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扶贫缘何越扶越贫?

2017-01-25盛人云

红土地 2017年5期
关键词:贫困县针对性贫困地区

盛人云

扶贫缘何越扶越贫?

盛人云

近年来,政府对扶贫工作高度重视,投入力度前所未有。但在一些地方,投入的增加并没有带来明显的效果,一些扶贫项目不接地气、不做周密的计划,只管把资金投出去就完事,成效如何反倒不重视。有农民甚至反映:扶贫项目,搞啥亏啥,农民都怕了。

应当说,随着国家和各地扶贫济困力度的不断加大,各种各样的扶贫项目越来越多,惠民政策的“含金量”也越来越高,但一些扶贫项目让农民感到害怕,一些贫困地区走入“年年扶贫年年贫”的怪圈,甚至在一些地方出现越扶越贫的现象,值得我们反思。

早在2014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就提出了改进贫困县考核机制、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等,这对解决当前扶贫领域的各种问题就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现实当中,一些贫困县脱贫以后不愿意摘帽,或者戴着贫困县的帽子炫富,究其原因,就是为了背后的利益。因此,只有从制度上加以完善,不断健全贫困县的考核机制,严格按照申报、审批程序,真正做到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从源头堵住漏洞,真正让“贫困县”找回制度初衷,造福它本应造福的贫困群体。

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可以让扶贫工作更加有的放矢。以往我们在扶贫工作中,大都是政策一出台,覆盖的是整个贫困地区,缺乏具体针对性。这就导致了最终在评估扶贫效果时,从整体上看,貌似成效喜人,涌现出了许多产业大户,按人头一平均,每个贫困户增收并不多,实际那些最贫困的、最需要扶的,往往没有受到多少益处。为了杜绝花架子,避免撒扶贫“胡椒面”,就是要集中有限的资金,用到最该扶持的人群身上,真正做到“扶真贫”。

猜你喜欢

贫困县针对性贫困地区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山西省58个贫困县产品将陆续走进84所高校
全国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