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学科青年教师工作坊”简介
2017-01-25耿化敏吴艳玲
耿化敏 吴艳玲
(本文作者 耿化敏,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副教授;吴艳玲,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博士研究生 北京 100872)
·研究动态·
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学科青年教师工作坊”简介
耿化敏 吴艳玲
近年来,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党史工作,中共党史研究既迎来重大机遇,又面临很多严峻挑战。为顺应学术研究发展潮流,满足青年党史人才成长需要,特别是为解决高校党史学科青年教师群体存在的诸如视野新锐而宏阔不足、问题意识与学术规范欠缺、共同历史研究的学术对话和评价机制不健全、专业分工和学科领域相对固化等突出问题,中国人民大学于2013年9月创办“中共党史学科青年教师工作坊”(以下简称“工作坊”),由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共产党历史与理论研究院、中共党史系共同主办。这是一项面向校内外青年学人的学术活动,宗旨是追踪中共党史研究前沿动态热点,关注新领域新课题新成果新方法,搭建青年学人交流对话制度平台,为跨学科的中共党史研究提供自由讨论、砥砺思想的学术平台,推动党史学科共同体的营建与成长。
自创办以来,工作坊逐步建立起常态化的运行机制。活动周期相对固定为每月1—2次,每期的主持人实行轮流制,负责策划研讨主题,约请主讲人和评论人。主讲人每期一般为3—6名,由校内青年教师、校外青年学者以及博士研究生组成,要求其提交能够展现个人研究特色和治学心得的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评论人每期一般为1—2名,聘请研讨主题领域内的资深学者担任。每期工作坊活动时间为2—3小时,先由主讲人发表研究报告,每人15—20分钟,再由评论人集中点评,最后是参与者的自由提问与互相讨论环节。这种参与性的操作方式,有利于为主讲人、评论人和参与者营造出共同探讨、相互发问、展开对话的情境氛围,以达到抒发己见、互相问难、彼此启发、共同研究的学术效果。
截至2017年5月,工作坊共举办31期活动,27位专家学者担任评论人,93位青年学人担任主讲人,共计发表研究报告125人次。在选题方面,采用主题式工作坊的类型,要求研讨主题明确清晰,研讨内容具有问题意识、方法论意识和学术创新意识。历次主题依次为“中共党史研究方法论前沿”“冷战时期中共外交史前沿”“比较与历史视野下的中共制度研究前沿”“学术史视野下的中共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新视角”“中共史学家研究前沿”“中共新闻史研究前沿”“革命堡垒内部的革命:抗战时期根据地研究前沿”“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前沿”“中国共产党建设研究前沿”“海外中国共产党研究前沿”“国共视野下的现代中国法制变革”“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中共宗教问题研究前沿”“1950 —1960 年代的中国社会”“抗日战争史研究的新境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研究前沿”“传统与现代之间:中共革命的内在转向”“现代中国的教育转型与大学治理”“中共社会思想史研究前沿”“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历史与现实”“中共视域下的性别与政治”“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前沿”“中共农村治理问题研究”“中共党代会常任制与党内民主的发展路向”“中共党史视域下的法制问题研究”“中共党史视野下的干部与组织问题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的微观叙事与宏观视野”“比较与历史视野下的社会运动及其对中共研究的启示”“中共党内法规建设的历史与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与实践”等。
从上述议题的筹划和设置来看,工作坊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理论与实践为轴心,涵盖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中国与海外、传统与现代等范畴,展现出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坐标系下,贯通古今中外的追求。这些议题同时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等基本领域,覆盖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理论与党的建设三大板块,穿透中国共产党的人物、事件、运动、组织、制度、理论政策方针、思想观念、意识形态等基本层面。可见,工作坊设置和讨论的议题非常广泛地涉及中国近现代史、党史、国史、党建、中国政治、海外中国学等多学科,参与者不但有狭义的党史专业学者,更有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广义党史研究者,而来自学科内外、国内外的大量一线学术讯息有助于扩大党史研究者的视野,帮助他们及时了解研究动向,把握学术发展脉动,从而进一步拓展深化党史研究的领域和方向,这表明工作坊较为有效地发挥了学术信息中转站的功能,也有利于实现党史学科体制内外的取长补短和交互循环。工作坊通过主讲人对研究过程的操演与示范以及名家学者对主讲人的问诊把脉,展示了问题意识的提炼与形成、研究主题的选择与设计、资料文献的发掘与解读、论证过程的史论逻辑和理论方法的采择与应用,并且大力强调严谨求实的学风环境,有效地加强了党史研究的学术规范建设。工作坊贯彻“双百”方针,在研讨问题的过程中,切实践行开放讨论,鼓励表达不同意见,其间不乏观点的碰撞和思想的交锋,较为有效地推动了党史研究领域的学术争鸣之风,无疑有利于培养青年党史研究者发覆新见和切磋共进的学术创新能力。工作坊吸引和鼓励年轻的党史研究者积极参加学术讨论,接受专家学者的检阅和同行的切磋,一些博士研究生由此在学术舞台上崭露头角,为一批有志于党史研究的青年学者提供了成长舞台,较为显著地促进了党史青年人才的学术成长。综上所述,工作坊已逐步成为广泛联系校内外、国内外老中青专家学者的学术纽带,对于加强高校中共党史学科建设、深化中共党史研究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此外,工作坊还致力于推动相关学术成果的传播与转化。在工作坊宣读的研究报告中,多数为作者新近研究的“毛坯品”。这些原创未发表之作,经由工作坊的自由讨论和深入评论,除少数作者未授权或单独投稿外,大部分收入专刊《青年党史学者论坛》公开出版。其中,一些论文经修改和完善,刊发于国内的核心学术期刊,如工作坊第4期耿化敏《改革开放前中共中央编写党史教科书的设想》一文发表于《中共党史研究》2014年第2期,并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14年第6期转载。还有一些研究成果刊发于新创办的学术集刊《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如工作坊第7期侯松涛《中国当代新闻史料的比较与研读——以抗美援朝运动史料为例》、工作坊第17期杜学霞《从“教条主义”到“修正主义”——尚钺史学批判之由来及其反思》发表于《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2016年第1辑,并相继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2016年第10期和《历史学》2017年第1期转载。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努力,工作坊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但目前也存在一些亟须加强和改进的环节,如一些主题设置的研究或论述方向较为分散,在研讨过程中造成“自说自话”、缺乏对话的现象;研讨频率一度过高,存在为研讨而研讨的倾向,造成研讨会的质量参差不齐,一些讨论流于形式;在成果转化过程中,工作坊专刊编辑力量有限,影响了学术集刊《青年党史学者论坛》的出版质量;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工作坊将在总结经验和汲取教训的基础上,采取进一步措施加以切实改善,为打造国内一流的中共党史学科建设平台而继续努力,为进一步深入推动整个中共党史研究的学术化进程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作者 耿化敏,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副教授;吴艳玲,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博士研究生 北京 100872)
(责任编辑 吴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