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岗导学,校企共育”空中乘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7-01-25李爱军
李爱军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山东 济南 250200)
“以岗导学,校企共育”空中乘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李爱军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山东 济南 250200)
目前,职业院校进行校企合作已成为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途径。空中乘务专业近些年的迅速发展得益于与企业合作共建,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空中乘务专业率先进行校企合作10年,创新独特的“以岗导学,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加强校期间的共建共赢,提升空中乘务专业学生核心职业能力,以促进专业发展与壮大,为我国民航业的发展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创新;以岗导学;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校企合作是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也是高职院校专业发展和生存的必由之路。我院作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高等教育名校建设工程首批特色名校,空中乘务专业在建设过程中大力推动校企合作,促进专业发展,企业和学校共同参与专业建设,形成了特鲜明的“以岗导学,校企共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融入行业企业、服务社会发展的特色之路。
我院空中乘务专业2003年成立,是全省第一家开办本专业的院校。2007年与企业进行合作,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与建设,成绩较为显著。2012年被评为山东省级特色专业和省级重点专业。多年来为全国各大家机场、航空公司等相关单位部门输送了大批高端技能型人才,在招生录取、教学管理、实习就业方面逐年完善、提升层次,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师队伍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搭建校企合作平台,适应专业发展需求
为使空中乘务专业更好地与民航行业接轨,2007年与辽宁金通航空培训服务有限公司(现改名为北京广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为金通公司)签定校企共建合作办学协议,在专业教学、专业教师培养、实训教学等方面深入合作,发挥双方在教学设施、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2008年,我们继续拓宽校企合作办学领域,与山东济南国际机场有限公司签订了“双招式”合作协议,即全部采取订单式培养,企业全过程参与人才培养。在济南国际机场模式——联合培养、辽宁金通模式——专业共建教学模式基础上,建立了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以岗导学,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加强校企合作,建成校企深度合作的长效运行机制
(一)建立空中乘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由系主任牵头,组建了由专业带头人、行业企业专家、骨干教师组成的空中乘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专业建设、教学计划的开发、教学文件的修订和教学过程的监控,确保人才培养能够满足企业技术进步对空中乘务人才不断变化和发展的新要求,为专业建设诊断把脉,并逐步建立起长效的校企合作新机制;解决了兼职教师聘用、专业教师顶岗实践、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生见习实习和就业等问题,为工学结合的教学组织与实施提供保证。
(二)形成完善的专业内部管理机制
立足专业特点,强化系内部自主管理。一是制定校企合作制度,从制度上保障校企共建、协同管理的各项制度。二是完善项目负责制度,提高专业建设运行效率。按照“项目管理、责任到人、全程监控、定期考核”的原则,对专业建设重点工作实行项目化管理,任务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从制度上保障项目的正常实施和运行。三是完善校企合作机制下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积极探索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开放办学机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由系部、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价体系建设。
三、创新了“以岗导学,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核心职业能力
(一)“以岗导学,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高技能航空专业人才
以岗导学。以空中乘务专业面向的主要职业岗位群——民航乘务员、民航售票員、值机员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为依据,确定以胜任职业岗位(群)要求为目标,以培养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训练为主线,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
校企共育。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发挥合作办学单位在教学设施、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校企双方在专业教学、教师团队建设、学生管理、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充分合作。企业在校内设合作办公室,校企双方协同进行招生宣传、制定符合行业用人要求的招生标准,进行招生面试工作;校企协同建设教学团队,企业委派具备实践经验的老师承担专业课教学任务,形成专兼任教学团队,培养专业师资;校企协同建设实训基地,开拓校外实习基地,投入实训教学设施,如模拟舱和飞机模型等。校企协同组织教学活动,共同制定专业课课程标准。另外企业方还派驻辅导员,辅助学院进行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针对行业要求,对本专业学生进行半军事化管理,对学生起床、出操、早读、上课、午休、就寝等严格要求,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较快适应就业后的艰苦工作和严格管理。
(二)“三段式四层次”教学组织模式,保障人才模式的有效实施
适应“以岗导学,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结合企业特点,推行 “三段式四层次”教学组织模式,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双主体的作用,实现人才共育。
三段式以学期为分段依据,第一、二学期为第一阶段,三、四学期为第二阶段,五、六学期为第三阶段。四层次具体阐释如下:第一层次:第一学年,完成公共课和空中乘务基本技能相关的专业理论课教学,在教学中融“教、学、做”为一体,形成职业基础能力和专业基本能力;第二层次:第二学年,利用校内基地实训,完成空中乘务专业必需的专业核心课程方面的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第三层次:第三学年,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进行综合技能训练,完成专业岗位能力的学习;第四层次:坚持职业技能和素质培养三年不断线的原则,注重职业道德、吃苦耐劳精神、与人相处能力的培养,形成职业拓展能力。
(三)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实施“导师制”。依托“以岗导学,校企共育”人才培养模式,每个班级配备两名导师,一名校内专业教师,一名企业方导师。导师的培养贯穿学生在校学习和校外实践三年时间。根据学生个体的特点,从空中乘务专业的实际出发,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自我激发和自我实现。同时,导师制的实施促进了教师与学生的了解和沟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阔眼界,超越专业所限,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取得全面发展。
学赛结合,以赛促学。每年举办“金通杯”空中乘务专业技能大赛、绅士淑女形象大使比赛、礼仪大赛,并将比赛项目纳入到民航服务礼仪、客舱服务、客舱安全管理等课程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比赛中获得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了专业服务技能,全方位打造了我院空中乘务专业形象。“学赛结合,以赛促学”的形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校企共建实训室,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需求
(一)完善校内实训室建设,满足专业实训要求
为了满足专业发展需求,校企建成了空港模拟机场贵宾服务室、航空卫生急救实训室、体能训练室、模拟售票实训室、模拟值机实训室、美容美发实训室、形体训练房、礼仪实训室、化妆实训室及航空博物馆,满足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实训需要,为实践实训教学提供有力支撑。
(二)“互惠互利、双向受益”,形成规范的校外实习基地运行机制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使学校和企业得到了有机结合,为学生实习实训服务的优势得到了互补。企业主要提供教学场地、实训设备和兼职教师,学校提供相关教学资源和专任教师,制定了校外实习基地合作管理制度,加强了实训基地内涵建设,深化了产学结合,形成了运行长效机制,保证实训基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在我院“我们是绅士淑女,我们培养绅士淑女”人才培养理念框架下,空中乘务专业以培养航空业亟需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带领下,创新“以岗导学,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大力推进航空专业教学改革,全面实施“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打造省内一流的航空专业教学实训基地,空中乘务专业已成为省内乃至全国具有较高的行业和社会美誉度的特色专业。
[1]崔军.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现实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6(6).
[2]魏所康.培养模式论——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M].广州: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3]蔡炎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之探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2).
[4]马国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1(4).
[5]郑益仙,胡俊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09(3).
G642
A
李爱军(1972-),女,汉族,山东省菏泽市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礼仪教育、航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