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实践观思想发展研究

2017-01-25

治理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本体论文集人民出版社

□ 袁 伟

马克思实践观思想发展研究

□ 袁 伟

科学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一切旧哲学的标志,其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梳理马克思实践观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有助于还原实践的本来面目、深化对实践观的理解、在二十一世纪发掘出马克思主义新的生长点。马克思的实践观思想萌芽于《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写作时期,形成于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神圣家族》这段时间,成熟于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到《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完成这段时间。

马克思;科学实践观;形成发展

科学实践观是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基础和核心。科学实践观的提出,在哲学史上具有革命性意义。因此,对马克思实践观的创立和发展进行历史性考察就有特别重大的意义,既是正确理解科学实践观进而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需要,也是在二十一世纪发掘马克思主义新生长点的需要,更是当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需要。

一、当前关于马克思实践观的研究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中国哲学界掀起了一场关于实践问题的大讨论,讨论广泛而热烈,“所探讨的问题之宏广邃微,概念范畴之洗练繁多,观念形成之层出不穷,思潮迭起之波澜壮阔,社会影响之深入持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实属罕见”①萧前、杨耕:《唯物主义的现代形态——实践唯物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页。,一直到九十年代下半期,讨论才开始降温。至世纪之交,作为一种思潮开始结束。纵观这些年来学界关于实践的研究与讨论,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实践本体论

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实践观点不仅具有认识论和历史观的意义,而且具有世界观和本体论的意义,实践就是世界的本体,主要代表人物有王于、陈朗、王锐生、张曙光等等。“古代哲学那种以抽象的、绝对的、一经确立便不再变动的本体为对象的‘本体论’,已经为人类思维进步所扬弃。抽象的‘物质存在’,就是对人说来不存在的‘存在’,立足于这种脱离人的实践存在而存在的‘抽象本体’,只是一种‘虚无’,可以对它作出任意的推测和判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也就产生了新的本体论,那就是‘实践本体论’。所谓‘实践本体’就是指,人类的存在只是一种实践中的存在,人类社会的存在也只是实践活动的存在,人类是通过这种实践存在来理解和把握世界的。具体地说,它有以下几重含义。第一,所谓社会存在就是总体的实践活动本身;第二,社会存在又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第三,人类又是从‘实践本体’这一角度来考察自然界及社会事物的规律的。”*王于、陈朗:《实践本体论及其革命意义》,《哲学动态》,1988年第3期。这些学者把人的存在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归结为总体的实践活动本身,本体只是实践的本体。但是,他们仅仅把实践本体限定在人类社会的范围内,在社会历史观上反对物质本体论,到论及自然界时,就承认自然界的优先地位。“我们说的实践一元论不否认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不是把自然界看作无。实践是发展的,它需要有供自己使用的、不断由它引入自己活动范围的客体。而只有自然界(即使它目前还处于主体实践范围之外,因而被哲学家视为无)才是源源不断地提供这种客体的基础。在这意义上,自然界绝非是无。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自然的超越不应当达到这样的地步:否认自然界的优先地位,把自然界看作绝对的无。否则它就不是‘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了。”*王锐生:《历史唯物论的实践一元论》,《哲学动态》,1988年第4期。他们甚至对物质本体论作出妥协,“‘实践本体论’同‘物质本体论’并不是对立的。确切地说,实践本体论是物质本体论发展的新形式。”*王于:《实践本体论答问》,《哲学动态》,1988年第12期。也就是说,实践本体论者对整个世界的本体不做回答,仅仅回答社会的本体或者说人类世界的本体,与物质本体论的关系也摇摆不定,具有不彻底性。

还有一些主张实践本体论的学者改变了本体一词的含义,认为本体不是本原的意思,而是思考问题的逻辑起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元’已不再具有‘万物本原’的涵义,哲学之‘元’不是移入哲学中的万物肇始状态,不是摒弃‘多’的‘一’,而是标志人的全部活动及其对象的矛盾统一性,亦即人与周围世界的现实统一性。”*张曙光:《实践唯物主义辨析》,《哲学动态》,1988年第4期。而实践则是世界之元,“这种现实统一性的中介和根据是人的实践,因而实践反映在人的哲学思维中就获得了‘元’的意义。显然,实践之‘元’不是静态的纯一的存在,它作为人与周围世界现实统一性的中介和根据,内在地蕴涵着主体与客体、主观精神与客观实在对立统一的矛盾规定性,这恰是实践概念能够逻辑地展开为哲学体系的原因所在。于是,实践之‘元’便表现为哲学的逻辑起点,表现为马克思哲学思维辐射的轴心。”*张曙光:《实践唯物主义辨析》,《哲学动态》,1988年第4期。可以看出,在这些学者眼里,实践是中介,是主客观的统一,实践本体论并不是说实践是世界的本原,而是说实践是人与周围世界现实性统一的中介和根据。

(二)物质本体论下的实践中介基础论

持这一观点的人也认为,实践观点不仅具有认识论和历史观的意义,而且具有世界观和本体论的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但是,实践不是世界的本体,而是联结思维和存在的中介,是物质世界统一的基础,世界的本体只能是物质。主要代表人物有萧前、辛敬良、庄国雄等等。

“实践是人的有意识的相互作用,正是联结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和中介。”*辛敬良:《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版,第570-571页。有的学者还把实践比喻成“山”,“实践唯物主义虽然用实践说明认识及一切意识现象,但只是把物质推到远景之中;在这里,物质与意识隔‘山’相望,但第一性、第二性的关系依然存在。”*任平、王金福:《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0页。这里的实践之“山”依然起的是中介作用,山的一边是物质、是存在,另一边是精神、是思维,实践之山把二者联结起来,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物质世界原本并没有什么精神,只是在物质自身的长期演化中,在地球这个特定的条件下,劳动实践使猿变成了人,才有了物质发展产生的最美丽的花朵——思维着的精神。精神是人的物质实践的产物,它也在人的物质实践中发展。实践使统一的物质世界一分为二,有了精神和物质的矛盾运动。精神和物质的矛盾是实践中产生的,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解决,达到暂时的相对的统一。这种统一表现在正确的认识(主观精神符合于客观物质)和成功的实践(主观精神在改造客观物质的过程中转化为客观的现实),而成功的实践只有在正确认识指导下才能取得。因此,这种统一是统一于客观的物质世界。固然,这种统一只有在实践基础上才能达到,但却不是统一于实践。离开了实践观点,我们无法科学地说明物质和精神的矛盾对立以及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这就是实践观点的本体论意义。承认实践观点的本体论意义,并不意味着承认实践本体论和实践一元论,而是说,只有引入科学的实践观才有可能对物质本体论和物质一元论做出科学的论证。*萧前:《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青海社会科学》,1990年第4期。”

(三)实践超越论

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被容纳于传统的唯物论与唯心论派别对立的模式,很难归入这两者之中的哪一派别,而是超越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实践哲学,马克思实践观的根本意义在于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主要代表人物有高清海、衣俊卿等等。

“唯物论和唯心论是围绕世界本原问题而形成的哲学派别,在一定认识阶段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哲学的课题是经常转换的,哲学并不总是停留在揭开宇宙之谜、探究万物本原的阶段。哲学按其本质说,主要是探究体现着人和自然矛盾的属人世界的奥秘。因而唯物论和唯心论的争论并不具有永恒的意义。唯物论坚持从自然去说明人,唯心论用人去说明自然。马克思主义哲学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使二者实现了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了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秘密,引起哲学发生革命性变革的实质。”*高清海:《重新评价唯物论唯心论的对立》,《哲学动态》,1989第4期。他们指出,以往的哲学理论是按照传统的本体论思维模式建立起来的,这种思维模式把事物分为本体和非本体,从二者关系把事物归结于它的始源性存在,实践本体论也没有跳出这种思维模式,只不过把物质替换成实践罢了。实践本体论是有缺陷的,自然界先于人类存在,这是不言自明的,所以比起实践来,从本原意义上说,物质总是占有优先地位、具有更为根本的意义,因此用实践是无法说明自然界、说明世界本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点则代表超出这种旧有思维框架而形成的一种崭新的理解方式、思维逻辑……实践,按其本性说,既是造成世界两重化矛盾性质的根源,又是解决这一矛盾实现它们统一性的基础。在实践活动中既体现着自然物质的本原性作用,又体现着人及其精神的能动创造作用。既然实践是本原存在与超越形态的对立统一,自然关系本质与属人关系本质对立统一,那末,它也就是理解自然世界与属人世界否定性统一关系的基础。马克思把实践作为理解一切哲学问题、解决各种哲学纷争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这就意味着确立了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既不是单纯从脱离人的自然出发,也不是单纯从脱离自然的人出发,既不是单纯以本原存在为依据,也不是单纯以超越形态为依据,而是从人和自然、主体和客体、主观性和客观性在现实活动中的相互作用关系出发,以本原存在和超越形态在现实活动中的统一关系为依据,去观察各种事物、理解现实世界、回答两重化矛盾的思维方式。”*高清海:《再论实践观点的超越性本质》,《哲学动态》,1989第1期。

二、马克思实践观的萌芽时期

让我们暂时从当代学者的讨论中跳出来,重新回到马克思,以马克思的文本为依据,对马克思实践观的形成过程进行历史考察。

从现有的文本来看,马克思的实践观思想萌芽于《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写作之时,在此之前,马克思对实践的认识还没有超出理论批判的范围。因此,笔者认为,《德法年鉴》时期是马克思实践观的萌芽时期。

在写作《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之前,马克思已经写过许多文章对德国社会进行批判,但理论的批判并没有使德国的社会状况有所改变,这使马克思认识到,单纯靠理论的批判不可能解决实际问题,更不可能实现对社会的全面改造。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里,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7页。批判的武器是指理论,武器的批判是指革命斗争,理论不能够代替具体的现实的革命斗争活动。这表明马克思开始突破理论批判的范围而初步认识到实践的客观性——实践是一种客观物质性活动,而且只有靠这种物质的革命斗争才能摧毁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这种物质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真正的实践概念开始萌芽,实践就是武器的批判,实践就是革命活动。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里直接运用了“革命实践”的概念,把德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革命运动理解为实践,把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斗争理解为实践。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还初步意识到群众亦即无产阶级的作用,认为人类解放的实际可能性在于它的物质基础和实践主体——无产阶级的形成,革命需要这一物质基础和实践主体。“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他的心脏是无产阶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14页。所以,马克思在诉诸武器批判的同时又诉诸无产阶级,他开始注意把革命实践和无产阶级结合起来。这说明,在主体问题上,马克思反对黑格尔及青年黑格尔派把主体看成抽象的理念、精神和主观性,强调“主观性是主体的规定,人格是人的规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2页。认为“主体必然是经验的个体,……主观性只有作为肉体的个体才存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4页。因此,在这一时期,马克思的头脑中实践的概念开始萌芽,而且也初步指出了实践活动的主体性。但是,这个时期马克思对实践的理解具有模糊性、笼统性,只是把实践理解为笼统的革命活动、物质活动,还不了解现实的物质生产劳动这种人类最基本的实践形式。

三、马克思实践观的形成时期

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到《神圣家族》这段时间是马克思实践观的形成时期。

在《手稿》中,马克思阐明了异化劳动理论以及劳动实践在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人的认识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劳动看作是“异化劳动”,即与工人相对立的异己的活动。异化劳动使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在实践的、现实的世界中,自我异化只有通过对他人的实践的、现实的关系才能表现出来。异化借以实现的手段本身就是实践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6页。现实的世界是实践的,异化劳动是在劳动实践中产生的,是在具体的与他人的关系之中产生的,同时最终也会在劳动实践发展过程中消除。这说明,马克思已经开始重视物质生产劳动这种最基本的实践。“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2页。马克思认为人与动物一样,离不开自然界,依赖于自然界。与此同时,马克思更注重人对自然界的改造作用,提出了自然界的“人化”问题,也就是说通过生产劳动,使自然界表现为人所期望的状态,表现为“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74页。。马克思根据工业革命后生产力迅速发展的状况,强调工业在改造自然、形成人化自然中的作用,认为工业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马克思不像费尔巴哈一样只是把自然界看成是直观的对象,而是看作实践的改造对象,并由此看到人类的真正力量。“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形成过程中)生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本学的自然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7页。除此之外,马克思还认为通过实践可以改变人的感觉能力,提高人的认知能力。“不言而喻,人的眼睛与野性的、非人的眼睛得到的享受不同,人的耳朵与野性的耳朵得到的享受不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4页。,“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迄今为止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5页。。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感觉的丰富性,比如有具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欣赏音乐的旋律;有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能欣赏艺术品的美等等,不是取决于人的生理结构,而是由于人的实践能力的展开,人的感觉的丰富性才能发展起来。马克思还认为,人的认识要受社会条件和自己的地位的制约。“忧心忡忡的、贫穷的人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经营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独特性,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5-306页。”“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的形成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10页。可以看出,此时马克思已经认识到实践就是人的感性劳动,并且看到了现实生产劳动在人的发展以及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劳动实践,最终达到对私有财产的扬弃,彻底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但是,这个时候马克思是从人的理想本质出发的,对现实的劳动作了否定性的理解,认为人的劳动应该是理想化的自由自觉的活动,而现实的劳动是有违人的本质的异化劳动。可见,这时马克思对实践的理解还带有抽象性,对实践的本质和作用还缺乏深刻的认识,对理论和实践的界限也还不是很明晰。

在《神圣家族》里,马克思严厉批判了以鲍威尔兄弟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哲学,也清算了黑格尔的思辨唯心主义,明确了物质生产实践的基础作用以及实践的主体。第一,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把理论和实践明确区分开来。鲍威尔兄弟认为,工人的悲惨和不幸都只存在于工人的思维中。人们在理论上有什么程度的进展,他们在实际上就能获得什么程度的解放。对此,马克思明确指出,工人阶级的解放,不是在空洞的、抽象的理论中完成的,而是在现实的革命实践中完成的。“批判的批判却相反,它教导工人们说,只要他们在思想中消除了雇佣劳动的想法,只要他们在思想上不再认为自己是雇佣工人,……那么他们在现实中就不再是雇佣工人了。……批判的批判教导工人们说,只要他们在思想上征服了资本这个范畴,他们也就消除了现实的资本;只要他们在意识中改变自己的‘抽象的我’,……他们就会现实地发生变化并使自己成为现实的人。这种‘精神’既然把现实只看做一些范畴,它自然也就把人的一切活动和实践统统归结为批判的批判的辩证思维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3-274页。”“在曼彻斯特和里昂的工场中做工的人,并不认为用‘纯粹的思维’就可以摆脱自己的企业主和他们自己实际的屈辱地位。他们非常痛苦地感觉到存在和思维之间、意识和生活之间的差别。*《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73页。”“这一运动将不会像批判的批判所希望的那样以纯粹的、即抽象的理论为归宿,而将以实实在在的实践为归宿,这种实实在在的实践决不会为批判的那种绝对的范畴耗时费力。*《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4页。”马克思还指出,宗教解放不可能通过理论批判来实现,而是现实实践的任务。“犹太人解放成为人,或者说人从犹太精神中获得解放,不是像在鲍威尔先生笔下那样,被理解为犹太人的特殊任务,而是被理解为彻头彻尾渗透着犹太精神的现代世界的普遍的实践任务。……就是消除现代生活实践中的非人性的任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8页。由此可见,马克思正确区分了现实的实践活动和批判的理论活动,区分了精神生活和实践生活的界限。第二,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阐述了精神和群众的关系,进一步说明了实践的主体问题,初步提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马克思指出,以鲍威尔兄弟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把‘群众’同‘精神’的斗争‘规定’为迄今为止全部历史的‘目的’;它宣称‘群众’是‘卑贱’的‘纯粹的无’,径直把群众称为‘物质’,而把‘精神’当做真理性的东西同‘物质’对立起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6页。”“把精神和群众的对立跟‘批判’和群众的对立等同起来,……把自己说成是‘精神’,是绝对的,是无限的,相反把群众说成是有限的、粗野的、鲁莽的、僵死的和无机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6-297页。”“一方面是群众,他们是历史上的消极的、精神空虚的、非历史的、物质的因素;另一方面是精神、批判、布鲁诺先生及其伙伴,他们是积极的因素,一切历史行动都是由这种因素产生的。改造社会的事业被归结为批判的批判的大脑活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3页。”马克思指出:“布鲁诺先生所发现的‘精神’和‘群众’的关系,事实上不过是黑格尔历史观的批判的漫画式的完成,而黑格尔的历史观又不过是关于精神和物质、上帝和世界相对立的基督教日耳曼教条的思辨表现。*《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1页。”实质上,这种对立就是“作为积极的精神的少数杰出个人与作为精神空虚的群众、作为物质的人类其余部分相对立。*《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1页。”也就是英雄史观和群众史观的对立。对此,马克思明确指出:“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0页。”“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5页。”才是历史创造的主体,无产阶级才是历史创造的主体,精神、理念、自我意识和批判的批判什么都没有创造。“历史的活动和思想就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6页。。“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7页。”第三,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初步阐发了以实践为基础的唯物史观。马克思批判了以鲍威尔兄弟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割裂历史和实践统一的唯心史观,指出现实的物质生产劳动实践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正像批判的批判把思维和感觉、灵魂和肉体、自身和世界分开一样,它也把历史同自然科学和工业分开,认为历史的诞生地不是地上的粗糙的物质生产,而是天上的迷蒙的云兴雾聚之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0-351页。”“世俗社会主义的首要原理把单纯理论领域内的解放作为一种幻想加以摒弃,为了现实的自由,它除了要求有理想主义的‘意志’以外,还要求有很具体的、很物质的条件。‘群众’认为,甚至为了争得一些仅仅为从事‘理论’研究所需要的时间和资金,也必须进行物质的、实际的变革。*《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97页。”可以看出,马克思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手稿》对实践的抽象理解,从自由自觉的活动(即理想劳动)过渡到现实的物质生产劳动。他在这里强调了物质生产劳动的基础作用,社会历史的变革必须建立在物质资料生产和物质关系变革的基础之上。这也就是说,马克思在实践的基础上初步回答和解决了社会历史之谜,初步阐明了历史和实践的现实统一。所有这些都表明,马克思进一步厘清、明晰、确定了实践主体,并初步提出了唯物史观。这一时期,虽然马克思还没有完全放弃异化劳动的观点,在某些方面还没有完全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但是马克思对实践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实践观开始形成。

四、马克思实践观的成熟时期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到《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完成,这段时间是马克思实践观的成熟时期,这两部著作是科学实践观诞生的标志。在《提纲》中,马克思创立了新的世界观,提出了实践的基本框架和基本内容。在而后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则对自己刚刚创立的实践观进行了全面具体的阐发,使之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首先,马克思基本上停止使用“异化劳动”的概念,代之以“革命的实践”的概念,彻底摆脱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此前马克思写《手稿》的时候,从人的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出发,分析指出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是异化劳动,异化劳动导致了人的异化,也就是人的类本质的丧失,但是也只有通过劳动才能扬弃异化,扬弃私有制,从而达到人性的复归,实现共产主义。在而后的《神圣家族》中,他初步看到了生产劳动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基础作用,但是此时马克思眼中的生产劳动还不是现实的具体的人类劳动,而是与人的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相背离的异化劳动,马克思对实践的理解还没有彻底摆脱费尔巴哈的影响,带有人本学色彩。但是到了《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用“革命的实践”取代了“异化劳动”。他指出,费尔巴哈“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99页。”费尔巴哈并不真正明白什么是共产主义,他只是企图“借助于‘共同人’这一规定宣称自己是共产主义者,……把表达现存世界中特定革命政党的拥护者的‘共产主义者’一词变成一个空洞范畴。*《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8页。”而在马克思看来,推翻现存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不能靠理论批判,必须而且只能靠实践。“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0页。”“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7页。”“革命的实践”这一科学概念的提出,为新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这时彻底摆脱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

其次,马克思在批判旧唯物主义实践观和唯心主义实践观的基础上指出实践是客观物质性与自觉能动性的统一,揭示了实践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同时也揭示了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99页。”费尔巴哈及所有旧唯物主义者忽视了实践活动的主体能动性、创造性。“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把能动的方面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99页。”唯心主义者们又从另一方面把实践视为人的精神活动,忽视了实践活动的客观物质性。唯心主义实践观和旧唯物主义实践观都割裂了自觉能动性和客观物质性的统一,犯了片面性和绝对化的错误。马克思在批判二者的基础上,科学揭示了实践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创立了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科学实践观。这同时也揭示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人们应该从主体方面出发,从感性的活动(即实践)出发去理解世界、认识世界。

第三,马克思在此指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和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0页。”这就是说,人的认识是否正确这个问题,不能在理论领域本身找到答案,而应该诉诸实践,通过实践来检验人的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现实,是否符合实际,是否是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2页。”认识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变世界,那么认识怎么改变世界呢?当然是通过指导实践。把经过实践检验的真理性的认识运用到实践当中,指导实践来改造世界,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实现共产主义,实现人类解放。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第四,马克思得出了“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等科学结论。马克思写道:“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1页。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即劳动实践。通过劳动实践创造自己的生活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也就是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们通过劳动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同时,也生产出他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同时也产生了与这种社会生产劳动和社会关系相适应的社会意识。随着需要的扩大,实践活动的范围也扩大,人们通过实践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人自身,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1页。。

第五,马克思从实践出发揭示了人的本质。马克思在《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继续阐发了《手稿》关于人的社会本质的思想,进一步批判了费尔巴哈抽象的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1页。”这就是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不是“类”,不是“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1页。。人是处于一定历史时代一定社会关系之下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是历史的人,是现实的人,是具体的人,也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不仅如此,连人周围的环境也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奠定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他们的社会制度。*《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8页。”而费尔巴哈“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1页。,他“设定的是‘人’,而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8页。,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他脱离实践,只“停留在理论领域,没有从人们现有的社会联系,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生活条件来观察人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0页。。所以说,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属性,而非自然属性;人的本质会随着其所处的社会关系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而不是一成不变的,而社会关系变化发展的基础则是社会实践。

至此,马克思的实践观趋于成熟,科学实践观形成。从马克思实践观的形成过程我们可以看出,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首要的、基本的意义,是马克思创立的新唯物主义的标志。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世界观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加以阐释的,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实践唯物主义是当之无愧的。只有清楚了马克思实践观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准确把握了实践的内涵、属性与作用,在二十一世纪,在新的实践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发掘出马克思主义新的生长点。□

(责任编辑:杨仙丽)

A811

A

1007-9092(2017)06-0076-008

2017-06-20

袁伟,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猜你喜欢

本体论文集人民出版社
《熊铁基文集》出版
八卷本《王先霈文集》出版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郭汉城文集》简介
CP论题能为本体论论证提供辩护吗?
张栻的本体论建构及其体用逻辑探析
本体论还是非本体论
——围绕《马克思的自然概念》的若干争论
抉择
微电影本体论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