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唯物史观视阈下的民生底线探析

2017-01-25盛少清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民生发展

□ 盛少清

马克思唯物史观视阈下的民生底线探析

□ 盛少清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现社会变革、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动力。关注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最终使人类得到彻底解放并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和毕生追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民生状况得到极大地改善,广大人民实现由贫穷到温饱、再到小康的历史性飞跃。但由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实际没有根本性改变,我们的小康还是“总体水平上的”小康,“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形势依然严峻”。在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下行压力的“新常态”背景下,梳理民生建设的经验教训,确保民生底线,更好地加强和改善民生建设,对实现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 唯物史观 民生 建设 底线

马克思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不但是自身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实现社会变革和推动整个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关注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最终使人类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和毕生追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马克思唯物史观视域下人民的主体作用

在马克思唯物史观视阈下,人民群众不仅是历史的创造者,而且是实现社会变革和推动整个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是全部物质资料生产的承担者。人类社会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都是由人民群众生产创造的,并且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切物质财富,都是由他们所创造的。恩格斯曾经指出“无论不从事生产的社会上层发生什么变化,没有一个生产者阶级,社会就不能生存。”[1](P315)这就深刻地指明了广大人民群众为政治、文化、科学等其他一切社会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生产一旦长期停止,整个人类社会就不能生存。

(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类历史上的许多科学发明、艺术创作都是劳动人民实践的结果,是他们直接为人类创造的重要精神财富。事实上,人类社会一切创造发明,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实践的结果。“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人,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2](PP103-104)这是马克思对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的科学总结和唯物史观的科学发现。

(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在阶级社会,被压迫阶级对反动统治阶级的革命斗争,不断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它成为马克思关注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最终使人类得到彻底解放的深刻历史根源和严密的逻辑起点。关注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最终使人类得到彻底解放,成为马克思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和毕生追求。

二、关注民生最终使人民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毕生的追求

在马克思全部理论和实践中,最关注人的生活、最关心人的利益、最重视人的发展,并把人及其生活,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马克思恩格斯曾反复强调,他们对一切哲学的考察都是基于人,基于现实、具体、富有创造力的人出发的。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3](P73)“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3](P67)要求把最后的发展成果,切实落实到每一个单个的、自由人的身上,从而满足每一个个体的生存需要、生活需要、情感需要等,使人民共同发展,共同富裕,进而达到理想的最终目标——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从实际中的个体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和发展问题出发,对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地指出:“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3](P75)这就深刻揭示了民生的基本内涵。对此,恩格斯对此给予高度的评价,他深刻地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体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4](P776)在这里,恩格斯鲜明而深刻地指出了马克思立足于人类的最基本生存的需要,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人类生活对于那些直接的物质资料的深度依赖性和不可或缺性,它构成了民生的最基本内容,也成为民生的重要载体。人作为一种生命存在物,物质生活是其存在的首要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因此,物质生活权利即人活着的权利,是人存在的根本前提。没有物质生活权利,其他任何权利也就无从谈起。因此,马克思进一步深刻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人本身出发”。[3](P73)唯物史观“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关注民生和“人是目的”的最高原则。中国共产党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历来重视并着力加强和改善民生,并取得了巨大的民生成就。

三、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民生的改善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建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民生思想的简洁概括。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注重和重视改善民生。“过去、现在和将来,民生都是主题、都是核心。”

(一)毛泽东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民生思想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同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继承了我国传统优秀的民本思想,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民生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用以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这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成为中国共产党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重要思想基础。

毛泽东的民生思想,是在中国人民面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多重压迫剥削的大背景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其民生的改善必定有其自身的大格局。这就是毛泽东制定和指出的民生解放、改善发展的蓝图和途径:首先要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解放,这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前提。其次,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是改善和保障民生的基本途径和主要内容。第三,发展教育文化、卫生医疗事业,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重要的内容。第四是最高追求——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毛泽东时代独具中国特色的民生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思想的批判的继承和扬弃,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的继承和发展。她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民生建设的宝贵指导思想。

(二)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以及重大民生战略思想

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以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的眼光和胸怀,以为人民谋幸福的思想和铁一般的担当,在深刻总结了中国民生建设的历史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还提出许多重大民生战略: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经济基础;把共同富裕作为民生建设的目标;把“三个有利于”作为检验和解决民生问题好坏的最高标准;把改革、发展、稳定作为改善和发展民生的内在动力和重要保障;以“三步走”作为实现民生的重要策略,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战略思想等等。

(三)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根据时代背景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提出了事关重大民生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我们党和国家的发点和落脚点,要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具体政策和措施上,他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以及“三条保障线”、“两个确保”等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和保障体系的确立做了较好的铺垫。

(四)胡锦涛同志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中“构建和谐社会”的民生思想

着眼于世界发展的新形势,和我国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中“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以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新思想。他强调指出,要着力改善民生,创新管理,加强和谐社会建设。进一步提出“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三为民”思想。深刻认识教育的重要性,强调教育是社会进步、民族振兴的基石,要努力发展好教育,真正令人民满意;注重提高就业的质量并努力增加广大居民的收入;不断推进和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城乡统筹;注重广大人民的医疗卫生健康问题,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使人民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并使广大人民的医疗卫生条件逐步得到改善。胡锦涛一系列民生思想的提出和实施,极大地促进了民生的改善和和谐社会建设。

(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加强民生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加强民生建设,向人民郑重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各个领域加强制度安排、推出务实举措,不断开掘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时代新内涵,夯实人民群众获得感的深厚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抓民生也是抓发展”的新民生发展理念,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决心、毅力和铁一般的担当,勇破民生难题;以“踏实留印,抓铁有痕的力度”和“以壮士断腕的勇气”,为民生建设和发展开辟道路,坚定地把造福人民的郑重承诺及时的付诸到实践中去。为了有效地改善民生,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并落实一系列民生举措:兜住民生底线,织密民生保障网;精准扶贫脱贫,推进脱贫攻坚战;在户籍制度、城乡一体化建设上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在医疗、养老、教育等领域的改革不断得到深化;在一些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上有了新的突破;着力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驱动战略,不断扩大就业……由于不断加大民生投入的力度,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实实在在的民生举措,大大增强了人民的获得感和民生幸福感,赢得了民心,凝聚了民力,坚定了人们对未来更加美好生活的信心和建设更加美好生活的决心,形成新时期改革发展稳定的新的强劲动力。

(六)中国民生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近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民生状况得到极大改善,7亿多人口脱贫,实现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飞跃。如今,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绩巨大,世界瞩目。

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加速民生建设的步伐,在就业、脱贫、落户等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就,2016年10月17日,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减贫行动与人权进步》白皮书。白皮书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7亿多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其中,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2015年的5575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5.7%。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持续提高,扶贫机制创新迈出重大步伐。联合国《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显示,中国极端贫困人口比例从1990年的61%,下降到2002年的30%以下,率先实现比例减半;2014年又下降到4.2%,中国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中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5]

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5个“1000万以上”的数据说明了我国民生建设的成绩和未来的目标:2016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40万,城镇新增就业1314万人”。2017年政府工作安排:“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实现进城落户1300万人以上。”[6]这5个“1000万以上”,紧扣民生关键,聚焦民生重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敢于啃“硬骨头”。民生改善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它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这项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尽管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4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无论是在经济总量还是综合国力上都得到显著的增强,人民群众的生活普遍得到提高;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没有变”,因此“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导致了我国贫富差距持续的增大。”因而,“小康”还只是“总体水平的小康”,在社会发展中还存在这许多困难和挑战。

(七)当前中国民生建中存在的困难和挑战

尽管我们经过近40年的不懈努力,在教育、就业、居民收入、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人民健康水平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中国人口多的现实、历史积累少,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同时我们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和不可持续性,总体来说,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我国还是处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个没有变”决定了我国民生建设的艰难性和复杂性,我们的民生建设还任重而道远,我们民生建设过程中还有不少的困难和挑战。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收入不平衡现象仍在,贫富差距依然较大。国家统计局根据国际上通用的,用以测定居民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基尼系数给出的官方数据显示,我国2012年的基尼系数就达到0.474,而通常国际上认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是0.4,且近十年的基尼系数全部超过0.4,贫富差距大,正成为中国高速发展中面临的重要的突出问题,甚至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7]据北京大学以全国25个省市、160个区县的14960个家庭为基线样本,探讨民生问题状况、差异、原因和社会机制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FamilyPanelStudies,CFPS)系列专题报告《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5》显示,中国目前的财产不平等以及收入状况正在日趋严重。报告指出,近30年来,中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从80年代初的0.3左右,一直上升到0.45以上。而据CFPS2012资料估算,2012年,“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约为0.49,大大超出0.4的警戒线。财产不平等的程度更加严重。估算结果显示,中国家庭财产基尼系数从1995年的0.45扩大到2012年的0.73。顶端1%的家庭占有全国约三分之一的财产,底端25%的家庭拥有的财产总量仅在1%左右。”[8]

另据中国社科院2016年12月26日发布的《社会蓝皮书:201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出现了新的态势:“总的来说,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但同比增速明显下降。”报告指出:“应当注意的是,中国社会的收入差距,并不仅仅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个维度上,行业差距、地区差距,以及社会成员差距等,都对总体的收入差距有重要影响。总的来说,这些方面的收入差距近年来也不断缩小。中国社会的总体收入差距,2009年以来不断缩小,全国居民收入分配基尼系数从2008年的0.491,下降到2015年的0.462。收入分配差距缩小”[9]但0.462的基尼系数也超过警戒线以上。由于主客观条件等原因,经济收入绝对均衡是不存在的,但是,它有一个可接受的度,它有一个合理的区位。贫富差距太大,不但会影响经济的健康持续的发展,同时会严重威胁到政治稳定,甚至造成社会的动荡。一些地方频繁出现的群体性事件等,与这种贫富差距过大不无关系。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处在“增长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前期刺激政策消化的‘三期叠加’”时期,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时期,且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大,收入差距更加不确定。尤其应注意的是,在党中央坚决反腐已成为常态化、加大对慵、懒、散干部问责力度的情况下,一些领导干部,尤其是一些不赞成改革,或者是在改革中没有捞到好处的企事业干部,打着“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旗号,采取不作为、懒作为或者采取“打太极”的软抵抗的策略;在国家政策和企业效率上制造矛盾,大大减少广大职工的薪金,使一些职工的生活水平处在“不涨反降”的不良状况下。在中央文件“收入翻番”的政策背景下,少数单位工资不仅没有翻翻,反而使职工的收入大大减少,致使生活几乎不能为继。这样就会使得这些职工产生疑惑,难免生成民怨,甚至导致出现群体性事件,这就加大社会动荡风险。不但如此,个别别有用心者把产生困难的矛头指向改革、指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应引起足够重视。

2.房价仍然价畸,多数民众难以承受。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但住房完全市场化,完全剥离了住房公共产品的属性,出现了很多较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商品房价格上涨过快、房屋拆迁纠纷多发、老小区住房设施老化严重……建立理性的良好的住房体制任务漫长而艰巨。[10]

房价畸高不下,使大多数普通老百苦不堪言。安居才能乐业,住房问题是广大群众的首要、重大、基本的民生问题。这些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完全推向市场后,由于资本的逐利性,以及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法律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健全,因而必定要出现很多问题,对此,政府应充分考虑到一系列可能出现的问题,加强顶层设计,负起民生安居的重要责任。“安居才能乐业”没有安定的居所,百姓会“心不安,意不定”,就会像浮萍一样漂浮游荡,不会有“乐业”之心,很难会有幸福感。

稳定舒适的住房,是我国人民千年的梦想。早在我国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面对居无定所的苍生,就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悲怆呼声。如今,一千四五百年过去了,住房问题仍然是不少老百姓不断在追寻、不断在追问的一个沉重的民生问题,无论从政治视角、经济视角,还是从社会视角,都不能做出令人满意的解释。但作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者的我们,一定会认真思考,并会认真对待,逐步地加以解决。

如果对住房问题足够重视,定会发现,由于畸形房价的不可撼动性,如今要想在大城市有一稳定的住处,一个普通的家庭需要一代两代甚至数代人一生的积蓄,这势必成为人们生命中几乎无法承受之重,将深深地影响广大人民的正常生活。除了购房,人们还要考虑到子女的教育、个人的养老、医疗等问题。但由于畸高房价的存在,很多人只能勒紧腰带,节衣缩食。由于畸高房价的存在,在各大城市中往往会出现像所谓的“漂族、蚁族、鼠族、丐帮”等帮族。另外,还有在重大节假日时刻,如潮般的农民工在城乡间史诗般的流动,他们对畸高房价的体会和感受更加深刻。

安居才能乐业。当下对大多数居民而言,最大的难题就是住房问题。现在有人把住房问题看成是新时代沉重的“三座大山”之一。事实上,住房问题应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真正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习总书记深刻地指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既指明了当前我国住房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指明了国家未来住房建设的方向。总之,住房是最基本的民生要素,必须下大气力加以解决。

3.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失业率仍明显居高。就业牵扯面广,影响大。就业一直是事关民生的根本性问题。随着经济市场化、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竞争更加激烈。具体表现在:就业岗位供求严重失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对等,新劳动力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再就业率较低等方面。有人称一些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毕业就意味着失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国务院新闻办的发布会上针对2016年就业形势曾指出,2016年的就业形势较复杂,任务非常艰巨。2016年有三个方面对今年的就业形势产生重要的影响:一是化解过剩产能会造成一部分职工下岗;二是经济下行压力比较大,有一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会造成企业用工不足。三是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就业群体的数量还在持续增加,青年就业群体约有15万,这个压力非常大。

4.医疗卫生资源仍显不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依然突出。“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11]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努力下,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医疗卫生保障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但仍旧存在许多问题,如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旧,甚至问题比较严重。“看病难”问题比较突出,特别对于贫困家庭的重大疾病问题,很多困难群众由于经济、交通医疗费用较高等原因,导致有病无法就医,采取“小病拖、大病挨,快死才往医院抬”的做法。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公共医疗卫生资源缺乏,在数量上严重不足:就我国的人口数量而言,接近14亿的人口,几乎占据了世界总人口的22%还多,但医疗卫生资源却只占世界2%的。另外,专业医生与医院数量不足,如儿科医生严重缺乏,同时存在医院住院床位数量不足,以及药品数量的短缺、药价贵等问题,这都是我国公共医疗卫生领域长期存在并亟须加以解决的问题。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科技含量高、诊疗效果好的设备和具备较高医术经验的医务人员,多数向中心城市与大型医院集中,而偏远农村的基层医疗机构,在医疗器械设施与医务人员及技术方面则严重不足,有些地方的基层医疗机构甚至出现基本药品供应短缺的状况。城乡医疗卫生资源失衡的现象,加大了医疗资源供给紧张程度,必然导致中心城市与大型医院的“虹吸”效应,在一些城市医疗机构,“一号难求”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必然加大中心城市与大型医院的负荷,使患者就医更加不便,并使百姓就医的费用加大。这是医疗改革应该加以关注的现实问题。

5.优质教育资源仍显稀缺,教育不公平现象仍然存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它关系着一个国家富强、民族的兴盛。为此,国家对教育事业非常重视。根据形势,国家在教育资源等方面加大了农村和教育欠发达地区的倾斜力度,使城乡和地区教育资源差异逐渐缩小。但是,如“上学难”等的许多问题依然突出。“上学难”的问题并非是学生无学可上,而实质上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短缺。事实上,由于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高校招生的扩大,学生上学问题已基本解决。而所谓“上学难”,是难在要上“教育条件好、资源优”的所谓“名校”。近几年,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导致择校现象愈演愈烈。家长们宁愿节衣缩食也要为孩子付高额的择校费,“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成为成为许多中国学生家长的现实追求。如何让广大群众公平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也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四、守住民生底线,力破民生难题

在经济发展速度、方式、结构、动力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发展面临下行压力的“新常态”背景下,加强社会建设,确保民生底线,显得尤为重要。“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要“坚持底线思维,按照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思路,扎实做好各方面工作”……习近平同志关于底线思维和民生工作的重要讲话为全面深化民生领域改革指明了方向。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的神圣职责和终极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一)守住底线首先要强化国家责任

人民是国家的最重要构成要素,因此,底线思维规定了国家在民生建设中的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责任。所为底线,对于国家而言,就要做到“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其对民生建设有不可推卸、必须做到的责任。守住底线,就意味着避免危机和混乱。加强和保障民生,防范社会危机,是国家的神圣责任。因此,守住底线,国家就要做到维护社会的底线公平,注重弱势群体,保障其基本生活,使老百姓能既能“安居”又能“乐业”。守住底线,就要通过制定“托底”的社会政策,满足人民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同时要强调在基本需求上,“不因资源多少、个人禀赋差异而有所不同”,做到普惠民生、人人享有,“让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守住底线要着力解决具有普遍性长期性直接现实性的重大民生问题

一些带有全局性、普遍性、长期性、直接现实性的重大民生问题,事关经济的健康发展,事关民心向背、事关社会稳定。党和国家必须下大气力加以解决。比如住房问题,就业问题等。住有所居,“安居才能乐业”这是代代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俗语,也是非常现实和浅显的道理。如果两代人、甚至数代人,把所有的积蓄都用在房子上,那么这几代人就会成为终生的“房奴”,就没有幸福民生可言。如果社会不能公平、公正地提供一个合适的就业岗位,让一些“农二代”或者“贫二代”成为蚁族、鼠族、漂族、地下族的庞大族群,他们也就不会感受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他们就会怀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会产生仇视社会的心态,“久而久之就会出问题”。所以,国家应该加大力度,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真正去解决这些广大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具有全局性、普遍性、长期性的问题,这是底线中的底线。令人欣慰的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正在带领我们党和全国人民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并且已经取得了诸多重大成就。

(三)守住底线关注特殊群体“精准扶贫”

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留守儿童教育、安全问题,“失独”老人的精神抚慰和养老问题,还有一些特殊群体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存在所产生的问题等等,更需要社会去加以关注。要在物质上、精神上、政策上加以关注和帮扶。

首先,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城市的空巢老人已占老年人口的49.7%,农村比例则更高。一般而言,经济无忧虑,生活有料理,精神有慰藉,是安度晚年的三个基本条件,而现实生活中由于独生子女不仅要赡养双方的父母,还要赡养父母的父母,少的要负责三四位老人,多的甚至要照顾七八位老人,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倒金字塔形”的养老困境是当下我们社会一个不可回避且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国家有责任出台新的政策,提供资金、人员等方面的支持,帮助独生子女一代解决实际困难。

其次,留守儿童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民进城务工规模的不断扩大,全国妇联课题组近来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达到6102.55万。若按一个家庭1.5个留守儿童计算,我国就有4000万个左右的留守家庭。幸福的童年,健全的成长良好的教育,离不开家庭的滋养,落后农村大量留守儿童的存在,必然会出现种种问题,比如,人身安全问题、成长中人格的健全问题等。

近年来,“留守儿童”群体因溺水、交通事故、中毒等意外伤害而亡故的事件日益增多。据权威机构统计资料显示,“中国每年有近5万名儿童死于意外伤害,其中大部分是留守儿童。”[12]成长中人格的健全问题,由于与常年父母分离,长期得不到父母应有的关爱,其心理产生孤独感、自卑感不容易融入社会。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甚至还会出现一些极端事件的发生。在受教育阶段失去了应有的教育环境和机会,输在起跑线上,必然会减少个人成长上升的机会。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大量缺少良好教育的儿童,必然造成劳动力素质不高,定会影响将来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要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良好的教育,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政府的决策责任重大。对此,政府在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和时间上,应有一个强制目标,并通过帮助进城务工农民在当地安家,提供适龄儿童就近入学的方便,减少留守儿童数量。

另外,社会要给予失独父母以温暖。失独父母作为计划生育时代的特殊人群,其冰冷又郁结的心,需要来自社会的抚慰和温暖。对低收入群体,“可以建立专项养老保险制度,还有专门的养老机构,探索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模式和通过互助帮扶机制,解决‘失独’老人的实际困难。”

总之,关注民生、保障和改善民生,最终使人类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和毕生追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由于民生问题是关系到众生生存、社会和谐、政治稳定以及政权合法性的重大问题,因此,我们要从政治高度认真对待,强化政府责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并“坚持底线思维,按照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思路,扎实做好各方面工作”,尤其“要更多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实现精准脱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确保2020年全体中国人民一起步入小康社会。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白皮书:中国改革开放30年7亿多人口脱贫[EB/OL].http://money.163.com/16/1017/14/C3J875LO002580S6.html,2016-10-17

[6]新华每日电讯:5个“1000万以上”折射民生新成就新愿景[EB/OL].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7-03/07/c_136108065.htm,2017-03-07.

[7]刘晶瑶.“基尼系数 ”进考核 ,这事做得靠谱[N].中华工商时报,211-1-28.

[8]吴建登.从贫富差距现状看现行收入分配制度的发展[J].北方经贸,2016(8).

[9]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蓝皮书201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EB/OL].http://sociology.cssn.cn/xsdt/xsxx/xxzx/201612/t20161222_3354634.shtml,2016-12-21.

[10]万婷.完善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政策性研究[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6(3).

[11]辛向阳.科学社会主义视野下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7(1).

[12]中国每年近5万儿童死于意外伤害多系留守儿童[EB/OL].http://news.xinhuanet.com/gongyi/2015-07/15/c_128022102.htm,2015-07-15.

(责任编辑:李贝贝)

作者:盛少清,兖州矿区职工大学(兖矿党校)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邮编:273500

B03

A

1243(2017)06-0089-008

猜你喜欢

民生发展
交通运输部:公布2021年交通运输更贴近民生实事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