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创新为核心 协同推进城市国际化

2017-01-25蓝蔚青

浙江经济 2017年16期
关键词:东方文化国际化杭州

□蓝蔚青

以创新为核心 协同推进城市国际化

□蓝蔚青

抓住后峰会、前亚运这个重要机遇期,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为核心、打造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为重要抓手、打造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为基础、打造东方文化国际交流重要城市为引领,集聚全球创新人才和智力要素,把杭州打造成为东方“智谷”,推进杭州城市国际化

G20峰会展示了杭州的勃勃生机和品质生活,彰显了东方文化的魅力,使杭州一举成为世界明星城市,为吸引全球人才打下了良好基础。抓住后峰会、前亚运这个重要机遇期,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为核心,打造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为重要抓手,打造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为基础,打造东方文化国际交流重要城市为引领,把这四个个性特色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以此集聚全球创新人才和智力要素,把杭州打造成为东方“智谷”,应成为杭州推进城市国际化的核心目标。

吸引全球创新人才的创新创业之城是杭州城市国际化的核心目标

人才是智慧经济时代的第一资源。吸引全球的优秀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是站立新一轮科技革命潮头的关键。近年来,迅猛增加的出国留学人员正形成一股“海归”潮,一些国家的经济政治不稳定和移民政策收紧,也为人才流向中国推波助澜。

杭州民营经济的发展居全国前列,社会充满活力,互联网的广泛便捷运用大大拓宽了创新创业的领域,降低了创新创业的门槛。2016年杭州人才净流入8.9%,居全国城市第一,但吸引的主要是国内年轻人才,来自海外的也大都是学成归国的研究生,外籍人才比重很小,具有强大资源集聚能力的重量级国际领军人才更是凤毛麟角。杭州的最大软肋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五百强的研发中心稀少,集聚人才能力强、在科研资源分配中占有优势的著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不足。高校是吸引人才最多也最具持久性的载体,它为各类人才搭建了广泛交流和合作的平台,提供了广阔的创新空间。但杭州的高校总数还不如郑州、长沙、合肥、南昌、哈尔滨、太原等省会城市,本科院校的数量不如郑州、哈尔滨和沈阳,在正在竞争国家中心城市的省会城市中居于末位。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关键是提高高等学校的质量,而与国内外优秀高校合作办学是“弯道超车”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但在国际合作办学方面,杭州还落后于宁波和温州。

要吸引和集聚创新人才,特别是国际领军人才,必须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实现梦想的软硬环境。首先要完善科研资源配置机制,强化市场机制的筛选作用,尽量克服依赖行政手段造成的盲目低效甚至弄虚作假现象。国际化人才的活动空间巨大。既要为他们出入境提供便捷条件,更要吸引他们以杭州作为主要工作地。要尽可能为他们提供国民待遇,建立和完善与他们长期居留相关的政策、制度、程序,摸清并切实化解他们和家人因国籍和语言问题遇到的种种麻烦,让人才产生强烈的归属感,使杭州不仅在自然环境上,而且在社会环境上都超越国内其他城市,成为全球人才的宜业宜居之地。还需要为人才和用人单位提供便捷互动的信息平台。要有计划地建设国际人才公寓、国际化社区、国际学校,提供国际化的医疗服务和与国际接轨的医疗保险,实现公共场所国际化标识全覆盖,建立多语种的生活咨询服务网站,普及公共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的外语培训,建立网上的国际化社区,帮助外籍人士融入社区,共享品质生活,并以此为平台,向世界展示杭州国际化的社会环境。

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教育国际化是必然趋势。它不仅表现在日益扩大的留学潮和留学生起始年龄的降低,以及外籍人才子女教育的需求,而且表现在国际游学的兴起,和国际化学校对本地居民的吸引力。教育国际化不仅有利于新一代适应全球化大趋势,而且有利于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国际交流,有利于教育资源和人才的国际流动和优化配置,对于把杭州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高校的国际合作办学往往集中于世界名校,导致合作方精力分散,影响实效。需要拓宽国际合作办学思路,更多的选择适合本地实际需要的优势专业,开展多种形式、多层次的合作办学,提供优惠条件吸引高质量的国外高等学校来杭办分校。根据我国迫切需要“大国工匠”的人才需求结构,加强与国外应用技术类高校合作,提升现有的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育领域也要加大国际学校建设力度,加强中小学的国际交流。继续教育也要适应城市国际化的要求。

“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是杭州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的基础

打造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就要使杭州全方位地适应大量国际游客进出和生活的需要,从而为承办大型、高档次的国际会展赛事,吸引大批国外人才参会参赛和就业创业提供基本条件。杭州常年绿水青山,地形起伏视野开阔,旅途中处处有景,加上城乡管理水平普遍较高,已经开始实施“旅游全域化”战略,完全有条件实现全境景区化,使在杭州工作的人时时感到“在这里工作和生活就像在旅游”。

要以现有景点和特色小镇、风情小镇以及成熟的生活品质体验点为基础,以两日游为主,通过市县、乡镇、景区申报和专家、公众评选,整合出一百条休闲度假的“套餐”线路,实现服务标准化,变价格竞争为错位竞争。这样的“套餐”不仅适合于外来人才双休日休闲,也适合于本地在职人员和退休人员,通过合理的组织安排,帮助本地消费者利用好闲暇时间。这样的“套餐”最好都能有一定的主题,体现特色,彰显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注重参与,能体验当地居民的各种原生态生活,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这种民族风情对外来人才特别有吸引力,能够增进他们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了解和亲近感,有利于感情留人;对内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文明建设,使公共场所普遍干净有序,成为展示杭州文明形象的窗口,给国际游客提供文明生活熏陶。

“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是杭州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抓手

经常性地承办国际会展赛事特别是大型、高档次的国际会展赛事,不仅有利于提高城市的国际知名度,为国际旅游休闲中心提供充足的客源,倒逼城市基础设施、服务管理、生活品质、生态环境和文明素质的提高,并使基础设施得到充分利用,而且提供了思想交流、智慧集聚、趋势展示、时尚引领的高效平台,可以从“引智”到“留人”,从“柔性引进”到“刚性沉淀”,以此吸引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以及国际组织分支机构落户杭州。

举办国际会展赛事应该更多地为杭州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发展新经济、打造东方“智谷”服务。杭州在发展智慧经济、“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等方面的领先优势,增强了它对相关国际会展赛事的吸引力。要积极发起组织新兴领域的国际合作组织,争取成为其总部所在地和国际会议承办地。多举办体现浙江生活水平和时尚的展会。不仅要重视举办竞争性的赛会,而且要更多地举办像国际毅行大会这样具有广泛群众性的赛事,带动相关群体参与,以遍及全市的群体活动通过新老媒体特别是自媒体的直播全面展示杭州城乡形象。对于国际会议目的地和国际会展名城来说,巨大的国际人流是常态。为此,开通更多的国际航线,特别是洲际直达航线,在保证国防需求的前提下,切实解决空域管制导致萧山国际机场航班误点率居全国前列和难以大幅度增加国际航线的问题。

“东方文化国际交流重要城市”是杭州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的引领

杭州的“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主要在于东方文化。国际化不是西方化,保持和凸显文化的多样性和个性化才能具有国际吸引力。在全球化创造的条件下,愈来愈多的人为了领略文化的多样性而周游世界。充分发挥杭州“双世遗”和多个“申遗”项目的世界级吸引力,凸显杭州在良渚文化时期和南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展现以杭州作为重要生产和销售基地的茶叶、丝绸、瓷器、印刷品等承载东方文化的物质产品与丝绸之路的密切联系,集聚和整合杭州具有丰富东方文化元素的魅力,通过多种形式的国际文化交流,满足不同民族人们的精神需求,不仅可以增强杭州对各国知识精英和文化精英的吸引力,提升杭州作为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和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的竞争力,而且可以以东方智慧、东方哲理启迪创新思路,开拓创业创新的新境界。

要发挥杭州历史文化悠久、生活方式丰富的优势,研究发掘杭州的地貌地名富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围绕名人故居、重大事件、历史遗址、街巷桥梁、河道码头,多建城市雕塑,树碑立牌说明,留住历史痕迹,记载城市变迁,讲好杭州故事,展示杭州的特色文化、特色产业、品质生活,给各行各业不同爱好人士思古怀旧之处,也方便国际游客了解杭州。建立多语种自助行旅游门户网站,结合景点详细介绍杭州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充分利用GPS定位和二维码等技术,通过手机进行随时随地的语音导游。运用3D技术虚拟不可恢复的历史遗址和历史场景,通过可穿戴设备让旅游者“穿越时光隧道”。制定系统的东方文化特别是杭州特色文化的研究规划,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组织和培养研究队伍,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有计划地系统出版学术版和普及版、纸质版和电子版的研究成果,在图书馆设立专题阅览室、书店设立专柜集中提供该类研究成果,在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美术馆、书画馆等文化场所和人气旺盛的旅游景点、涉外宾馆展示并代销相关的研究成果,使其充分发挥传播东方文化的作用。

本文系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12YD71YB《特色文化城市研究——以杭州市为例》的延伸成果和杭州市社会复合主体工作推进委员会委托课题《创新视野下的杭州城市国际化研究》主要成果的摘要

作者为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杭州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浙江省城市治理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猜你喜欢

东方文化国际化杭州
聚焦港口国际化
多样解构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东方文化符号在酒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杭州院子
杭州
杭州旧影
中西文化对比与对外汉语教学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