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校音乐治疗人才培养探微
2017-01-25张海涛
张海涛
(豫章师范学院 音乐治疗研究中心,南昌 330103)
二战后期,在欧洲征战的美国士兵伤员经过本土乡村音乐有效治愈下,康复周期明显缩短。这一临床现象被当时战地的医护人员发现并证实。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为了服务大量伤退士兵而建立的荣养医院,美国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学科——音乐治疗学。20世纪70年代,美国建立了世界第一个音乐治疗学会——美国音乐治疗学会。此后,堪萨斯大学、纽约大学先后开设音乐治疗专业人才培养。经历80余年的发展,美国早已形成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完整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音乐治疗人才培养现状
(一)国内概况
当今世界是个观念开放、经济一体和高度信息化的世界。音乐治疗学作为人文社会学科中新兴交叉的边缘学科,随着中国社会飞速融入世界,与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并驾齐驱,尤其是大健康时代的到来,音乐治疗在21世纪已成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新兴专业之一。无论是国内外高校还是相关社会机构都争相发展音乐治疗专业的高等教育或开辟此类社会服务。这主要得益于音乐治疗临床应用绿色低碳、无害且便宜产品的特质。纵观半个世纪以来音乐治疗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我们不难发现,世界各国为了适应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各自文化特质及背景尤其是教育制度,加速创新融合的开设了交叉学科音乐治疗的研究、开发与应用。近年以来,中国音乐治疗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国内开设音乐治疗专业的高校超过17所,开设音乐治疗课程教育的高教近百所。截至2017年7月,中国本土音乐治疗专业人才培养超过1 600人。
(二)国外概况
自1974年美国音乐治疗联合会成立至今,全美各州的音乐治疗协会形成了统一的行业职业标准。据美国前音乐治疗联合会主席佛罗里达州立大学Barbara·Wheeler教授介绍:“全美1998—2008美国音乐治疗师职业调查研究”数据显示,全美音乐治疗专业人才培养和高等教育实现了标准化、规范化、模块化、体系化。且美国音乐治疗行业协会的从业标准证书已具有全球影响力。全美目前具有音乐治疗博士授予资格的大学有6所(不含表达艺术治疗等专业),开设音乐治疗专业教育并可以授予硕士学位的大学超过600所。仅纽约就有超过4 000名音乐治疗师(2010年数据)。
2011年,在韩国首尔淑明女子大学承办了第33届世界音乐治疗大会。据世界音乐治疗联合会主席德国著名音乐治疗家Kern博士介绍,截止到2010年世界各国开设音乐治疗专业教育的大学(研究机构)达到1 000所以上。会上著名音乐治疗专家、纽约大学教授Alan博士作了主旨演讲。世界各国参会专家学者和专业学生达1 500人。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德国汉堡大学、慕尼黑大学、英国圣德兰大学、法国里昂大学、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挪威高校、中国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江西中医药大学等高校的从业者济济一堂、蔚为壮观。世界权威音乐治疗杂志发表的学术论文,尤其是硕士、博士研究论文的数量同样十分惊人。三大知名检索系统和世界著名出版商均有音乐治疗方面的专著出版发行。同样,在跨文化、跨地域进行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仍然罕见,因此,笔者信心满满地开展本项目研究和课题研究。
二、中国音乐治疗教育
(一)中国音乐治疗专业教育
纵观我国自1991年中国音乐学院张鸿懿先生开创“音乐治疗”专科层次的高等教育,到2017年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豫章师范学院)首届儿童康复专业学生毕业的已有26年,可以说中国音乐治疗学科走过了最艰难的初创阶段(注:1993—2003期间本、专科教育实质上中断了)。2009年,音乐治疗博士研究生教育在中国音乐学院被允许设立。2010年张鸿懿先生也实至名归地成为我国目前唯一的音乐治疗博士生导师。目前,我国有17所高校开设了音乐治疗专业(或方向)高等教育。国内各级各类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音乐治疗专门人才总量估计在1 700人左右(含博士5人、硕士近40余人)。其中本科教育规模以江西中医药大学为最大,在校生接近200人。
(二)国内音乐治疗研究
众所周知,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也日新月异。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国内赴北美的美国、加拿大,欧洲的英国、德国、法国,北欧的挪威、芬兰,澳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亚的日本、韩国等地的留学生数量十分惊人。公开资料显示,近十年来至少已有超过20位的海外留学音乐治疗硕士回国,从事专业教育或临床音乐治疗实践。
据不完全统计,2000—2015年的15年间,获得省级以上立项科研课题共计153项。其中,全国教育规划有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有7项、教育部科技项目有3项、科技部项目有2项。全国自然科学基金、全国社科基金仍然为零。绝大部分为各省市科技厅、教育厅、教育规划、社科规划、高校人文、高校科技或教学改革项目,还有部分行业协会的科研项目。音乐治疗专业人才培养作为一个纯舶来品,在教育模式比较研究方面我国还是零。然而从事高等教育专业比较研究的留学生仍凤毛麟角。2013年获得江西省“十三·五”教育规划重点三类项目“中美本科音乐治疗人才教育比较研究——以纽约大学等三校为例”为国内首个此类科研成果。
三、中美音乐治疗学派
(一)美国音乐治疗学派
笔者选取国内较早开展音乐治疗专业教育的两所高校与美国纽约大学做比较分析如下:资料显示,美国音乐治疗可大致分为音乐治疗南方学派和音乐治疗北方学派。纽约大学是北方学派的代表高校,它是现在作为全美乃至世界最负盛名的高级音乐治疗人才培养基地,长期是北美音乐治疗联合会主席人选所在单位。世界最负盛名的诺道夫·罗宾斯音乐中心就设在该校,负责美国大部分地区及世界留学生高级执业音乐治疗师的教育、培训。该校目前主要招收博士和硕士层次的学生。但该校在本科生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该校各类毕业生已遍布全美高校任教或从业。
由纽约大学及全美音乐治疗联合会AAMT 联合制定的音乐治疗师职业资格考试已成为全美乃至世界多国音乐治疗专业开办高校学习、采用,具有无可撼动的世界权威性;同时,全美音乐治疗联合会执行的美国执业音乐治疗师资格考试办法就是由该校发起并主考的。美国大学音乐治疗专业人才教育培养以综合大学音乐院系为主,纳入音乐专业序列管理,本科学制4年,硕士2 年、博士3~7年。本科教育从大二、三学生必须进入临床接受实训,2年制硕士生在读期间均需接受临床督导和参与适应证案例的实习训练。享誉世界的美国的坦普尔大学、堪萨斯大学、莱斯利大学等校均设有完善的音乐治疗专业人才教育。笔者曾作为唯一中国访问学者于2010—2011年度在美国纽约大学音乐治疗系从事访问研究,跟硕士研究生学习,并在多个NYU合作临床医院进行实践及接受督导。
(二)中国音乐治疗学派
音乐治疗学科是个纯舶来品。由留学海外归来的专业人员带来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并主持创建学科专业,开始人才培养,拿来主义是最为简便的方法。但正如美国著名音乐治疗大师莫伦若博士所言,音乐治疗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思维的新兴学科,为此中国学者始终在探索建立中国自己的音乐治疗学派。中国音乐治疗教育学派基本上是以中央音乐学院为主的专业体系衍生的。在中国音乐治疗学科奠基人张鸿懿教授的鼓呼、帮助和推动之下,四川、江西、山西、辽宁、上海等地先后建立音乐治疗高等教育。到2009年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治疗设立博士研究生项目,可谓学科体系完成建设目标,中国音乐治疗学派基本形成。
四、中美音乐治疗人才培养特点
(一)人才培养定位
音乐治疗在美国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且业已形成完备成熟运行机制的人才培养体系。全美音乐治疗联合会负责考核和主管音乐治疗师执业资格社会准入制度运行超过30年。一般本科毕业生即可参加资格考试,获取执业证书后即具备受聘为音乐治疗师并可以开业。但美国多数音乐治疗都是福利机构提供的免费医疗或临床项目。治疗师由相关机构聘任为所需的患者免费提供。
(二)主要教学内容
我国本科音乐治疗专业的学制有5年的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也有4年江西中医药大学、沈阳音乐学院。新建几乎都是4年制本科。
1.美国音乐治疗专业教育内容。现有资料显示,美国音乐治疗专业人才实践大部分是由教育机构安排在医院或康复机构进行见习、实习。如:州立医院、精神卫生中心、社区医院及诺道夫·罗宾斯音乐治疗研究中心。获得音乐治疗师资格行业认证需要专业正规学习多年(以获得学士或硕士学位为前提)和1~2 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实训或接受督导时间认证)。认证有高、中、初级不同级别。据笔者观察,美国音乐治疗专业人才培养最大的特点是重视早实践早临床,突出强化临床实践和实操动手应用能力训练之外就是综合要求高。学科专业要求涵盖心理学的变态心理、发展心理、人文学科,音乐学包括理论基础、音乐史等。音乐技能方面的钢琴、吉他弹奏能力必须达到自由即兴的要求。诸如:美国音乐治疗专业技能类课程包括:piano,guitar,woice&other。涉及临床实践督导类课题有music internship:final evaluation,music therapy group,music therapy group weekly logs,feildwork,coursework等,且临床应用跟组训练所持续进行时间不少于2年。突出强调personal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for music therapy pracetice。美国音乐治疗专业学生需要阅读的经典书籍非常多。此外,因其美国有完善的行业职业准入机制,人才培养的教育标准和职业从业要求一致性程度很高。
2.中国音乐治疗教育内容。中央音乐学院作为我国最早开始音乐学(音乐治疗方向)的高校,从1997年开始筹备,2年后先行实施音乐治疗硕士研究生教育,再到2003年招收音乐学(音乐治疗方向)本科生,在区域、师资、生源、信息等方面具有较为突出的优势。该校基本照搬美国音乐治疗人才教育体系。国内除个别医学类高校音乐治疗专业外,其他高校基本上是中央音乐学院模式的翻版。因绝大部分高校都存在师资准备不足,缺乏系统科学规范的临床督导训练是硬伤之外,就是临床实践基地软硬件基础建设跟不上。事实上我国高校新设音乐治疗专业的人才培养均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除了上述“央音”所有的不足之外,目前大部分高校在实践教学环节、实习督导环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足。
(三)实习与临床督导
纽约大学1991—2011年毕业生基本去向的数据,发现其毕业后从事专业本职工作比率很高。国内的中央音乐学院(2008-2012)和江西中医学院(2010—2013)的音乐治疗专业本科毕业生从事本专业职业均不足50%。实际上江西中医学院音乐治疗毕业生更受医院及相关儿童康复机构欢迎。执业资格考试也以临床受督导的经历为主。美国音乐治疗以本科教育为主,部分高校具备硕士培养资格。硕士博士十分强调理论和研究分析能力的训练。值得提出的是全美目前仅有6所大学或著名研究机构具备音乐治疗博士培养资格及专业实践督导权,如Temple大学、莱斯利大学、堪萨斯大学、Boston音乐学院等知名美国大学。各类毕业生既有受教育经历又有从业资质执照,才能进入实际音乐治疗工作。全美音乐治疗师资格认证有全美州机构等二级认证。
国内治疗师资格认证尚未形成公认模式。行业协会五花八门、各领风骚。据2017年10月在复旦大学举办的第13届中国音乐治疗学会信息显示,在中国音乐治疗学会和中国音乐治疗师行业委员会的各自推动下社会音乐治疗师认证正在走向成熟和规范。专业教学实践和临床应用实施途径多样化方面仍存在差距。然而,我们首先必须十分清醒地认识并指出的是,中国高校音乐治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同美国的教育体系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其次,中美高校音乐治疗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具有较大的差距。那就是在临床应用督导方面,鉴于国内目前高层次音乐治疗师资人才短缺,创建专业高校如雨后春笋一样涌现,首尾难以兼顾。有教学无临床,有临床缺教学。再次,中国新建医学高校音乐治疗专业人才培养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与此同时,学生在临床实践实施途径方面也需要多样化:可以在心理医院、老年中心、康复机构、监狱(少年犯管教所与女子监狱)、幼教中心、特殊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等临床病例涉及的多个单元开展临床实践实习。实践多元化是音乐治疗学生必须同时完成以上环节的循环实习。复合型目标是指注重音乐治疗人才的治病、教学、沟通、创新、管理等五种核心能力的培养。把教学计划和特色人才培养定位紧密结合起来,把职业定位和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把应用技能和实践实施途径紧密结合,并立体化推进。
五、TTCIM复合型音乐治疗人才培养模式
笔者曾围绕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访问学者课题“基于TTCIM目标的复合式应用型音乐治疗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江西省级教改课题“音乐治疗实践课程实施途径多元化研究”等项目,总结提出“TTCIM”音乐治疗人才培养模式。“TTCIM 模式”以人才培养的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把专业人才核心素养分为五大类,即:“治疗能力”( Treatment ability)“教学能力”(Teaching ability)“沟通能力”(Communication skills)“创新能力”(Innovation ability)“管理能力”(Management ability)。“治疗能力”( Treatment ability):以人才教育基本职业为中心,围绕理论、见习、实践、实习等育人关键环节。突出临床督导,着力提高学生对音乐治疗教育核心理念的规范掌握。同时在课程设计上追求模块化、精品化。“教学能力”(Teaching ability):以中小学音乐心理教师职业要求为导向,要求音乐治疗专业学生毕业四证齐全(即学历、学位、教师资格、心理咨询师)。围绕核心能力之外的是着力打造“沟通能力”(Communication skills)“创新能力”(Innovation ability)“管理能力”(Management ability)等3 种新时期大学生职业适应力。根据该课题研究成果,笔者曾在原江西中医学院人文学院探索并建立了大学生“双惟学生创新实践基地”,为音乐治疗专业学生开设创新实践平台。组建音乐心理group活动兴趣小组、双惟爱心艺术团、音乐治疗专业学生科研创新实践团队等社团组织,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定期开展模拟实践训练和创新设计等。建立了音乐治疗学生人人参与小组实训活动,个个有机会实践的专业教育体系,很好地提升了学生的三种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成为复合型音乐治疗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的重要架构。虚心学习发达国家该专业人才培养之优势,结合国内同行的长处,充分挖掘本学科特点及优势,把潜能发掘和素质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初步形成一种中国特色音乐治疗专业人才教育模式。“TTCIM音乐治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后课题主持人进入新的工作环境。通过对中美本科音乐治疗专业教育的比较研究,探索一种具有中国特色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式应用型音乐治疗人才教育模式。
六、结论
音乐治疗专业作为交叉的新兴学科,其专业所涉及学科知识和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务必在突出应用性、可操作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实现知识结构的立体多样性。毋庸置疑,我国音乐治疗人才培养刚刚起步,但规范科学的音乐治疗临床实践系统仍有诸多空白点。综合上述事实,我们认为基于医学背景建设的音乐治疗本科专业,具有无以比拟的临床优势。但事实上,医学院校音乐治疗临床也存在重视、投入不足和人才紧缺的现实。笔者作为最早创建医学院校本科音乐治疗专业者之一,结合自闭症音乐治疗临床、音乐治疗教学及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实践,经过比照中美两国典型音乐治疗专业开展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而提出建立“TTCIM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仅是做个初步探索,供更多业内人士参考。