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校如何发挥好科研工作的“三支撑”作用
2017-01-25张婷
张婷
(中共重庆市万州区委党校,重庆万州404000)
基层党校如何发挥好科研工作的“三支撑”作用
张婷
(中共重庆市万州区委党校,重庆万州404000)
科研工作对区县基层党校意义重大,具有支撑干部教育事业、支撑当地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支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三项基本职能。发挥好基层党校科研工作的“三支撑”作用,是新形势下提升党校地位,树立良好口碑的重要途径。
基层党校;科研工作;支撑作用
2015年12月9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提升党校科研水平和影响力。科研工作对区县基层党校意义重大,具有支撑干部教育事业、支撑当地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支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三项基本职能。发挥好基层党校科研工作的“三支撑”作用,是新形势下提升党校地位,树立良好口碑的重要途径。
一、基层党校科研工作的重大意义
科研,即科学研究,我国国家教育部定义是:“指为了增进知识,包括关于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利用这些知识去发明新的技术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通常,科研一般是指利用科学的手段和装备,为了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实验、试制等一系列的活动。科研的目的是为创造发明新产品和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科研的基本任务就是探索、认识未知。对于社会科学而言,科研工作更多地是指从事社会学科范畴内的研究,是运用科学方法、调查资料解决社会问题或矛盾的全过程。
党校的科研不仅在中共中央党校这样的高级党校发挥着作用,在基层党校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科研工作直接反映基层党校的水平
首先,反映在理论文章发表的刊物级别上,虽然很多时候不能以偏概全,如今也有很多批驳以刊物级别评判文章质量的声音,但不得不承认,一所基层党校每年在普通刊物、核心刊物、权威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的数量是反映这所党校研究人员们水平的直观表现。其次,反映在完成课题的级别上,能立项并顺利结项各级课题,不仅能反映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们的科研水平,更能反映出基层党校基础设施建设、人员配备情况等综合实力。再次,反映在教学、资政内容上。基层党校教学面对的都是成年人,其中不乏高学历高素质的党政领导干部,而资政面对的多是高级别领导干部,他们掌握的资讯、信息、经验都相当丰富,教学、资政内容如若无新意或言之无物将很难得到他们的认可。
(二)科研工作可以巩固基层党校的地位
有为才有位,基层党校要想真正在当地有位,必先有为。如何有为?必须发出党校自己的声音。而这个声音怎么发,就是科研工作的内容。科研工作能巩固基层党校的地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能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为当地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出谋划策,积极推进新型智库建设,起到当地党委政府“思想库”的作用。第二,能做到在重大节点有声音、重大问题亮观点、重大时段搭平台。第三,能对当地社会思潮正确辨析和引导,及时澄清模糊认识,抵制错误思想,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二、基层党校科研工作的“三支撑”职能
(一)支撑当地干部教育事业的职能
党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党校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教学工作进行。但党校不同于一般的高等院校,党校学员不同于一般的学生,党校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必须坚持政治立场坚定性和科学探索创新性相统一,在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同时不断提升学术话语主导权和学术影响力。党校教学必须以扎实深厚的科研为基础,没有高质量高水平的科研,不可能有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学。所以,把党校建设成为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党委和政府决策的思想库,与党校是“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完全一致的,是相辅相成、融为一体的。
(二)支撑当地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职能
党校因党而立,党校姓党是天经地义的要求。这一根本原则体现在基层党校的科研工作中,就是一切科研活动都必须坚持党性原则,遵循党的政治路线,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使命为使命。基层是最接近群众的地方,也是一片容易滋生多种思潮的土壤,基层党校应该在这片土壤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基层党校的科研工作就是要为当地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作支撑,就是要在基层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理论宣传,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研究阐释,加强对当地党委政府重大战略方针政策的研究宣传解读,为地方的安定团结发展统一思想。
(三)支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
党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辅政咨询是党校服务中心大局的重要方式,基层党校的科研工作应主动将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作为职责要求,想党委之所想,急党委之所急,努力成为区县党委政府的思想库、智囊团。党校科研不是形而上的理论研究,不是泛泛而谈的学术探讨,更不是一时兴起的个人兴趣,基层党校的科研资政需要站高一点、先行一步,主动地聚焦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基层热点难点问题,把资政研究作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科研资政的智库职能。
三、如何发挥好基层党校科研工作的“三支撑”作用
基层党校科研工作意义,从以下几点入手,充分发挥科研工作的“三支撑”作用。
(一)坚持党委兴校的基本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各级党委是办党校管党校建党校的主体,党委书记是办党校管党校建党校的第一责任人。”区县党委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牢牢扛起办党校、管党校、建党校的主体责任,不断加强和改善对党校工作的领导。当前,区县党委政府面对的情况更加复杂,各种思潮文化在基层生根发芽,形成交流交融交锋的复杂态势,针对基层党员干部思想理论“补短板”“抗腐防变”的现实需求,坚守党校这个思想理论建设主阵地将成为当地党委政府肩负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二)树立科研立校的正确导向
所谓科研立校就是把科研工作作为新形势下党校立校的根本,把科研工作当作一条主线,并贯穿于党校教学乃至一切工作之中。有人认为基层党校教师人员少、教学任务重,无暇搞科研;学历水平不高、信息资料又少,无力搞科研;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难以搞出象样的成果,精品力作更是无从谈起,从投入与产出的效果来看,也无价值搞科研。在新形势下,这些模糊的认识必将影响基层党校的发展,甚至有边缘化党校的危险。
作为基层党校,要树立科研立校的正确导向,首先要明确几个关系:第一,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党校的科研与教学目标一致,无根本矛盾,两者互相促进,科学研究是教学工作的基础,科研要注意围绕教学来开展。第二,科研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科研工作对提高党校的知名度,提高党校的教学质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科研的投入能促进党校所有教职员工的发展,对党校事业影响深远。第三,“接天线”与“接地气”的关系,基层党校科研工作既要做好理论研究,正确解读中共中央的大政方针,同时又要注意发挥基层优势,结合基层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为当地党委政府提出切实可行有价值的措施办法和参考。
(三)利用丰富鲜活的学员资源
不同于高级党校,基层党校科研人员的水平和精力着实有限,因此,基层党校科研工作的研究力量还应充分利用党校学员。党校学员都是来自实践一线的骨干分子或进步人士,他们都带有或者他们本身就是丰富的、鲜活的、现实的实证材料。要更好地发挥这些学员在基层党校科研方面的主体作用,要建立教学和科研管理部门,班主任和教研人员的综合协调、管理机制,要发动学员参加必要的科研活动,引导学员撰写科研资政文章。
(四)建立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
建章立制是包括科研管理在内的所有管理有效实施的基本手段和措施。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选优、竞争创新、激励奖先的科研制度或办法,对于不断提高教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更好地促进科研工作的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重庆万州区委党校就在近年修订完善了《科研专项奖励制度》、《资政成果激励制度》等科研制度,在课题立项、出版资助、成果奖励、职称评聘、岗位聘任和考核评优等方面细化激励措施,并根据该校研究成果的投入与产出规律,建立了合理的调研经费投入机制,逐年提高优秀科研课题、资政成果的奖励标准和调研项目的资助标准。制定这些规章和激励机制,对于保证党校科研工作的正确方向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将以往被动的科研管理变为教研人员的主动管理。
(五)搭建坚强有力的平台阵地
基层党校的科研活动必须要有自己的平台和阵地,这些平台和阵地不仅能加强科研交流,提高科研质量水平,还能为党校树立良好形象。例如,重庆市的多所基层党校都有自己的科研阵地,万州区委党校有《三峡论坛》《资政参考》两个科研交流平台,黔江区委党校有《武陵论坛》,綦江区委党校有《綦江新论》,忠县县委党校有《忠州论坛》等等。这些坚强有力的平台阵地每期都会收到不少区县党校教研人员的稿件,能有效地促进交流、成果共享、信息互通,共同提高科研质量。
(六)加强全方位的交流合作
基层党校的科研活动应当利用其广泛的全方位开放性特点,多与党政实际工作部门进行科研合作和联系,与党校系统内部进行科研协作攻关,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进行科研协作或合作,有条件的还可以与学术团体或个人进行科研结合。例如渝东北片区党校系统内部,就经常利用片区协作机制开展区县党校间的科研合作交流,一年一度的片区理论研讨会目前已形成一项稳定的制度。
基层党校的科研管理部门对于这些多种多样的科研活动,要积极牵线搭桥、组织协调、联系联络、信息收集反馈、督促检查、掌握趋向、把握特点、了解进度,充分发挥科研管理部门的重要的职能和作用。
(七)一以贯之地做好调查研究
习近平同志一以贯之强调“调查研究”,并把“调查研究”当作打开工作局面的第一把锁钥,为各级领导干部提高调查研究能力提供了根本遵循。基层党校科研工作要做到实事求是,必须扎根基层,开展深入地调查研究。例如重庆万州区委党校的科研团队,为了做好做实调研课题,曾先后到重庆合川、涪陵、荣昌、武隆、壁山、黔江、云阳等区县调研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生态旅游业、产城融合、生态文明建设等情况,到万州区百安坝街道天台社区、太安镇凤凰茶乡乡村公园、武陵镇石桥水乡湿地公园、万州廉政教育中心、万州经开区等现场调研基层党建创新、三峡移民精神、乡村旅游、生态文明、革命传统教育、廉政教育、新型工业化、扶贫攻坚等情况。这些调查研究能帮助基层党校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加深了感性认识,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充分为基层党校教学科研奠定基础。
总之,基层党校科研工作,直接关系到基层党校乃至区县党委的水平和声誉。要进一步发挥基层党校科研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加大对基层党校科研工作规律的研究力度,不断提高科研工作水平和质量,使党校真正具备承担起区县党委赋予的重要任务和崇高使命。
(责编:李 园)
D261.41
A
1008-8431(2017)01-0073-03
2016-12-13
张婷(1985-),女,中共重庆市万州区委党校科研处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