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湖州:绿色矿山发源地
——奋力当好矿产资源管理领域践行“两山”重要思想样板地模范生

2017-11-01湖州市国土资源局龚西征

浙江国土资源 2017年9期
关键词:湖州市湖州矿产资源

□ 湖州市国土资源局 龚西征 张 珑 郭 丹

浙江湖州:绿色矿山发源地
——奋力当好矿产资源管理领域践行“两山”重要思想样板地模范生

□ 湖州市国土资源局 龚西征 张 珑 郭 丹

编者按

200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州调研考察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重要理念引领下,湖州市在全国率先提出并积极致力于绿色矿山建设。10多年来,湖州绿色矿山建设管理工作经历了“前期摸索、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全域推进”4个阶段,形成了具有地方典范意义的“湖州样本”,值得学习借鉴。

▲ 2006年6月23日,浙江省绿色矿山创建工作现场会在湖州召开

2005年8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州调研考察时,首次提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湖州在矿产资源管理领域坚持以“两山”重要思想为引领,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绿色矿山。十多年来,湖州绿色矿山建设管理工作历经了“前期摸索、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全域推进”四个阶段,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形成了“创建—认定—管理”一整套完整的工作体系和符合湖州自身发展的特色做法,为全国绿色矿山建设提供了经验。2010年10月,国土资源部首批绿色矿山评选会在湖州成功召开,湖州新开元碎石有限公司等矿山企业向全国发起了“绿色矿山建设倡议”;2013年9月,全国矿产勘查开发管理处长培训班在湖州成功举办,与会各省开发处、储量处处长考察了国家级绿色矿山湖州新开元碎石有限公司;2014-2017年,湖州连续四年应邀出席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等国家级会议作绿色矿山建设典型经验介绍;2016年10月,湖州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2017年3月,湖州在全国率先发布了绿色矿山建设地方标准。湖州已成为全国绿色矿山建设的地方典范,为全国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湖州样本”。

一、最早提出“绿色矿山”内涵并开展绿色矿山建设

湖州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和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大力开展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促进矿业经济转型升级,2005年《湖州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5-2015年)》提出了建设“绿色矿山”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新路子。

1.建设“绿色矿山”的背景

浙江湖州作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矿业经济一度作为支柱产业,历史上最高峰有矿山1000多家,年开采量1.64亿吨,矿产资源无序开发,山体破损、矿山粉尘污染、水污染严重,社会矛盾突出,为彻底改变现状,加快湖州生态环境建设,湖州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为引领,以“四铁”精神(铁的决心、铁的措施、铁的手段、铁的纪律)坚决整治矿山“小、散、乱”,加快矿山的关闭整合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重拳整治矿山污染。在完成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整顿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如何做?湖州率先提出建设绿色矿山,坚持走生态优先的绿色矿业发展之路。

▲ 浙江省重点项目“敢山煤矿废弃矿井治理”开工典礼现场

2.总体规划明确“绿色矿山”内涵

湖州是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试点市。2003年8月,全国矿产资源规划实施工作会议代表到湖州市进行现场考察。湖州在系统总结第一轮规划编制和实施经验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制定了《湖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5-2015年)》第二轮规划,本轮规划在上一轮规划“禁采区关停,限采区收缩,开采区集聚”“三区”理论创新的基础上,将“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作为专门章节纳入规划文本,首次在规划中提出“绿色矿山”概念,明确了“绿色矿山”的内涵,将“五化标准”建设绿色矿山、实现资源利用集约化、开采方式科学化、生产工艺环保化、企业管理规范化、闭矿矿区生态化作为重要内容,拉开了矿山自然生态环境建设新的一页。

3.政府主导建设“绿色矿山”

2005年12月,湖州市政府出台了《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湖政发〔2005〕81号),正式提出了创建绿色矿山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绿色矿山基本条件,明确了绿色矿山9个基本条件,将规划提出的绿色矿山“五化”内容进一步细化成24项具体标准。湖州按“照证照齐全、管理规范、诚信守法、规模经营、自愿申报”的原则,分建筑石料、石灰石、膨润土三类,选择湖州新开元碎石有限公司青山矿、鹿山坞矿业有限公司鹿山坞矿、中国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大煤山矿等7家矿山企业作为试点,编制了建设方案,采取“一年试点先行”“三年全面实施”的步骤,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试点积累了有益的经念,树立了典型,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二、形成一整套绿色矿山建设制度体系

湖州按照全面创建绿色矿山的目标,通过采取制定规划、出台政策性文件和建立管理机制举措,逐渐形成了绿色矿山建设一整套完整的制度体系。

1.四轮规划提供顶层设计

1999年,湖州在全国率先编制了《湖州市矿产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规划》第一轮规划,首次提出了“分区管理”理念,调整优化矿山布局,禁采区的矿山一律在规划期限内关闭,有序推进开采区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提高集约化、规模化、生态化水平,矿山开发“低、小、散、乱”状况彻底改变,建筑石料矿山数减幅达91%,单个矿山年平均开采规模由不足10万吨提高到130万吨以上,为绿色矿山建设创造了条件。《湖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5-2015年)》第二轮规划,把“打造绿色矿山”作为一个章节,纳入规划文本,明确了绿色矿山内涵。《湖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1-2015)第三轮规划提出“全面实施绿色矿山建设工程,将绿色矿山创建作为新设矿山的准入条件之一,凡具备绿色矿山建设条件的矿山都必须按要求创建绿色矿山,至“十二五”期末创建率达到70%以上,累计建成各级绿色矿山50个以上,基本形成全市绿色矿山格局”的总体目标。2016年,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将湖州列为全国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试点。《湖州市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第四轮规划将“国家级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单独列为重要一章,从全面提升绿色矿山建设水平、全面优化矿业布局结构、全面推进矿山生态环境修复、稳步推进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工程、增强矿业开发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构建完善绿色矿业发展长效机制六大方面做了详细规定,并计划到2020年全市绿色矿山建成率达到100%,建成矿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化示范区、矿地综合利用示范区、矿山和谐诚信示范区和矿山科技进步示范区。

2.四个文件提供制度供给

2005年出台了《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全面系统提出了绿色矿山的9个基本条件,明确了“制定创建方案、加强环境保护、实行边开采边复绿、优化产品结构、提高资源开发利用率、建立长效机制”等24项建设标准。2009年出台了《湖州市鼓励绿色矿山创建实施办法》,明确获得市级以上绿色矿山称号的矿山企业在有效期限内矿产资源优先配置、可享受资金补助、治理备用金返还等优惠政策,充分调动矿山业主的创建积极性。特别重申矿山企业是绿色矿山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提升政企共建绿色矿山的自觉。同时,提高矿山行业准入门槛,要求新建矿山必须按照绿色矿山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老矿山加快转型建设,限期达到绿色矿山标准。2013年出台了《湖州市市级绿色矿山管理办法》,在2005年《关于创建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在原先“五化”基础上,将创建内容优化调整为“依法依规办矿、资源综合利用、开采方式科学、企业管理规范、生态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有效、企业形象提升”7个方面、38条建设要求,全面优化了绿色矿山建设各方面指标,完善了绿色矿山申报验收条件、申报验收程序、验收认定程序等规定。2014年出台了《持证矿山洁化绿化美化标准(试行)》,再次明确了“办公区、开采区、生产区、运料道路(系统)、码头区、生活区、企业环境”7个方面的22项洁化、14项绿化、17项美化标准。

3.四项机制确保有效实施

▲ 省废弃矿井治理试点——湖州开发区敢山煤矿废弃矿井治理项目

三、最先发布实施绿色矿山建设地方标准

湖州2016年开始着手研究制定绿色矿山建设地方标准,2017年3月发布了全国首个绿色矿山建设地方标准——《绿色矿山建设规范(DB3305/T40-2017)》,进一步完善了绿色矿山建设的标准体系,绿色矿山创建和评价考核有了标准依据。

1.标准编制的依据

首先是有思想基础。湖州成为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后,社会广泛凝聚生态共识,全市上下充分认识到建设绿色矿山既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需要,也是实现矿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特别是广大矿山业主思想观念已从“要我建”转变为“我要建”。其次是有制度基础。湖州出台的四个政策性文件,为绿色矿山建设提供了政策依据,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符合湖州特色的绿色矿山建设制度体系。此外还有实践基础。经过十多年“四个阶段”的探索实践,湖州绿色矿山建设已经有了广泛的实践经验,涌现出了湖州新开元矿石有限公司、康诚石矿(湖州)有限公司、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大煤山矿)等一批建筑石和水泥用石灰石国家级绿色矿山先进典型,这些样板矿山企业在开采方式、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生态修复、企业管理等方面有了较为成熟的经验和较好的效果。截至目前,湖州绿色矿山建成率达到90%以上,已累计建成各级绿色矿山72家,其中“国家级绿色矿山”8家,省级绿色矿山23家,国家级绿色矿山在全省占比38%。

2.标准的主要内容

在标准总体设计上,分三大块内容,共七个方面50项指标,是十多年来绿色矿山建设的升华。标准详细规定了绿色矿山的范围与定义、内容与要求、认定与监管等,涵盖了矿山企业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全过程,重点突出了四个方面要求:以合法规范为主的基本要求;以“开采方式、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四个方面为主的资源环境要求;以管理和形象为主的企业管理要求;以“认定程序、监督管理”为主的认定监管要求。在标准指标设计上,标准具有50项细(量)化的指标,各项指标都有明确的量化要求,操作性强。如“基本要求”里规定了11项具体指标,可一一对照;“资源环境要求”里规定了20项指标,特别在环境保护方面,引用了多项如环境空气、地表水环境、噪声排放等行业国家标准,有明确的环保达标标准指数规定,量化指标如固体废弃物处置率达到100%,矿山粉尘浓度小于1毫克/立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可覆盖区域面积的80%以上等;“企业管理要求”里规定了9项指标,突出了制度建设、科技创新和社会责任;“认定与监管要求”里规定了7项指标,明确了创建、认定、监管一整套程序。

3.标准实施的效益

从经济效益上讲,有利于改变矿业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标准要求采用科学开采方式和先进设备,以此提高矿山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推动矿业经济发展向高效、节约、集约方式转变。从生态效益上讲,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矿地和谐。标准在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方面作了明确要求, 将绿色矿山的理念贯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告别以消耗资源、破坏生态为代价的开发利用方式,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实现环境负面影响最小化,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从社会效益上讲,有利于加强企业自律,调动行业积极性。标准要求企业加强管理,树立良好形象,使矿山企业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矿地和谐的外在要求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自觉承担起节约集约利用资源、节能减排、环境重建、土地复垦、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企业责任,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四、有系统有组织地全面治理废弃矿山

湖州以国土资源部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为契机和抓手,有系统有组织地全面治理废弃矿山,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矿地有效利用模式,构建完善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新机制,统筹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1.制定规划,全面系统实施治理

将此次实验所得的数据纳入统计学软件SPSS21.O对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率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若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O.05),则有统计学意义。

湖州早在2003年、2005年开始分别编制实施市、县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2003-2012年),明确了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治理方法、保障措施等。同时,纳入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进行整体规划。通过编制规划,全面摸清了全市废弃矿山现状,划分了重点治理区和一般治理区,重点开展对中心城市周边、主要交通干线两侧、旅游风景区及周边废弃矿山的治理。2012年后,湖州结合全省“五水共治”“四边三化”“两路两侧”工作,因矿制宜地制定出台了治理方案和工作计划,加大对近几年政府整治关闭矿山的生态治理力度,全面系统推进废弃矿山有序治理。截至目前,湖州已经治理完成废弃矿山304个,其中省级示范工程43个,累计治理复绿1.6万余亩,复垦耕地2.4万余亩,形成可建设用地2.3万余亩。

2.因矿制宜,科学有效实施治理

一是通过样板带路来示范推进。根据废弃矿山生态治理的功能定位采用不同的治理方法,充分研究最佳生态整治方案,消除边坡安全隐患,合理利用矿地资源,树立不同类型的典型样板,然后再全面推广。比如湖州安吉余村石灰石矿区通过关闭矿山来进行生态复绿治理,发展绿色经济,为湖州全面推进废弃矿山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经验,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充分肯定,安吉余村已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断诞生地。比如湖州将市区仁皇山、潜山石矿治理复垦建设成市民生态休闲公园,成为湖州城市建设的新景观和新亮点,省里两次现场会均在湖州召开。二是通过因矿制宜来分类推进。湖州按照“宜林则林、宜耕则耕、宜建则建”原则,把废弃矿山治理与生态建设、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业平台建设等有机结合,坚持做到矿山开采与生态修复同步,消除安全隐患、改善生态环境,有效利用矿地,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目前基本形成了土地开发型、景观再造型、生态复绿型、土地整理型四种治理模式,建成了长兴县 “金钉子”剖面地质遗址公园、德清县砂村工业建设平台。

3.创新机制,成立专业化公司治理

湖州在2003年就成立了专门的矿山生态治理国有公司——湖州新绿源矿山生态建设有限公司,专门负责湖州市废弃矿山的生态环境建设工作,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元筹措”的方式,有计划、分步骤对废弃矿山进行治理,加快了矿山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治理过程中,矿山生态治理公司全面负责工程项目方案设计、工程招标、项目实施和监督管理,凡政府投入的所有项目均纳入一个“口子”立项,一个“口子”招标和一个“口子”管理,既解决了事有人干,又解决了资金筹措和运作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治理效果。

五、全力打造绿色矿山建设样板地模范生

湖州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诞生地,湖州按照“努力走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要求,拉高标杆,勇立潮头,全力打造绿色矿山建设样板地模范生。2016年,湖州出台了《中共湖州市委湖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从紧从严依法规范管理矿产资源十条规定>的通知》(湖委发〔2016〕15号),作出了加强矿产资源规划实施管理、巩固提升绿色矿山建设等十条规定。2017年,湖州出台了《湖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深入开展矿山复绿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湖政发〔2017〕23号),明确了“一年启动,两年攻坚,三年扫尾”矿山复绿的目标。制定了《湖州市国家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全力打造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到2020年实现绿色矿山建成率达到100%,争做践行“两山”重要思想样板地、模范生。

1.打造矿山行业转型升级示范工程

以加快转变矿业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鼓励引导矿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推进科技创新,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对矿产品的新需求,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优化升级产业结构,进一步提升发展能力,增强综合实力,实现转型升级。重点建设建筑石料、石灰石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基地升级版。到2020年,各基地大中型矿山比例达到95%以上,省百强矿山企业达到12家以上,矿山资源利用率100%,固废处置率100%,粉尘达标排放,废水循环利用、达标排放,万元矿业产值能耗、水耗达到节能减排要求。

2.打造绿色矿山(建筑石料矿山)标准化示范工程

完善《绿色矿山建设规范》(地方标准),全市矿山按照新的绿色矿山建设地方标准要求,开展提档升级工作,全面提升湖州市绿色矿山水平,打造绿色矿山标准化示范区,在全市重点开采矿种的矿山中,选择基础较好的矿山企业,开展生态环境建设提升工程,重点建成3个建筑石料生态环境建设示范矿山、3个石灰石生态环境建设示范矿山,为其他矿山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模板。

▲ 位于湖州仁皇山新区的潜山废弃矿区治理后建成潜山公园

3.打造矿地综合利用示范工程

深入推进部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矿地有效利用模式,2020年前全面完成“两路两侧”56处重点废弃矿山治理,建设10个废弃矿山治理示范工程,产出建设用地10000亩,垦造耕地4600亩,复绿造林5300亩。

4.打造矿山科技进步示范工程

鼓励矿山企业实施科技创新,争创科技型企业。到2020年,全市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累计取得20项以上专利成果,推进智慧矿山建设,取得“浙江省科技型企业”称号的企业达到5-8家。

5.打造矿山和谐诚信示范工程

积极探索建立“企业自我约束、部门监管、社会监督”的共同责任体系,加快推进矿山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改革创新监管手段,不断提升矿山业主的信用意识和诚信水平,全面形成矿山企业守法守规、社企和谐共赢的良好氛围。

猜你喜欢

湖州市湖州矿产资源
关于矿产资源勘查与管理的思考
湖州市庚村阳桃规范化栽培技术
湖州市吴兴区:构建消费帮扶机制 支援工作走深走实
湖州市吴兴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My family
我国矿产资源保护法律制度完善路径分析
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使用法将作重大修改——哈萨克斯坦《矿产资源与矿产资源使用法典(草案)》解析
湖州出土郡国五铢钱
湖州特色小镇的“特”与“色”
湖州练市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