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几点措施

2017-01-25王寿禹

中国动物保健 2017年3期
关键词:产仔产仔数输精

王寿禹

(江苏灌云县畜禽改良站江苏连云港222200)

提高母猪繁殖力的几点措施

王寿禹

(江苏灌云县畜禽改良站江苏连云港222200)

灌云县在生猪良种补贴项目的支持下,通过生猪人工授精技术向全县广大母猪养殖户推广优质种公猪精液,以改良当地生猪品种,促进全县生猪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为了充分发挥生猪人工授精技术在生猪生产中的引领作用,我们以生猪人工授精为基础,围绕如何提高母猪繁殖力的问题,进行试验和示范,并总结了几点措施,在全县进行示范推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母猪;人工授精;繁殖力

灌云县在生猪良种补贴项目惠农政策的扶持下,通过推广生猪人工授精技术,向广大母猪养殖户提供优质种公猪精液,以改良当地生猪品种,提高了养殖经济效益。为了促进生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提高农户使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积极性,我们以开展生猪人工授精为基础,根据农村养殖户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了提高母猪繁殖力的相关研究。母猪的繁殖力受遗传因素、环境因素、饲养管理等多重因素的制约,农村养猪主要以散养为主,即使是养猪大户,其养殖条件也是有限的,为了便于农户学习和掌握,我们主要从提高母猪年均产仔窝数、母猪每窝产仔数以及加强饲养管理降低胚胎和仔猪死亡率三个方面入手,开展试验和示范,并加以总结和推广,以促进农民养殖增效。

1 提高母猪年产仔窝数

母猪的怀孕期基本上是固定的,窝与窝之间相差不了几天,而母猪的哺乳期和待配期则是不确定的,因农户的饲养管理条件、习惯以及市场行情等影响具有较大的差异,因而每一个农户饲养的母猪的生产周期,乃至于每一头母猪的生产周期都是不一样的。由于母猪生产周期的差异,直接导致了母猪年均产仔窝数的差异,要想提高母猪年产仔窝数,就必须采取综合措施,缩短母猪的生产周期,尽量压缩非生产天数,具体可采取以下方法:①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促使仔猪早期断奶,缩短哺乳期以达到压缩生产周期的目的;②对母猪进行保健,使母猪产后体况能尽早复原,在仔猪断奶后能及时发情配种,尽量减少待配时间,较快地进入下一个生产周期;③及时淘汰老弱病残以及屡配不孕的母猪,以压缩母猪群体非生产天数,从而提高母猪群体年均产仔窝数[1]。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1 仔猪早期断奶

按正常规律,母猪怀孕期为144 d,哺乳期为60 d,断奶后5~25 d发情,一个繁殖周期为200~230 d,每头母猪每年只能产1.6~1.8窝。事实根据我们多年的实践经验,只要采取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手段,完全可以通过仔猪早期断奶的方法缩短仔猪的哺乳期,从而使母猪年产仔窝数达到两窝或两窝以上。具体做法是,在仔猪在出生后7~10日龄时,用乳猪料调教其开始开食,这样仔猪在20日龄时就能正式吃食,28~35日龄时就能正常地进行断奶,这样就使母猪配种时间提前25~32 d,这样就使母猪一个生产周期压缩了25~32 d,从而使母猪年产仔窝数提高到2窝以上。根据多年来的试验和示范表明,只要饲养管理得当,提早断奶的仔猪到90日龄时的体重与60日龄断奶的仔猪无显著差异。

1.2 母猪保健

母猪生完小猪后,除了正常承担仔猪哺乳任务外,自身的繁殖系统也为下一次孕育作好准备,特别是其子宫由于前一次孕育而改变了形态,这时就有一个自我调理,逐渐恢复到原来状况的过程,为下一次孕育生命打好基础。而母猪子宫能否正常修复或修复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母猪的下一次孕育,为了促进母猪子宫迅速修复,可于母猪产前产后一个月左右,在其饲料中添加酵母类以及微生态类产品,如生命1号、益母康等保健药物,促进消化,解决便秘,降低产前胎儿对子宫的长期压迫,改善产后母猪体内血液循环,从而促使母猪产后子宫迅速修复,仔猪断奶后能正常发情,进而母猪按计划进入下一个生产周期。

1.3 淘汰不合格母猪

对因子宫、子宫颈和阴道炎症引起的部分返情母猪,先用药物冲洗,然后再输精,或用子宫深部输精法直接把精液输到子宫体内,避免子宫颈和阴道炎症对精子的影响。老龄、体弱或肢体有毛病的母猪,以及连续几胎产仔不多的母猪要及时淘汰,对发情不正常及不能短期治愈患有生殖器官疾病的母猪要及时淘汰,通过及时淘汰不合格的母猪,以减少群体母猪非生产天数,以提高群体母猪年均产仔窝数[2]。

2 提高母猪窝产仔数

母猪产仔数受遗传因素、是否适时配种、母猪自身排卵数等多重因素影响,因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母猪窝产仔数。

2.1 选好品种

母猪的产仔性能受自身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要想提高母猪产仔数,首先要选择那些产仔性能高的母猪来饲养,生产上可以利用太湖母猪多胎性的优点,或者以太湖母猪做母体,或者以其一代杂种做母本,用外来的长白猪、约克、杜洛克等良种公猪作父本进行杂交生产;也可以选择产仔较高的长大二元母猪做母体,用杜洛克公猪作父体进行杂交生产。

2.2 母猪配种

母猪发情后,是否能掌握适时输精以及精液是否保质保量,是否确保输精到位,不发生倒流,是决定母猪是否受胎以及产仔多少的又一个关键点:①适时输精,母猪发情后,要做好查情工作,确定适时输精时间,在母猪排卵前6~12 h配种,可提高产仔数。由于母猪年龄不同,排卵时间也就不同,所以配种的时间还要灵活掌握,一般来说,其原则是“老配早、小配晚、中年母猪配中间”。②检查精液,适时输精时间确定后,在输精之前要先检查精液质量,只有精液所有指标符合行业标准,才能用于输精。③输精方式,目前可供选择的输精方式有多次使用橡胶管输精、一次性输精管输精和深部输精三种方式,通过试验示范和对比发现橡胶管输精可重复使用,比一次性输精管经济,且橡胶管的管头比一次性输精管小,对母猪性刺激较小,但消毒(煮沸)和携带(专用的器具)比较麻烦;一次性输精管和深部输精管携带和使用方便,且管头有凹凸锁扣,起到防止精液倒流的作用,其中深部输精法是把精液输到母猪子宫体内,能使精液快速到达授精部位且不易回流,减少精液用量,有利于提高母猪情期受胎率和产仔数。

2.3 超数排卵

为了提高低产仔母猪的生育能力,可以采取药物注射的方法,以提高母情期内排卵数量,以达到提高母猪产仔数的目的,具体做法是在母猪配种前注射促排药(多胎素),一般能使窝均产仔数提高1~2头以上。

3 加强饲养管理,降低胚胎和仔猪死亡率

3.1 减少胚胎死亡

母猪怀孕后,胚胎有三次死亡高峰:①13~18 d胚胎迅速由圆变长,开始植入子宫时,如营养不足或营养代谢机能未能健全,胚胎死亡最高;②怀孕第三周胚胎器官形成阶段,由于胚胎在胎盘中争夺其生长发育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强存弱亡,损失较大;③怀孕60~70 d时,胎儿迅速发育,致使因营养物质供不应求而死亡。为了减少胚胎死亡,提高母猪每窝产仔数,要增加母猪怀孕前期营养,尤其是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更不可缺少。同时要加强管理:①根据母猪孕期不同阶段,给予适当运动,增强体质,产前5~7 d停止运动,产后2~3 d到舍外适当活动,有利于提高泌乳量和体质恢复;②做好母猪防暑防寒工作,特别是在母猪怀孕后的头三周,舍内温度不能太高;③要积极做好防疫消毒工作,防止母猪生病。

3.2 降低仔猪死亡率

1)仔猪出生后及时清除口鼻黏液,对假死仔猪及时急救,断脐带后要用碘酒消毒。

2)做好保温和脱温工作:1~7日龄仔猪最适宜温度是28~32℃,8~30日龄是25~28℃,31~60日龄23~25℃。

3)仔猪出生1 h后要人工辅助吃足初乳。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免疫抗体、镁盐等,初乳酸度高有利于消化、增强仔猪抗病力、抗寒力。

4)母猪前排乳头分泌乳汁量多,后排较少。自选为主,个别调整为辅,把初生重小的固定在前排乳头,这样有利于仔猪发育均匀。

5)仔猪出生后2~3 d内,肌肉注射150 mg/头右旋糖苷铁。

6)5日龄训练饮水,7日龄训练开食,20日龄大量采食饲料。

7)将多产或无乳吃的仔猪寄养给产仔少的母猪。■

[1]李加荣,袁戈.浅谈提高母猪繁殖力的几点措施[J].临沧科技,2010(3): 39-40.

[2]陶劲松,谢春梅.提高母猪繁殖力的几点措施[J].山东畜牧兽医,2012,33(7): 25-26.

10.3969/j.issn.1008-4754.2017.03.008

猜你喜欢

产仔产仔数输精
提高妊娠母猪产仔数的技术措施
藏羚羊开始一年一度大规模迁徙产仔
胎次与公猪对巴马香猪产仔数影响及产仔数统计对样本量要求的研究
一种圆桶式狐、貉产仔箱的应用与推广
不同输精方式及输精剂量和次数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
深部输精技术在规模猪场中使用效果分析
关于肉牛冻精改良异地输精的解冻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的探讨
LP5TM与窝产仔数和初生重之间的关系
月相影响奶牛产仔
通过第1胎母猪的活产仔数预测母猪的生产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