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贵州省矿山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对策

2017-04-14司江福陶久强穆仁琴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17年2期
关键词:六盘水市矿山企业滑坡

■ 司江福/杨 毕/陶久强/穆仁琴/杨 耀

(1.贵州省六盘水市国土资源局,六盘水 553001;2.贵州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研究院,贵阳 550004;3.贵州省土地矿产资源储备局,贵阳 550004;4.贵州省国土资源厅,贵阳 550004)

浅析贵州省矿山地质灾害特征及防治对策

■ 司江福1/杨 毕2/陶久强3/穆仁琴4/杨 耀1

(1.贵州省六盘水市国土资源局,六盘水 553001;2.贵州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研究院,贵阳 550004;3.贵州省土地矿产资源储备局,贵阳 550004;4.贵州省国土资源厅,贵阳 550004)

贵州矿山地质灾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矿坑突水等,主要分布在西部及北部,以小型为主,大部分为人类工程活动诱发;其中地面塌陷和地裂缝是主要类型,崩塌和矿井突水危害程度最大,诱发最多的是能源矿山。贵州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对策:从矿山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诱发因素实际出发,加强领导,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合理规划,健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制度;加大宣传力度,建立矿山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将矿山地质灾害纳入群防群测体系,采用工程治理、搬迁避让等多种手段,确保矿山及周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要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专项基金,逐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严把新建矿山准入关。

矿山地质灾害;特征;防治对策;贵州

0 引言

贵州省位于扬子陆块西南缘,先后经历了江南造山带和东部环太平洋成矿域与西部的特提斯两大成矿域共同控制和作用[1],形成了优越的成矿地质条件,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分布广泛,门类齐全,矿种众多,是我国矿产资源大省之一。截至2014年底,已发现各类矿产资源共137种,占全国172种的79.65%;查明有资源储量的87种,占全国162种的53.7%。全省查明有资源储量矿产地3189处(不包括天然气、铀、煤层气、盐卤、冰洲石、地下水、地下热水、矿泉水等8种矿产和建筑用砂岩和建筑用页岩等)。按矿类分:能源矿产810处、金属矿产1146处、非金属矿产1233处。按资源储量规模分:大型251处、中型468处、小型2470处。煤、磷、铝、金、锰、锑、重晶石及水泥用灰岩等是贵州省优势矿产,储量分别为:煤矿573.54亿吨、磷矿33.58亿吨、铝土矿7.6亿吨、金矿286.67吨、锰矿36553.14万吨、锑矿34.26万吨、重晶石9117.29万吨、水泥用灰岩20.45亿吨。贵州省生产矿山共6593个,其中,大型矿山99处,占总数的1.5%;中型288处,占4.37%;小型4161处,占63.11%;小矿2045,占31.02%。目前,大中型矿山数量少,部分大型矿山尚在建设阶段;小型矿山和小矿的数量仍占绝对优势。矿业是贵州省的支柱产业之一,2014年,矿业从业人员239293人,矿业产值为604.53亿元(全省生产总值(GDP)9251.01亿元),占生产总值的6.53%。

1 贵州省矿山地质灾害概况

矿业开发为贵州省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给贵州的生态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尤其是矿山地质灾害。贵州省矿山地质灾害具有种类多、分布广、影响大、潜在灾害隐患突出等特点,且灾害发生频次呈上升趋势,威胁着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贵州省已发生矿山地质灾害1025起,造成人员死亡和失踪447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59203万元。贵州省矿山地质灾害主要类型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矿坑突水等[2],其中崩塌131处、滑坡63处、泥石流40处、地面塌陷452处、地裂缝291处、地面沉降20处、矿坑突水28处。按类型主要以地面塌陷、地裂缝为主,占总数的72.49%;按规模主要以小型为主,占总数的92.86%;按死亡和失踪人数主要以崩塌、滑坡、矿井突水为主,占总数88.37%;按矿类主要以能源矿产为主,占总数80.24%(详见表1、表2,图1、图2)。

3 贵州省矿山地质灾害主要类型

3.1 崩塌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地形起伏较大,矿区岩体切割强烈,上高坡陡,构造发育,地质环境脆弱,是矿山崩塌多发、易发区[3]。采矿活动更是加剧了矿山崩塌的发生和发展,贵州省已发现采矿活动诱发的崩塌131处,占矿山地质灾害总数的12.78%,其中大型1处、中型5处、小型125处;其中 64处为能源矿山诱发,37处为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山诱发,共造成148人死亡或失踪。崩塌是贵州矿山地质灾害中威胁最大的灾种,主要分布于贵州西部的毕(节)—(六盘)水—兴(义)(黔西南州)能源聚集地及遵义市的仁怀、习水、桐梓等地。如2004年12月3日发生在毕节市纳雍县鬃岭镇左家营煤矿的左家营崩塌,崩塌体体积约5.5万m3,造成38人遇难、6人失踪、13人受伤,毁坏房屋十余间[4];2003年9月发生在黔西南州兴义市雄武镇木扎村的崩塌,崩塌体体积约5万m3,造成10人遇难、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00万元。

表1 贵州省矿山地质灾害特征统计

表2 贵州省各类矿山地质灾害统计

图1 矿山地质灾害类型分布图

图2 各矿种地质灾害比例图

3.2 滑坡

贵州地质环境脆弱,各类矿山都有诱发滑坡的可能,滑坡是重要的矿山地质灾害灾种。现已发现采矿活动诱发的滑坡有63处,占矿山地质灾害总数的6.14%,其中大型3处、中型5处、小型55处。能源矿山为主要的诱发矿山,共51处,占81%,主要分布于西部的产煤地区六盘水市和毕节市等地。如1985年7月1日发生在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河边煤矿小场村的小场滑坡,滑坡体长约700m,宽约60~220m,厚15~20m,体积约160万m3,造成7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超过80万元。2014年8月27日发生在黔南州福泉市道坪镇贵州瓮福集团英坪矿区的英坪滑坡事故,共造成23人遇难、2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上千万元。

3.3 泥石流

贵州省已发现因采矿活动诱发的泥石流共40处,占矿山地质灾害总数的12.78%,其中大型3处、中型8处、小型29处,主要发生在能源矿山,共24处,占3.9%,主要分布在六盘水市、毕节市产煤地区及贵阳市、遵义市等地。如1986年8月发生在水城县木冲沟煤矿的煤矸石泥石流,堆积体约30万m3,共造成12人遇难,毁坏房屋15间,直接经济损失约75万元。1986年8月5日发生在盘县三角树煤矿的泥石流,堆积体约250万m3,造成8人遇难,1人受伤,毁坏房屋25间,掩埋矿井1个,直接经济损失约136万元。

3.4 地面塌陷

贵州省大部分矿山有采空塌陷现象产生,尤其以煤矿较为突出。现已发现因采矿活动诱发的地面塌陷共452处,占矿山地质灾害总数的44.1%,是贵州省矿山地质灾害最主要的类型,其中大型15处、中型79处、小型358处,能源矿山是重灾区(尤其是煤矿),共诱发393处,占总数87%,主要分布在六盘水市、毕节市、安顺市等煤矿地区。目前未造成人员伤亡。如1991年5月发生在六盘水市双水铅锌矿的矿井排水诱发塌陷,产生塌坑30多个,河水灌入井下,使地表水与地下水循环,导致矿井报废,地下水遭受污染。

3.5 地裂缝

矿山地裂缝常与采空区塌陷、地面沉降、滑坡和危岩体相伴。在贵州各类矿山都有出现,造成的影响和危害也较为严重。矿山地裂缝在全省皆有分布,较为严重的为六盘水市、毕节市等产煤地区。已发现因采矿活动诱发的地裂缝共291处,占矿山地质灾害总数的28.39%,其中大型38处、中型15处、小型238处。主要发生在能源矿山,共252处,占总数87%。如1998年7月发生在习水县习酒镇岔角煤矿的地裂缝,长1350m,宽0.5~25m,可见深度5~35m。

3.6 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也是贵州省煤矿地区一种重要的矿山地质灾害,共20处,占矿山地质灾害总数的1.95%,其中大型3处,中型5处,小型12处,主要分布于贵州西部的毕节市、六盘水市、安顺市,尤其以六盘水市采煤区最为严重。六盘水市主要分布在盘江、水城、六枝三大煤电集团下属的19个煤矿企业的矿区范围内,地面沉降面积多达73.16km2,占矿区面积的25.43%,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78亿元。其次是毕节市织金县织河煤矿区,煤矿开采导致超过3km2的沉陷区。

3.7 矿井突水

矿井突水一般来势凶猛,常会在短时间内淹没坑道,给矿山生产带来危害,造成人员伤亡。在富水的岩溶水充水矿区及顶底板有较厚高压含水层分布的矿区,构造破碎地段极易发生矿井突水。现已发现矿井突水灾害28处,占矿山地质灾害总数的2.73%,其中大型2处,小型26处,共造成129人死亡或失踪,是贵州省死亡率最高的矿山地质灾害。如2010年9月发生在安顺市普定县的太平煤矿突水,共造成13人遇难;1992年2月18日发生在贵阳市乌当区朱昌高寨煤矿的矿井突水,造成8人遇难。

4 贵州省矿山地质灾害的诱因

贵州省矿山地质灾害多发、频发、易发的原因主要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即人类不合理采矿活动是导致矿山地质灾害的诱发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实际是次要因素。

4.1 自然因素

4.1.1 气象水文

贵州属于高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气温在12~18℃,年平均降雨量为1191mm,5—10月降雨丰富。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极端气候时有出现,特别是降雨量的剧增,是矿山地质灾害高发诱因之一。贵州省地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两大主要流域的上游,河流众多,这些河流主要发源于贵州西部和中部山区,许多河流河谷狭窄,两岸陡峻,危岩耸立,附近的矿山极易出现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4.1.2 地形地貌

贵州位于云贵高原东部,以山地为主,地貌形态多样,地形切割强烈,是喀斯特岩溶发育区,局部出现“丹霞”地貌,矿山极易出现崩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

4.1.3 地质构造

贵州大部属扬子板块,为大陆地壳。地层出露较全,经历多次造山运动,构造复杂,第四系覆盖较薄,形成了贵州丰富的矿产资源,同时也是矿山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矿山地质灾害的重灾区。

4.1.4 矿产地质

贵州矿产资源主要以煤、磷、铝土、锰、金矿为主。这些矿产资源或多或少受断层、背斜、向斜等构造控制,极易诱发崩塌、滑坡等矿山地质灾害。

4.1.5 水文地质

贵州水文地质条件以岩溶充水和裂隙充水为主,矿床开采条件较差,水文地质条件较差,且工程地质条件和环境地质条件也相对较差,矿山的开采极易诱发崩塌等矿山地质灾害。

4.2 人为因素

贵州的矿山地质灾害大部分是由于人为活动所造成的。一是过度开采、过度开发对地质结构的破坏。近些年,贵州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对矿产资源形成大量需求,一些矿山企业(特别是煤矿企业)过度开采、超负荷生产,改变了矿山原始地貌,破坏了地貌原有的地质结构,诱发了大量的矿山地质灾害。如西部毕节市、六盘水市、安顺市等产煤地区,大面积的煤矿出现了大量的采空区,引起了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砂石矿山等露天矿山的开采,大量使用爆破,严重破坏了岩层原始结构和稳定性,诱发和加剧了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发生。二是高强度开采诱发地质灾害。一些矿山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随意更改矿山开采方案和开采规模,有的原定生产规模为45万吨/年,实际每年生产远超45万吨,超负荷生产;有的煤矿等矿山企业,在开采过程,没有保留应有的保安煤(矿)柱;有的矿山老硐较多,矿山企业为了节约开发成本,没有对老硐进行合理的处理,偶有出现老硐垮塌等现象。这些人为因素导致许多地方出现地面塌陷、地面沉降、滑坡、崩塌、地裂缝、矿井突水等地质灾害,有的甚至出现大面积的地裂缝、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严重威胁着矿山企业周边城镇、村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5 贵州省矿山地质灾害分布特征

贵州省矿山地质灾害分布广泛,在各地均有分布,各类矿山都有诱发。从区域上看,主要分布在西部的六盘水市、毕节市、安顺市、黔西南州及北部的遵义市。如六盘水市、毕节市、安顺市、黔西南州各县(市)的煤矿、砂石矿、铅锌矿、硫铁矿等矿山,主要以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为主,尤其以六盘水市盘县、水城县,毕节市大方县,遵义市仁怀市、桐梓县、遵义县分布较多。从地质灾害类型上看,以地面塌陷为主,占矿山地质灾害总数的44.1%;其次是地裂缝,占矿山地质灾害总数的28.39%;再次是崩塌,占矿山地质灾害总数的1.78%。从地质灾害规模上看,以小型为主,占矿山地质灾害总数的82.24%;其次是中型,占矿山地质灾害总数的11.41%;最少的是大型,占矿山地质灾害总数的6.35%。从地质灾害造成的危害上看,最为严重的是崩塌,造成148人死亡和失踪,占死亡和失踪人数的33.1%;其次是矿井突水,造成129人死亡和失踪,占死亡和失踪人数的28.86%;第三的是滑坡,造成118人死亡和失踪,占死亡和失踪人数的26.4%;第四的是泥石流,造成52人死亡和失踪,占死亡和失踪人数的11.63%。从矿山类型上看,最多的是能源矿山,占矿山地质灾害总数的80.24%;其次是化工非金属矿山和黑色金属矿山,分别占矿山地质灾害总数的5.94%和5.53%;其余矿山分布较少。

6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贵州省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本着“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方针,从矿山地质灾害的分布特征、诱发因素出发,结合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及生态文明建设等相关规划,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坚持“企业为主、社会参与”原则,采用工程治理、搬迁避让等多种手段,确保矿山及周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矿山企业健康发展,建设绿色矿山。对此,本文提出以下防治对策及建议。

6.1 加强领导,建立矿山地质灾害防治部门联席会议制度

地质灾害的主要管理部门是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矿山诱发的地质灾害由矿山企业实施监测、治理。矿山企业应及时向国土资源部门报告监测结果,矿山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应及时向当地政府及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矿山地质灾害管理,建议建立由国土、发改、安监、环保、能源、工商、林业、经信等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对矿山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企业,责令其限期治理,对于不认真履行矿山地质灾害治理的矿山企业,不予办理矿山相关手续并向社会公布,各部门要加强联合执法,共同监督。

6.2 编制规划

各级政府应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和《矿山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矿山地质灾害防治还应纳入《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中。各矿山企业须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并按其要求做好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相关矿山企业管理部门要加大监督力度。

6.3 健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制度

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矿山企业是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的主体,要编制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应急预案。严格落实《贵州省矿山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管理办法》,矿山企业必须开设保证金专户,每年必须按规定缴存保证金,保证金应严格遵循企业所有、政府监督、专款专用的原则。矿山企业应将矿山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纳入矿山开采成本中,权衡利弊,规范矿山开采行为,减少开采活动对地质环境的破坏,确保保证金真正用于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和矿山地质灾害的治理。同时,每座矿山须明确地质灾害监测人、防治责任人,做到不留死角,及时有效地对矿山地质灾害进行治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矿山企业及周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受损。

6.4 将矿山地质灾害纳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并作为重点防治区域

贵州是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的省份之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在现有经济和技术的条件下,难以对所有矿山地质灾害都进行工程治理和移民搬迁,加强群测群防体系建设仍是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手段。应认真落实国家、省有关地质灾害防治精神,将矿山地质灾害纳入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并作为重点防治区域,明确矿山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人、监测员。

6.5 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矿山地质灾害基本知识

目前,公众、矿山企业对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认识度不够,这直接影响到矿山地质灾害工作。只有公众、矿山企业对矿山地质灾害的危险性有了充分的认识,才能提高防灾的主动性、积极性,进一步增强群众、矿山企业的防灾意思和自救能力。各级领导对矿业开发中的矿山地质环境安全保持清醒的认识,各级政府部门应利用各种渠道向公众和矿山企业宣传矿山地质灾害基础知识,普及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强化管理机制,形成“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良好局面。

6.6 以人为本,移民搬迁

移民搬迁是有效降低矿山地质灾害损失的手段之一。对危险性较大,不易进行工程治理、工程治理难度大、投资大,治理后仍难以保证安全的地质灾害点,遵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实施搬迁避让[5]。

6.7 工程治理

对于不同的矿山地质灾害类型,应采取不同的治理工程。矿山地质灾害工程治理应遵循“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原则,达到“力求根治”的目的。如滑坡工程治理采用方法主要有排水、削方减载、支档、注浆、锚固、压脚等;崩塌工程治理采用方法主要有逼挡、拦截、锚固、刷方刮坡、支档、排水等;泥石流工程治理采用方法主要有蓄引水、停淤、固坡、拦挡、排导等;地面沉陷和地裂缝工程治理采用方法主要有浅层平整法、挖深垫浅法、全充填压力注浆法、排矸填充法等。

6.8 生物工程治理

目前贵州矿山地质灾害治理中最常用的生物工程治理主要有植物治理技术。矿山复绿工程,不仅可以绿化矿山、改善矿山及其周边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还是保护矿山地质环境的重要手段。矿山复绿工程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涵养水分、加固残坡堆积物、增强边坡稳定性,能够防止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

6.9 建立矿山地质灾害预警系统

矿山在开采过程中会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时常形成地面塌陷、崩塌等,遇强降雨时易诱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矿山地质灾害。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应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加强与气象等各相关部门的合作,建立矿山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开展矿山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减轻或避免矿山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6.10 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专项基金,增加资金投资渠道

贵州省已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专项基金,已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并于2007年建立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但目前尚未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基金。建议从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资金、土地出让资金、环境保护资金中划出一部分,用于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专项基金[6]。政府要制定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个人等社会资金投资矿山地质灾害的治理,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利用多元化、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7],弥补当前矿山地质灾害防治资金严重不足的漏洞。

6.11 逐步解决老矿山地质环境历史遗留问题

贵州有着悠久的开矿历史,许多老旧矿山的地质灾害尤为突出。对于历史上采矿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而责任人无法落实的,应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拨付专项资金用于治理。如六盘水市、毕节市三线时期采矿活动诱发的地面沉陷、地面沉降,应积极争取国家采煤沉陷区专项资金进行治理。对于开采时间较长或已经闭坑、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严重、企业因经济困难无力治理的,可考虑由政府补贴和企业共同治理。只有妥善解决老矿山地质环境历史遗留问题,才能真正调动企业的积极性[7],才能落实好“谁破坏、谁治理”等政策,才能真正建设和谐矿区、实现绿色发展。

6.12 严把新建矿山准入关

新建矿山严格按程序审批。新建矿山必须在矿产资源允许开采区范围内,一律不准在限制开采区、禁止开采区内设置采矿权。新建矿山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必须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8]《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水土保持方案》等进行科学论证、评估、评价,并经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才能办理采矿许可证等相关手续。禁止在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环境脆弱区等区域内新建矿山。

7 结语

贵州是全国矿产资源大省之一,矿产资源开发为贵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贵州也是矿山地质灾害的多发、易发、频发区,矿山地质灾害也给贵州生态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如何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强调的“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正确处理好“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关系,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是急需解决的问题。贵州应树立全新的资源环境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矿山,走绿色矿山之路,做到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事前预防、事中治理、事后恢复”,使矿山地质灾害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实现矿产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可持续发展,真正把贵州矿山建设成和谐矿山。

[1] 贵州省地质矿产局.贵州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9.

[2] 潘懋,李铁峰.灾害地质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 杨胜元.贵州矿山地质环境[M].北京:地质出版社,2012.

[4] 邵林,李军.贵州矿山地质灾害类型及其基本特征[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1,22(3):111-115.

[5] 司江福,尹海沣,黎富当,等.贵州水城县地质灾害特征、成因及防治对策[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2,23(1):111-115.

[6] 徐晓乾,崔伟,齐善忠.贵州矿山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措施[J].煤,2009,18(5):63-64.

[7] 程先锋,徐俊,马宏杰,等.云南矿山地质灾害主要特征与防治对策[J].中国矿业,2013(S1):123-126.

[8] 李阳春,杨胜元.贵州省矿山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防治对策[J].西部探矿工程,2012(10):133-135.

Characteristic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Mine Geological Hazards in Guizhou Province

SI Jiangfu1, YANG Bi2, TAO Jiuqiang3, MU Renqin4, YANG Yao1
(1.Liupanshui Land and Resources Bureau of Guizhou Province, Liupanshui 553001, China; 2.Institute of Land Resources Survey and Planning of Guizhou Province, Guiyang 550004, China; 3.Land and Mineral Resources Reserve Bureau of Guizhou Province, Guiyang 550004, China; 4. Land and Resources Bureau of Guizhou Province, Guiyang 550004, China)

The mine geological hazards in Guizhou are mainly as follows: collapse, landslides, debris flows, ground fissures, ground subsidence, water inrush and so on, most of the hazards are located in the western and northern parts, while majority are small-scale and being induced by human engineering activities; Cracks are the main types, and the greatest damage is caused by collapse and mine water inrush. The countermeasures of mine geologic hazar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Guizhou are as follows: Firstly,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ine geological hazards and their induced factors, and strengthening the leadership, establishing the departmental joint conference system; Secondly, to make an rationally plan and perfecting the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system; Thirdly, to intensify propaganda, establishing the geological disaster early warning system, bringing the mine geological hazards into the guard network system, using engineering management, relocation and other measures to ensure that mine and the surrounding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safety; Meanwhile, to establish a special fund of mine ge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gradually solve the problems left over by history, tight the access to new mines.

mine geological hazard; characteristics; countermeasures; Guizhou

F407.1;F062.1

A

1672-6995(2017)02-0058-06

2016-07-28;

2016-09-18

司江福(1983-),男,贵州省盘县人,贵州省六盘水市国土资源局地质工程师,理学学士,主要从事矿产地质、地质灾害方面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六盘水市矿山企业滑坡
一线光阴入洞中
矿山企业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滑坡推力隐式解与显式解对比分析——以河北某膨胀土滑坡为例
山的国度
My Room
矿山企业安全员量化考核体系建设
基于矿山企业的资金管理探析
滑坡稳定性分析及处治方案
浅谈公路滑坡治理
“监管滑坡”比“渣土山”滑坡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