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五个创新 实现地勘单位提质增效

2017-01-25杨振华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7年2期
关键词:单位资源发展

■ 杨振华

(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济南 250014)

做好五个创新 实现地勘单位提质增效

■ 杨振华

(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济南 250014)

文章对新常态下如何通过创新实现地勘单位转型升级提出了几点认识,并论述了如何利用机制创新、管理创新、资源利用创新、科技创新、服务创新,有效提升地勘单位核心竞争力,使地勘单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达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质增效的效果。

地勘单位;机制创新;管理创新;资源利用创新;科技创新;服务创新

0 引言

从国民经济“第九个五年计划”以来的历次五年计划都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但由于观念转变、政策举措以及体制改革不到位,同时,客观支撑条件不满足、地勘业路径依赖性强,造成地勘单位转型的质量不高。如今因为世情、国情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世界经济进入以弱复苏、慢增长、多风险为特征的新常态,中国经济则进入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各种发展客观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要求中国加快国民经济增长动力和发展方式的转变。转型升级已成为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关键点,是解决中国经济当下总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产业竞争力低、环境资源成本高、跨越中产阶级陷阱等具体问题的“总钥匙”,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从要素投入型增长向创新驱动型增长的跃迁,保证中国经济“换挡不失势、转型不转向”的核心工作。面对当前地勘经济发展的严峻态势,迫切需要地勘单位及时转型升级,适应社会对地质工作需求的改变,积极破解制约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关键性问题,着力化解影响转型发展的瓶颈因素,努力实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新突破。

需求可以通过供给创造,产能可以通过升级平衡。为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各地勘单位要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以自身发展现状为基础,从与国民经济同步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把“转方式、调结构、增效益”放到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要切实依靠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彻底完成经济发展动力机制的改变,提升内生动力,为可持续发展做好各种准备。具体来说,要以保持地勘单位经济稳定发展为前提,为转型发展提供稳定基础;以深化改革、强化竞争为动力,建立健全与转型升级相适应的地勘单位运行机制;以强化信息化管理为途径,加强项目管理,实现项目管理精细化,提升整体效益水平;以统筹内外资源配置为依托,拓展转型发展空间;以大力培育自主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积极推进技术成果信息化为着力点,塑造产业竞争新优势;以提升服务意识,转变服务方式为工作重心,坚定走专业化发展的路子,创新基础地质工作,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地质产业面,拉长地质产业链,实现地勘经济可持续发展。

利用五个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资源利用创新、科技创新、服务创新,可以有效提升地勘单位核心竞争力,使地勘单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达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质增效的效果。

1 机制创新

受长期以来计划经济和事业体制影响,基层地勘单位及其经济实体产业基础较弱,底子薄,规模小,技术含量普遍不高,同质化严重,而地勘单位的工作机制也普遍不能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目前,体制改革是大方向,但受国家政策和现实条件影响,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对于地勘单位而言,在现有体制条件下,对工作机制进行创新,可以说是促进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是进一步引入市场化经营机制,确立市场意识,在日常工作中,根据市场需求和变化制定规划计划,工作重点、服务内容和经营决策要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有效提高地勘单位对市场的应变能力。二是创新内部管理机制。按照市场机制,整合内部资源,增强各专业经营实体的竞争力;通过明确职能部门作用,理顺内部关系,有效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内部管理机制创新,使整个单位形成锐意进取的合力,内在的发展动力得到显著提升。三是建立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对用工制度、分配制度、奖惩制度进行优化创新,奖勤罚懒,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对员工工作、学习都进行有效的引导,建立起一只稳定、主动、专业的队伍,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奠定人才基础。

2 管理创新

通过管理创新,建立并完善各类管理制度,使相关管理制度具备充分性、适宜性和有效性。通过开发使用各类管理软件,实现管理信息化和规范化,使管理工作由粗放型向精细集约化转变。尤其需要建立完善项目管理体系,明确各单位、各部门在项目管理中的职责,进一步细化项目各阶段的控制措施,责任落实到人,奖罚到位,实现自项目论证、投标、实施到竣工的全周期管理,对其质量、安全、进度、资金实现全程监控,有效减少项目风险,真正实现项目精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切实提高项目的效益。

3 资源利用创新

提升核心竞争力,还需要充分了解自身可用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并加以开发利用。其中,内部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资质、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等,外部资源主要包括客户资源、协作队伍资源和信息资源、外部环境资源等。

3.1 内部资源利用创新

(1)充分发掘利用人力资源这一重要战略资源。在各种基本资源中,只有“人”才是能动的、决定性的。地勘行业的工作是活劳动,人对于地勘工作质量、价值的高低起到决定性作用,因而人力资源的竞争直接关系到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地勘单位必须想办法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发掘人才的最大潜力。应根据当前及未来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结合资质申报延续和单位业务发展方向,系统规划技术和经营管理人员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同时采取激励政策,充分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人力资源效能最大化,为单位发展提供技术、管理和经营人才保障。

(2)重视资质建设,为拉长产业链奠定良好基础。针对产业链发展规划,制定资质发展规划,对资质申请或升级需要的各种条件,例如人才、设备做好规划工作。

(3)资产是地勘单位生存发展的基础,是支撑发展的硬实力。因此,应重视财、物的积累过程和科学管理,并加以合理利用。尤其要做好设备管理工作,完善设备管理办法。根据单位资质建设和业务发展需要,建立设备采购规划。对延长产业链所必须的设备和能产生重大效益的设备,要优先引进,并加强设备使用人员的培训工作,使这些设备能充分发挥作用。建立实时动态管理体系,实现设备信息的动态跟踪、实时监控、效能评价、按需调配,对生产设备的购置、使用、维修、保养、更新、报废等环节实施全过程跟踪管理,真正反映生产诉求和效能成果。

(4)增值无形资产,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企业文化是一个单位的软实力,是单位的灵魂,是推动单位发展的不竭动力,用文化理念可提高员工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传承传统地矿文化,结合单位经济高速发展,进一步增强职工的自信心、归属感、自豪感和凝聚力,不断提高社会认可度,为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文化保障。

(5)品牌对于地勘单位尤为重要。目前,全国百局千队同质化、低质化情况严重。这直接导致区域性竞争激烈,为了不受地域局限,向外部市场扩张,就必须要有相当程度的行业影响力和美誉度作为保障。因此,品牌是开启市场的金钥匙。通过将“水工环专业化”赋予到品牌之中,同时,利用核心竞争力和核心业务带来的影响力来积极推广品牌,将取得更好的效果。

3.2 外部资源利用创新

(1)客户资源。建立单位客户名录,根据合作意向和合作潜力进行客户细分,将客户进行分类管理,选出优质客户,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增加客户黏度,形成客户对地勘单位的技术依赖性,便于了解客户需求,引导项目实施。提升单位职工在工作中的服务意识,明确做好项目的经营指向性,以便更早获得新的项目信息,促进合作意向的达成。

(2)协作队伍资源。要进一步强化地勘单位地勘主业的协作队伍管理工作,通过不断规范协作队伍工作行为,提升协作队伍“经济实力、安全管理工作、技术力量、履约情况以及配合情况”五大能力,从而保障地勘产业施工的规范化、资质使用的程序化和资金往来的安全性。

(3)信息资源。进入信息时代,就必须跟上时代潮流,地勘单位应充分利用信息流技术,加强内部各类资源高度共享,提高单位价值创造能力;在外部利用各方信息、资源,积极开拓市场,提高本单位的价值实现能力和盈利能力。建立招标账号信息管理制度。鼓励各单位积极申请注册各地市采购平台及各大型企业采购平台,要求各单位安排专人对自己申报的账号信息妥善保管维护、定期查询使用,以便及时获取招标信息,加以有效利用。

(4)外部环境资源。加强对国家宏观重大政策(例如“一带一路”)的研究工作,将研究结果直接用于经营工作中,要么调整相关产业发展思路,要么及时整合,形成整体竞争力,从而提升地勘单位市场适应能力。同时,要积极扎根当地,主动与上级管理部门、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合作单位加强联系,争取地方政府的关心和支持,谋求融入并引领地方政府和客户需求,充分调动一切社会资源,建立和营造有利于单位发展的外部环境。此外,还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单位在行业和社会的认知度,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4 科技创新

建立在专业领域内的创新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地勘单位可通过科技创新来开拓新业务,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进一步重视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科研中心、院士工作站、创新工作室等平台,引导开展各专业新技术、新工艺研究,尤其是单位发展急需的课题,进一步和市场需求相结合,促进成果转换,从而拓展新兴领域,提升原有专业的技术含量。

5 服务创新

在传统发展方式下,长期的低水平扩张造成产能过剩严重,资源环境不堪粗放型增长的压力,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环境风险日益突出。针对这种情况,国家进行了产业调整,导致地勘行业的服务对象和服务方式都发生了明显改变。这就要求地勘单位找准自身定位,利用自身专长,坚定进行产业优化。

首先,需要保证基本的公益性地质服务工作做到公开化、公众化、服务社会化。

其次,明确主业经营策略,将核心业务做大做强,成为行业领先者,获得标准制定权和行业话语权。此外,谋求做大做强“大地质”工作,就笔者所在单位而言,在打造全省的水工环中心地位的基础上,还应努力向上下游拓展,由单一的基础地质拓展到农业地质、城市地质、灾害地质、旅游地质等,真正实现从传统地质向“大地质”的转变,拉长产业链,培育可持续发展可以依托的有形产业,获得稳定的盈利能力。

再次,积极主动地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行订单式服务,稳固市场,提升顾客满意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可持续发展奠定技术基础。在服务好传统服务区域的同时,还应抓住国家产业转移的契机,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实现省内、省外、国外、海洋四线联动,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1] 王希凯.地质勘查经济学[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2.

[2] 付英,肖丽霞.关于分类推进国有地勘单位改革的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2(7):12-15.

[3] 方敏,高兵.推进国有地勘单位分类改革的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2 (11):20-22.

[4] 杨伯轩,赵标.对国有地勘单位改革发展认识“误区”的分析——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几点感悟[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4(3):64-66.

Performing Well in our Initiatives of Five Innovations and Allowing us to Achieve" Quality and Eff i ciency” of Geological Exploration Units

YANG Zhenhua
(Shandong Provincial Geo-mineral Engineering Exploration Institute, Jinan 250014, China)

In order to mak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units have the capacit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achieve the effect of improving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 and quality and eff i cienc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measures that use innovation in mechanism, management, resource utilization, science, and service to improve the core competence of geological exploration units.

geological exploration units; mechanism innovation; management innovation; resource utilization innovation; science innovation; service innovation

F407.1;F062.1

A

1672-6995(2017)02-0052-03

2016-11-23;

2016-11-25

杨振华(1982-),男,山东省乳山市人,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工程师、经济师,工学学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地勘经济管理。

猜你喜欢

单位资源发展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填单位 要推敲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看错单位
资源回收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协办单位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