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位绿色高端 提质绍兴纺织

2017-01-25陈琴

浙江经济 2017年16期
关键词:服装服饰印染绍兴

□陈琴

·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专栏

定位绿色高端 提质绍兴纺织

□陈琴

纺织业是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民生产业,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稳定区域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纺织业作为浙江制造的第一产业,具有先行意义大、涉及区域广、改造链条长、提升任务急等特点,是浙江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第一关,而绍兴纺织产业是国内产业链最完整、最具竞争优势的纺织产业集群,具有良好的市场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绍兴在纺织业改造提升方面已积累较多经验,取得一定成绩,但仍与国际纺织产业和发达国家的纺织业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今后一段时期不仅是全球纺织的需求升级期、国际纺织的产业转移期、国内纺织的产能化解期,更是绍兴纺织的转型机遇期。围绕绍兴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省级试点的工作部署,按照“绿色高端、世界领先”的要求,全面推动绍兴纺织产业创新跃升,打造浙江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最佳样本和先行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着力做强产业链

绍兴纺织产业已经形成了涵盖上游的PTA、聚酯、纺丝,中游的织造、印染,下游的服装、服饰、家纺、产业用纺织品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是国内产业链最完整、最具竞争优势的纺织产业集群,其中纺织业产值占全省的38%、化纤业产值占全省的39%、服装服饰业产值占全省的16%、布的产量占全省的32%左右。

按照“绿色高端、世界领先”的要求,立足绍兴纺织产业基础优势,顺应全球纺织产业发展趋势和前景,建议在化纤、织造、印染、服装服饰四大产业链重点环节上下功夫,提既有、拓未来,全力打造“绿色高端、世界领先”的纺织业体系。

化纤产业。化纤是绍兴纺织产业的基础领域,国际化发展趋势明显。目前,绍兴化纤产值占全省的39.4%。2016年绍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67.6亿元左右,R&D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0.57%,主要产品产量420万吨。在高性能纤维、功能性纤维、生物质纤维、生态绿色及循环再生纤维等领域发展前景较好。绍兴在化纤领域已涌现天圣控股、古纤道新材料等一批龙头企业。要加快推动化纤产业向“材料新型化、产品功能化”发展。依托天圣化纤、古纤道新材料、佳宝新纤维、精功复合材料、凯泰特纤等企业,建立纤维新材料、产业用纺织品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支持创建中纺院“国家纤维基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提高常规化纤多种改性技术和新产品研发水平,重点改善涤纶、锦纶等常规纤维的阻燃、抗菌、耐化学品、抗紫外等性能,提高功能性、差别化纤维品种比例;大力开发芳纶、碳纤维、高强低伸涤纶工业丝等高技术纤维,推动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在建筑交通、国防军工、医疗卫生及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提高产业用纺织品比重;积极培育发展纤维素、蛋白质、聚乳酸纤维等生物质纤维,以及原液着色等生态绿色技术和纤维循环利用技术,加大市场推广力度,拓展生物基纤维和循环环保型纤维应用领域;推广应用熔体直纺等节能减排纺丝新技术,提升用能效率和生产技术水平。

织造产业。2016年绍兴织造行业拥有规模以上企业997家,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82.6亿元,销售利润率4.5%,R&D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0.34%,生产布47.7亿米、纱25.3万吨,其中在高档服装面料、家纺面料等领域竞争力较强。织造企业主要集聚在柯桥、诸暨等地,形成永通、永利、华孚等龙头企业。要加快推动织造产业向“面料高端化、品种个性化”发展。依托国周纺织、庆茂纺织、华孚色纺、新乐纺织、吉麻良丝等企业,加快发展色纺纱、高速梳理、低扭矩纺纱、全自动转杯纺等新型纺纱技术,以及二维三向机织、3D机织针织编织等新型织造技术,开发多种纤维混纺、复合、交织面料及纯净棉等天然纤维面料,提高高档服装、时装及高端家纺面料比重;重点推进医疗卫生、环境保护、交通运输、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产业用纺织品的开发和应用。

印染产业。绍兴是亚洲最大的印染加工基地。2016年印染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911亿元,主要分布于柯桥等地。目前,印染领域已涌现永通印花、永利印染、七色彩虹印染、国周控股、惠冠数码印花、天龙数码印染等一批代表性企业。要加快推动印染产业向“产能集聚化、生产绿色化”发展。深化巩固印染行业专项整治成果,加快推进绿色印染技术研究院和柯桥蓝印时尚小镇建设;依托乐高印染、迎丰印染、红绿蓝纺织印染、鼎记印染等企业,重点发展低温前处理、无水少水染色、涂料印染、高速数码喷印等清洁染整和无甲醛高保型整理、涂料整理、泡沫整理、表面接枝修饰等功能整理,大力培育在线监测、智能控制、网络集成等智能印染技术,促进绿色印染发展。

服装服饰产业。绍兴是全球重要的领带生产基地、袜业生产基地。2016年服装服饰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12.3亿元,R&D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0.97%。其中,服装服饰企业主要分布于柯桥、诸暨、嵊州等地,主要有太子龙、步森、洁丽雅、巴贝、美盛文化、达利丝绸等企业,主要产品包括西装、衬衫、童装、动漫服饰、内衣、领带、袜子、家纺等。要加快推动服装服饰产业向“品牌全球化、产品定制化”发展。重点推进袜子、领带、衬衫、西服、童装、家纺等特色产业时尚化、高端化、品质化发展,把握世界流行趋势,融入文化创意元素,积极开发智能可穿戴服装、功能防护服装、动漫服装等产品,培育一批自主服装服饰品牌,鼓励企业引进、并购国际高端品牌,加快提升服装服饰的附加值。

着力补强创新链

目前,绍兴文化创意设计产业已经形成了中国轻纺城创意产业基地,绍兴市金德隆文化创意产业园、绍兴传媒文化创意产业园、绍兴市高新区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多个功能园区。下一步,要强化全产业链融合创新。建议依托柯桥、诸暨两个省级创意设计基地及瓦栏网等互联网设计平台,强化文化植入、创意设计和互联网技术的融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3D虚拟试穿等技术,推进服装、家纺设计数字化,培育一批色彩设计、品牌设计、面料设计、服装设计等领域的优势企业。在服装、家纺行业,大力推广个性化定制和网络营销模式,鼓励终端品牌企业引导消费需求,提供消费体验及个性化服务,实现个性化定制与批量化生产的有机融合,引导企业由产品为中心的传统制造模式向消费者为中心的服务型制造模式转变。

着力提升价值链

目前,绍兴中国轻纺城是亚洲规模最大、成交额最高、经营品种最多的纺织品专业批发市场。2016年总成交额达到1724亿元,网上轻纺城实现交易额220亿元。建议推进轻纺城市场“三次创业”。推动轻纺市场仓储物流布局外移,实施轻纺城老旧市场交易区整体改造,加快轻纺城西市场改造提升和轻纺原料市场、大唐袜业市场等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编制发布“面料指数”,推动电子商务与专业市场融合发展,培育“两千亿级”网上轻纺市场,打造全球知名的纺织品贸易中心、物流中心和电商中心。推动“纺博会”提档升级,对接中国美院等具有影响力的艺术设计类院校,举办“绍兴时尚周”活动,全力打造亚洲最具影响力的时尚T台秀场和纺织时尚发布中心,引领全球时尚潮流。

着力拓展产业链

目前,绍兴纺织装备拥有三禾纺织机械、曙光机械等一批代表性企业,主要生产数码印花机、绣花机、袜机、络筒机、刺绣机等纺织机械,分布地区以柯桥、诸暨、嵊州为主。建议立足纺织产业改造提升需求,依托日发纺机、泰坦纺机、康立机械、越剑纺机、远信印染、奇彩环保、环思智慧等重点企业,建立绍兴纺织装备产业集群研究院,研究开发一批化纤新材料成套装备、新型纺机装备、新型印染装备,壮大一批节能环保装备企业,培育一批智能装备工程服务和信息化工程服务公司,提升本地智能装备制造水平。加强纺织装备用新材料、机加工、表面处理、热处理等基础工艺研究,提高专用基础件制造精度、性能和寿命。建立纺织产业改造提升基金,加大先进设备进口补贴力度,鼓励融资租赁和进口高档设备,加快推动“机器换人”,促进织造装备技术升级换代。

纺织业作为国际产业转移的先行产业,不仅是浙江制造的第一产业,也是浙江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的第一关。绍兴纺织产业改造提升必须立足现有产业基础优势,顺应全球纺织产业发展趋势和前景,坚持对标改造和重点提升相结合,坚持企业发力和政府助力联动,加快构建“绿色高端、世界领先”的现代纺织业体系,推动纺织产业向时尚产业转型,努力建设成为国内纺织产业改造提升的“绍兴样板”,努力将绍兴打造成为全球纺织创新中心、国内时尚产业名城。

作者单位: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

猜你喜欢

服装服饰印染绍兴
绍兴
欢迎订阅2022年《印染》
在绍兴,与你不期而遇
欢迎订阅2022年《印染》
绍兴大闯关
电脑服装画
印染书香
少数民族服装服饰图案和色彩分析研究
人文绍兴
2016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春季)日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