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业态下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工作转型发展新思路
2017-01-25陈丽辉
陈丽辉
(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013)
新业态下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工作转型发展新思路
陈丽辉
(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013)
文中针对我国对外贸易的新形势,从我国遭遇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数量、国别范围、涉案的产品类别和发布理由等方面,对现阶段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结合福建省外贸业态的新变化,从事前应对、定制服务、精准服务和推进改革等方面,提出了新业态下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工作转型发展的新思路。
对外贸易;新业态;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转型;发展;新思路
1 引言
自加入WTO以来,中国国际贸易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据商务部统计: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2001年仅为0.51万亿美元;2015年高达3.96万亿美元,十余年间增长将近8倍,跃居世界第一。福建省作为中国外贸大省,外向型经济发展同样走在全国前列。2002年进出口总额为284亿美元,其中出口174亿美元,位居全国第五位;2015年进出口总额为1479.2亿美元,其中出口987亿美元,与2002年相比,均增长了5倍多。福建省作为沿海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主的省份,在对外贸易持续增长的同时,既充分享受到了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利益,也较大程度遭受到了全球化负面影响的冲击。2015年,全球经济总体复苏乏力,前景艰难曲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对外贸易发展进入新常态。在这种形势下,社会各界和有关各方对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 现阶段技术性贸易措施特点分析
据统计,2014年中国有36.1%的出口企业遭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企业为适应进口国要求而进行的技术改造、检验、检疫、认证等新增成本达到222.2亿美元。因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导致我国出口产品被国外扣留、销毁、退货等直接经济损失达755.2亿美元,同比增加93.2亿美元,占同期出口额的3.2%[1]。纵观近些年来我国及福建省所遭遇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明显呈现出以下新特点和发展趋势:
(1)在数量上经历了从迅猛发展到增速平稳的发展历程。从中国入世后的2002年到2012年的10年间,WTO成员通报的TBT/SPS措施呈逐年快速上升趋势,从1259项一举增加至3395项,增速达170%。但自2013年来,WTO成员通报的TBT/SPS措施虽仍然呈现出增长态势,但已经进入增速平稳期。2013年WTO成员共提交了各类TBT/ SPS措施3433件,[2]2014年为3872件。在数量上逐渐趋于平稳增速的变化,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进入入世后过渡期后,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作为非关税措施的主要手段,虽然仍然被各国政府所采用,但是其累加效应正在缓慢减弱。
(2)在国别上呈现出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态势。近几年来,我国企业出口市场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对非洲、大洋洲、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的出口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随着出口目标市场的多元化,我国遭遇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国别范围也正在不断扩大。布隆迪、刚果、马里和尼泊尔等均是近几年才首次提交通报的国家。而发展中国家的通报数量也正在逐年增加,以2013为例,提交新TBT通报数量位列前10位的成员中,有7位是发展中国家;提交新SPS通报数量位列前10位的成员中,有7位是发展中国家,占比均为70%。[2]
(3)在产品上表现出从传统产品不断向高端产业蔓延的趋势。从近几年我国所遭遇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情况看,虽然涉及最多的产品领域仍然是食品及相关产品,但是所涉猎的产品类别却随着入世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增加,技术性贸易措施所涉及的产品类别已经从最初的农食产品、纺织服装、机电产品等传统大宗出口产品向通信设备、生物工程、航空运输等新兴或高端产业蔓延,并逐渐波及建筑承包、金融保险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服务领域。[3]可以预见,随着我国逐渐步入后工业时期,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行业必将成为我国面临国际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新的焦点。
(4)在理由上完成了从注重贸易到保护环境的自然转变。在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日益恶化的大背景下,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已经在国际社会形成共识。为此,一些发达国家往往以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健康或安全、保护动植物生命或健康以及可持续发展等为理由,制定出众多繁杂苛刻的、进口商品难以达到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从过去只注重对进口产品的检验管理,到现在关注从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运输、使用、报废及回收利用整个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管理,[3]新的国际贸易保护网正在形成,进而更加方便地行贸易保护之实。
3 福建省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
福建省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工作起步较早,早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初,福建省就在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设立了“福建省WTO/TBT通报咨询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主要承担福建省的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咨询工作。中心成立15年来,充分发挥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职能,在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通报、专题研究以及为企业提供专项技术服务等方面做了众多务实而富有成效的工作,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已经形成的出口预警体系仍侧重在信息通报层面。经过持续不懈的努力,围绕服务出口企业需求,中心通过打造《WTO与技术壁垒》杂志、“福建省国际贸易公平网”“福建省技术性贸易措施快速响应与服务中心”三大平台,构建了纸质媒介、网络平台及信息推送三位一体的全方位预警体系,真正实现了通报信息的快速预警。但对通报信息的预警仅仅是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工作的开始,如何结合预警工作,快速地为不同领域的出口企业提供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和应对方案,是目前中心面临的一大挑战。
(2)为出口企业提供的咨询服务缺乏个性化和针对性。自中心成立以来,先后以普及WTO基础知识、解读历年来国外发布的重大技术性贸易措施为主题,在福建省内累计举办专题培训近百场,受益企业接近1万家。积极向中国WTO/TBT通报咨询中心申请,主动承担陶瓷、纸类、木材及食品等福建省重点出口产品的法规通报现场评议工作,对维护福建省相关出口企业的正当权益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因福建省中小企业众多,同一行业内的企业之间情况各异,即便是出口到同一目标国的同一类产品,各个企业在出口过程中需应对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情况也不尽相同,如何为出口企业提供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技术服务,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3)结合应对工作开展的课题研究成果难以真正转化。近年来,中心在做好各项技术服务的同时,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先后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20余项,涉及国际贸易摩擦案件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以及绿色能源领域标准化研究等多个方面。其中,2014年受中国WTO/TBT通报咨询中心委托,承担了家具、纺织服装两类消费品国内外安全标准法规(TBT通报)对比评估工作,该工作是国家质检总局消费品安全标准“筑篱”专项行动的主要任务之一。中心开展的各项课题研究成果丰硕,有立法趋势分析报告、指标比对评估研究报告、行业应对工作指南,并开发了多类产品市场准入数据库。但由于多种因素影响,这些课题的研究成果并未真正得以转化,其应有的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4 新业态下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工作转型发展思路
自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积极采取对策,上下联动、全方位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呈现出新格局,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外贸业态也发生了新变化,为促进福建省自由贸易试验区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转变观念积极作为、加快形成WTO/TBT通报咨询工作新格局已迫在眉睫,为此,提出如下转型发展新思路:
(1)将应对工作的重点更多地转向事前应对。根据当前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特点,针对福建特色大宗出口产品筹建“中国WTO/TBT-SPS国家通报咨询中心技术性贸易措施评议基地”,开发相应的“技术性贸易措施公共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和“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数据库”,做好相关的TBT通报和SPS通报的现场评议工作,激发福建省出口企业应对工作的第一主体意识,将应对工作逐渐从技术性贸易措施发布后的被动应对转变成发布实施前的主动应对,维护出口企业的正当权益,将福建省出口企业遭遇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风险降到最低。
(2)把预警工作的重心更多地转向定制服务。建立专门的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企业WTO/TBT预警信息平台,开通自贸区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服务绿色通道,免费提供国外技术法规查询与收集、主要出口产品国内外标准比对等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专题服务,满足自贸区出口企业的个性化需求。针对重大的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案件,广泛收集国内外涉案企业的应对措施、应对历程和典型应对案例等材料,充分了解福建省出口企业在应对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供专业化的案件跟踪、应对效果评价和应对经验总结等定制服务,让预警工作更加贴近出口企业的实际需求。
(3)让精准服务的理念深入走进重点产业。以福建省重点产业的龙头企业、大宗出口产品的生产企业为服务重点,邀请国内及福建省内专业从事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及产业安全方面的权威专家,走进福建省内重点产业聚集地,现场解答企业的疑问,找出影响企业出口的症结所在,为企业更好地开展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工作提供精准地指导与服务。从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应对方式、应对流程、应对注意事项等方面,编制福建省重点产业“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指南”,免费印发给相关的出口企业和行业商协会,让点对点的精准服务遍地开花。
(4)把课题研究的重点全面转向推进改革。以消费品安全标准“筑篱”专项行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和协作,以政府重点关注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为研究对象,开展福建省主要出口产业国内外消费品安全要求比对研究,撰写产业分析报告、国外立法趋势报告、指标比对研究报告。在课题研究和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建立福建省企业产品标准排行榜制度,充分发挥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引领和倒逼产业升级的积极作用,引导福建省出口企业加速开展科技研发、加快转型发展的步伐,在产品质量整体提升的基础上,尽快适应外贸业态新变化。
[1]国家质检总局标准与技术法规研究中心.技术性贸易措施权威报告全面解读国内业界所受影响——《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年度报告2015》发布[J].万方数据,2015,12.
[2]中国技术性贸易措施年度报告2014[M].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2015.
[3]魏传忠.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全新构架[J].行政管理改革,2013.
New Ideas of Dealing with Technical Trade Measures to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 in New Business Types
CHEN Li-Hui
(Fujian Standardization Institute,Fuzhou 350013,Fujian,China)
In the light of the new situation in China's external trade,this paper presents a thorough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chnical trade measures in China from the number of technical trade measures,the ranges of country,the product categories involved and released reasons,puts forward the new ideas of dealing with technical trade measures to development transformation in the new business types.
External trade;New operational types;Technical trade measures;Dealing with;Transformation;Development;New Ideas
2016-11-02
陈丽辉,女,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标准信息所所长,高级工程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