词。周恩来谈了自己的看法,说:“我们前面还有帝国主义,我们建设越进展,帝国主义将越加妒恨我们,破坏我们,进攻我们,你能说我们就不危险了吗?还不如留下这句话,经常保持警惕的好。”大家认为周恩来说得有道理,应该居安思危。经过认真讨论,通过决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1982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决议,正式把《义勇军进行曲》定为国歌。
聂耳,1912年生于云南昆明,原名聂守信,字子义(紫艺),自小表现出很高的音乐天赋。20岁到上海,考入“明月歌舞团”当小提琴手。因为他姓聂,耳朵又特别灵,大家管他叫“耳朵先生”,他也乐于接受这个雅号,索性改名聂耳,四只耳朵。1933年由田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开始了音乐创作生涯。一年多时间,他为一些电影谱写的主题歌和插曲,如《毕业歌》《卖报歌》《大路歌》《开路先锋》《四季歌》《铁蹄下的歌女》等等,表现了当时中国人民的深重苦难和英勇反抗精神以及抗日救国的坚强意志,迅速风靡全国。1935年,聂耳为了躲避国民党逮捕,离开上海取道日本去苏联。7月17日聂耳在日本海滨游泳,不幸溺死,时年23岁。他短暂的一生,为中国音乐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冼星海、光未然的《黄河大合唱》
就在聂耳逝世不久,又一颗音乐巨星冼星海在革命圣地延安升起。冼星海来自南海之滨的广东番禺的贫苦渔民家庭,在星夜大海之中的渔船上降生,所以名叫星海。他从小喜爱音乐,进入了上海国立音乐院,1929年远涉重洋去法国,考入巴黎音乐学院高级作曲班,学成回国后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创作了《在太行山上》《青年进行曲》《救国军歌》等著名爱国歌曲。1938年10月,他化装潜离国统区,奔赴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担任音乐系主任,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大片国土沦于日寇铁蹄之下,华北人民在敌后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他们端起土枪洋枪,挥动大刀长矛,在青纱帐里,在黄河两岸,英勇杀敌。诗人光未然亲赴黄河壶口瀑布,体验母亲河的雄奇,深入生活,写成组诗《黄河大合唱》,交给了冼星海,请他谱曲。冼星海满怀信心地表示:“我有把握把它作好!”三月的延安,夜是很冷的。“但星海创作的热情却比火焰还要炽热。他把自己多年以来对祖国命运的关注,对民族灾难的忧愤,对革命战争的颂扬,对抗战胜利的信心,全都倾诉在这部音乐创作中,犹如奔腾的黄河一泻千里!由于思想认识的提高,长期生活的积累,又如此忘我艰苦的劳动,仅仅六天的时间,这部气势磅礴、震撼人心的《黄河大合唱》的初稿就创作成功了!”(钱韵玲《忆星海》)
这部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地赞颂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能够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坚强意志和斗争精神,歌颂了她的悠久文化历史,突出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勤劳俭朴、酷爱自由、胸怀宽广的崇高品德,愤怒地控诉了侵略者给黄河两岸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最后以昂扬旋律威武雄壮地奏出了中国人民为反抗日寇的侵略,为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而英勇战斗的时代最强音。它是一部反映中国人民为民族解放,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的优秀杰作,艺术上也有很高的成就和独创性。
《黄河大合唱》的演出,轰动了延安。在庆祝鲁迅艺术学院成立一周年的晚会上,毛泽东等观看了冼星海亲自指挥的演唱,当演到第七乐章《保卫黄河》:“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时,台上台下歌声响成一片,演员和观众的心也融成一体,场面十分感人。毛泽东热烈鼓掌,连声赞好,特意单独接见了冼星海。毛泽东了解到冼星海在创作中用坏了不少蘸水笔笔尖,就派人送给他一支派克钢笔和一瓶派克墨水,勉励说:希望你为人民创作更多更好的音乐作品。1939年7月,周恩来回延安,观看了演出,亲笔给冼星海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郭沫若在《黄河大合唱》的序中写道:“《黄河大合唱》是抗战中所产生的最成功的一个新型歌曲,音乐的雄壮而多变化,使原有富于情感的辞句,就像风暴中的浪涛一样,震撼人的心魄。”
1940年5月,党中央派冼星海到苏联为影片《延安与八路军》配乐。不久,苏德战争爆发。他以创作参加战斗,谱写了歌颂苏联人民卫国战争的《圣战之歌》。由于积劳成疾,同年10月30日,冼星海病逝于莫斯科。毛泽东亲笔题词:“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同志致哀!”
(作者:《炎黄纵横》原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