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视点
2017-01-25
信息视点
北京:严管严控浅山区开发建设 保护好首都绿色生态屏障
北京市政府近日召开专题会议,审议通过《北京市严禁严管浅山区违法占地违法建设的措施》《北京市浅山区违法占地违法建设专项治理方案》,要求严管严控浅山区开发建设,开展违法占地违法建设专项治理,保护好浅山区这一生态脆弱地区,将其建设成为首都的绿色生态屏障。北京的浅山区位于西部、北部山下区域,是反映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的“晴雨表”。随着北京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浅山区面临违法占地违法建设、生态环境破坏、产业低端、服务设施缺乏等诸多问题,亟待加强系统管控与保护。北京市政府要求,市规划国土委要进一步明确浅山区范围,在高程100-300米的基础上,增加山区坡度标准,把一定坡度范围内的地区全部纳入管控;要提高浅山区建设标准,集体土地不得进行商业开发;要加快浅山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科学确定各类用地布局;每月进行浅山区卫片比对,及时发现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行为;发现新增非公益性违法占地违法建设,各区要组织乡镇政府立即拆除。相关各区要落实好“村地乡管”政策,乡镇政府严格审核村集体土地承包合同,现场核查土地使用性质,确保无违法占地、无违法建设、无违法排污、无禁限产业。
浙江:两张责任清单助高效执法
近日,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出台《浙江省省、市、县、乡四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职责和履职尽责清单(试行)》和《浙江省国土资源案件查处工作职责和履职尽责清单(试行)》。浙江厅执法监察局负责人表示,这两张清单能有效促进执法监察履职尽责,防范履职风险,提高执法监察工作效率。执法监察责任清单明确了省、市、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及国土资源所的工作职责、履职要求、责任追究及免责情形;案件查处责任清单从违法线索发现开始,到线索核查制止、立案、调查取证、案情分析与调查报告起草、案件审理、作出处理决定、执行、结案,再到最后立卷归档10个程序,都作了具体规定。该负责人表示,两张责任清单以列举的方式细化明确了省、市、县、乡四级国土资源部门各自该做什么、能做什么、该做的没做到要承担什么样的责任等,进一步明确了执法监察工作各个环节的程序、时限、内容、要求和责任,确保上下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
湖南:逐岗位逐环节排查不动产登记廉政风险点
近日,湖南省国土资源厅下发《关于开展不动产登记廉政风险点排查工作的通知》,要求8月-10月在全省范围内逐岗位、逐环节排查不动产登记中的廉政风险点,并对排查出的问题结合岗位职责坚决落实整改。湖南厅要求,认真排查不动产登记工作人员在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中的共性问题,包括理想信念是否模糊动摇,是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是否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是否存在宗旨观念、群众观念淡薄,精神不振、事业心、责任心不强、“慵懒散”现象以及道德行为不端等问题。湖南厅强调,要逐岗位、逐环节排查不动产登记中的廉政风险点。在权籍调查环节,重点排查是否存在指定测绘服务单位的问题;是否存在随意增设权籍调查项目,加重群众负担的问题;是否存在不按规定程序和标准规范开展权籍调查等问题。在受理环节,重点排查是否存在串通中介机构,故意引导申请人接受中介服务问题;是否存在违反工作纪律,与外部人员串通,导致“黄牛倒号”破坏窗口秩序问题;是否存在收受好处违法违规办理问题;是否存在故意刁难,对符合受理条件的以各种理由不予办理或拖延办理问题;是否存在不严格履行规定程序,导致出现明显疏漏和错误问题;是否存在未依法履行一次性告知义务,导致申请人来回跑的问题。在审核环节,重点排查是否存在收受好处,不按规定认真查验有关申请材料、登记簿和原始资料,导致出现明显疏漏和错误的问题;是否存在滥用职权,随意要求申请人补充提供材料,以索取好处的问题;是否存在按规定需要实地查看或现场调查却无理由未开展,或不按规定程序和要求开展实地查看或现场调查,导致明显疏漏和错误,或在实地查看或现场调查中发现问题隐瞒不报的问题;是否存在按规定需要公告而未公告,或公告不到位,或有异议的未能及时正确处理的问题等。据悉,目前长沙市等地加强了对“内外串通”“黄牛倒号”现象的打击,并出台规范窗口管理、优化业务流程、严格制度约束、强化勤政廉政责任等措施,积极开展不动产登记廉政风险点排查整改。
广东:召开专题会议推进安全生产大检查深入开展
为认真做好迎接国务院安全生产大检查综合督查各项准备工作,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促进广东省国土资源系统安全生产大检查深入开展,9月4日,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光荣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了省国土资源厅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及存在重点、难点问题,分析当前安全生产形势,部署下一阶段安全生产重点工作。会上,陈光荣强调:一是全厅各级领导和干部都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非常重要,责任重于泰山,各位厅领导、厅机关各处(室、局)、厅属各单位要将思想和行为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层层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按照《广东省国土资源厅2017年度安全生产责任制迎考工作方案》和《迎接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综合督查任务分工方案》,切实做好迎检迎考工作,推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二是要明确职责将责任清单分层次、全覆盖。要进一步清理省国土资源厅的安全生产职责,列出责任清单,从厅领导、厅机关各处室及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将责任逐层逐级分解明确,做到工作责任分层次全覆盖,落实到每个岗位和具体人员。三是要抓好措施的落实和实施。抓好维稳与安全生产工作是当前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各位厅领导、厅机关各处(室、局),厅属各单位一定要主要负责人亲自抓,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责任要求,进一步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坚决落实安全生产工作措施,该开的会议一定要开,该发的文一定要发,该督查检查的工作一定要及时开展检查督查。要严格对照考核内容和标准进行全面自查,深入查漏补缺,拾遗补缺,对已经完成的工作,要认真总结情况,充实完善薄弱环节,对尚未完成的工作任务,要加快推进,确保落实。四是全面做好迎检迎考工作。为做好迎接国务院安全生产大检查综合督查和省国土资源厅2017年度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相关工作,各分管厅领导要督促相关处(室、局),按照方案任务分工,安排专人负责,将迎接检查考核的文件、方案、通知、总结、报告、纪要、台帐、清单、记录、影像等资料,装订成册,制作目录,以备查阅。
陕西:已有7宗省域内增减挂钩项目
近日,从在汉中市召开的全省增减挂钩政策支持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上获悉,截至目前,陕西省已开展省域内增减挂钩项目7宗,流转建设用地指标4575亩,流转价款7.28亿元,有力支持了各地的脱贫攻坚工作。用增减挂钩政策支持脱贫攻坚,就是在提升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效率的基础上,将节约出来的农村建设用地指标投入到更具经济效益的城镇建设中,并将节余土地指标的收益返还给提供指标县(区),从而更好地支持扶贫搬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早在2012年,国土资源部就出台了《关于支持陕西省陕南地区生态扶贫避灾移民搬迁有关政策措施的函》,明确陕南三市可以在市域范围内使用节余建设用地指标,打破了增减挂钩节余指标只能在县域内使用的政策限制。这些年来,陕南三市通过编制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规划确定共腾退农村建设用地41.1万亩。2015年,中央首次明确规定,在连片特困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允许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在省域范围内使用。抓住政策机遇,积极探索,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省域内增减挂钩积极支持脱贫攻坚和易地扶贫搬迁的意见》《关于做好省域内增减挂钩指标流转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明确列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56个县区,增减挂钩指标可在省域范围内流转使用。截至目前,全省节余增减挂钩指标共流转2.3万亩、收益22.5亿元,其中省域内增减挂钩项目开展了7宗。通过这一政策,不少贫困地区获得了资金来源,经济发达地区缓解了用地矛盾,实现了双赢。据悉,镇巴、长武、延川、宜川等国定贫困县近期将开展一批省域内增减挂钩项目,加快当地脱贫攻坚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