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2017-01-25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东亚冷战关系视野下的中美关系
牛 军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美关系史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出版了大量系统的通史类著作和高质量的专题研究著作,但其中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即非常缺少对中国方面的政策、行为和其他相关因素及其影响的历史叙述,这主要受到中国档案开放不够以及改革开放前研究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为进一步改善和加强中美关系史研究,就非常有必要将中美关系和冷战这两个同时发生、相互影响的重大事件结合起来,寻找更具有解释力的历史视角和叙事方式。因为冷战时期的中美关系和东亚地区战略格局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与当时的诸多重大事态结合在一起,共同塑造了冷战时期东亚的国际政治格局,极为深刻地影响了中美两国国内的政治和对外关系的历史进程,也极为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政治格局,一些重要的结果一直延续到今天。这并不仅仅是指中美两个超大型国家从对抗到合作的发生、发展和转变给世界与地区政治所带来的那种广泛而自然的变化,如紧张局势的发生和缓和、地区国际安全环境的动荡和稳定、经济和相互贸易的隔绝与增长、广泛丰富的文化交流被阻绝或蓬勃发展等,尤为重要的是它促成了近40年来世界历史进程中两个革命性和最具持久影响的伟大事件:其一是持续了40多年的冷战以苏联的解体而和平落幕,人类从随时可能被核战争毁灭的恐怖阴影中解脱出来;其二就是中国的和平崛起。因此,冷战时期东亚地区的各种事态和国际格局演变都与中美关系密切相关,这就需要研究者从全球、双边关系和亚太地区等三个层次来深入界定和研究中美关系史。从这三个层次来看,很多历史事件是重叠的,叙事的角度、线索和脉络之异,便可以揭示不同的历史意义和价值。此外,深入理解东亚冷战的特殊性,也是重新研究中美关系之特殊性的一个角度,如东亚地区在冷战时期不是美苏竞争的中心,而是一个“次”战略中心或“类”战略中心;这一地区发生了密集的大规模、高烈度的局部战争;除欧洲外,只有东亚在冷战时期实现了持续繁荣且延续至当下。总之,如何确定东亚在冷战时期的位置并以此继续推进中美关系史研究,就需要对很多相关历史层面的事态进行更扎实的研究,这对年轻一代的研究者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掌握更多种语言,否则便难以占据研究前沿。(吴志军摘自《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3期,全文约11000字)
纪念日:中共革命的现代性阐释(1921—1949)——一项学术史的观察与思考
李 军 全
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新文化史理论和多学科交叉方法的运用,纪念日被逐步纳入中共革命的研究视野,并在纪念日利用、纪念话语、纪念仪式、纪念符号等四个层面推动了纪念日研究的学术进展,从一个独特的历史维度描绘出了中共革命的现代性面相,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现代权力理念和技术在中共革命中的运用、功能与意义。这是完全不同于传统宏观叙事的阐释风格,也是不同于聚焦在中共革命与乡村传统间的塑造和制约关系的一种研究思维。从内在研究肌理看,这种阐释将中共革命定位于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历史坐标之上,从中发掘中共革命创设出新秩序的现代化元素,以此评估中共革命的时代意义。但同时也应看到,目前此类研究还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如更多地集中讨论纪念日对于中共革命的政治意义,只会使人产生纪念日“万能”的错觉,无疑削弱了纪念日的更多作用和意义,因此应在研究内容上超越政治层面,描绘具有现代性内蕴的纪念日在传统社会运行中的独特境遇,尽可能地挖掘基层社会的感受体验和历史经历;在研究方法上,应更多地注重历史叙事的书写,因为历史叙事的缺乏会使相关研究停留在简单的理论层面,缺乏具体的历史场景和事实支撑或存在理论逻辑与历史具象的错离,从而难以显现纪念日背后的复杂历史面相;研究视野应超出中共革命的简单范畴,将其放在一个更为宏观的政治社会环境中加以审视,这样才能给予纪念日一个恰当的政治地位,才能发现纪念日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真正价值,深入探究中共革命现代性对乡村社会的影响力究竟几何。(吴志军摘自《历史教学》2017年第6期,全文约9000字)
毛泽东思想研究的生长点与新趋势
李 戈
近年来,毛泽东思想研究领域取得了较好的学术进展,对于毛泽东经典文本内涵与价值的挖掘进一步深化,学术研究对于现实问题的观照进一步扩展,以学术研究回应社会舆论关切的力度进一步加强。当然,一些弱点和不足也值得深思,如整体的学术水准仍然不高,部分研究成果在“问题意识”方面难以成立,部分研究成果缺乏宽广的学术视野和政策视野,等等。鉴于此,未来毛泽东思想研究应当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谋求提高:首先,从整体性的角度去研究毛泽东思想,淡化毛泽东各个具体思想、具体实践、具体著述之间的边界,打通哲学、政治、经济、文化各思想,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引领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探索等整体角度去把握毛泽东思想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系统性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其次,从思想网络的角度去研究毛泽东思想,将毛泽东思想视为依据时代特点和民族特征而不断丰富发展的体系,并将这一体系置放于中国历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社会主义思想史乃至人类文明史的源流脉络中加以考察,通过与这一思想网络中的其他思想家如列宁、斯大林、邓小平等进行纵横比较分析,更加清晰地定位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价值;再次,从实际问题的角度去研究毛泽东思想,将毛泽东思想及其伟大实践视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最为宝贵的理论宝库,注意从档案、口述史、地方志、报纸等多样化材料入手,细致考察毛泽东思想在特定问题领域的理论架构和政策现实运行逻辑之间的张力,以此评估其现实意义,增强研究的历史真实感和现实针对性。(吴志军摘自《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17年第3期,全文约10000字)
“红色文博学”理论建构研究
黄惠运 文秀华
随着近十年来我国历史博物馆、生态博物馆、社区博物馆等各种类型博物馆的修建和红色旅游的发展繁荣,尤其是革命历史人物或事件纪念馆,重要会议或重大战役纪念馆,烈士陵园、文化公园等纪念设施建设需要众多红色文博的专业人才,“红色文博学”的提出和界定便显得适逢其时。“红色文博学”是红色文物与博物馆学的简称,是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的文博学阐释,是归属于历史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文物与博物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起源于中央苏区的博物馆事业是“红色文博学”的历史根基,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建设业绩和改革开放历程及其所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是“红色文博学”理论建构的历史文化基础,征集、保护、管理和利用党的历史文物是“红色文博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宣传党的光辉历史和培育民族精神是“红色文博学”的教育功能,“校馆共建”是“红色文博学”的人才培养路径。“红色文博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历史研究,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史迹、重要人物旧居旧址、物质和精神文化遗存等文物征集、保管和利用研究,红色博物馆、纪念馆等纪念设施的建设与观众教育研究,红色文博人才的培育研究,博物馆、纪念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等等。“红色文博学”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解读、调查访问、历史分析、综合研究、实践教学等。总之,“红色文博学”有利于有效地整合红色文化资源和博物馆学,进一步推进党史研究的学科建设及其相关理论建构的学术创新。(吴志军摘自《广西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全文约8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